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0阅读
  • 21回复

初夏的菜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5-13
初夏的菜肴
妹夫从乡下来,送来一袋小竹笋,一小袋青蚕豆。小竹笋是山上采的,蚕豆是自家种的,都是正宗的绿色食品。

在没有大棚蔬菜的年代,春末夏初是农家餐桌上青黄不接最严重的时候。青菜萝卜之类开花不能吃了,辣椒茄子开了花却没有结果。种下的苋菜刚长出来,吃了一次要等好几天才能再吃。新鲜蔬菜也有,一种叫瓢头菜的,吃起来有点麻,一种叫苦麻菜,吃起来又苦又涩,都要淖过水才能吃。锅里少有油的年月,这两种菜多放点干辣椒吃一两次还有点味道,吃多了是宁愿不吃菜。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这个时候常吃干菜:干萝卜丝,干盐菜,干豆角,干茄子,干红辣椒。干红辣椒好吃又下饭,然而太辣了,吃多了鼻孔里都能冒出火。干豆角干茄子好吃,却少得可怜,吃个两次三次就没有了。萝卜丝和盐菜到是多,只是吃了几天后,闻着那味就不想吃饭。

每年的这个时节,如果餐桌上出现了冲菜、蒜苗、蕨菜、小竹笋、青蚕豆这几种时令菜肴,我一定会食欲大增。

冲菜于乡音读做“铳菜”。芥菜要开花时长出茎秆,下面粗壮的叫菜头,做冲菜要用菜头上面的比手指细的部分,经过晒、切、揉、罐藏等多道序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加油盐烹调而成。制作的方法似乎有技术性要求,在我的感觉里,我母亲和三婶做的味道最为正宗。冲菜的味道很难用词语准确描述,说苦不苦,说辣不辣,微微的有点甜,略带一点碱味,嚼起来脆生生的,吃的时候还有一种别样的香味向鼻子里冲。

家里的芥菜种得本来就不多,一年就二十来棵的样子,能用于做冲菜的小茎就更少了,一年之中就只能吃一回,特别让人回味。前些年,在菜市场我见到有卖冲菜都会买一点,因为吃不出记忆中的那种味道,现在买得少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蒜苗。记忆中,家里把蒜苗做成菜端上餐桌的次数非常稀少,一年也未必有一次,蒜苗的数量少是一个原因,那时的食品组收蒜苗是更重要的原因。为了换些钱打煤油买盐,可能把仅有的两三斤蒜苗买了。

做成菜的蒜苗,在曾经的日子里味道肯定是非常好的,但那样的记忆之于我很淡薄,吃的次数太少了。对蒜苗记忆最深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腌制。腌制蒜苗是少年的特权,是一种关于真吃的游戏。见到蒜苗刚刚长出来,我就要准备一个洗净的墨水瓶。那时候读书要写毛笔字,墨水瓶人人都有。等最早的一根蒜苗长得够长了,就赶紧去抽了出来,折成一小断一小断的放进墨水瓶里,加上盐,再滴几滴生菜油。那时的菜油很金贵,平日里动用一点点大人都会骂,只有腌蒜苗的时候大人不管。那个墨水瓶是白天放在口袋里,晚上放在枕头边,一有空就打开看看,未等过夜就要取出一小断尝尝,还要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更好吃,谁放的油更多。事实上,我腌制蒜苗很少能成功,因为差不多每一次都在腌好之前就被尝光了。

每当墨水瓶空了一大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补充材料。如果自己家里没有,还会想办法到别人地里“借”一两根,在将墨水瓶塞满之后,剩余的就生嚼了。

蕨菜在我记忆之中是一个传说。那时候山上的蕨菜很多,却很少有人去采。我第一次吃蕨菜是生活好起来之后。我猜想,大约经历了曾经的饥饿,吃了过多不愿意吃的蕨根,我的家人我的乡亲对蕨有痛定思痛的心理排斥。

小竹笋是一种叫水竹的竹子长出的笋,最粗可长到拇指般粗细。与毛竹的笋相比,小竹笋的味道好多了,鲜美之中不夹麻涩。每年的谷雨之后,只要愿意去寻觅,总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小竹笋多与少的吃法不同。若是多到吃不完,就煮熟后晒成干笋。用干笋做菜一般都是有重要的客人来了。若是比较多,炒一碗鲜笋后剩余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就可以晒成半干,半干的笋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若是少到不足一碗,就配点韭菜。

小竹笋的味道不全在于吃,采笋过程中的发现与收获的味道或者超过了吃。一个放牛的小孩手拿一小把竹笋走到村头,肯定有大娘说他勤快;一个小孩提回一篮或者半篮竹笋走在巷里,肯定有婶婶说她能干。还有剥笋壳的时候,几个男孩女孩一边剥笋一边说话,剥下大笋壳一定不会忘了做成漂亮的笋壳伞。

每年蚕豆初熟的时候,吃一两回青蚕豆是必须的。现在人们吃青蚕豆多是剥成蚕豆米炒菜,记忆中我的父母没有那么大方,那怕是给自家人吃。青蚕豆做菜的吃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剥好的蚕豆米剁碎了,和着薯粉煮成稀稀的蚕豆薯粉羹。在大多数年份,蚕豆薯粉羹吃那么两三次,每次一大碗全家人共着吃,偶尔在蚕豆丰收的年份,或者家里的孩子炒着要,才会煮上小半锅,那时每人都有一碗蚕豆薯粉羹。吃蚕豆薯粉羹感觉最好的其实不是味道,而是专吃菜的感觉。现在的人不吃饭光吃菜根本不算什么,而在记忆中的年代那是太奢侈的事,所以,每一次端着一碗蚕豆薯粉羹吃的时候,仿佛那就是人间最好的美食。

这个世界很奇妙,在初夏这个农家菜肴最青黄不接的时节,大方而又吝啬地给人们送来几样时令菜肴,给平淡的生活添上几缕幸福的味道。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983
积分
1629129
贡献值
12
都币
136
在线时长: 408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5-30
我的老家
和合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5-13
这一个星期,公司食堂天天都有小竹笋,青蚕豆,虽然做法跟家里千差万别,但还是百吃不厌。。。
很想念家里的青蚕豆打薯粉汤。。。。

发帖
13054
积分
25303
贡献值
17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8
我的老家
蔡岭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5-1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发帖
13054
积分
25303
贡献值
17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8
我的老家
蔡岭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5-13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发帖
1630
积分
16993
贡献值
38
都币
0
在线时长: 5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5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1-05-13
这个要谢谢贤弟的美文了,墨水瓶腌蒜苗,你不说,我还真忘了。你一说,我就倍感亲切,是这样的。这个可以单独成篇的。

发帖
321
积分
1841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5-0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5-14
做成菜的蒜苗,在曾经的日子里味道肯定是非常好的,但那样的记忆之于我很淡薄,吃的次数太少了。对蒜苗记忆最深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腌制。腌制蒜苗是少年的特权,是一种关于真吃的游戏。见到蒜苗刚刚长出来,我就要准备一个洗净的墨水瓶。那时候读书要写毛笔字,墨水瓶人人都有。等最早的一根蒜苗长得够长了,就赶紧去抽了出来,折成一小断一小断的放进墨水瓶里,加上盐,再滴几滴生菜油。那时的菜油很金贵,平日里动用一点点大人都会骂,只有腌蒜苗的时候大人不管。那个墨水瓶是白天放在口袋里,晚上放在枕头边,一有空就打开看看,未等过夜就要取出一小断尝尝,还要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更好吃,谁放的油更多。事实上,我腌制蒜苗很少能成功,因为差不多每一次都在腌好之前就被尝光了。

每当墨水瓶空了一大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补充材料。如果自己家里没有,还会想办法到别人地里“借”一两根,在将墨水瓶塞满之后,剩余的就生嚼了。

我还以为只我这么吃,赞一个

发帖
22287
积分
453362
贡献值
788
都币
12
在线时长: 6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5-14
少时的记忆,每回忆一遍,都会觉得特别美好!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5-14
引用第2楼战鹰于2011-05-13 22:17发表的 :
少吃多有味啊。。
另外,我觉得徐老师所写的蒜苗,应该是“蒜苔”吧。我们老家叫“大蒜空的”。
蒜苔炒腊肉,绝配。。蒜苗炒回锅肉。也是绝配。。就像萝卜煮鱼一样。。

完全同意。
写作蒜苗,原因之一它是现在的商品名,二是“空”字不好写。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5-14
引用第4楼雪夜彭城于2011-05-13 22:26发表的 :
这个要谢谢贤弟的美文了,墨水瓶腌蒜苗,你不说,我还真忘了。你一说,我就倍感亲切,是这样的。这个可以单独成篇的。

有同感。
有过把小竹笋和蒜苗单独成篇的想法。
发帖
27
积分
32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4-28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5-14
徐老师:我很喜欢看你的作品,你在小说阅读网上的小说我全看了,生活气息浓厚用笔细腻,很有汪曾琪的味道!可是你的《九井十八厅》好久没更新了,是不是最近太忙了,还是情节还在构思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