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16阅读
  • 142回复

都昌话小说 细毛捡了一只碗(故事已结束,已全部上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5
积分
504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0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09-08-13
“呃,细毛,嗯郎个里个再来哩”里面的“晏”是“晚”“迟”的意思,都昌话好像读 “雁(读三声到四声之间的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15:35:51编辑过]
发帖
35
积分
504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0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09-08-13

您说的也对,但是在找不到读音和意思都符合的字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读音。因为方言之所以是方言,是因为读音不同所致。晏在都昌方言中读的是yan(和“燕”同音),而“雁”在都昌方言中读的却不是yan, 而是读英语音标里面那个后鼻音(这里写不了那个音标,估计兄台知道我说的是哪个音标)+an。写都昌方言小说的时候要用都昌纯土话的发音写,读的时候却要用都昌书面语读,因为这符合我们都昌人读书的习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15:30:27编辑过]
发帖
*
积分
*
贡献值
*
都币
*
在线时长: 小时
注册时间: *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09-08-13
真表得哪个,里个睛神。
发帖
5549
积分
4409
贡献值
12
都币
35
在线时长: 2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22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09-08-13

把“”读成“len(二声)”


 


 


应读 “Re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21:02:45编辑过]
发帖
35
积分
504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0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09-08-14
都昌话中“”是读len而不是ren,因为都昌方言里面没有“r”的发音。
发帖
35
积分
504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0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09-08-14
以下是引用一帘忧梦在2009-8-13 21:01:00的发言:

把“”读成“len(二声)”


 


 


应读 “Re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21:02:45编辑过]

ren(二声)是“”的普通话发音,都昌话中“”是读len(二声,都昌话的二声比标准拼音的二声扬一些)而不是ren,因为都昌方言里面没有“r”的发音。“r”这个翘舌音是普通话中的发音,长江以南的方言中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r”这个发音,南方很多方言也根本没有zh、ch、sh、r这四个翘舌音。

还有的地方n,l不分,并且没有后鼻韵母,比如彭泽许多人就将“可能”(ke neng)读成“ke len”,“拿来”(na lai)读成“la lai”,我认识的一个彭泽芙蓉的同学还将“长江”(chang jiang)读成“蚕间”(can jian)。但是都昌话对n、l这两个声母是分得很清楚的。

都昌话很典型的一个发音是hu、fu不分,比如,“”(普通话发音是 hua),都昌方言中读成“fa”,“”(普通话发音是fan)都昌话读成“huan”。现在的都昌学生由于接受了比较标准的拼音教育,所以用方言说“”和“”这两个字时也比较接近普通话。

都昌话中的“”读成la

都昌方言有翘舌音zh(知)和sh(诗),有不太标准的翘舌音ch(痴),但是决没有翘舌音“r”。

 

都昌话分好几个语系,徐埠片一个语系,三汊港片一个语系,老七角片一个语系,中馆片一个语系。

徐埠片中的春桥话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说都昌话,另一种说的话更接近湖口话。

苏山徐埠话差不多,多宝左里话的发音几乎完全一样。还有其它几个乡镇也大同小异。

三汊港片的话也是大同小异,周溪话中最典型的一句“lei(三声) ji(四声)”是“起床”的意思。

中馆那边的话介于都昌话和鄱阳话之间。

北山话中最典型的读音是将“ou” 读成“ao”。比如:“前(韵母ou)的(韵母ou)里有(韵母ou)么”读成“前(韵母ao)的(韵母ao)里有(韵母ao)么”(这两句话要用都昌话读才能读出北山话与众不同的韵味来。除了北山,好像县城附近的乡镇也有人这样说话。)。

而汪敦、老新妙和老七角还有三汊港片的许多人,他们把单韵母i+复韵母ao的组合“iao”读成“iou”,比如老爷庙的“庙”(单韵母i+复韵母ao),他们读成“miou”,类似的还有“(yao,跟iao同音)”读成“you,iou”,类似的还有“(单韵母i+复韵母ao)”读成“jiou”。

......

正是这些特点,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都昌话。

其实都昌话和南昌话很接近。奇怪的是,都昌人即使是第一次听南昌话一般也都能听懂,而南昌人如果是第一次听都昌话一般都听不懂


关于都昌方言,说他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要整理出来,估计一辈子也不够。它是中国辉煌灿烂的语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4 10:23:30编辑过]
发帖
35
积分
504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0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09-08-14

”就是“不要”的合音合义字,意思就是不要。这是都昌话的一大特色,全国别的地方也有这种说法,现在有许多人在网上发言喜欢用“”来代替这个字,可能是字他们一时想不出来。类似的字还有北方话中的“”是不用的合音合义字。


如果能把“没有”写成上下结构变成一个字,读“miù”就好了,它跟一样,是都昌话的另一大特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4 17:48:59编辑过]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09-08-15
以下是引用心灵地图在2009-8-12 19:27:00的发言:

呵呵 都昌版个细毛真是好笑得要死


徐老师真是有才


连这个字“嫑”也能用上 ,是 什么意思?


就是“不要”的意思。这种词常在字形或者读音上将两个字合起来。在方言中用得比较多,比如东北的“甭”,就是不用的意思。我们都昌方言中的“谬”,就是没有的意思,“表”就是“不晓”的意思。


发帖
1087
积分
14960
贡献值
126
都币
2
在线时长: 3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09-08-15

答“天下为公”


 


朋友,你真是太有才了。我是真心的佩服。不,你不我是有才,更重要的是细心,能很注意地观察我们生活中的细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爱心,爱乡之心。在细心和爱心这两点上,我想信我也一样。


 


但我也不完全认同你的看法。


 


对于都昌方言,我曾作过一些分析(无语言学理论基础)。我个人认为,都昌方言的形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书面语言。


打个比方说“滂”。我们的方言中有一句“沉枭阳,滂都昌”,现在人常写成浮都昌,意思就那么个意思。但据杨廷贵老师考究,就是“滂”,从水中涌出的意思。这个“滂”与我们都昌方言中的同音字词义上有点差异,但我还是非常认为杨老师的说法。


我们的方言与普通话,无论读音还是词义,都肯定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再比如,摩罗老师在他的《六道悲伤》中用了一个“堂庼”这个词替代“堂前”也就是厅。《现代汉词辞典》的解释是:带书房的小客厅。从字面义来解释,我们家中的厅称之“堂”可以,但叫“堂前”显然就不如“堂庼”,因为我们都昌是一个非常重文的地方。


再有,夏哥先生(都昌在钱网友)考究了“朝一丝,夕一丝”可能三字经中的“朝于期,夕于斯”


“乌焦巴弓”显然是出自百家性。


另外,我们不能全以现在的读音去套书面语。比如:日头(阳光),日里(白天)的“日”字,如果以音套,就全然没有这个字了。


再比如,我们说热闹,常说成“闹月”,如果这样写我觉得很不好,写成“闹热”完全可以,我们口头语的“热”与“月”之间的读音变化不是很大。


 


希望有机会我们一同讨论这个话题。


 

发帖
45
积分
424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0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09-08-15

超强哦


已经上升到研究都昌语言的台阶了


 


持续关注ING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