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5-04-03
- 在线时间3774小时
-
- 发帖3211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31257
- 贡献值23065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2118
- 积分
- 831257
- 贡献值
- 23065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7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我县抢抓春季“黄金期”通过开展人工播种草籽的方式,科学调控“蝶形湖”生态环境,为鄱阳湖珍禽候鸟繁衍栖息创造有利条件。 4月1日,在马影湖播种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学流程操作,沿“蝶形湖”均匀播种慈菇草籽。工作人员选择土质较疏松的区域,将播种草籽,确保气候、水分适宜,为草籽生长提供良好基础。大家分工协作,现场繁忙有序。 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影湖是越冬候鸟来到鄱阳湖的首站,也是每年三月份北迁的集结站。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播种的草籽更容易生长。 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邱晓燕说:“这是我们保护区人工打造的蝶形湖,这些工人正在种植的是慈菇草的芽,已经发了一点的芽,就是为了它更好地生长。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修复湿地,也为今冬候鸟来临,准备一些充足的食物。” “碟形湖”是鄱阳湖湖盆中由于泥沙沉积不均自然形成浅碟形洼地,后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具有特殊水文过程和生态学特征的季节性浅水湖泊。在水文情况正常的年份,鄱阳湖一般从9月中下旬开始退水,10月份水位降至约12米,在缓慢退水的过程中,“碟形湖”逐渐露出真容,湖区的沼泽、泥滩也逐渐露出,湖里的小鱼、螺蛳、蚌、虾和草根等为越冬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 据统计,鄱阳湖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碟形湖”有102个,共计约1000平方公里,占湖盆面积约23%,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有三分之二在“碟形湖”栖息觅食。 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邱晓燕说:“打造这个蝶形湖,一个是蓄住水,里面也会有一些小鱼小虾,适合候鸟的生存。每年到了越冬期的时候,候鸟种类也比较多,有一级的东方白鹳,有赤麻鸭、小天鹅,还有白琵鹭,这种浅水都比较适合这些冬候鸟的生境。”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张龙正 伍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