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4-11-23
- 在线时间3697小时
-
- 发帖3099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790368
- 贡献值22242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0996
- 积分
- 790368
- 贡献值
- 22242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9月4日,天气晴热。一大早,郝胜民就扛起锄头,背起农药喷雾器,去田间“侍候”灾后复种的水稻。 郝胜民是都昌县三汊港镇左桥村村民。距洪水退去近50天,在政府帮扶下,他补栽的禾苗已绿油油一片。 “水退后,政府无偿提供良种,还派技术员到田间指导,这让我们对灾后水稻补种夺丰收的信心大增。”郝胜民说,当初面对被淹的家园和绝收的稻田,他与村民们一度愁眉苦脸。如今重返家园,农田复种,禾苗长势喜人,村民们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员工正在左桥村修复通信设备 路畅网通,有水有电,生产自救和各种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有力展开。连日采访左桥村灾后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情况,记者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听到的是村民们展望丰收而对党和政府发出的赞叹声。左桥,这个地处鄱阳湖畔、一个多月前被水淹的“孤岛村”,一切正在有序恢复中。 民生为先,群众灾后生活有保障 9月4日,傍晚时分,左桥村的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村民江圆娥与邻居们正跳着广场舞,这种场景成了村民灾后生活回归正常的一个有力印证。家里的电灯又亮了,手机可视频了,喝的水也变清了……“现在一切都在好起来,我家三个孩子9月1日都报到上学了,放学回家又可以上网课了。”村民郝买云笑哈哈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7月11日左桥村被洪水淹没,村民在当地政府与村干部的组织和帮助下,全部转移到集中安置点。至8月11日,村里洪水基本退完,政府及有关部门又立即组织人员进村展开防疫消毒,对房屋、河沟等水域进行清理,特别是对河沟边的污染物及死鱼等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洪灾过后无疫情。同时对受污染的居民用水进行净化,保证村民喝上干净水。 “政府考虑得很周到,还给我们发了生活费,帮助我们渡过眼前的难关。”村民们对记者说,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很安心和舒心。 临近中午,好客的郝买云请记者留下来吃中饭。“路通了,我们就可以去镇上买肉,你看这新鲜猪肉,还有白菜、辣椒等。”郝买云领着记者走进他家厨房看这看那。 三汊港镇副镇长曹媛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灾后,政府首先考虑的是民生问题,除了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及时修复,就是千方百计让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由于洪灾,村里很多菜地被淹了,因为及时修好了路,现在我们去镇上买菜特别方便。”左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文魁告诉记者,随着一个个民生问题的解决,他们这个曾因洪灾断水、断电、断网的“孤岛村”,已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秩序。 帮扶+自救,种养户复产信心足 9月1日,记者来到左桥村的左桥圩堤。圩堤内,浑黄的洪水仍未完全消退,村里千亩稻虾共作基地和680亩水循环养殖基地,还淹没在洪水中。 “就差这一片的水没退。”刘文魁告诉记者,左桥村有589户2768人,毗邻鄱阳湖,村民除了依靠传统的水稻种植增收,主要就是水产养殖。因为水资源丰富,镇村干部因势利导,引导村民规模养殖小龙虾、草鱼、鲢鱼、鳙鱼等。今年水灾,村里的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损失很大,当务之急就是帮村民的生计找出路。 方俊是村里的种养大户,也是村里的能人,他承包了村里680亩水面搞水产养殖,并带动村里22名贫困户就业增收。 方俊算了一笔账,因为是高密度水产养殖,110平方米水面可产3万斤鱼,相当于传统养殖18亩水面的产量。而且一年可产两季,照这样计算,今年洪灾给他造成的损失不下400万元。 就在方俊一筹莫展时,他接到了三汊港镇政府的电话,说会来调查损失情况,为他复产争取帮扶资金;左桥村委会负责人也主动找上门来,协调村民帮他减免部分租金,特别是村集体的土地租金全部减免;电力部门打来电话,答应免费更换养殖基地烧坏的变压器。 除此之外,政府还很快帮方俊联系了水产专家,到现场指导他如何在灾后搞好水产养殖。“水产专家告诉我,水灾之后,水产动物容易生病,一定要及时处理养殖的病死鱼虾贝,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其腐烂污染水体。”方俊说,目前他正按照专家的指导方法,积极准备复产。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扶给力,方俊自己也积极开展自救。“我已经到南昌、广东、湖南等地,联系好了鱼苗和相关灾后复产的设备,也联系好了供货商,洪水一旦退到位,就立马复产。”方俊说,有了政府部门的帮扶,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水产养殖大户黄建在村里承包了1000亩稻虾共作基地,洪水一来,虾子全跑了,现在晚稻也种不下去,损失预计有300多万元。 “洪水正在慢慢消退,按照这个速度,预计10月中旬能复产。”黄建说,当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修复设备与投产等,这需要大笔资金。目前政府部门协调保险公司赔付的36万元已经到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政府部门还承诺为他复产提供资金支持。黄建说,他已经在为复产做各项准备。 谈到村里的富民产业,刘文魁对记者说,千亩稻虾共作基地与680亩水循环养殖基地,事关村民的“钱袋子”,因为村民每亩农田每年流转费有380元,另外村民还可在基地务工,每天的务工收入也有120元至150元不等。因此,为村里的能人与种养大户排忧解难和找出路,就是帮村民谋生计。 政企携手,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掉队 “家里水退了吗?你和爷爷过得好吗?” “妈妈,家里水退了,我和爷爷现在过得很好。”9月2日中午时分,贫困户方利鑫的孙女方子怡正与远在广东惠州务工的妈妈刘园英视频通话。读小学二年级的方子怡看到好久不见的妈妈,显得格外开心,刘园英则询问村里的灾情,还不时叮嘱女儿要听爷爷的话,开学了要好好学习。 方利鑫告诉记者,洪水一来,家里的通信一度中断,不能及时向在外家人报平安,心里很着急。为此,他找刘文魁寻求解决办法,刘文魁又第一时间向中国电信都昌分公司求援。 “接到求助后,我们立即行动。”中国电信都昌分公司总经理李辉德告诉记者,公司对灾区贫困群众提出的援助十分重视,特派全国模范班组“向东班”前来协同作战,经过连续几天的奋战,不仅为左桥村22户贫困户免费安装了高清电视,更换了被水淹坏的机顶盒与光猫,还免去他们使用网络的费用。 爱心企业对困难群众有援助,当地政府部门对他们更是全力帮扶。刘文柏是村里的贫困户,此次被洪水淹的20亩农田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怎么办?今年他家的收入会因灾受影响吗?“村里有22户贫困户,对这部分困难群众,政府和村委进行精准施策,让他们的收益不减,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刘文魁告诉记者,刘文柏等贫困户流转给村里水产养殖基地的田地收益,今年依然按照每亩380元结算,而且在村里水产养殖基地务工还是每天130元。灾后,为了安定贫困户的心,到今年8月,村里所有贫困户的务工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平均有6000多元,务工工资最多的方乐华拿到了3万多元。另外,随着洪水渐退,村里水产基地有序复工,也会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 除此之外,还有兜底保障。都昌县扶贫办副主任向新平告诉记者,针对易致贫低收入户和易返贫脱贫户“两易”人员,县里以兜底7000人共计49万元的标准为他们购买“防贫保”,抓住因病、因学、因灾、因疫情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精准防贫机制。这一系列保障保护机制,稳稳地托住了左桥村受灾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底。 科技赋能,鄱湖水村再绘新景 9月4日,方俊翻开手机,连接上养殖基地的智能监控系统,查看养殖基地的退水情况。 “你这个画面,还不能呈现整个基地的情况。”9月4日,中国电信都昌分公司“向东班”特地来到方俊的养殖基地,帮他修复部分监控系统后,告诉他还有24个智能监控摄像头受损,部分被水淹过的光缆也不能工作了,洪水退到位后,会免费给他更换。 “这下帮我至少省了两三万元。”方俊向记者介绍,修复后的智能监控系统,就是他的贴心管家。以前搞水产养殖,主要靠人工与经验管理,现在有了网络,可实现水产智能化管理。这不仅可以实现养殖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提升养殖场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有了科技赋能,方俊计划通过网络营销,把村里的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网络和智能监控也让左桥村灾后有了新图景。在村委会办公室,刘文魁现场展示了该村“天翼看家”视频监控操作方法,高清画面可任意切换、放大,人员、车辆出入一览无余。他告诉记者,村里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面临看护难。同时,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村里的交通工具开始增多,治安管理难度大。水灾过后,电信部门帮扶修复加固了全村的智能监控系统,全村治安防控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村民有了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多的幸福感。通过一个摄像头,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甚至是一部手机,可以实时看到家里的情况,村民说,这个免费“管家”真好。 “今后,村里要引进更多的科技力量,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我们还要做互联网直播带货,引入无人机喷洒农药……”刘文魁对村里灾后和未来发展描绘出一幅更新更美的图景。来源:大江网 洪怀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