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0阅读
  • 8回复

以“唱晚园”为核心构建都昌全域文旅体系借力鄱阳湖水利枢纽奠定百年发展格局的项目建议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40
积分
13804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3:25
“唱晚园”为核心构建都昌全域文旅体系
借力鄱阳湖水利枢纽奠定百年发展格局的
项目建议书

都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本人系都昌在线网友 “醉解兰舟”,长期关注家乡文旅发展。当前都昌正迎来都南高速动工、环鄱阳湖旅游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即将兴建的三重战略机遇 —— 尤其是鄱阳湖水利枢纽建成后,将彻底终结严重枯水期,实现 “四季雄阔湖面” 的稳定生态格局,这为都昌破解”滨湖景观季节性受限、文旅体验断层” 的痛点提供了历史性契机。基于前期 “唱晚园” 命名共识,结合南山风景区、老爷庙等资源,特提出以 “唱晚园” 为枢纽,联动水利枢纽生态红利,串联全域文旅节点的系统方案,通过 “文化铸魂、生态赋能、业态创新”,打造 “四季可游、全域可玩” 的文旅生态,奠定都昌百年文旅格局。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机遇
     (一)三重机遇叠加:都昌文旅迎来 “破局升维” 关键期
       交通破壁:都南高速动工后,实现与南昌、九江 “1 小时通勤”,破解对外交通瓶颈,为承接环鄱阳湖旅游区客源打通 “陆路通道”;
       生态赋能:鄱阳湖水利枢纽即将兴建,建成后将调节湖区水位,彻底消除严重枯水期,实现 “四季稳定雄阔湖面”,为都昌滨湖文旅项目提供 “全年可运营” 的生态基础,解决此前 “枯水期湖滩裸露、游船停航、景观失色” 的核心痛点;
        政策红利:江西省将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 作为重点方向,水利枢纽建设同步纳入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重点工程,都昌可借 “生态 + 文旅” 双政策红利,争取资源倾斜,填补环鄱北岸 “四季滨湖文旅目的地” 空白。
     (二)痛点破解:水利枢纽为都昌文旅 “补短板、拓空间”
       补景观短板:此前鄱阳湖枯水期(每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都昌滨湖区域常出现 “湖床裸露、植被退化”,导致老爷庙、棠荫岛等景点吸引力骤降;水利枢纽建成后,四季稳定湖面将让 “渔舟唱晚”“滨湖观鸟” 等景观全年可见,延长文旅黄金期;
       拓业态空间:枯水期受限的 “水上体验、滨湖休闲” 业态(如游船、水上运动)可升级为 “四季运营”,新增 “冬季湖景研学、春季水上赏花” 等场景,形成 “无淡季” 文旅格局;
       强品牌认知:“四季雄阔湖面” 将强化都昌 “彭蠡之滨核心区” 的地理标识,搭配 “唱晚园” 的文化 IP,让外界从 “知道都昌临湖” 升级为 “向往都昌游湖”,彻底摆脱 “滨湖小城” 的模糊定位。
      (三)民意共识:“唱晚园 + 水利红利” 获广泛期待
     “唱晚园” 因绑定《滕王阁序》“渔舟唱晚” IP、契合都昌地理属性;同时期待 “借水利枢纽机遇,把鄱阳湖‘四季湖景’转化为文旅优势”,为项目落地奠定坚实民意基础。
       二、项目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定位
       以 “唱晚园” 为文化枢纽,借力鄱阳湖水利枢纽 “四季稳定湖面” 生态红利,打造 “彭蠡之滨文化体验核心区、环鄱阳湖四季滨湖休闲目的地、明初鄱阳湖大战历史研学基地、鄱阳湖水利生态科普窗口” 四位一体的全域文旅品牌,实现 “春赏樱湖、夏玩碧波、秋品渔歌、冬观候鸟” 的四季体验闭环。
      (二)发展目标
        短期(1-3 年):完成 “唱晚园” 升级、南山 “双谷” 初步成型、明城主体建设,同步对接水利枢纽规划;实现年接待游客 180 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5000人的外地游客规模,枯水期游客量较此前提升 60%),文旅综合收入突破 30 亿元,“唱晚园” 成为江西文旅新地标;
       中期(3-5 年):水利枢纽建成后,全域文旅体系成熟,樱花谷、梅花谷成为 “江西春季网红打卡地”,明城成为华东历史主题体验标杆,“彭蠡之滨” 品牌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年接待游客 350 万人次,文旅产业成为都昌支柱产业,带动 8000 人以上就业;
       长期(5-10 年):跻身 “全国文旅强县” 行列,成为 “生态水利 + 文化旅游” 融合典范,“唱晚园 — 鄱阳湖(水利枢纽)— 明城”IP 与滕王阁、庐山齐名,实现 “文旅赋能经济脱胎换骨”,奠定百年可持续发展根基。
       三、核心项目建设内容(借力水利枢纽生态红利)
     (一)枢纽工程:“唱晚园” 升级为 “都昌文旅 + 水利科普入口”(18 个月内完工,同步都南高速建设)
       1. 文化 + 水利双赋能:打造 “彭蠡文化 + 水利科普” 双展示中心
      《滕王阁序》文化体验馆:升级互动装置,新增 “水利枢纽与渔舟唱晚” 情景展区 —— 通过沙盘模型展示水利枢纽调节水位后,鄱阳湖四季湖面变化对 “渔舟唱晚” 景观的保障作用,让游客理解 “生态工程如何守护文化景观”;
       鄱阳湖水利科普驿站:在园内设专区,通过图文、VR 模拟(还原枯水期与丰水期湖面对比)、实物模型(水利枢纽核心部件微缩版),普及水利枢纽 “调水、防洪、生态保护” 功能,联动水利部门定期开展 “小小水利员” 研学活动;
        都昌人文记忆馆:保留 “雪凝轩” 史料、西街老宅复刻,新增 “枯水期渔民生活变迁” 展区,通过老照片、渔民口述视频,对比水利枢纽建设前后的生活变化,凸显 “生态红利惠及民生”。
       2. 功能升级:适配 “四季滨湖” 休闲需求
       全域文旅服务中心:增设 “水利枢纽文旅对接窗口”,提供 “唱晚园 — 水利枢纽景区(规划中)— 南山 — 明城” 联票,开通至水利枢纽观景平台、各滨湖景点的 “四季文旅直通车”(每日 8 班,覆盖枯水期);
       滨湖休闲区优化:依托未来稳定湖面,在园南侧增设 “亲水平台”(延伸至湖岸,避免枯水期裸露),配备 “四季游船码头”(停靠小型观光船,全年通航,主打 “唱晚园 — 滨湖公园” 短途航线);保留 “街心花园记忆角”,增设 “水利主题亲子区”(设置水利拼图、湖面水位模拟游戏)。
      (二)联动工程:六大节点升级(借力水利枢纽,实现 “四季运营”)
        1. 南山风景区:参照无锡太湖源头组,打造 “山水湖联动” 双谷景观
      “双谷”+ 湖景升级:选取南山东边 3 座相连山头,参照无锡太湖源头组 “依山傍湖、自然融合” 风格,建设 “樱花谷”“梅花谷”——樱花谷(2 座山头):种植 80000 株早樱、晚樱(花期 40 天),沿山势修建 5 公里 “湖景环山步道”,设置 10 处 “樱湖观景台”(直面四季稳定湖面,春季赏樱 + 观湖,冬季赏梅 + 观候鸟);花期举办 “樱花湖节”,新增 “水上樱花航线”(从唱晚园游船至樱花谷湖岸,体验 “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
        梅花谷(1 座山头):种植 50000 株红梅、白梅,搭配松竹形成 “岁寒三友” 景观,修建 “梅影湖廊”(木质栈道延伸至湖边,冬季可赏 “梅映湖面” 奇景);举办 “梅花诗会” 时,增设 “湖面诗词灯展”(夜间湖面漂浮印有咏梅诗句的花灯);
      “唱晚 — 南山” 生态通廊:修建 2 公里 “滨湖文化步道”,沿途设置 “水利科普牌”(讲解鄱阳湖水位调节原理)、“渔耕生态小品”(展示水利枢纽建成后渔民作业变化),实现 “山下游园、山上赏谷、山下观湖” 的无缝衔接。
       2. 彭蠡之滨主题公园:打造 “四季滨湖休闲核心区”
       核心标识 + 水利融合:保留 “彭蠡之滨” 巨型石刻、“渔舟唱晚” 群雕,新增 “鄱阳湖水利生态馆”(通过全息投影展示水利枢纽调节水位过程,模拟 “枯水期变丰水期” 的景观变化);
       四季水上业态:
       春季:开通 “水上赏花航线”(对接南山樱花谷、梅花谷,船程 20 分钟);
       夏季:增设 “水上运动中心”(提供皮划艇、桨板、水上自行车租赁,全年可玩,避免枯水期搁浅);
       秋季:推出 “渔舟夜游”(夜间乘坐仿古渔舟,赏湖面灯光秀 + 听渔歌,水利枢纽稳定湖面保障夜游安全);
       冬季:开设 “候鸟观测游船”(从公园码头出发,至候鸟栖息地,稳定湖面确保游船直达);
    “彭蠡文化节” 升级:每年 10 月举办,新增 “水利生态论坛”,邀请水利专家、环保学者探讨 “水利枢纽与文旅可持续发展”,吸引研学团队、生态爱好者参与。
       3. 棠荫岛:打造 “四季渔耕体验岛”(告别枯水期 “孤岛” 困境)
       渔耕体验四季化:
       丰水期:保留 “跟着渔民捕鱼、晒鱼干” 体验;
枯水期(水利枢纽调节后):新增 “浅湖渔趣” 项目(如摸鱼、捞虾,稳定水位确保安全),推出 “渔耕科普课”(讲解水利枢纽如何保障渔民全年作业);
       环岛生态升级:修建 “四季环岛水上步道”(采用浮动码头设计,随湖面水位变化调节高度,避免枯水期裸露),设置 “湖生态观测点”(游客可监测水质、观察水生生物,了解水利枢纽对生态的改善作用);
       渔产直销中心升级:增设 “冷链物流站”,依托全年稳定湖面带来的渔产增收,实现 “新鲜渔产当日直达游客手中”,支持 “快递到家”,解决此前枯水期渔产短缺问题。
       4. 明初鄱阳湖大战主题明城:打造 “四季实景历史体验园”(借力稳定湖面还原古战场)
选址与水利协同:择址滨湖区域(靠近南山至大沔池水域或老爷庙水域),占地面积 500 亩,确保 “战船码头” 全年通航;
       实景化升级:
       古战场还原:参照无锡三国城水浒城 “实景沉浸” 模式,复原 “水军大营”“战船码头”,打造 8 艘 1:1 仿古战船(采用现代浮力设计,适应水利枢纽调节后的稳定水位,全年可开展 “水战演出”);
       四季演出:推出大型实景剧《鄱阳湖大战》(每日 2 场,利用稳定湖面还原 “火烧战船”“水战突围” 场景,枯水期不再因水位低停演);冬季新增 “暖冬古战场体验”(如 “明军冬训” 角色扮演、“古战场火锅宴”,提升淡季吸引力);
      “水利 + 历史” 研学:开发 “明初水战与现代水利” 课程,让学生对比 “古代治水智慧” 与 “现代水利工程”,理解鄱阳湖水位调节对历史战役、当代文旅的影响。
       5. 老爷庙景区:打造 “四季神秘生态体验区”
       文化展陈升级:新增 “水利与神秘现象” 展区,科学解读 “鄱阳湖百慕大” 传说与水位变化的关联,结合水利枢纽调节原理,破除封建迷信,传递生态科学知识;
       滨湖生态廊道:修建 3 公里 “四季观湖栈道”(采用耐水材质,适应稳定水位,避免枯水期栈道悬空),设置 “候鸟观测塔”“湖景摄影台”,全年开放;
     “神秘鄱阳湖” 四季产品:
        春季:“湖景探秘徒步”(沿栈道探寻老爷庙周边生态);
        夏季:“夜间湖景露营”(依托稳定湖面,开展安全露营);
        冬季:“候鸟 + 湖景摄影”(稳定湖面确保候鸟栖息环境,吸引摄影爱好者)。
       6. 大型渔舟雕塑群:构建 “文化 + 生态” 视觉矩阵
       雕塑选址与水利呼应:在唱晚园、彭蠡之滨主题公园、南山双谷入口、水利枢纽观景平台(规划中)各设 1 组 “渔舟雕塑”,造型融入 “水利元素”—— 如彭蠡之滨雕塑底座刻有 “鄱阳湖水位调节刻度”,直观展示水利枢纽作用;
       互动功能升级:雕塑底座增设 “生态监测屏”,实时显示当前鄱阳湖水位、水质数据,扫码可查看水利枢纽当日运行情况,让游客直观感受 “水利工程与文旅景观” 的关联。
       四、运营与推广策略(借力水利枢纽,主打 “四季文旅”)
     (一)智慧文旅系统:适配 “四季稳定湖面” 运营需求
       全域导览平台:开发 “都昌文旅” 小程序,新增 “水利枢纽文旅服务” 模块,实时更新湖面水位、游船航线、水利科普活动信息,为游客提供 “四季游” 攻略(如冬季推荐 “候鸟游船 + 明城暖冬体验”,春季推荐 “樱花谷 + 水上赏花航线”);
       数据联动:与鄱阳湖水利枢纽管理部门建立 “水位 — 文旅” 数据共享机制,提前预警水位变化(如特殊调度期),及时调整游船航线、活动安排,确保运营安全;
        线上营销:在抖音、小红书发起 #都昌四季湖景# #水利枢纽下的彭蠡之滨# 话题,发布 “枯水期 vs 丰水期” 湖景对比视频、“四季游船体验” vlog,邀请水利专家、文旅达人共同推广,强化 “都昌 = 四季滨湖目的地” 认知。
     (二)品牌联动:打造 “水利 + 文旅” 组合 IP
     “环鄱水利文旅” 联动: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部门、九江八里湖水利景区、南昌赣江水利景区合作,推出 “江西水利文旅线路”,将都昌 “唱晚园 + 滨湖景点” 纳入其中,共享 “生态水利” 客源;
       跨地区 “诗文 + 水利” 联动:与南昌滕王阁、无锡三国城水浒城(依托太湖水利景观)合作,推出 “《滕王阁序》实景 + 水利生态体验” 联票,主打 “读千年诗文、看现代水利、赏四季湖景”,吸引长三角、珠三角远程客源;
       媒体宣传:邀请《人民日报》(文旅版)、《江西日报》、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等媒体,专题报道 “都昌借力水利枢纽发展文旅” 的实践,拍摄 “四季湖景” 宣传片,在高铁电视、机场广告屏投放,突出 “全年可游” 卖点。
      (三)业态创新:实现 “四季增收”
      “文旅 + 特产” 四季化:
         春季:推出 “樱花味银鱼酥”“梅花茶”;
         夏季:推出 “湖鲜冷食礼盒”(如冰镇银鱼、即食藜蒿);
         秋季:推出 “渔舟唱晚主题月饼”;
         冬季:推出 “候鸟主题文创 + 腊味礼盒”,依托全年渔产增收,丰富特产品类;
      “淡季突围” 产品:针对原枯水期(10 月 - 次年 4 月),推出 “暖冬文旅套餐”(明城冬训体验 + 候鸟游船 + 梅花谷赏梅)、“研学冬令营”(水利科普 + 渔耕实践),力争淡季游客量较此前提升 60%。
        五、预期效益与保障措施
      (一)预期效益
        文化效益:“唱晚园”“彭蠡之滨” IP 成为全国 “文化 + 水利” 文旅典范,都昌渔耕文化、红色文化、明初战史得到系统传承,市民文化自信显著提升;
        经济效益:项目全部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 400 万人次(原枯水期游客量提升 60%),文旅综合收入突破 25 亿元,带动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相关产业增收 20 亿元,创造就业岗位 1 万个以上,助力都昌经济 “脱胎换骨”;
       社会效益:都昌成为 “生态宜居、文旅兴旺” 的滨湖新城,“水利 + 文旅” 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可复制样本,增强都昌在环鄱阳湖区域的影响力。
     (二)保障措施
       组织协同:成立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文旅局、水利局、交通局、融媒体中心及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协调办共同参与的 “都昌全域文旅建设领导小组”,建立 “月度会商、季度调度” 机制,确保文旅项目与水利枢纽规划衔接(如游船航线避开水利作业区、景观设计适配水位变化);
       资金保障:采用 “政府投入 + 社会资本 + 上级争取” 模式 —— 县财政优先安排文旅专项资金,通过 PPP 模式引入有水利文旅运营经验企业(如无锡太湖文旅企业)参与 “双谷”“明城” 运营;积极申报 “国家水利风景区”“江西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争取专项资金;
        人才保障:面向全国招聘 “水利文旅运营” 专业人才,与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合作,开设 “水利 + 文旅” 定向培养班,培养既懂水利知识、又懂文旅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风险防控:联合水利部门制定 “水位应急方案”(如极端天气下的游船停运、景点疏散);成立“生态保护小组”,确保文旅项目建设不破坏鄱阳湖生态,与水利枢纽 “生态优先” 理念一致。
       六、结语
       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兴建,为都昌文旅带来了“四季稳定湖面”的生态红利;“唱晚园”的文化 IP,为都昌文旅注入了 “千年诗文” 的精神内核。当 “唱晚园” 的渔歌与四季雄阔的鄱阳湖浪声共鸣,当南山双谷的花海与水利枢纽的生态红利交织,当明城的战鼓与全年通航的游船笛声呼应,都昌将不再是 “季节性滨湖小城”,而是 “四季可游、全域可玩” 的全国文旅目的地。
      恳请县文旅局考虑上述建议,推动项目落地,让“彭蠡之滨・唱晚都昌”的品牌借水利东风响彻全国,为都昌子孙后代留下一份 “生态与文化共生、经济与文旅共兴” 的百年遗产。                                                                            
2条评分积分+40
都昌平安幸福 积分 +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09:11
都昌零距离 积分 +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前天 23:38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3905
积分
875775
贡献值
2430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8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3:3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03916
积分
1406393
贡献值
118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9: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840
积分
13804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09:37


发帖
840
积分
13804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昨天 09:45
如上图,建议充分利用县城滨湖一带的绝佳地理优势,自西而东,分别打造彭蠡之滨公园、樱花谷、梅花谷和鄱阳湖大战主题公园——明城,待这些景区建成后,提升我们都昌的文旅整体服务水平,联动唱晚园、老爷庙景区等,形成规模化旅游景区,接纳海内外游客,都昌县无疑会变成环鄱阳湖旅游区的重要一极。

发帖
330
积分
84493
贡献值
381
都币
1
在线时长: 321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3-18
我的老家
万户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09:49
网友“醉解兰舟”注意得“妄想症”。都昌改建了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就把它作牛皮推火车。真有如坐井观天,痴人说梦,可笑至极!一个休闲广场和“”唱晚”是八竿子也打不上的事儿,再说现代渔舟与以前唱晚的情形可比吗?这是街心花园,不是湖岸景点,一点“渔”的体验都没有,还大放厥词。再说“渔舟唱晚”仅仅是湖畔一个景象之一,能以概偏全,反映都昌整体历史文化底蕴吗?
1条评分积分+1
chinjingo 积分 +1 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昨天 15:23

发帖
840
积分
13804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昨天 10:02
回 鄱湖鱼鹰 的帖子
鄱湖鱼鹰:网友“醉解兰舟”注意得“妄想症”。都昌改建了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就把它作牛皮推火车。真有如坐井观天,痴人说梦,可笑至极!一个休闲广场和“”唱晚”是八竿子也打不上的事儿,再说现代渔舟与以前唱晚的情形可比吗?这是街心花园,不是湖岸景点,一点“渔”的体验都没有,还大 .. (2025-09-24 09:49) 

格局决定意识,胸怀决定眼光,我向县政府提出的建议,正是无锡文旅的成功实践,你可以网上查查无锡马山的文旅发展历程,就能理解我的建议是不是“妄想”?我都讲过了,这是奠定都昌文旅百年格局,并不是要一夜建成,而且我们都昌县的服务水平还非常落后,这都需要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我提出的都昌文旅远景规划建议。

发帖
840
积分
13804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昨天 10:04
街心花园改造及征名,正是都昌百年文旅重塑的起点,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唱晚园的前景。

发帖
39907
积分
44810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昨天 10:09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