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爱琴老师的发言 醉 眼 看 人 生
各位学长,下午好!今天有幸参加李志强先生的作品研讨会,我是来聆听来学习的。对于写作我从小就热爱,由于个人的局限,我一直游离于文学的边缘。今天能近距离地接触都昌文学,对于我个人来说,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与李志强先生的交往不多,但耳闻不少。听说他爱喝两盅,尽兴的时候就笔走龙蛇,剑舞清风,用他自己的话说:“第三只眼,于我而言,原来是一只醉眼。”或许,醉意朦胧的时候,看到的正是事物的真相吧!
我认为,当前的都昌文学有一种缺失社会责任的倾向,一些作家缺失社会良知。“私人化写作”、“为写作而写作”、等快餐文学、娱乐化文学充斥文坛。文坛呼唤关注弱势群体、为民请命的优秀作品出现。正是在这个基点上,李志强先生的《咸济酒话》应运而生。
品读他在“自序”中关于“文人”的定义(文人是什么?文人是离文字的魂魄最近的人,而不是离文字的形体最近的人。)就可以感知他是一个有正义、有真性情、独立思考且率性的人。目光游弋在他的字体行间,时常被他的真性情感动,被他的率直感染乃至感化,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他在《我看街上的那条狗》中引领读者反思:人呐,无非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而且,于人类本身,于其他动物,还是很危险的一个物种。我的心开始怯怯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于狗的平视中,低了下来。他在用身边小人物的故事诠释“好人好事”,他在物是人非的迷茫中感叹“故乡越走越远”;在物欲横流的嚣尘中“怀念寂寞”;在自我的检视中“问道命运”;在“遭遇死神”的日子里面死而生,在对母语缺失的忧思、对乡俗文化的思考、对人类无所顾忌的饕餮、在文明的孱弱、在民主的滥觞、在中外慈善的对比,在对古人与今人的缺陷与失落中“感触文化”。李志强先生的散文、杂文,从里到外都充盈着一种纯真,这种纯真是他心系苍生的情感外观,是他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更是他人生酸甜苦辣的喷射图像。
他在简短的“后记”中说:“以一人的精神对抗整个世俗,你没有改变世俗,世俗也未能改变你,两相扯平──你也够可以的了!”而我要说:你真够可以的了!
祝李志强先生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
2012年6月1日
[ 此帖被淡若秋水在2012-06-03 09: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