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2阅读
  • 10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341|南峰镇梅树园冯村:探问“江西才子”冯天问之才 (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0989
积分
1236080
贡献值
113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3-04
— 本帖被 鄱阳湖 从 鄱湖文苑 移动到本区(2023-03-04) —
三、呕心育才——问“办学之旅”  
    都昌县南峰梅树园人冯天问(1890——1948)被誉为“江西才子”,他最有意义的才识不在于自身饱读诗书有文才,而在于呕心办学育人才。

南峰集镇上的梅树园村居
    说“景德镇是都昌人的码头”,究实不只是“都帮”人多势众,更是在民国年间的景德镇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有绝对的“都昌人现象”,抑或说都昌人为景德镇的方方面面的兴起作出了绝对占位的贡献。比如景德镇民国年间的教育,其时煊赫一时的学校不少是都昌人创办的。景德镇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景德镇立模范小学”,是1912年2月由都昌芗溪江家坊人江起鹏(号抟秋)创办。景德镇第一所女子学校“女子公学”,是1914年秋由都昌芗溪人余新国(字仲襄)创办的。1943年春季开办的景德镇静山中学,是都昌汪墩人向德、刘一燕(即中共都昌党组织创始人刘越)创办,“静山”其名,是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都昌周溪人曹浩森已故父亲的名字。1944年春,刘氏宗族会创办的“天禄小学”,是利用都昌在景德镇所有公产作为办学基金兴办的,校名“天禄”取自景德镇刘氏宗祠门楣上石刻“天禄遗风”,源于西汉名儒刘向、刘歆校书于天禄阁的典故。安道小学是都昌余氏宗族会1943年创办的,董事长为国民党浮梁县县党部书记余树芬,校名取“安道”,是都昌余姓北宋祖先余靖的别号。宋仁宗时,余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俱为谏官,时号“庆历四谏”。冯天问则在1925年秋季创办了景德镇珠山女学,又于1946年联合景德镇都昌冯氏宗族会,创办了延鲁小学,“延鲁”即都昌冯姓南唐祖先冯延鲁之名。              


景德镇古窑场景复制
    冯天问在他35岁的壮年,创办景德镇珠山女学,以他超人一等的民主思想和勇毅行为,冲破重男轻女的封建陋习,培育女性人才,实行男女平权。冯天问的弟弟冯天畏是留学日本工业大学的高材生,他1927年曾在珠山女校当过一个学期的美术教师。他的首任妻子余昌汉是创办安道小学的余新国之女。余昌汉毕业于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曾任珠山女校第二任校长。据冯天畏撰文回忆,胞兄冯天问以他的威望,取得都昌冯氏宗族会和都昌老乡的支持,民国十四年(1925)办起珠山女校。起初的校舍是冯天问、冯天畏的父亲冯承杰将自家座落于后街(老中华路)铁匠弄口面积520余平方米的私宅办学,且不收租。办学经费靠同乡捐助和县署补贴。第一任校长是江苏人杨瑞溥(字绮霞),南京女子师范学堂毕业,是景德镇女子公学的骨干教师,冯天问延请德才兼备的她担任珠山女学校长。杨校长的女儿赵荫祥自南昌女子师范毕业后,也随母来珠山女学任教高级班。赵荫祥的丈夫是郭沫若的秘书,她与共产党组织有联系。珠山女学创办时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共4个教室上课,8名教师。招收学生100余人,都昌人占多数。不少窑户的女儿入学后,能够帮助父亲记帐,令家长满意后,大人也乐于继续送女儿上学。上学的女子不缠足,形成新风气。学生毕业后,有部分升入南昌女职和女师。1928年夏,珠山女校校长余昌汉因患肺病,年仅20岁去世,再无合适人选接任校长,冯天问也无精力维持办校,创办三年的珠山女校被解散。
    冯天问一直有着浓郁的办学情结。1938年至1939年间,冯天问利用冯氏宗祠场所在景德镇开办过国文、英语、算术补习班,并亲任国文老师,每天下午及晚间,为高小生考初中、初中生考高中上辅导课。刘一燕(1905——1967)在《我与静山中学》一文中回忆,“静山中学”的取名,是冯天问和曹仪建议的,作为“景德镇的绅耆”,冯天问从创办开始,就是静山中学的董事。

都昌人今所挛景德镇瓷窑
    抗日战争快结束时,江西私立学校办学形成高潮,是有其历史背景的。1945年,国民党政府下令清查社会团体,凡会馆、祠堂的房产,除办学或其他社会事业的可以缓免,余者皆征为国有。为避征收,冯天问因势促推景德镇冯家祠堂会利用名下的68幢房屋、8块基地等会产收入,创办起了延鲁小学。冯天问任名誉校长,首任董事长是冯肃,校长是冯文轩,1947年底冯翰章继任校长。冯天问的侄子冯珂晃(祖烜)景德镇解放后也担任过延鲁小学校长。延鲁小学1951年改名景德镇市第十三小学,后在旧址办广播电视大学。
四、世间异才——问“特立独行”
    生活中的冯天问有什么样的习性呢?写作此文,留有的一个遗憾是一直没联系上冯天问的后裔,配上一张他的旧照,以睹其貌。冯天问在生活上绝对是个特立独行之人,比如喜诉善讼,伶牙俐齿;比如不修边幅,有“邋遢相公”绰号;比如久浸旧社会黑染缸而吸食鸦片,成瘾伤身。冯天问1948年诞世时,享寿仅59岁。
南峰老街处
    冯天问自命清高,不喜捧上压下、阿谀奉承,有诗“登场最恨腰难折,顾影其如面自憎”明志。他一介寒儒,生活清贫,平日里住景德镇铁匠弄口,因天井有枇杷树一株,称“枇杷老屋”。他待人和善,乡亲们叫他“邋遢相公”他也不恼,自嘲为“达达山翁”,“达达”二字出自《论语》“己欲人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1925年出生的都昌人冯献珍,一直在景德镇从事戏剧工作。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后,冯献珍作为冯姓人员根据组织安排,当选为延鲁小学董事长,其时冯天问已于一年前去世。冯献珍与生前的冯天问有密切接触,他对“邋遢相公”有长相素描和忠实评价:
    冯天问生于清末民初,家境并不宽裕,世居镇上有年,靠刀笔及题诗拟对联生活,交友广杂, 三教九流, 贫富官民,都与之接触。他身材中等清瘦,上唇蓄有短须,脸部因牙齿脱落,两颊稍陷瘪,但双目炯炯有神。遇事沉着冷静,智慧过人。精通古文韵律,题诗答对, 略思即成, 应付自如,故有“才子”之名。起居不修边幅,穿着随便,一件长袍罩褂往往穿得油亮如剃刀布 ,流鼻水以袖口一揩了之,竟得了个“邋遢相公”的绰号。善刀笔,字意尖刻锐利,经他之手的诉状,胜诉者多。替人写状,从不计较报酬多少,当然别人也不会少给。替穷人写状, 分文不取, 完全尽义务。他曾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穷人的血汗钱 不能要。”凡是找上门的,有求必应,肯助人为乐。在旧社会能有如此之举,还是少见, 颇有侠士之风。 因而博得镇上人尤其是都昌人的爱戴和崇敬。历任专员、县长都对他另眼相待,是景德镇闻名人物之一。他在冯姓中有很高威望,深得人心,素来一言九鼎,一倡百和。
南峰老街临湖处
    涉讼辄胜的景德镇“师爷”冯天问,却在旧社会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他的侄子冯珂晃曾如此回忆叔叔吸鸦片之事:“叔染此嗜好,烟瘾甚大,受害很深。在当时禁烟政令之下,主管当局明知他吸烟,但从未找过他的麻烦。随着禁烟,收管烟土,市缺无售,叔吊瘾为难之际,往往官府暗地送来。民国初年,浮梁县知事陈安与叔交厚。在一次禁烟中,市无烟售,陈安便偷偷着人送来,以资叔所需。叔为表达谢意曾作四绝一首送给陈安。诗曰:‘官长相逢愁狭道,那堪狂客吐车菌。只今吴市吹箫日,竟那猪肝累使君。’叔曾教我此四句诗,系四个典故。有一次,专员酆景福主持禁烟,设立‘硬戒所’,捕捉所有烟犯,关监戒。叔虽列外,但因缺货不得供给。”
    冯天问也知嗜好鸦片之害,曾作一拆字联,表达“烟”虽“好”,却“苦”上“天”。联文曰“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世苦;女子虽好,夫未出头总怨天。    “邋遢”也好,“吸鸦”也罢,冯天问作为旧时代底层知识分子的代表,在特定的时代里,灵魂飘荡,风骨犹存。
旧宅墙体
五、乡梓道才——问“梅园背影”  
    都昌南峰梅树园冯村自清以降,有很多人在景德镇生活,几乎家家与景德镇沾亲带故。一代代梅树园人在景德镇打拼,历尽人生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不少人的名字镌刻在成就瓷都辉煌的史册里。比如北伐时的景德镇瓷商界,按家产多少排列有“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之浑号,头字号的“三尊大佛”首尊为都昌南峰余晃村人余英泾,而“四大金刚”之首的冯承就(1886——1935)就是南峰梅树园人,比冯天问要长一辈。冯天问家族上四代始就来到景德镇靠做窑工打拼启步,说不上家富业广。冯天问应该是在景德镇老后街铁匠弄口出生,在景德镇长大。都昌人寻根意识特别强,乡愁情结异常浓,在梅树园老家,老一辈村民能讲述关于冯天问的一些传下来的逸事。

“九连环”桂花树旧址处
    南峰老街梅树园有桂花树下“九连环”之说。村中原有一棵丹桂,每到秋季芬芳馥郁,桂树现不存,在其根址处村民当下组装了一幢仿古阔大宅院,待价而沽,冠“桂花苑”。“九连环”指环桂花树,原有九栋老宅,皆是梅树园人在景德镇发了财,回到故里兴建的彼时豪宅,进连进、屋挨屋,一共九幢,现仍存数幢,被废弃不居。冯天问家族当年就属“九连环”所系。2023年仲春的一天,赵九田老婆婆在梅树园自家院落里晒着太阳,对来寻觅冯天问老家踪影的采访者介绍自己是“庚午生”,1930年出生的她已是94岁高龄了。老人娘家是芗溪西山赵村人,从小在梅树园长大。赵九田老婆婆爽朗地说,她解放前见过“天问叔”,“他不高不矮,文化高,会写状纸、打官司”。1940年代冯天问清明节或是正月开春,会带上族裔来到梅树园拜祖走亲,叫赵九田的公公冯承先“伯父”,赵九田则叫冯天问为“哥哥”。赵九田家原是留有一卷冯天问的字画,有时农历六月六还会从木楼箱筐里翻出来晒晒。老婆婆赵九田家2020年意外发生一场火灾,将那卷珍藏的冯天问遗墨化为灰烬了。

本文作者(中)2023年2月在94岁的赵九田老人(右)家中采访
    梅树园村民讲述,某一年冯天问坐小船从梅树园回镇上,在途中一岸头下避风之际,听见一老妪哭泣,冯天问与同行人便走上前去问个明白。老妪诉说他独子昨天被抓了壮丁,让多病的她老来无依。冯天问详细问了地名、姓名等情况,劝老妪不要太伤心,他来处我。第三天,妇人的儿子就被放回来了。村民还讲述冯天问打一场狗官司的故事。说景德镇一家的爱犬被窑户老板家的推车当街压死了,犬主家找到冯天问请写诉状,冯天问写道:“推车走走,压死家狗;未谋家财,先谋家狗。”第三天,窑户老板也上门请冯天问写应诉状,冯天问挥笔写下:“推车走走,压到死狗;不为死狗,为何不走?”此事官府也难断,遂不了了之。
    1947年出生的梅树园人冯宗秀30多岁在景德镇务过工,后来在家专事木雕花匠(民间木雕工艺至今仍是南峰的特色手艺),改革开放后到深圳等地从事仿古木雕,制作的成品销往美国等地。冯宗秀在族上老哥冯天问去世一年前出生,他当然没见过“才子”族兄,但他早先一直与冯天问的后人保持联系。每年清明节前,冯天问、冯天畏兄弟的后裔会结伴来到梅树园,为祖先扫墓祭祀,一来就是一二十人,有时便是宗亲冯宗秀出面接待。冯宗秀记得20多年前,冯天问兄弟的子孙“科级干部就有9人”。近十余年来,随着格外恋旧、乡愁情深的一些老人日渐去世,冯宗秀已是十多年没有机会与冯天问这一支的后裔联系了。
2022年底新修的通往芗溪的南峰圩堤沥青路
    冯天问景德镇铁匠弄口老宅的枇杷树如今不见了,故里梅树园“九连环”的桂花树如今也不见了,令人感念不已。梅树园永远地在,一代代梅树园的子民们,无论身在何地、身居何位,这份乡愁也就永远地在……


来源:汪国山


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
传家训扬新风之340|南峰镇梅树园冯村:探问“江西才子”冯天问之才(上)
2条评分积分+6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3-04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3-04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829
积分
73377
贡献值
248
都币
0
在线时长: 5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3-04
拜读了!详实的历史记载,且通俗易懂!值得珍藏!谢谢分享!

发帖
139753
积分
1017286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3-04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139753
积分
1017286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3-0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224
积分
991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8-2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03-04
“冯宗秀在族上老哥冯天问去世一年后出生”
按文中表述应该是一年前出生的

发帖
28342
积分
33230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2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3-0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8342
积分
33230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2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3-04
拜读了!

发帖
139753
积分
1017286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3-04
回 1175072986 的帖子
1175072986:“冯宗秀在族上老哥冯天问去世一年后出生”
按文中表述应该是一年前出生的 (2023-03-04 10:47) 

已改,谢谢

发帖
31517
积分
811798
贡献值
22631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3-03-04
谢谢分享

发帖
6316
积分
35564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3-03-04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