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7阅读
  • 0回复

[近体诗]蠡水诗苑精品微刊随吟(207)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079
积分
175113
贡献值
11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7


蠡水诗苑精品微刊随吟(207)期



律诗欣赏
/冯期武
送暖东君叩竹扉,寻芳携酒踏春晖。
山花欲放红犹浅,溪柳初舒绿亦稀。
石漱清泉鸣佩玉,云开小径觅苔衣。
何须更问仙源处,眼底岚光已醉归。
诗词进校园
/冯期武
律韵悠扬绕杏坛,千年雅趣入毫端。
诗书气质通殊界,桃李芬芳润翠峦。
笔走龙蛇舒锦绣,弦弹星斗颂琅玕。
传承自有新苗壮,薪火长燃日月安。
/冯期武
琥珀光摇金斝满,兰亭曲水漾琼浆。
邀云共饮三千界,揽月同斟十二觞。
竹影扶风知酒烈,梅花蘸雪识愁长。
人间俯仰皆成戏,且看青峰醉福乡。
阳春三月(三首)
蒋贵龙
其一
山川草绿又花红,美景怡人漾信风。
婉啭黄莺鸣岸柳,呢喃紫燕到帘栊。
夭桃吐艳游蜂舞,柔柳抽丝戏蝶融。
最是农村何惜苦,种瓜种豆晚收工。
其二
杏花闹后菜花黄,小麦青青正灌浆。
柳絮纷飞如洁雪,桃枝轻舞似霓裳。
辛勤翁妪除园草,苦读儿男惜寸光。
唯有清闲风雅客,妙裁春色入诗囊,
其三
东风吹梦入城乡,一缕幽香杂酒香,
人面桃花诗醉客,章台柳色曲称觞。
多情自古怀愁绪,著意从来话衷肠。
流水漂红春已暮,又将炎热夏初长。
冯水平
铁犁破晓动春烟,汗洒良畴不计年。
茧手扶苗梳陇月,蓑衣挑担压星天。
一川金浪风中写,万斛秋声肩上悬。
莫笑田家无翰墨,稻花香里著鸿篇。
余少华
穿帘风约听花雨,曲径苔深印屐痕。
孰负芳心迷晚蝶,自惭弱质皱春魂。
绿肥红瘦怜清照,柳老香残忆谢鲲。
独倚雕阑谁共语,檐声空滴诉黄昏。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对接中国空间站
黄秉林
九霄云外会天舟,银汉今朝任我游。
箭破重霄舒壮志,舱连寰宇展宏猷。
千年绮梦终非幻,万里长空始作酬。
且看星河新界划,中华儿女主沉浮。
步曹书记《谷雨野望》韵·题贸然造访旧友有感
刘玉宝
屏山近陌翠于蓝,花径香浓染指纤。
寻路中行横碧草,朝溪外望隔青帘。
窗前细啜看莺舞,泽畔微吟胜蜜甜。
未约甚欢来意外,暖风吹上两眉尖。
家国情怀
冯水平
炊烟漫卷故园心,血脉千年共此音。
稻浪曾藏文相印,驼铃犹带汉唐箴。
穿云高铁连山水,探海蛟龙解古今。
稚子灯前摹篆字,一横一竖刻痕深。
谷雨野望
曹宝庆
春暮湖天共湛蓝,禾苗如缎绿纤纤。
几枝月季簪云鬓,满架蔷薇映竹帘。
紫燕交飞情语软,蜜蜂醉说湿风甜。
谁家桃树垂青果,引得馋童踮脚尖。
写在世界读书日
曹宝庆
家贫聊减负,少小别儒林。
每被时艰役,始将天意忱。
晚晴观禊帖,虚室听松音。
纵使倾囊墨,还伤迟暮心。
乙巳清明为父母扫墓
曹宝庆
日近西山影渐移,杜鹃啼血染青蓠。
凝望遗像行家礼,缅忆亲情抚墓碑。
灰烬翻飞泉路远,炊烟报与故人知。
茔前独立天将暮,风里榆钱落几丝。
敬和余兄泪忆张岭水库旧事
五彩布谷
筑坝成湖功万代,庶黎肩拱尽丁差。
难忘劈岭征袍湿,几望流泉泪袖揩。
最奈心酸听往事,愁看梦远抚幽怀。
动人正是踏风雪,岁暮归途一草鞋。
五彩布谷
手捧明前喜意新,壶中煮雪化甘津。
一心二叶才舒碧,双影重华顿泛春。
满座清香谁不爱,半瓯嫩蕊自怀珍。
檐边紫燕赓馀唱,慢品茗柯堪醉人。
题乙巳二月初四夜都昌部分地区降冰雹
陈任平
云寒风乍起,砸落雹如镖。
碎瓦房庐损,残英蜂蝶销。
林摧千木折,垄毁万苗凋。
恐怖天灾害,祈禳永岁消。
鹤舍古村
陈任平
东汉遗风岁月悠,立庄聚族历千秋。
巷幽石径明清韵,堂阔雕梁典雅楼。
卧雪仁风彰世泽,启昆家训刻门头。
古香古色滋芳地,梦里桃源满目收。
浔阳楼怀古
冯国平
浔阳江畔再登楼,楚尾吴头满眼收。
古渡烟波连水岸,长天帆影绕汀洲。
英雄气概今犹在,岁月沧桑梦已休。
回首公明留墨处,似听好汉唱东流。
咏家用服务机器人
曹新华
钢骨晶眸巧制功,烹茶扫地与人同。
排忧解闷桩桩会,做饭持家件件通。
昼夜不休循指令,暑寒如一守初衷。
谁言此物无灵性,却送人间四季风。
读书乐
一一写在世界阅读日
曹新华
书是求知钥,深研理自明。
能通今古事,洞察世间情。
觅趣临幽径,寻芳访杜蘅。
好书如益友,伴我此生行。

注: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心形,开暗紫色小花,有香气。根茎可入药。
  寄语高考学子
曹新华
又值一年高考临,殷殷寄语众青衿。
寒窗焠剑非常事,黄榜题名见赤金。
谨记律身修己诫,常怀戴德感恩心。
但期今岁科场后,鹊绕重门报好音。
家山枫色
郑家安
青松古道翠深深,深染枫林耸积金。
君忆欢场馀旧梦,梦随浪迹叹光阴。
阴云拥树莺啼翠,翠鸟窥人客醉吟。
吟雁阁楼霜月冷,冷轮长照酒杯斟。
清明祭吟
余红平
清明时节黯重云,杜宇悲啼不忍闻。
多有纸灰旋白蝶,空余泪眼对荒坟。
香烟袅袅青碑绕,往事悠悠乱绪纷。
怅叹阴阳成永隔,哀歌一曲总殷殷。
题依兰补天遗柱
张光林(江西)
补天遗柱落尘埃,南麓依兰秀此台。
山僻剜岩藏紫气,崖危倒木聚青堆。
蓬莱幻境开生面,世外飞虹别样裁。
万仞孤峰云影绕,天然一笔不须猜。
清明有感
张光林(江西)
又是清明寒食节,方知孝悌感恩深。
梦寻旧舍柴门陋,灯照萱堂玉簟阴。
杜宇凄凄悲共切,愁怀缕缕意难忱。
哀思每向风中寄,好在家山有凤吟。
戊戌(1958年)吾父应征筑张岭水库。年底披雪而归,与吾母抱头流泪。吾三岁,亦泪之。今古稀,忆尤新。据先父所述而记之。
余前英
年关库坝终成日,似箭归心近故槐。
九十路程星伴月,一双泥脚草编鞋。
独轮碾破冰霜径,薄袖横过风雪街。
每忆长城血和汗,纵然白首不忘怀。
绝句选萃



冯水平
竹径分茶到野家,石炉新火焙春芽。
闲窗忽递山云入,共我瓷瓯蘸晚霞。

余少华
万卷怡心气自悠,蠹鱼食字简中求。
莫言笺页乾坤小,活水清源远胜游。

余少华
天香醉倒瑶台客,国色偷分洛女霞。
莫道春风能定价,姚黄魏紫不须夸!

黄秉林
东风拂槛小桃新, 蝶影参差入翠茵。  
最是晴光留客处, 一帘花雨正宜人。  

刘玉宝
轻扶松栅叩门禁,驻足阶前先试音。
但使杯茶香久远,始知师老最情深。
AI诗
曹宝庆
世道流行秒作家,大模型进古朝衙。
珠玑哪有林泉气,细嗅终如塑料花。

曹双华
世事兴衰看后人,如今养狗说来新。
绳头认个干儿子,何以回家母亲

曹双华
每到黄昏总走神,他乡景致辨难真。
遥看城外骆驼岭,好似家中老父亲。
看小孙游泳
曹双华
都夸水里会神功,原本生来就属龙。
奶奶至今欺我小,要游只许在缸中。

游真华
日暖枝头又一春,满园景色正撩人。
东风不解芳菲语,摇落桃红染我身。
春游鄱阳湖
张光林(江西)
一湖春水绿,堤岸柳成形。
语燕穿廊过,风光入画屏。
南山怀古
张光林(江西)
几次三番谒古贤,南山胜景久留连。
称心最爱东坡字,一笔书來野老泉。

冯国平
青松几棵倍森然,长跪坟茔烧纸钱。
多少思情无以寄,三杯浊酒敬黄泉。
写在春桥诗词分会成立十周年
向圆初
十载耕耘收获多,字词韵赋任消磨。
九州盛世风光好,吾辈挥毫续赞歌。

月季(折腰体)
兰芬
匀脂淡粉巧梳妆,玉露琼英别样香。
娇姿不共春风老,四季繁华逸韵长。

兰芬
红黄粉紫满园春,月月芳菲次第新。
莫道娇柔不堪折,枝头带刺也凌人。
采花茶
兰芬
满院花开朵朵新,露红烟紫忒迷人。
有心堪折当须折,煮碗香茶奉客宾。
家乡早春
/余前英
云高雁叫归心急,叶嫩莺歌随意来。
红杏一枝关不住,夭桃几朵抢先开。
词曲撷英
浣溪沙·落花时节
冯水平

       蝶倦残香扑绣帷,一庭红雨送春归。玉箫声里立斜晖。
       忍看风前销艳骨,愁听枝上老莺啼。青芜深处鹧鸪飞。
江城子《佑达利花苑改造礼赞》
黄秉林

      巷宽路净展新容,沐春风,乐融融。管网分流、污雨各西东。充电车棚消隐患,邻点赞,众欢悰。  
      休闲场地聚媪翁,舞情钟,兴酣浓。石桌旁边、弈手比棋功。最是单元楼道亮,抬脚便,往来通。  
蝶恋花·登岳阳楼望洞庭湖
刘玉宝

      极目苍梧云气卷。碧水茫茫,犹带湘娥怨。玉鉴琼田三万片,银涛似马连天蹍。
      唱晚渔歌归棹浅。落日余晖,白鹳声声唤。千古洞庭多少愿,先忧后乐情悠远。
东风齐著力.贺都昌诗词微刊二百期
曹新华

      诗邑都昌。鄱湖波涌,古韵流芳。微刊两百,辑辑焕文光。雅集联珠合璧,挥椽笔、翰墨飘香。诗词赋、精雕细琢,锦绣华章。
      雅致气高昂。吟帜竖、誓将国粹弘扬。畅怀言志,盛赞美家乡。韵苑群贤汇聚,初衷守、发愤图强。东风劲、同仁鼎力,再续辉煌。
卜算子 · 夜赏樱花
肖珍

      轻粉俏枝头,翠缀钗头凤。柔柳丝丝从软风,竞把春心奉。
      无事探三回,相悦闲情共。姣月时邀近鬓边,夜雀惊花梦。
浣溪沙 · 燕语声中花事忙

肖珍
(寒潮来袭,风雨欺花,落英触目,遂生伤春之情。)
      燕语声中花事忙,香闺窈窕试霓裳,春溪何处不流芳?
      任性风姨因妒起,多情花木黯神伤,方知凉薄本寻常。
采桑子·诗友情
/郑家安(广州)

      敲诗弄碟迎宾曲,碟也盛情,诗也盛情,醉里豪狂笔势腾。
      此心当似冰轮洁, 圆亦长晴,缺亦长晴,不被浮云遮望晴。
采桑子·看小说“东莞岁月”
郑家安(广州)
(一)

      临窗望月相思苦,昨夜星辰。今夜星辰,寂寞流星雨漫纷。
      一从隨性纷纷后,天上阳云。池里荷婚,万紫千红別有春。
(二)

      凭栏对月凝眸久,裝个斯文。是个冤身,除却神仙不失魂。
      百端空惹情何少,山水之春, 花蝶之春, 待月西厢且为親。
优秀作品荐读
几人识得父母恩
肖珍

      听说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被儿子安置在废弃的牛棚,孤陋寡闻的我心里难受得不行,执意要先生陪同前去看看那位沾点远亲的老人家。
      好不容易找到她的住处,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有点难于置信!
      逼仄低矮的小土屋孤零零的隐没在村落楼群之中,摇摇欲坠的样子。灶台就在门口,由几块破砖头垒成。屋内除了一张残破不堪的竹制摇椅,别无他物,连最简易的木板床都没有!也不知道姑婆晚上睡在哪儿。门外堆满了姑婆捡来的杂柴与垃圾,张牙舞爪的,难于下脚。
      这画面,像一幅苦难年代的老旧照片。若非亲眼所见,我是断然不敢相信的。
      呆了一会儿,先生探头向幽暗的小屋内喊了声姑婆。随即一阵咔咔作响,姑婆从摇椅上抬起身子喘声问道:谁呀?先生说了父亲的名讳。
哦,是细仔,快进屋。姑婆从暗影中颤巍巍的走了出来。手忙脚乱的替我俩找坐的,但一无所获,讪讪的愣在当地。
      低头进门的瞬间,一览无遗的小屋被我迅速的扫视了一眼,忙知趣的拉着先生坐在脏兮兮的门槛上。
       姑婆有点不好意思,拿起惟一的小木凳礼让一番被坚辞,方挨着门旁的灶台缓缓坐下。
       灶膛的余烬隐隐泛着红,瘪了几处的小铝锅中煨着几只发硬变小的馒头,一小碗干巴巴的盐菜。盐菜里面一些黑硬的颗粒已肉色难辨。
      姑婆定是饿了,也可能有点糊涂,竟没理会我们,顾自拿起灶台上仅有的一碗一筷,艰难的啃着石子一般的馒头。想起身帮她倒点水,环顾四周只好作罢。
      之前没见过姑婆,但听过她的故事。她三十多岁守寡,膝下九个儿女,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来不及悲伤的姑婆家里家外当男当女洗浆缝补扶犁拉耙……一双小脚趔趔趄趄地趟过深深的苦难。
      姑婆极瘦,身子佝偻,若脱水的干虾,更像熬干了的油灯。
     小土屋是几个儿子早年建的牛棚,牛退出田园便成了柴房,再后来又成了老母亲的卧室。屋里曾经的主人瘦骨嶙峋的枯柴未曾搬离,依然固守。也许做儿子的怜恤老娘孤单,让双方好有个伴。
      老太太话事有点透风,两颗门牙多年前在禾斛角上磕掉了。她絮絮叨叨的,一味夸儿孙个个有本事,小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在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足。又说儿孙如何如何的孝顺,自己是顶命好的女老倌。
我一时无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留下点钱,与姑婆匆匆作别。
      后来,姑婆在一次上山捡柴时滚下了山,瘫了。被接回儿子家没多久就去世了,走时,仅剩下一把骨头。
      老人家的身后事办得极其风光热闹,光是唱戏就花了好几万。近两百桌的酒席,好烟好酒好食材,四邻八乡一时无二。闻者无一不夸姑婆好福气。
编委团队
编委会: 向园初 余前英 曹宝庆 曹新华  徐会作 余红平 兰芬
本期收稿:向园初 兰芬(初审)
本期审核:余前英  曹宝庆 徐会作 曹新华 余红平
编辑制作:兰芬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投稿:都昌诗友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