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作者:黄冬生
今天,在财大读研究生的外甥女来访,一进门就兴奋地告诉我,她入党了。眼前这个看着长大的晚辈,在追求学业的同时,政治上也在不断进步,走向成熟。望着她,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向她祝贺。她还很年轻,未来的路更长,我希望她明白,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一种追求,或许还有更多的考验在等着她。
由此,我想到20多年前自己加入党组织的情形。那时,大学毕业就进了县委机关,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干劲,勤奋工作,政治上要求进步,在老领导老同志的传帮带下,很快就加入了党组织。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委的同志找我考察谈话时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勉励的话犹在耳旁,始终激励着我。
后来,颇有戏剧性的是,当时县委组织了新党员集体宣誓仪式,我和我父亲一起站在党旗下宣誓。这成为当时一段佳话。我父亲为何那么晚才加入党组织呢?原因就在于他是地主家庭出身,在唯成份论的年代里,他长期被拒于党组织之外。但他从不放弃追求,坚持向组织靠拢。父亲经常晚上在家里向组织写思想汇报的背影,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种数十年的执着精神常令我感叹。
思绪飘向了更遥远的过去。在我家族中,有一位我父亲叫舅公的人,他叫冯任,江西早期党团组织重要领导人。据江西党史记载,冯任出身在我老家都昌的一个乡绅家庭,自幼天资聪颖,1921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1924年加入中国公产 党,他先后担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等职,前后协助罗亦农、陈潭秋等四任省委书记主持省委机关工作和全省党建工作。1928年3月为省委起草《怎样做个好公产 党员》22条,成为省委对全省公产 党员进行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中共早期从理论上提出怎样做个好公产 党员的第一人。1930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农委书记,随后代理省委书记。由于叛徒出卖冯任被捕,在只要自首就可保命的情况下,面对家中年迈的老父和不到两岁的幼女,25岁的他选择了牺牲,用年轻的生命保全了组织,也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入党誓词。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
从外甥女身上体现出来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追求,联想到我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的政治进步,回顾到父亲在特殊年代对政治进步的执着,再追溯到我老舅公冯任这位革命先辈对信仰的献身,虽然时代不同,但从我家这样几代人的追求和传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身上的一种 “家、党、国”的情怀,一种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但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