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5-04-21
- 在线时间3783小时
-
- 发帖3228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34724
- 贡献值23177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2283
- 积分
- 834724
- 贡献值
- 23177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7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泱泱鄱湖,娟娟丘陵,在这青山绿水鱼米之乡的都昌,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都昌鼓书。它从大宋走来,历千年而不夭,并繁衍出多种艺术形式,至今屡屡在省市艺术大赛中夺魁,有的载入国家艺术志书,成为一支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 2010年,都昌鼓书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晋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省级传承人张云龙是唯一在世的省级代表。 都昌鼓书以一鼓一板为核心道具,形成道情腔与说书腔两大流派。道情腔以坐唱为主,唱腔委婉缠绵,擅长通过音色变化传递悲情,如《苦媳妇》等曲目能催人泪下,兼具音乐感染力;说书腔以站唱为主,强调“三分唱七分说”,表演性极强。艺人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模仿鸡鸣犬吠、枪炮雷鸣等场景,如《智取敌碉堡》等作品能生动再现战争场面。 都昌鼓书的形成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宋代都昌书院兴盛,理学名儒辈出,“讲学”之风盛行,逐渐派生出“讲传”——一种以讲述历史故事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至元明时期,安徽、湖北灾民带入的花鼓、道情等艺术形式被本土艺人吸收,形成边击鼓边说唱的“唱传”,并诞生职业艺人与专设书场。其表演形式灵活,夹板可作扇、书、枪等象征性道具,配合即兴创作的唱词,形成“死书说活”的艺术效果。唱词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封神榜》)、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民间故事(《怕老婆》)及现代题材(《新旧婚姻对比》),语言通俗押韵,如“日出东方一点红,秦琼打马进山东”等经典开篇广为流传。 都昌鼓书以其“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击出万重音”的艺术魅力,成为赣鄱文化的活态见证。从宋代书院到当代舞台,它始终扎根民间,在传承中创新、于坚守中焕新,为中国曲艺版图增添了独特的鄱湖印记。 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江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