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灯光总是那么亮,亮得刺眼,亮得连货架上的灰尘都无处藏身。我带着大儿子和女儿,在零食区转悠。孩子们的眼睛比超市的灯还亮,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手指头一点,购物车里便多了几样膨化食品。
走到奶制品区,冷气扑面而来。我随手拿起一提某利的酸奶,正要放入车中,旁边“杀出”个大姐。她约莫四十出头,脸上堆着笑,那笑容像是用胶水粘上去的。
"买某牛的吧,"她说,"便宜,日期也新鲜。"
我摇摇头:"不用了,就这个。"
话音未落,又一位大姐不知从何处冒出来。这位更生猛,左手从冰柜里抄起一提某牛酸奶,右手径直伸向我的购物车,要取走那提某利。她的动作之快,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我说了不用!"我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超市里几个顾客转过头来,又漠然地转回去。那大姐的手悬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块放久了的馒头。"
我们自己会选。"我又补了一句,推着车走开了。孩子们不明所以地跟着,小女儿还回头望了望那两个站在原地的大姐。
走远些,我听见她们在低声交谈,大概是议论我这个"不识好歹"的顾客。其实我何尝不明白,她们不过是尽职罢了。品牌经销商给她们定下了销售指标,完不成便要扣钱。她们站在冰柜旁,日复一日,对每一个拿起酸奶的顾客重复同样的话术,像上了发条的玩偶。
我想起去年在另一家超市,见到一个推销员被经理当众训斥,因为她负责的品牌销量垫底。那是个年轻姑娘,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围观的人群很快散去,没人记得她的脸,就像没人记得今天这两位大姐一样。
超市是个奇怪的地方。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看似给了顾客无限选择,实则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人在暗中较劲。那些推销员们,不过是这场无声战争中的小卒子罢了。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为什么对那个阿姨那么凶。我不知如何回答。孩子们还不懂,成人的世界处处是这样的无奈与算计。
酸奶最终安静地躺在购物袋里,谁也不知道它经历过怎样一场小小的争夺战。(如梦三下 曹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