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1阅读
  • 5回复

都昌密码||苏山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296
积分
804186
贡献值
2248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村头的炊烟,在苏山脚下袅袅升起,重重复复无限量。透过历史的炊烟,我们可以一探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在苏山乡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乡人。
   有文字记录的最早一缕炊烟,始于元辰寺的苏耽和吴猛。《都昌县志》记载,东晋道家许逊(?——374)之友苏耽,偕吴猛于县内旧山、元辰山修炼,并建显福观于元辰山麓。虽为修仙,也食人间烟火。那是公元374年以前的一段岁月。
   元辰寺中有炊烟升起,山下百姓家的炊烟必定众多。元辰寺的炊烟不是村庄,元辰山的是村庄,只不知是何氏人也,他们来自哪里,后来又去了何方。
   确定有文字记载村庄,最早是陶侃后裔陶延寿和他的家人们。都昌《陶氏宗谱》记载,陶侃五世孙陶延寿,袭祖爵长沙公,于南北朝南宋元嘉甲午年(425年),降为吴昌侯,督南康诸军事,居都昌之老庙,即今苏山乡土目村委会驻地。其世系失传,无法考究。
   从这段文字去考证,来苏山更早的是陶侃。苏山是陶侃的家。都昌镇矶山岛上的陶园肯定也是。
   世袭祖爵的陶延寿,必然是大家族的嫡系家主。他在今天的星子督南康诸军事,虽然因为改朝换代从公爵降为侯爵,依然集家主、督军、侯爷三种尊贵荣耀于一身。身份尊贵的他不住南康的府城,却住到了隔着北鄱阳湖的苏山乡土目村,唯一的理由就是,这块土地在他心里十分重要。家谱说的“老庙”供奉了谁?只能是陶侃。陶侃在苏山住过。不可忽略的是,陶督军来苏山是425年,421年那场“沉鄡阳,滂都昌”的大地震才过去了四年。老庙的地址不可能位于“滂”起来的新地,最合理的旧址只能是陶家冲。
   谁把陶家冲旧事告诉了从长沙远道而来的陶侯爷?答案就是陶渊明。公元405年,陶渊明和陶延寿相会于温阳,写下《赠长沙公》。二十年后,陶延寿来陶渊明的家乡南康做官,两人肯定会再聚,并谈起祖上陶侃在老家的往事。
  《陶氏家谱》还有记载,陶侃四世孙陶渊明之次子陶俟三十六世孙陶严华(1149—1200),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由湘陵肇居都昌陶家冲,史称“十里陶家冲”,为都昌秆林之祖。
   陶家人总也忘不了十里陶家冲!
   陶侃之前,苏山这块土地上还有谁燃起了炊烟?以苏山的民俗文化为化石,能考证出这样的答案:桃花源里,自秦时入的那些人。
   小孩子玩的“过家家”游戏,石城的舍下一带叫“架庙得”,鹤舍、如岗湾、彭埠桥、鹳巢畈一带,叫做“架窑得”。人们把“架窑得”等同于“过家家”,这个“窑”不可能是烧砖瓦烧瓷器的窑,而是家的另一种叫法。谁人把“家”和“窑”等同?答案就是黄士高原上住窑洞的陕西秦人。保留下“架窑得”这一个方言词,说的是苏山这块土地上曾经住过把“家”称为“窑”的人。没错,就是秦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自秦时入的人,苏山这块土地上曾住过秦人,可以互证彼此。
  《都昌县志》记载都昌有多处白起庙。
   白起,秦国战神级的名将,一生战无不胜。今天的徐埠张岭北炎一带,保留着祭祀白起的习俗。不仅是建庙,还在祖祠里供奉。白起在都昌的神像,叫“案先生”。都昌人怎么祭祀秦人白起?只能是都昌曾经往秦人。
   秦人为何来了都昌县的苏山?一是白起们的安排:战场上退下来的伤残老兵们,带着家人南迁,为秦军将来统一中国的战事作内应。这是一种猜想,有道理没有证据。证据确凿的缘由是,秦人以客家人的身份,于南迁途中,在苏山生活了相当长的日子,之后又走了,但留下了他们生活过的文化痕迹。
   客家人的炊烟,曾经在苏山的村庄上空飄过不短的日子。苏山人把饮食叫“茶饭”,把糖泡蛋叫“滚茶”,把小汤匙叫“茶匙”,把走亲戚时饭前的一碗滚烫的点心叫“冷碗得”,都是客家文化的遗痕。
   叩问方言的化石,我们还能看见元辰山,老台山,云鼎山上生活过的三苗们。“沉鄡阳,滂都昌”之前,三山之间的平地,大部分被水覆盖,三苗们住在山的高处。今天苏山人的父系先祖刚刚迁来时,看见他们还没学会使用筷子,感慨而说:“山岗者,用手搲!”
   苏山人挑柴用的工具“聪钩”的叫法,源自山岗者狩猎武器“鏦”。鏦,音同“从”,即短矛。古有“长矛短鏦”这说。山岗者于林间狩猎,长矛施展不开,短鏦最合适。狩猎回家时,他们顺便用鏦扛一捆灌木柴火回家。若是狩猎收获多多,回家时人手不足,背柴者一人需挑两捆,便将两支鏦正反捆绑,这便是今天“鏦钩”最初样式。
   砍过很多次柴的苏山人知道,苏山的山间常常有一块块平坦的“地坦”。可以肯定,“地坦”是曾经的耕地,它证明山岗者们狩猎之外,还有种植。他们的村庄建在山上。
   还有武陵人,《桃花源记》说: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都昌《石氏宗谱》载:都昌石姓一世祖石仲先(?—30年)。石仲先父石祎(前21—?年),字端饰,曾任桂阳令。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秩满带着一家人回故里河南芑田,赁舟行鄱阳湖中,遇武陵蛮单、程二寇拦船劫财。石仲先为上保父母,下护兄弟及妻儿,挺身而出迎战水匪,与二寇奋力拼搏,终因寡不敌众,中箭溺水而亡。
   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名声不怎么好。《石氏宗谱》称之为“武陵蛮”,是水匪。《桃花源记》载:武陵人被告之“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武陵人完全不守信用。“沉鄡阳,滂都昌”之前,苏山乡东从杨岭河到彭埠桥,西从谢家湖到舍下,都是古鄱阳湖的范围,都是“武陵人”打鱼的地方。只是,武陵人升起炊烟的地方,不在村庄,只在停泊于鄱阳湖港汊中的船头。
   山岗者,武陵人,客家人,乃至陶侃和他的后人们,在苏山这块土地上的生活记忆,都隐藏在历史的烟云里。陶家冲的陶家人在苏山的土地上升起炊烟的日子,止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的某一天。
   今天还有直系后裔在苏山升起炊烟的人,最早当属蔡布政村的先祖蔡澄甫。都昌蔡姓家谱记载:蔡澄甫(914-977),于后汉乾祐戊申年(948)任南康府守卫团练,秩满后于后周世宗显德年间,由福建莆田东堡迎仙寨,迁都昌尖山蔡家边,即今苏山乡得胜村委会蔡家边村,为都昌开基祖。
   研究一下苏山乡的地理能发现,苏山乡中部的石城、兰野、尖山、苏山、彭埠这五个行政村,座落于元辰山,老台山,云鼎山这三座山脉之间小盆地。盆地有两个隘豁口:东边的豁口位于彭埠的彭埠桥村,西边的豁口位于石城的柏树村。如果说这个盆地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原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蔡澄甫之后,吴家人在苏山有了村庄。都昌吴氏家谱记载:都昌吴氏首迁祖吴延章于唐昭宗年间迁都昌七角境内的高坑。其之吴举(940—1016年)时任彭泽主簿。宋来南唐后,于975年隐居都昌白凤乡土目,也就是今天的苏山土目。吴举之子吴中复登进士榜,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等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定居于都昌团凤山,即今坡垅村山咀头一带。吴中复孙吴圻,其性至孝,庐墓不仕。忽一日梦匡庐神指点,购白凤乡团墩饼铺里之墅居之。即今苏山乡彭埠桥村的村街上。吴圻生二子二孙三曾孙,五玄孙十四来孙,其后裔在都昌有八十四个自然村。
   饼铺里这个古地名,证明当年的彭埠桥已经有了集市,肯定就有更多消失在历史烟云里的村庄。
   徐港伍山涧人的先祖伍觉贤,于南宋嘉定年间,从湖北武昌府迁苏山八里港达子咀东,因地势过低三年两涝迁得胜山下西庄清沙垅。又感觉地势不佳再迁尖山南麓今址。元朝初年,居于都昌县城的伍觉远,来伍山涧人先祖家走亲戚,发现苏山是个好地方,迁到了龙泉的肖峰,又繁衍出一众伍姓村庄。
   伍觉远迁入龙泉的时候,翁家人在那方宝地已经住了几十年。翁姓家谱记载:翁家人于南宗嘉定年间(1210年),由崇安奉祖祀而迁都昌。相传曾繁衍十八屋,大致分布在今天的龙泉合岭范围内,后部分迁回原家,唯有翁家林后裔在此地800多年。
   翁家人“奉祖祀”迁都昌,让人有些费解,繁衍十八屋又迁回原家,更让后人不知其因。如果做一个假设,翁家人的先祖是客家人,一切都能说通。那就是更早以前的年代翁家人到了苏山,生活一段时间后去了崇安,有祖坟留在苏山。为了“奉祖祀”翁家人又来了,后来大部分又走了。客家人的迁徙比较频繁。
   至宋末元初,石城的姜家人从徐埠迁来了,马鞍的戴家人从安义县迁来了,还有来了又走了,只留下土目杜家墩地名的杜家人,或者被今人遗忘了的许多村庄。有准确年号的是姜家。都昌姜姓一世祖姜朝泰五世孙姜胜,字共华,于元世祖至元年间由杨岭(今徐埠镇杨岭村委会)迁三十八都尖山。
   元末,胡家人到了土目。始迁祖胡受二随兄胡受一,避战乱从星邑长岭居都昌土目白凤乡,在陶钦三家帮用为计,聘陶公爱女,繁衍出土目胡氏。
   徐港村黄莲庄刘家,元朝至大年间来到了苏山,石城的草头黄家,元朝顺帝年间来了。坡垅的周奇仕村,元朝延佑年间来了。苏山村的大屋谢家,元末明初到了如皋湾过了几代,后又去了今址。又有汤家先祖73世汤桂,约生于1340年,原居都昌县中馆,传至75世汤太一,迁苏山尖山附近。
   朱元璋定天下之后,苏山乡的村庄就多了,炊烟就众了。王、徐、袁、余、高、陈、张、龚、邓等,差不多都在明朝的时候到了苏山,在之后的岁月里,各姓氏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那般,繁衍出众多村庄,特别是徐袁两姓发展迅速,到清朝初年,差不多就形成了就是今天的模样。(百说百凡 徐红生)

4条评分积分+131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2-12
田畈人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12-12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2-12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12-12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27321
积分
32196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1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2-1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8673
积分
151976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2-1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017
积分
406452
贡献值
294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12-12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139611
积分
10163504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12-1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305
积分
38144
贡献值
3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3-0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2-13
“一日梦匡庐神指点,购白凤乡团墩饼铺里之墅居之。即今苏山乡彭埠桥村的村街上。”这里的饼铺“是现在的土目村小学和'胡氏宗祠的现址,而不是彭埠。”饼铺“是都昌吴氏的发脉之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