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阅读
  • 0回复

[散文]家乡大麦酒:飘香岁月的匠心传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071
积分
183915
贡献值
14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7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4
散文家乡大麦酒:飘香岁月的匠心传承
/冯期武
        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萦绕着故乡都昌南峰那一缕独特的大麦酒香。那是一种穿透时光的醇厚,一种源自匠人手掌的温度,更是鄱阳湖水土孕育出的灵魂之味。
    我的家乡都昌县地处赣北,濒临鄱阳湖,坐落于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自汉高祖六年设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片土地孕育了深厚酿酒文化。都昌县酒厂创建于19584月,最初厂址在县实验小学对面的余家厅,后来扩移至现今的金街雅苑小区。虽然老酒厂在2005年改制后不复存在,但那份酿酒的传统技艺和醇香,却深深烙印在都昌人的记忆里。
    大麦酒的酿造,是一门延续传统的手工技艺。其工艺源远流长,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大麦为原料,经过浸泡、淘洗、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培菌、糖化、发酵、蒸酒、储存、包装等十多道传统工序精心酿造而成。这种纯粮大曲固态双边复式发酵,是中国白酒酿造的主体工艺特点。
    记得老师傅们说起,酿酒的原理看似简单,实则是微生物发酵的艺术。实际操作远非易事,每一步都需匠心把控。泡粮时,要将大麦倒入泡粮池中,用6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6小时,然后放掉泡粮水,沥干后再用清水冲去酸水。蒸粮则分为初蒸和复蒸:烧开锅炉水,将大麦倒入酿酒设备中,初蒸20分钟左右停火;随后进行闷粮,从甑底加入热水盖过粮面,保持水温在70度左右约30分钟;之后放掉焖水,开始大火复蒸60分钟左右,要求大麦开花率在90%以上。
    最关键的发酵过程,是糖化与酒化同时进行的双边复式发酵。将蒸好的粮食摊凉至适宜温度(夏季约30度),按比例加入酒曲搅拌均匀,然后入池发酵。都昌大麦酒秉承传统手工工艺,酿造过程中坚持斩头去尾、留下中段,以此保持原浆精华部分,使酒液浓郁、清香,饮之有回归原生态的感觉。
    蒸馏是提纯的过程,利用乙醇和水沸点的不同,将发酵好的酒醅中的酒精和微量成分提取出来,提高浓度。老师傅们会用特制的蒸馏器,大火烧至出酒后,按比例接头酒,然后改中火蒸馏成品酒,接至所需度数时改大火追尾。新蒸出的酒需要经过陈化老熟,存放在陶制容器中,使酒体的风味得以改善,新酒的糙辣感和不愉快气味逐渐消退,香气更加优雅细腻,口感更加协调柔和。
    家乡大麦酒属清香型白酒,酒质无色透明,气味芬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度较高。在当地方言中,人们亲切地称大麦酒为大麦冲子,寓意酒入肠胃有舒心养胃之意。这种酒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都昌人年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年底,都昌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各种年货,而自酿的米酒、大麦酒则是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饮品。
    在都昌人的年夜饭桌上,酒是情感的催化剂。席间常备有档次较高的白酒、红酒和各色饮料,有的家庭也会拿出度数不高的自酿米酒或大麦酒。大人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晚辈则向长辈敬酒,祝福健康长寿,长辈则回馈以好好学习、步步高升的祝愿。这种场景,洋溢着团圆和喜庆的氛围。
    都昌酿酒人一向重视以产品质量取信市场。老师傅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手工熬制,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保证原汁原味。他们相信,甜味纯正,回味悠久,没有任何杂味的酒,自然会得到顾客的认可。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对质量的执着,正是都昌南峰大麦酒能够飘香数百年的根本所在。
    今天的都昌,一些有识之士仍在赓续这份酿酒传统,在乡间创办酒厂,注册传统商标,取得酿酒许可证,立足良心酒乡情酒普惠酒的定位,致力让那份醇香在新时代里飘得更远。
    家乡大麦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乡愁的寄托。每当我品尝到这醇厚的大麦酒,就仿佛看到了鄱阳湖的辽阔水面,听到了故乡人的淳朴乡音,感受到了那份穿越时空的匠心与情怀。这是都昌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