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地名故事,追溯历史沿革。
提升文化底蕴,助力乡村振兴。
苏山乡位于都昌县西北部。东临新妙湖与汪墩乡相邻,东北隔懒石岭、云鼎山与春桥乡和徐埠镇接壤,西与九江市濂溪区和庐山市隔鄱阳湖相望,南连左里镇,北隔老台山连接湖口县流芳乡。距都昌县城25千米。政府驻地位于石城社区居民委员会舍下村。辖区总面积91.2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8万,辖石城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马鞍、土目、徐港、雷山、龙泉、合岭、尖山、苏山、彭埠、坡垅、前山11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共有162个自然村。
苏山乡名因该乡境内有道教五十一福地苏山而得名。苏山亦称元辰山,为出生于西汉至晋朝成仙的苏耽得道成仙之地。苏耽修行之庙元辰寺亦名苏仙庙,苏山由此而得名。
苏山乡属于鄱阳湖丘陵地区,东面的云鼎山,南面的苏山,北面的老台山山岗纵横,中部是三山围成的盆地。平均海拔38米,最高点为苏山峰,海拔384.7米;最低点为马鞍村民委员会驻地王家村,海拔19.1米。盆地中的近百个自然村只能通过彭埠桥、舍下两个盆地隘口,以及陡峻的懒石岭和黄土岭,外加破山与外界相通,宛如世外桃源。盆地中的地表径流在彭埠桥村前汇合向东流入新妙湖,或者从舍下村汇集后向西流入谢家湖、戴家湖。龙泉、合岭的地表径流向西北入湖口水域,徐港、土目的地表径流土目湖。
苏山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一月均温4.2℃, 七月均温29.5℃,年无霜期约257天。年降水量1382毫米, 多集中于4—6月, 梅雨季节常有阵风暴雨。
清代,苏山乡东南部的坡垅、前山为39都, 东部和中部的彭埠、苏山、尖山为36都, 北部的龙泉、合岭、兰野为38都, 西北部的马鞍、土目、徐港为40都。民国初期东部为义凤乡,西北部为白凤乡。1936年,东南部为辛南乡,西北为辛北乡,属第四区。1942年,属储云区。1943年,属环山区。1944年,辛南和辛北合并为元辰乡。1949年5月,属第二区。1952年,分为龙泉、苏山、尖山、前山、得胜、土目、马安7乡,属二区。1956年,原7乡合并为得胜、前山2乡,属徐埠区。1957年,为苏山垦殖场,属左蠡区。1958年,改为苏山、前山2个人民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时,坡垅、前山两村和彭埠村一部分由左蠡划入,与原苏山和前山两个公社合并为苏山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苏山乡人民政府, 一直沿用至今。
苏山乡山地面积较大,林木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面积的松林和杂木等天然林木,还有大面积的人工杉木林。近年来在原生态林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白茶、水果等相应的山地种植业。农业种植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兴建小(一)型水库2座, 小(二)水库8座, 库容量460.2万立方米: 筑千亩以上的圩堤2座, 建排灌站2座,220马力。建有40瓩水电站一座。1981年产粮食1985万斤, 油脂2376担, 水产品3900担。
苏山乡境内储有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品种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现已开采加工,苏山乡石材工业园是全省较大的建筑板材基地。还有河沙资源、粘土资源。
苏山属革命老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前山、湖洲山、马鞍岛建立了中共支部委员会及党小组, 领导开展农民运动, 并建立了第八、九两个区农民协会和11个乡农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刘南山于山嘴头恢复了中共都昌县委, 同时恢复了山嘴头、王坡垄、新屋余村等党支部, 建立了中共都昌县一区区委。烈士戴希广, 戴家人。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
苏山的风景名胜包括元辰山景区的苏仙庙,桔井,龙盘,剑山角,油盐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鹤舍古村落建筑群,如岗湾古戏台、古民居,彭埠桥的古桥、古樟、古祠,铁门袁家古祠,陶家冲陶姓遗址,尖山,马鞍岛景区的青云寺等旅游景点。一大批矿山开采形成的悬岩峭壁,在矿山停止开采后有望成为新的景点。
都昌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供稿
责任编辑:王旺春 江先助 徐红生 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