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万里,号古心堂主,江西省都昌县人,南宋时期的教育家。
他自幼神隽颖异,少有文名,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入太学,太子赵昀,也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皇帝,极为地赏识他,曾手书“江万里”三字于几砚之间激励自己。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在他所作策论《郭子仪单骑见虎》一文中,表露了他对郭子仪的胆识和爱国情操仰慕之情,主考官阅卷后为之动情,欣然批道:“立意新而措词妙,高古文也。”宝庆六年,以舍选出身,任池州教授。后召馆试,历任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出知吉州军,其所作《劝农诗》云:“父老前来吾语尔,官民相近古遗风。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他在从政之余,特别热心教育,于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吉州庐陵县城东的赣江中央的白鹭州上创建“白鹭州书院”,他广泛收藏图书,收授门徒,为朝廷培养后备人才。在他将办学之事奏闻朝廷之后,理宗皇帝亲赐御书匾额“白鹭州书院”。当时书院没有另任山长,由他自主其事,自为诸生讲授,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吉州的知府。后人为他立碑,表彰他的办学功德:江万里创白鹭州书院,使“缙绅德之,吏民怜之,悍卒化之"。第二年,迁直秘阁,知隆兴府,又在隆兴府建宗濂精舍,广聚生徒,讲学其中。奏闻朝廷后,理宗又亲赐书御书匾额。因他办学成绩卓著,于淳祐三年迁考功郎官,兼直秘阁,主管建康府崇禧观。不久,改任绍兴府千秋鸣禧观,后又以驾部郎官召,迁尚右兼侍讲。淳祐五年三月,与理宗谈论诸事得失,曾说:“君子只知有事非,不知有利害。”他秉性耿直,刚正不阿,十一月上书弹劾林光迁等依权附势之徒。十二月不顾主降派反对,劝说理宗启用赵葵主持兵事,陈韦单主持财政,使主战派一度得以执掌朝政,为此屡遭主降派攻击。越明年,他升迁监察御史兼侍讲,未几,又升殿中侍御史。这时的江万里“器望清峻,论议风采,倾动于时。”但忤者嫉妒,谤言兴起,言其母病未能及时到家送终,使其遭受酷罚,在家坐废了12年。
由于在政治上,他的一身几乎绑在了贾似道的战车之上,尽管他大多的时候都在想着要跳下贾似道的战车放纵自由,但终因贾似道的势力太大,他无法独善其身,脱离对方的禁锢。因而,于政治来说,他的成就并不高。他对于南宋来说,所取得的成就倒是在教育上的贡献巨大。
白鹭洲书院仅在宝佑四年,也就是公元的1256年,全国荣登金榜的601名进士中,吉州就占了44名,而这44名进士中,大多数是白鹭洲书院的学生,几乎占到了全国录取人数的十分之一强,为全国之最。就是在那一年,年仅21岁的白鹭洲书院的学生文天祥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高中了状元。宋理宗高兴地对群臣说:“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也就是在那一年,他亲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的匾额,悬挂在书院的大门之上。自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并称为江西三大书院。
自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后,白鹭洲书院在全国都起到了榜样的带头作用,也使郡州内外的书院尽皆仿效,遍及吉州城乡的千百座书院相继建立和繁荣起来了。在众多书院的共同培育下,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成为江西文化的重心所在,这不能不说,其中是浸透了江万里的心血与汗水的。
元兵攻破饶州时,江万里率子江镐及全家人投止水殉国,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的凛然气节。他一生著有《宣政杂录》行世。
在都昌的坊间,有人把江万里和陈澔说是甥舅的关系,在这里我顺便做以下的澄清。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生于公元1198年,卒于公元1275年,享年77岁。
陈澔:人称经归先生,生于公元1260年,卒于公元1341年,享年81岁。
我们不妨来将陈澔与江万里的生卒纪年进行一番比对:陈澔生于1260年,江万里生于1198年,将1260减去1198,陈澔整整比江万里晚了62年,这就不难发现,陈澔出生的时候,江万里他老人家已经是62岁的高龄了,
接下来,我们再把传说中陈澔的父亲陈大猷与江万里放到一起做一番比较。
陈大猷,生于1198年,卒于1250。江万里生于1198年,卒于1275。从纪年上我们可以看出来,陈大猷与江万里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期里的两个人,并且他们两个人还是同庚同岁,都是1198年出生的。这么说来,江万里怎么会是陈大猷的外孙呢?
通过以上的交叉对比,我们不难相信,以上的说法已经足够说明江万里不是陈澔的外甥了。
为了稳妥起见,我们不妨再来将陈大猷与陈澔作一番比对。陈大猷,生于1198年,卒于1250。陈澔,生于公元1260,卒于1341年。陈澔出生的时候,陈大猷早已死去十年了,他哪里是陈澔的父亲呢?因此,陈澔的父亲陈大猷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个陈大猷,而是此大猷并非彼大猷也。
至此,纵观都昌的文化及文学的阵营,对于两宋来说,在文化及文学的发展方面成果颇丰,成就较大,都昌儒学的发展与兴盛过程,应该是源于春桥中衙彭氏,兴于蔡岭龟山曹氏、而盛于南峰灵芝山冯氏。
春桥的彭寿及彭图父子,龟山的曹兴宗、灵芝山的冯盛世他们,都是当时的儒学饱识之士,他们对于孺学在都昌的推广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他们三个家族在成功地联姻之后,形成了都昌这个地方上的儒学团体,这为他们的后代在从事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事业上,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
南宋时期,在都昌县乃至整个南康军,都昌的彭氏、黄氏、冯氏都是有名望的文化世家之一。特别是冯氏一门五人,冯椅及其四子冯去非、冯去辨、冯去疾、冯去弱等人,他们父子不附权奸,隐居林下,授徒著述,其人品、学养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赞扬。
冯椅不仅是一位理学名家,还是一位学者兼教育家。他一生著有《太极图》《孟子图》《尚书辑说》《孝经辑说《诗辑说》《论语辑说》《厚斋易学》《丧礼小学》《西铭辑说》《孔子弟子传》《冯氏诗文志录》《续史记》(又名白鹿洞书院志)等200多卷,全面解说了儒家经典。只可惜现今大多散佚,仅《厚斋易学》流传至今,今天的四川大学已将该书汇入新编的《全宋文》一书中。《厚斋易学》作于宋代宁宗朝,分辑注、辑传、外传三部分,共五十卷。冯椅在书中既博采众长又阐发已见,条目缕析至为详悉,是宋元儒学的权威性作品,此作补充并发展了宋代以来程颐、朱熹等人对易学研究的成果,使王安石、张弼等人已失传的易学全义得以延续下来。
冯椅的长子冯去非,号深居,宋理宗淳佑元年,公元1170年,登淳祐元年徐俨夫榜进士,曾任淮东转运司干办,其治所在江苏仪征。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冯去非又被召为宗学教谕,后隐居乡间,建去非学舍以授徒,闲时写诗赋词,是宋末婉约派诗人之一。其著作有《洪范经传集注》《易象通义》、《洪范补传》等。次子冯去辨,登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由征辟进入仕途,官至侍郎。幼子冯去弱,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也应征辟,后知宁国府。兄弟四人曾经聚集在兴国的沧浪亭专门注释经书,为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旧志曰:“陶士行之忠,足卑王谢;陶元亮之节,不愧夷齐。至于赵宋,如刘锜之捷顺昌,肩随荆鄂;江古心之沉止水,伯仲文张。又如彭、冯、黄之学行,传程朱之薪火;云住之著礼,作周孔之功臣。”可见都昌先贤在都昌历史上的影响之深远,是无法去用言语来叙述的。
总之,在两宋期间,都昌学者著书立说有数百部之多,冯椅的《厚斋易学》先是被收入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之中,后又被收入在清代的《四库全书》之中,时至今天,再次被收入在新的《全宋书》中,这不难让人们相信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吧?
当我就两宋的文化及文学艺术阵营从赣东北的婺源开始说起,沿着鄱阳湖顺时针转了一圈,到今天来到了与大鄣山接壤的武山群峰之下,回到原点的时候,我便产生了一个要站在江州城头上来看整个九江地域文学方阵的念头。我们不难知道,在以黄庭坚、徐俯、王韶、夏竦、李燔、周应合、江万里、冯椅、冯去非、冯去辩、冯去疾、冯去弱、黄灏、彭蠡、彭方、曹彦约、刘錡等人为代表组成的文化及文学的艺术方阵,跟吉安、抚州一起,同样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文学艺术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建构齐备,功能全面的综合性地域文化阵营。
单单在两宋期间,九江这弹丸之地,也竟然就走出来了北宋的夏竦和南宋的江万里这两位学者型、教育家式的大丞相,在军事方面也走出来了彭方、曹彦约二位兵部的大员以及刘錡这位一线的勇猛战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王韶竟然还是以一个文人的柔弱双肩,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重任,文人上马,指挥万千军士打了一场北宋自五代十国以来80多年里的一次盛况空前的大胜仗,仅此一仗,便收复了边境的六个州郡并拓展了两千多公里的国境线,这应该是在我国的军事史上少有的先例。 在文学艺术的这一块,两宋期间的江州学者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如若真要统计起来的话,恐怕有不下千余卷的份额,仅夏竦和冯椅两个人的著作就在数百部之多。尤为令人值得称道的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建立,让鄱阳湖地域文学的这面旗帜高高地飘扬起来了。都昌的朱门学派的人员众多,规模宏大,都昌理学的传播阵营,甚至可以说在南宋时期是一时无两,为理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而又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