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凭首> 徐悲鸿作 模特:蒋碧薇
一 契机
这一星期以来,我一直在读《蒋碧薇回忆录》.
这本自传我以前一直没有看过,连听说过也没有.说来也是与此书有缘吧.3月23号我到达广州,就径直到去朋友处.路过一旧书摊,随眼就看到了它.出于对一些旧书的收藏爱好,我随手就买了,仅花了两元钱.回到住地捧起一看,竟是一本十分难得的旧书.从一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为本书作者的喃喃絮语而叹心神怡.
对于上个世纪20-40年代的一些文化人的爱情故事,我读了不少.譬如徐志摩与林徽因;譬如郁达夫与王映霞;譬如胡兰成与张爱玲;譬如李唯健与庐隐等等,他们的真情故事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也是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景.无论从文化还是从艺术现象上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现在又能读到蒋碧薇亲笔所著的情爱自传《蒋碧薇回忆录--与张道藩》,对我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机缘.
看书时一开始我有个习惯,喜欢先粗略地翻一下书的页面,点读一番.没想到在这本回忆录大部分是披载了两个人的"两地书".一个女子回忆与一个男子的文字能够达到37多万字,可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向来我很感动于人类两性之间完美的情爱,回忆录这种状况,使我对于它的阅读是如饥似渴.我迫切的愿望是想立即了解蒋碧薇,了解她与情人张道藩的情感世界.
二 蒋碧薇印象
对于蒋碧薇的形貌,张道藩是这样的描述的:“那一天你曾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你穿的是一件鲜艳而别致的洋装。上衣是大红色底,灰黄的花,长裙是灰黄色底,大红色花。你站在那张红地毯上,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显得那么雍容华贵。”无疑说在张道藩的心中,蒋碧薇是人世间他最美最极致的女神了.可是当我在网络里找到徐悲鸿为她所画的《凭首》肖像画里,看起来她并不是特别漂亮.
在大陆都知道蒋碧薇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原配夫人.在回忆录下半部<上半部我没有找到>里蒋碧薇并没有介绍她自己的身世.下面关于她身世的文字是从网络里摘的:
"1898年农历2月,蒋碧薇出生在宜兴一个世代望族的大家庭里。她天生丽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这一年由父亲做主定下了亲事,男方是蒋家的世交、苏州查亮采先生的儿子查紫含。"几年后,徐悲鸿闯入了她的生活.徐悲鸿早年曾与蒋碧薇的伯父蒋兆兰和姐夫程伯威同在宜兴女子学校教书,由此建立了同蒋家的联系,深得蒋碧薇父母的喜爱。他对蒋碧薇一见钟情,成了蒋家的常客以后,便如痴如迷地恋上了她。蒋碧薇也为徐悲鸿的气质和性格所吸引。但作为一个订了亲的女子,除了慨叹“恨不相逢未嫁时”,只能是闺阁饮泪。这一年,传来查紫含在考试中企图作弊的消息,待嫁闺中的蒋碧薇想到自己将托付终生的夫君如此没有出息,痛苦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接受了徐悲鸿的安排,在1917年她18岁时跟着22岁的徐悲鸿私奔,东渡日本."<作者:吴基民《蒋碧薇生死恋》>
三 张道藩其人
张道藩<1896-1968>贵州人,原藉南京人.字卫之,原名振宗,笔名余暇摩登夫,号思雪楼主人.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编辑《文化先锋》.去台湾后曾任"立法院长"等职.早年留学英法国,专攻美术.
吴基民《蒋碧薇生死恋》里这样写道:"张道藩祖籍南京,祖上在明清之际,为避战乱迁徙到贵州盘县。1897年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衰,他自幼喜爱读书,因家境贫寒,常常要靠打短工来维持学业。清朝末年,新思潮从西方涌入中国,他那不甘寂寞的心受到感染。于1918年底西渡英国,凭着一身才气,考取了著名的伦敦大学院美术部,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关于张道藩的资料我还找到这些:
"自8岁起即入塾读书,直读到15岁才考取盘县高级小学。后随五叔赴天津考取南开学校。因听了鼎鼎大名的吴稚晖鼓励年轻人去国外勤工俭学的演讲,顿时兴起了赴欧洲留学的念头。1919年底便乘了英国货船“瑞秀士”,在海上航行40多天后,于翌年初抵英国伦敦,同年秋考入伦敦大学文学院美术部,成为该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1923年,27岁的张道藩结识了一位老国民党员刘纪文。刘辞去广州大元帅府审计局长的职务,进入伦敦大学攻读经济。看到道藩读的书籍,知道他是服膺孙中山学说的,就劝其加入国民党。道藩说:“我在南开读书时,就听说像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那样志行高洁、学识渊博的人,都受官僚政客和武人军阀的闲气,所以我到英国以后,不但不学将来作官的学科,连哲学、教育等人文学科也不愿学,就是怕卷入政治圈子里,受官僚政客和军阀武人的闲气,最后才学了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的美术。如果我参加革命党,将来一定要卷入政治漩涡,这是和我的志愿相违背的,所以我不愿加入国民党。”
蒋碧薇<左>与张道藩<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