【家训家规】睦族之次,即在睦邻。古云:居必择乡,宅必卜邻。我与邻同里而居,最宜亲厚,必相友、相助、相扶持,断不可加以势分。
一
都昌大港镇地处武山山脉,便多山岭。有岭名万年岭,早先还有万年大队,1961年属盐田公社辖,1968年并入大港公社,1973年划回盐田公社。随后,大港与盐田两乡合并,万年大队成了现今大港镇丹山村委会。店前湾里汪家如今便属大港镇丹山村委会所辖。村庄前方一里许,便是有名的鄱阳湖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
汪会明在祖祠竣工庆典上致欢迎辞(左右为上厅楹联内容)
大港丹山之店前湾里汪村,究实是由店前汪家与湾里汪家两村合并而称,村头村牌统称汪家村。由盐田街至太阳村新修了宽阔流畅的沥青路面,这条小万公路穿汪家村而过,左侧为店前村居,右侧为湾里村居。盐田一带的汪姓村庄取名有地理坐标,比如大港镇繁荣村委会庙下汪村,就因为村旁原是有座古庙;查1986年版的《江西省都昌县地名志》,有坎上汪村的存录,载有4户23人,现在并入了庙下汪村。又比如店前湾里汪村,因村头有店铺、地形处湾里而得名。庙呀、店呀,坎呀,湾呀皆成地标。据大港丹山汪家村老一辈村民介绍,店前湾里汪家村土改时才50余人,生产队年代也一直是一个生产小组。现在全村总计200人,居庙前的比居湾里的要多20人上下。倘要分溯店前与湾里的分迁,店前的历史要早些,有资料载是在南宋淳熙年间先祖落藉于此,湾里是约170年后的元至正年间从庙下分迁而居。 二
新时代的店前湾里汪村浓墨重彩一笔载入村史的,自然是二〇二三年腊月廿五(公历2024年2月4日)新建祖祠的竣工庆典,县内外汪氏宗亲、各方嘉宾、村上外嫁金花等前来庆贺。2017年以来,汪会江等村民为修建新祖祠作出过不懈努力,2022年后,在都昌蔡岭办理一硕驾校的都昌县人大代表汪会明牵头,以坚韧之心,诚恳之态,在多方乡贤支持下,办齐新建祖祠各种合规手续,村民齐心协力,重建起巍峨气派的汪氏宗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村牌
人们走进店前湾里汪家村祖祠,往往会被内厅主席台柱的一副独具风格的楹联所吸引。上联为:忆往昔打长工当乞丐帮地主老财做奶母;下联为:庆今朝大学生博士后为祖国奉献栋梁材。这副祖厅楹联如拿撰联规则尺度去衡量,自然有值得推敲之处,但联意表达了店前湾里汪村在新旧两个社会村民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年间的旧社会,汪家村人男人有的帮地主打长工,妇女有的帮有钱人家的小孩当奶娘,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新社会汪家子弟不少人考上大学,还有博士后,一个个以知识改变命运,为国家奉献才智。这副对联是采用了已故村民汪海清(1931年—2016年)老先生的拟联。汪海清先生之子汪隆珠如此介绍先父拟联心境:父亲汪海清读了11年私塾,是村里有声望的文化人。他土改时在县粮食局参加工作,其后在土塘公社工作,最后是在大港镇政府退休的。老人在世时一直渴望村中祖祠能得以重建,2016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为心中祈愿的新祖祠拟了两副对联,一幅用语典雅,对仗工整,另一幅采用的风格是口语化地表达对共产党领导下村民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这副通俗化的楹联在2023年被嵌入新建祖祠作了主联,也是对敬祖崇宗、抚今追昔老人的一种告慰。上联“忆往昔”里,汪家村有扶贫济困的美德。村头老樟树旁原来是村上的一间碾房,有周边过往的乞丐将此间作为了临时栖身之地,一些自己生活也很困窘的汪家慈善人,往往会舀勺米饭接济讨饭人。下联“庆今朝”中的“博士后”,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留美博士汪双喜就属此指。汪博士本科毕业于江西师大,兰州大学化学科硕士。定居美国的汪双喜已有多年未回家乡,2023年村上新建祖祠,他奉献拳拳之心捐款7万余元,两个儿子汪阳、汪昊各捐款1.5万元,小家庭总计捐款超10万元。竣工庆典那天,回到家乡的汪双喜上台致辞,表达海外骄子的赤诚,祝愿家乡越来越美好。祖祠大门外柱子上的一副楹联就是汪双喜所撰,联曰:鲁公世泽源远流长昭日月,越国家风操笃宗传耀春秋。上联“鲁公”指的是被天下汪氏尊为一世祖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鲁成公,下联“越国” 指的是唐初被封为“越国公” 、有“古徽州第一伟人”之称的汪华。正大门两侧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是村民汪河贵所作,联曰:汪颐东方金乌炽沐千秋祖祠生紫气,家瑞北斗玉兔晶萦万代宗脉灿文光。
村居
店前湾里汪村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竣工庆典那天,出生于1939年、都昌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但俊华先生也来到了养育他的村上,参加这一盛举并致辞。但俊华年幼时父殁,九岁时随改嫁的生母从盐田街上但家来到店前湾里汪村生活,在继父和生母的呵护下求学婚娶、成人成才,他随生父姓但,但丹山汪家也是他的一方故园,德高望重的他对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倾注了满腔的情愫。他的长子与女儿留学和创业于美国、加拿大等地,也属于汪海清老人拟联中所指的“祖国栋梁材”。汪河贵是但俊华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他介绍汪家兴建祖祠,哥哥但俊华全家捐款5.6万元。
古樟
三
店前湾里汪家人向来民风淳朴、热情好客。2024年12月21日是农历冬至,这天汪氏宗谱续修工作启动会在店前湾里汪家召开。三个多月后的2025年4月6日清明节期间,全县汪氏宗亲及自安徽省东至,湖北省武穴,江西鄱阳、彭泽等地的汪氏宗亲近300人,应邀齐聚店前湾里汪家村,参加祭祀俊万公,弘扬传统文化活动。
南宋南康府通判汪俊万墓茔
都昌汪姓43个村庄,承袭“越国世家”,先后由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之七子汪俊、长子汪建、八子汪爽分三支由安徽歙县迁入。爽公第廿一世孙汪俊万,生于南宋乾道乙酉年(1165年),出生地为江西浮梁县西湖乡府前村(一记安徽歙西梧竹源),先任缙云县(今属浙江丽水市辖)县尹,治理有方,奉调入赣,擢升正六品的南康府通判。秩满后,遂居都昌黄金乡盐田坂迎官岭。汪俊万殁于南宋景定庚申年(1261年),享寿九十六,安葬于江山源草埠山。 
2025年清明祭祀俊万公祭文
2025年是俊万公诞辰860周年,去世764周年。历数百年风雨,汪俊万墓茔有待修缮,周边环境狭阻有待改善。都昌汪氏宗亲会现任会长汪会清是阳峰乡东家边人,属俊万公之廿五世孙。得俊万公后裔之推举,由他牵头,汪氏宗亲特别是俊万公后裔纷纷捐款,对俊万公陵墓进行了修缮,便有了2025年清明节期间汪氏众宗亲缅怀俊万公爱民善治之功德,传承其高品洁行之家风的文化活动。
2024年2月4日但俊华在汪家村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竣工庆典上致辞(网络图)

2024年2月4日汪双喜在汪家村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竣工庆典上致辞 (网络图)
据相关资料载,南宋南康府通判、六十五世汪俊万汪俊万后裔开枝散叶迁徙族脉是:俊万公生三子,长景深、次景渊、幼景淇。汪景深、汪景淇回迁老家(浮梁县西湖乡府前村)居住,汪景渊不忍离父,遂居都昌县盐田坂迎官岭,其生七子一女,分别取名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万七、万八。汪万一迁彭泽县白塔坂,后有转迁安徽太湖香茗山、安徽望江田上嘴、安徽宿松、浙江兰溪东门、江西鄱阳大湾、弋阳南乡、湖口县等处。汪万二迁都昌四都东汪,后又转迁本都东巢边、江苏南京、安徽安庆,再有转迁本都浩三坂、西源板石垅、鄱阳县古县渡南庄、三十六都白尾港、湖北黄梅县、浮梁县洗马桥等处。 汪万三迁建德、广山、新田等处。汪万四居都昌县西门外但家堰,后有转迁彭泽井泉垅等处。女汪万五适沈门。汪万六迁彭泽东门,后迁董家塘、茅亭垅、沈思塘、柳林坝等处。汪万七居都昌西乡左里,后有转迁星子隘口、星子龙溪、安徽东至县昭潭镇下冲燕窝等处。汪万八居盐田店前、湾里,大港墈上、庙下,后有转迁中馆小河汪家岗、鄱阳县侯家岗、乐平花门楼、湖北武穴梅川镇曾塆等处。 
本文作者(中)2025年清明节期间采访村民汪河贵(右)、汪隆珠
平阳世泽,越国家声。在大港丹山,店前湾里汪村人将从古徽州绵延而来的家风,发扬光大,在当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大道上劲吹……
来源:汪国山九江都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