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这纷纷扬扬的细雨,仿佛是我心底无尽思念的具象化,我对父亲的想念,如春日里肆意疯长的藤蔓,缠绕得愈发浓烈。父亲在2018年10月,那个秋风渐起的时节,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光悠悠,如白驹过隙,至今已悄然走过七载。这漫长的两千多个日夜,每一次夜幕降临,我总是期盼着能在梦中与父亲重逢。而每当从那温暖的梦境中骤然惊醒,脸上早已满是泪水,枕巾也被浸湿了一大片,那是我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父亲诞生于鄱湖之畔的一个宁静小村落,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二。派名维意,小名幸生。每当念起这些名字,那些关于父亲的过往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儿时的父亲,仿佛浑身充满活力,活泼好动得如同林间跳跃的小鹿,顽皮得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上学时,他常常偷偷逃学,像个无忧无虑的小探险家,或是敏捷地爬上树梢,去探寻鸟窝的秘密,或是专注地捕捉那声声鸣蝉,又或是像条欢快的鱼儿,跑到池塘边嬉戏玩水,熟练地捉鱼摸虾。因为时常旷课,学业实在难以继续,不到两年,便只能无奈辍学。此后,他跟着祖父与大伯学习篾匠手艺。在长辈眼中,他是个让人头疼“不省心”的孩子,就连在生产队做工时,也不太讨大家喜欢,于是被派往外地参与“三线”建设,实际上就是去从事繁重的苦力活。他在瑞昌铜岭矿厂度过了数年的时光。每当想起父亲年轻时这段艰苦的岁月,我的心中便满是心疼与感慨。
后来,父亲与母亲喜结连理,婚后六年,我如珍贵的礼物,呱呱坠地。我的到来,给父亲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惊喜,他那深邃的眼眸中,从此便多了一份对我无尽的宠爱,视我如同最珍贵的掌上明珠。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瑞昌的情景。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我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的光芒,只要是我指着说想吃的,父亲总会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那宠溺的眼神,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时隔四年,妹妹也降临到这个温馨的家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欢乐。1984年,弟弟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家庭人口逐渐增多,生活的担子愈发沉重,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与家庭,父亲费尽周折申请调回都昌,在县酒厂谋得了一份工作。由于文化程度有限,他只能从事下酒窖、起酒糟这类又脏又累的重活。但父亲从无怨言,他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踏实勤恳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由衷的认可与领导的赏识。工作之余,他还利用自己精通篾工的特长,在静谧的夜晚,就着昏黄的灯光,精心制作炭篓等竹制品,挣些额外收入来补贴家用。每当我想起深夜里父亲那专注劳作的身影,泪水总会在眼眶中打转,他是如此辛苦,却从未在我们面前抱怨过一句。后来,为了让我们能在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毅然决然地举家搬迁至县城居住,他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充满希望的天空。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随着企业改制的浪潮席卷而来,父亲不幸下岗。看着父亲那日渐增多的白发和略显落寞的背影,我的心中满是酸楚。但父亲并未被生活打倒,为了谋求生计,他毅然转身,在县城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为了采购到优质的水果,父亲不辞辛劳,每天起早贪黑,常常长途跋涉,坐着那摇摇晃晃的货车前往陕西装运水果。一路上,只能就着干涩的干粮和冰冷的水勉强充饥,睡眠也严重不足,蜷缩在狭窄的车厢里,稍微打个盹儿便会被颠簸醒,条件之艰苦,常人难以忍受。但父亲从未放弃,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后来,我高中毕业,父亲深知在这个时代,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便毫不犹豫地送我去总工会参加电脑培训,他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孩子,爸爸希望你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学成之后,我与妹妹怀揣着梦想与对未来的憧憬,前往珠海打工。在打工期间,我们稍有积蓄便迫不及待地寄给父母,希望能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1999年,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次年孩子出生。当时家中经济并不宽裕,父母便主动承担起帮我照顾女儿的责任。看着父母那日渐佝偻的身躯,却依然为我操劳的身影,我的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后来,妹妹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出嫁了,弟弟也成了家,还添了小孩。父亲看着这日益壮大的家庭,心中满是欢喜,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他在原砖瓦厂购置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安置房,这对他来说,或许就是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新起点。父亲看到弟弟喜得两个儿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干活也格外起劲。即便已不再年轻,身体也大不如前,但他仍在十五里外的喆桥租了一间小屋,从事猪崽贩运的营生。这份工作既脏又累,无论刮风下雨都不得闲。每次看到父亲满身疲惫地回到家,我的心就像被无数根针扎着一样疼。长期的劳累,让父亲的身体不堪重负,终于积劳成疾。父亲本就身体底子欠佳,又经历了几次手术。平日里,他还有抽烟、酗酒的习惯,久而久之,患上了血液病。或许是早年在铜矿工作时,受到辐射影响,引发了职业病,病情日益严重。为了给父亲治病,家人带着他辗转于南昌、上海等地的医院,四处奔波。每一次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那虚弱的模样,我的心都仿佛被撕裂一般痛苦。我们花费了几十万元,却终究无力回天,没能留住父亲的生命。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心中的痛苦如汹涌的潮水,将我彻底淹没。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奋斗的一生,是为儿女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人重情重义,处世豪爽大方。在县城工作期间,但凡亲戚朋友、郎舅子侄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竭尽全力给予帮助。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他的离去,如同一颗巨石,重重地砸在家人、亲戚和朋友们的心间,让大家悲痛万分。每每提及父亲,大家都会由衷地称赞他是个好人。如今,女儿也已参加工作,结婚生女,开启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最柔软也最深刻的记忆。(浔阳晚报 向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