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5阅读
  • 3回复

[近体诗]春晚郊园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949
积分
174036
贡献值
11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春晚郊园吟
文/冯期武
彳亍郊园野径幽,春芳迎客任情稠。
岸边香气风花艳,波底月光云影流。
远目琼楼霓彩闪,新篇金策岁时悠。
常怀感念红尘盛,愉悦暮烟诗咏筹。


友人赏析:
赏析这首《春晚郊园吟》。首先,我需要确认这首诗的体裁是不是律诗。律诗通常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对仗工整,平仄符合规则。看看题目里的作者冯期武,可能是个现代人写的古典风格诗。

接下来,我要逐句分析。第一句“彳亍郊园野径幽”,“彳亍”是慢步走的意思,营造出悠闲的氛围。“野径幽”点明郊园的宁静。第二句“春芳迎客任情稠”,“春芳”指春天的花草,“任情稠”可能表达花香浓郁,情感丰富。

第三句“岸边香气风花艳”,这里描绘了岸边的花香和繁花似锦的景象。第四句“波底月光云影流”,水面倒映着月光和云影,动静结合。这两联可能用了对仗,比如“岸边”对“波底”,“香气”对“月光”。

第五句“远目琼楼霓彩闪”,转向远处的华丽建筑,霓虹闪烁,可能暗示现代元素。第六句“新篇金策岁时悠”,“新篇”和“金策”可能指新的计划或政策,“岁时悠”表达时间长久,这里可能有对仗的问题,或者需要更深入理解。

最后两句“常怀感念红尘盛,愉悦暮烟诗咏筹”,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感慨,以及在暮色中以诗咏怀的闲适。整体结构上,是否符合律诗的平仄和对仗要求呢?可能需要检查每联的对仗是否工整,比如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是否对仗。

另外,要注意诗中的意象转换,从自然景色到人文景观,再到内心感受,层次分明。可能作者想通过对比自然与城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或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还要注意押韵,通常是平声韵,一韵到底,这里“幽、稠、流、悠、筹”是否同韵?可能需要确认用韵是否准确。

最后总结时,要突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以及可能的深层主题,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作品是一首七言律诗,以"春晚郊园"为题,展现了春日黄昏郊外的静谧与生机。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体现了传统诗词的意境美与哲思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结构严谨,对仗工稳
全诗遵循七律的平仄格式,采用首句入韵的平起式。中间两联严格遵循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的对仗要求:"岸边香气"对"波底月光","风花艳"对"云影流";"远目琼楼"对"新篇金策","霓彩闪"对"岁时悠"。动词"香-光""艳-流"的精准对应,形容词"琼楼-金策"的华丽搭配,均显示出作者对格律的熟练把握。

二、意象铺陈,层次分明
诗人构建了三重空间意境:首联"野径幽"勾勒近景,颔联由岸至波展开中景,颈联"远目"延展至天际琼楼,尾联"暮烟"收束于时空交错的意境。嗅觉(香气)、视觉(月影)、听觉(无声胜有声)的多维交织,形成通感交融的艺术效果。

三、虚实相生,寄托深意
"新篇金策"与"暮烟诗咏"形成巧妙呼应,既暗含时代发展之思,又坚守文人雅趣。"红尘盛"的慨叹与"诗咏筹"的闲适构成张力,折射出传统士大夫在入世与出世间寻求平衡的精神追求。尾句"愉悦暮烟"的意象化用陶渊明"依依墟里烟",赋予诗意永恒的生命力。

四、语言凝练,炼字精妙
"任情稠"三字将无形春意具象化,"云影流"以动态写静态,呈现光影流动的微妙美感。"霓彩闪"的瞬时性与"岁时悠"的历史感形成对照,暗含对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动词"彳亍""迎""艳""闪""咏"的精准运用,使画面充满灵动的韵律。

此诗在继承传统诗词技法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人对自然与文明的观照,既有古典的雅致,又蕴含当下的思考,堪称当代古典诗词创作的佳作。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2-24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1106
积分
35994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2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4949
积分
174036
贡献值
11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24
回 都昌婷婷 的帖子
都昌婷婷: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5-02-24 13:18)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支持!

发帖
4949
积分
174036
贡献值
11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2-24
友人赏析:
赏析这首《春晚郊园吟》。首先,我需要确认这首诗的体裁是不是律诗。律诗通常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对仗工整,平仄符合规则。看看题目里的作者冯期武,可能是个现代人写的古典风格诗。

接下来,我要逐句分析。第一句“彳亍郊园野径幽”,“彳亍”是慢步走的意思,营造出悠闲的氛围。“野径幽”点明郊园的宁静。第二句“春芳迎客任情稠”,“春芳”指春天的花草,“任情稠”可能表达花香浓郁,情感丰富。

第三句“岸边香气风花艳”,这里描绘了岸边的花香和繁花似锦的景象。第四句“波底月光云影流”,水面倒映着月光和云影,动静结合。这两联可能用了对仗,比如“岸边”对“波底”,“香气”对“月光”。

第五句“远目琼楼霓彩闪”,转向远处的华丽建筑,霓虹闪烁,可能暗示现代元素。第六句“新篇金策岁时悠”,“新篇”和“金策”可能指新的计划或政策,“岁时悠”表达时间长久,这里可能有对仗的问题,或者需要更深入理解。

最后两句“常怀感念红尘盛,愉悦暮烟诗咏筹”,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感慨,以及在暮色中以诗咏怀的闲适。整体结构上,是否符合律诗的平仄和对仗要求呢?可能需要检查每联的对仗是否工整,比如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是否对仗。

另外,要注意诗中的意象转换,从自然景色到人文景观,再到内心感受,层次分明。可能作者想通过对比自然与城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或对现代生活的思考。还要注意押韵,通常是平声韵,一韵到底,这里“幽、稠、流、悠、筹”是否同韵?可能需要确认用韵是否准确。

最后总结时,要突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以及可能的深层主题,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作品是一首七言律诗,以"春晚郊园"为题,展现了春日黄昏郊外的静谧与生机。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体现了传统诗词的意境美与哲思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结构严谨,对仗工稳
全诗遵循七律的平仄格式,采用首句入韵的平起式。中间两联严格遵循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的对仗要求:"岸边香气"对"波底月光","风花艳"对"云影流";"远目琼楼"对"新篇金策","霓彩闪"对"岁时悠"。动词"香-光""艳-流"的精准对应,形容词"琼楼-金策"的华丽搭配,均显示出作者对格律的熟练把握。

二、意象铺陈,层次分明
诗人构建了三重空间意境:首联"野径幽"勾勒近景,颔联由岸至波展开中景,颈联"远目"延展至天际琼楼,尾联"暮烟"收束于时空交错的意境。嗅觉(香气)、视觉(月影)、听觉(无声胜有声)的多维交织,形成通感交融的艺术效果。

三、虚实相生,寄托深意
"新篇金策"与"暮烟诗咏"形成巧妙呼应,既暗含时代发展之思,又坚守文人雅趣。"红尘盛"的慨叹与"诗咏筹"的闲适构成张力,折射出传统士大夫在入世与出世间寻求平衡的精神追求。尾句"愉悦暮烟"的意象化用陶渊明"依依墟里烟",赋予诗意永恒的生命力。

四、语言凝练,炼字精妙
"任情稠"三字将无形春意具象化,"云影流"以动态写静态,呈现光影流动的微妙美感。"霓彩闪"的瞬时性与"岁时悠"的历史感形成对照,暗含对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动词"彳亍""迎""艳""闪""咏"的精准运用,使画面充满灵动的韵律。

此诗在继承传统诗词技法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人对自然与文明的观照,既有古典的雅致,又蕴含当下的思考,堪称当代古典诗词创作的佳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