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晨光乍泄,鄱阳湖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湖边的芦苇剧烈摇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寒意扑面而来。
1月9日,都昌县南峰镇余晃村,余奇文在鄱阳湖畔拍摄灰鹤。
1月9日早上6点,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黑暗,余奇文熟练地坐进电动轮椅,有条不紊地检查着身旁的设备器材,从相机到电池,从遥控器到无人机,从望远镜到三脚架,每一个部件都要准备妥当。自观察拍摄越冬候鸟以来,这是他每天的习惯。虽然家离湖区仅200米左右的距离,但他每天巡湖的路程却长达12公里。路上寒风呼啸,吹得他的衣角不时翻起,但他的目光始终望着湖区的方向。
随着拍摄和记录的候鸟越来越多,余奇文还当上了一名护鸟员。
余奇文是都昌县南峰镇余晃村村民。曾经的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业余摄影师,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然而,2016年的那场工伤,无情地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脊髓损伤让他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从此,他的世界被局限在一把小小的电动轮椅上。 但余奇文有股倔强和不屈的劲儿。2020年,朋友送给他一架无人机,这架小小的机器,为他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起初,他用无人机拍摄家乡的四季更迭、风土人情,精美的画面上传至网络平台后,很快便受到了在外漂泊的游子等众多网友的喜爱,余奇文个人社交账号的粉丝数量也在悄然增长。
余奇文将自己拍摄的候鸟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那年冬天,成群的候鸟如往年一样,不远万里飞抵鄱阳湖越冬,每每在房前屋后看到这些活泼的精灵,余奇文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发现无人机的变焦远摄功能,能够在不打扰这些越冬候鸟的前提下,记录下它们最自然的状态。于是,他开始将镜头对准这些可爱的候鸟。
余奇文扛着设备,坐上电动轮椅,又一次向鄱阳湖湖区“走”去。
随着拍摄和记录的候鸟越来越多,余奇文还当上了护鸟员,当地林业部门给他配发了专业望远镜。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的坚守,余奇文飞坏了12台无人机,每一台报废的机器背后,都承载着他的付出和坚持。“人这一辈子,总得做些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余奇文说,他盼望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个行列,一起守护候鸟的温馨家园。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鄱阳湖区,余奇文用他的行动,书写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描绘出生命的不屈与坚韧。虽然失去了行走的自由,但他以一颗辽阔的心,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肆意“飞翔”,也给生活在鄱阳湖区的可爱精灵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铮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