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4阅读
  • 7回复

[地方文化]从鄱阳湖文化符号与水系资源角度看江西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061
积分
407647
贡献值
2951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19


近年来,江西在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特色产业崭露头角,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也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瓶颈以及不少挑战。
本文从鄱阳湖文化符号与水系资源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江西发展的新潜力,希望能对江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于江西文化符号

首先从文化符号的角度来看,江西文化的代称一直存在争议。回溯20世纪90年代的“赣文化”大讨论,那场思想碰撞大大增强了江西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江西文化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赣鄱文化”的概念兴起,学者们围绕其内涵和外延展开了热烈探讨。比如王东林老师就对“赣鄱”指代的精准性提出过质疑,认为这个概念在某些情况下不够清晰,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这一争议表明,现有的江西文化标识在概括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鄱阳湖作为文化符号,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国际影响力来说,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联合国认定为生命湖泊,在全球生态文明领域地位极高。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会来到鄱阳湖栖息、繁衍,这一壮观景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鄱阳湖成为江西在国际生态舞台上的一张闪亮名片,也为江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赢得了更多话语权。再深挖其文化底蕴,鄱阳湖地区是众多文化的发源地。同时,鄱阳湖还是千年文脉汇聚之处,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而且,这里留存着大量红色记忆,“母亲文化”更是滋养着这片土地,为江西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但是,鄱阳湖文化符号的推广也面临挑战。打造一个通俗易懂、通用性强的文化符号,成为推动鄱阳湖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的关键。
水系资源与江西的共生关系

水系资源与江西的发展向来紧密相连。回顾历史,汉晋之前,江西处于“赣”时代,独特的水系格局为区域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鄱阳湖形成后,江西进入“赣鄱”时代,水系的变化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水运在江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据《赣鄱水运文化史》记载,瓷器、茶叶等江西特产通过水系运往外地,开启了丝绸之路的江西篇章,成就了古代江西的繁荣。
当下,鄱阳湖流域水系资源具有多元价值。在生态方面,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为江豚、候鸟等珍稀物种提供了栖息地。从产业角度来看,随着浙赣粤大运河规划的推进,江西获得了通江达海的新通道。这条黄金水道将大幅提升大宗商品的运输效率,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有望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极。而且,水系串联起了多种产业。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依托鄱阳湖流域广阔的客源市场,吸引了大量游客。都昌珠贝、万年珍珠、进贤毛笔、樟树医药等特色产业也借助水系拓展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产业协同发展。
江西现有的产业格局中,文化旅游产业“山强水弱”的局面尤为突出。江西的名山旅游品牌成绩显著,庐山凭借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井冈山作为红色革命圣地,游客流量稳定;龙虎山以独特的丹霞地貌和道教文化闻名。与之相比,水文化旅游的短板十分明显。水上旅游项目形式单一,大多是传统的游船观光,缺乏创新性体验项目;对水系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展现鄱阳湖流域丰富的历史人文故事;滨湖旅游设施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这些问题制约了文旅产业的升级。
整合资源,谋求新机遇

为破解这一困境,建议江西以鄱阳湖为核心打造文旅融合大平台,整合周边的山水人文资源,精心规划全域旅游线路。如将庐山的自然风光、鄱阳湖的湿地景观和古渔村的民俗风情串联起来,打造一条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品味文化的特色旅游线路,实现“山强带动水强,水强反哺山更强”的良性循环。此外,还可以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利用水系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优势,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手工艺等乡村产业借助文旅发展的东风蓬勃兴起。沿湖乡村可以借助鄱阳湖的知名度,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利用湖泥、水草等天然肥料发展有机种植,养殖鄱阳湖特色水产,再通过电商和冷链物流,将农产品送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同时,培育乡村特色手工艺,如瑞昌竹编、都昌豆参、余干芡实糕等,以差异化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另外,吸引高科技产业依水布局,依托九江、南昌等临江滨湖城市的优势,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江西在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位置。凭借鄱阳湖文化和水系资源优势,江西应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以九江为例,都昌是豫章古郡的郡治所在地,位于鄱阳湖中心,水域面积占鄱阳湖的三分之一。九江可以都昌为桥头堡,积极融入鄱阳湖流域文旅圈,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找准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江西还可以积极面向全球拓展发展空间。以鄱阳湖国际论坛暨文化博览会为例,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展示了鄱阳湖的文化魅力、生态保护成果和产业发展潜力,吸引了外资、技术和人才。通过发展战略重构,江西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能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新战略、新发展

为实现江西的更长远发展,鄱阳湖流域的发展战略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复兴造船业。鄱阳湖造船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已闻名。在当前背景下,全球贸易对船舶的需求持续增长,从巨型集装箱船到高端豪华游轮,从海洋工程特种船到绿色智能渔船,市场前景广阔。江西可以在九江、南昌等临江滨湖城市打造现代化造船产业集群。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吸引船舶设计、制造、配套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依托本地高校的科研力量,攻克智能船舶操控、新能源动力应用等关键技术,提高船舶产品的科技含量,让“鄱阳湖造”船舶驶向世界。
其次,构建水系文明产业平台。以鄱阳湖为核心,联动赣江、抚河等水系,搭建一体化的水系文明产业发展平台。沿岸城市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发展方向:九江发挥港口优势,打造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与航运服务综合区,以先进制造带动产业发展,以物流服务串联上下游;南昌作为省会城市,聚焦水生态科技研发与总部经济,设立水产业创新研究院,吸引科研人才,孵化水治理、水智能监测等高科技企业,为流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沿线县域则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与水系的联系,发展特色文旅和生态农业项目。比如庐山市依托庐山和鄱阳湖的风光,开发水上运动、滨湖民宿等文旅产品;万年县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为核心,开发世界稻作文化研学旅行基地等旅游项目,将万年独特的稻作文化和陶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开展“旅游+文化”“旅游+研学”等特色旅游,让游客亲身感受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制陶技艺,延伸旅游产业链,拉动旅游内需。
最后,推动文旅农科特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在文化方面,修缮古渔村、古渡口等遗迹,传承渔家民俗、船工号子等文化,留住乡村记忆;旅游方面,结合水乡特色打造四季旅游产品,春天赏油菜花田和湿地花海,夏天体验湖滨避暑和水上渔家生活,秋天观候鸟、品湖鲜,冬天举办冬捕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全年前来游玩;农业方面,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同时引入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等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培育乡村特色手工艺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小众特色产业,以差异化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描绘出湖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
通过重塑鄱阳湖文化符号,传承和弘扬江西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依托水系资源发展多元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鄱阳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守护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展望未来,江西应继续深入挖掘鄱阳湖文化符号和水系资源的潜力。在产业方面,不断壮大造船业、水系文明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深化文旅农科特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生态方面,持续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加大对鄱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文化方面,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提升鄱阳湖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相信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江西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凤凰网江西频道)
(作者:江西鄱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占良生)

3条评分积分+6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4:06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3:35
chinjingo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昨天 08:34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7786
积分
24910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1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05
本文内容还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洞察其本质和根源。说明本文作者缺乏深入分析和思考,其认知层次缺乏深度与广度。「①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矛盾。鄱阳湖区域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湿地保护技术和方法解决以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问题)。②对比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三县(丘陵为主、传统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与宜春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三市(平原为主、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更好、矿产资源更丰富、工业基础更好)经济存在较大差异,九江与上饶将长期争夺江西第三城的位置。③鄱阳湖水域型景区开发程度受到季节、气候、水位变化等限制。④鄱阳湖区与长江沿岸相比发展船舶制造业处于劣势。⑤…。⑥…。⑦…。」〖鄱阳湖文化与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悖论与启示:一方面,人类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又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造成负面影响。“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加大湿地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湿地保护技术和方法,才能找到鄱阳湖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点”〗【环鄱阳湖铁路沿线工业产值超过江西省1半,进一步完善环鄱阳湖公路网,江西省应该在环鄱阳湖铁路沿线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在沿线各地分门别类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关键核心材料、元器件等)的专精特新制造基地。江西省在工业方面,应该着重于电子信息、汽车、造船、飞机等工业品的关键核心材料、零部件,不应该纠结或沉沦于造车、适船等,生产电池、零部件的企业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可能普遍优于造车、造船的企业效益。中国造车、造船企业品牌终归会是屈指可数的,一些地方的造车、造船的设想可能不切实际,这些地方在关键核心材料、零部件等方面做文章,可能更容易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1条评分积分+40
chinjingo 积分 +40 加分专用:你的回帖太精彩了,支持! 昨天 08:34

发帖
383
积分
192
贡献值
74
都币
0
在线时长: 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8-19
我的老家
和合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8:24
        

发帖
303
积分
1076
贡献值
8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3小时
注册时间: 2024-03-08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09:58
回 弓箭手 的帖子
弓箭手:本文内容还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洞察其本质和根源。说明本文作者缺乏深入分析和思考,其认知层次缺乏深度与广度。「①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矛盾。鄱阳湖区域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湿地保护技术和方法解决以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问题)。②对比上 .. (2025-02-21 07:05)

高位推动、高质推进、高频共振、高效落实,努力挖掘鄱阳湖文化新高地。

发帖
7786
积分
24910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1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昨天 10:05
九江市近年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当地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地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税收优惠滥用,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支持更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但却被低效利用(包括文旅项目改造、城中湖改造、…)、或被用于盲目扩大产能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当地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对被错误地(将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企业归类为高新技术企业应)及时纠正。」

发帖
19957
积分
153375
贡献值
3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13:3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9176
积分
34064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昨天 14: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979
积分
13029
贡献值
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2-14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昨天 14:2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