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风范石树人
徐红生
都昌县汪墩乡的石树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近300年,保存完好,是一栋深庭大宅式的老屋。围屋位于石树村南,石树村民称之为“南边圈”。围屋占地约十一亩,七千多平方米,拥有大小房间138间,大小天井难于计数,最多时住过五十多户人家。
驰名中外的山西乔家大院,占地面积四千多平方,仅相当于石树围屋的一半多一点。
石树围屋,如果没有走进去,见识会限制你的想象。
石树村是吴氏族人聚居地,承袭“延陵世家”。
据考,中国吴姓源出有四:吴回氏族吴、虞吴、姬姓吴和外族改姓吴。都昌吴姓属姬姓吴。《中华姓氏史》记载,周古公亶父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幼季历。东晋时,泰伯47世孙吴猛,偕苏耽至都昌左里旧山之巅修道炼丹。吴猛十四世孙吴文蔚的后裔,前后分八批迁入都昌。 石树村先祖属第二批。 吴文蔚幼子吴源二十八世孙吴原道,祖居江西进贤英山,于南宋宝祐年间求学于庐山白鹿洞书院,游学于都昌汪墩,入赘石甲山石家,后择居洴井石板厅立户,在村前竖立石碑表示对岳父的崇敬,遂得村名“石树”。 吴原道第十五世孙吴文璧,由经商而成为景德镇有名窑户,家道巨富,在村南购置担田建房,即今天的石树围屋。担是都昌传统的土地面积单位,一担等于十亩。石树围屋占地约十亩。 石树围屋留下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故事。这些故事,讲的都是围屋主人的大家风范。 第一个是故事讲的是石树人的宽怀大度。 石树围屋号称大井48个,小天井难以计数。游人走进围屋大门,就能看见一方大大大大的天井。这天井不是一般的大,占地七分,460多平方。这天井因而有个特殊的名字:七升田天井。天井四周有连廊环绕。这个天井有故事。 围屋建造时,此处是黄姓人一块水田。围屋主人购置了此田周围的全部土地,但此田的主人坚决不肯割舍,扬言“金不换”。常言道,田边的田,屋边的屋。更何况这田落来围屋中间。黄姓人的“金不换”,既没让围屋主人心生恨意,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只是请人精心设计,将黄姓人的田围成天井,阳光雨露照旧,并设计一侧门,留以通道,方便黄姓人进出耕作,又不影响宅内安全。黄姓被诚意感动,传到第二代将田卖了,就有了这个特别大的天井。 这故事彰显了石树人的智慧、儒雅和大度。不因有阻力就不努力,不追求绝对完美,不以势压他人,不肯与他人结冤怨。假设,当时围屋主人对田的主人做出太出格的逼迫之事,田主因此在逢年过节就给田里施点农家肥,又或者在田里埋个死猪死狗什么的,后果严重与否不知道,屋主人烦心是必然的。 第二个故事讲的还是石树人大肚能容。 建造如此规模的大屋,主墨师傅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主墨师傅,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设计师。石树围屋那么大,厅堂、房间、天井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形状有多大的尺寸;柱子、串枋、桁料等等等等各种木构件,总量数额巨大。每个构件多长,什么地方凿卯,什么地方做榫,主墨师傅心里必须有一本门门清的账。拿今天的科学术语来说,那数据是一个天文数字,全靠主墨师傅一个人脑记心算,错不得半点。屋树的高度错了瓦不平,雨水不会顺着瓦沟流。串枋长度错了,接不上。榫卯大小不对路,呵呵,结果你想,你就想。 围屋主人请了个好师傅,主墨工作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这个师傅喜欢偷木料。都昌有俚语:“打铁个吃铁,打铜个吃铜。”又说:“裁缝不偷布,三日偷条裤。裁缝不偷罢,三日偷只褂。”匠人师傅拿点材料,都昌民俗认为是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围屋主人发现了主墨师傅偷木料,没有大为光火,而是找到师傅说:“你不用偷,一栋八间屋的料,在我家做好,拿回家装就是。”围屋完工后,主墨师傅真的搬回一栋八间屋。 故事里的大家风范,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不要以为别人有个缺点就否定别人的人品。有钱的不太计较,艺高的不藏奸巧,人与人相互尊重时,日子很好过,岁月很太平。 第三个讲的是石树人知错能改。 吴文壁做的是大生意,手下请了很多人做事。有一次,吴文壁发现某个店的掌柜擅自拿店里的钱自己用。他第一次发现情况后没有特别在意,只是留心观察,发现那个掌柜每天将店里的收入清算后,将银元和铜钱的整数入库计账,铜钱个位数随手就放进口袋拿走了,以致店里流水账上个位数永远是零。那掌柜天天都拿,还拿得毫无羞愧之心。吴文壁暗示后还一如继往。吴文壁很生气,说是让那掌柜的回家歇几天。掌柜也知道吴文壁的意思。但第二天吴文壁就发现不对头,老顾客走进店门,见老掌柜不在掉头就走,任凭吴文壁或者小二怎样的好言相留。一天两天都是如此。几天后吴文壁打发人去请掌柜,掌柜不肯来,吴文壁让人抬了八抬大轿,自己亲自登门道歉,才把掌柜请了回来。 吴文壁细思之后想到,做大事无须拘小节,大智须若愚。他想,掌柜若有私,不可能天天拿,天天拿一定被东家发现,除非愚不可及。掌柜若有私,不可能只拿那几个铜钱。 第四个故事说起来有点迷信。 传说,吴文壁当年为上梁的时辰伤透了脑筋。风水先生给他选了一个财运滚滚人丁兴旺的好时辰,却又说那时辰犯火星,围屋将被走水火烧。吴文壁当然希望自己一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又肯定不想火烧屋,寻先生求破解。先生说不可破解。先生又一算后说,吴文壁命中带水,克火。吴文壁在大屋无事,他死了,火烧大屋。吴文壁就说,那就不管了。结果真如风水先生所言,吴文壁过世的第二天大屋就起了火,好在当时正做白事,家里人多,只烧了围屋很小的一部分。那一处遗迹尚在,围屋后人再未复修,当成一个大天井。 鱼与熊掌,很多人都想得兼。这故事告诉世人,别想得太美了,不会所有的好事全落你一家。否则,别人都不用活了。 走进石树围屋,你能发现给你讲故事的石树人衣着行止得体,见识思维开阔。这是家风的传承,和围屋有关系,是吴文壁建这围屋的本意所在。 人多居一屋,其中必有德高望重的长者。长者朝夕在身边,以身作则影响众人。孩子们长期受此熏陶,长大后自然知书达理。人多居一屋,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大。为避免矛盾产生,必然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并要求众人严格遵守,遵纪守法成习惯。人多居一屋,每个人都是他人的监督者。盗不可!淫更不行! 住大屋者,如大国民,自信足足,心理阳光,心胸开阔。这都是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