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27阅读
  • 9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488丨都昌籍院士高镇同的故事(五):中国航空领域泰斗高镇同“一门六院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0985
积分
1236060
贡献值
113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高镇同院士油画像

   2018年11月16日的《新京报》以《航空界泰斗高镇同90大寿再捐90万元奖励优秀人才》为题刊发报道。作为中国航空领域泰斗的高镇同院士,60余载的教学生涯里,呕心育英才,桃李满天下,且有“一门六院士”的殊荣。我们且来依年龄之序,将高镇同院士门下的五名院士的师生情、风采录梳理成篇。              
   钟群鹏:空天报国鹏程远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钟群鹏,1934年10月出生于浙江东阳,浙江上虞人,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名誉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对如何自觉成才,钟群鹏院士提出“做人要奠定基石,做学问要夯实基础,做事要练就基本功”的理念。他认为毅力源于理念,成人先于成才,创新基于实践,智慧来自勤奋,成功在于坚持,素质优于博才,功绩归于团队,事业始于足下。
钟群鹏院士近照

   1952年,成绩优异的钟群鹏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
   1953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飞机工艺专业学习,是北航首届毕业生,后来一直任教于北航。    
   高镇同比钟群鹏大6岁,俩人同框出现在北航对健在的20余位院士的宣传栏里。北航弘扬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宣传资料,排在首位的是当仁不让的都昌籍院士高镇同。不说高先生在中国航空领域的泰斗地位,就是单论他的年龄最大、入职北航最早、当选院士最早,这“三最”足以奠定高镇同在北航院士队伍里是领军人物。他的学生钟群鹏会被作为北航排前十名的院士作推介宣传。
钟群鹏2008年题祝高镇同先生八十寿诞

   2008年10月15日,钟群鹏为高镇同八十寿诞书写祝福语“师德高尚,桃李满天”,并恭敬落款“学生 钟群鹏”。2024年10月27日,北航举办了钟群鹏院士九十寿诞庆祝座谈会。鲐背之年的钟群鹏院士在发言中表示,他自1955年进入北航材料学院以来,学校和学院持续给予了广阔平台与优秀资源,时至今日,亲眼看到学校及学院的蓬勃发展,备感荣幸,愿意再为北航工作奉献二十年!他随后和与会的学生及挚友开展充分交流,共同回顾了在学院发展过程中探索科学前沿、落实人才培养的光辉历程,并寄语新时代青年教师牢记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为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发展持续作出自己的贡献。钟群鹏院士与高镇同先生一样,成为空天报国的国之脊梁。
2008年高镇同先生致辞照
   陶宝祺:功勋卓著流芳长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陶宝祺(1935年—2001年),江苏常州人,智能材料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宝祺于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工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南京511厂实习;1958年至1983年进入南京航空学院压力加工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1983年至1989年担任南京航空学院仪表测试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应用超导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至199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系主任,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1997年至2001年担任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3月31日逝世,享年66岁。陶宝祺长期从事智能材料结构、测试技术和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陶宝祺院士雕像

   陶宝祺院士也是高镇同的学生,当年高镇同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突然昏厥,陶宝祺把他扶到房间,数十年后,俩人都记忆犹新谈论此事。陶宝祺研究的内容是智能材料,不幸早逝。高镇同很伤心,洒泪赋诗:“智能材料谱新章,发奋图强意志昂。壮志未酬寿运短,功勋卓著流芳长。”
张福泽:恩师助推又加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福泽,1936年3月出生于辽宁鞍山,飞机寿命与可靠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席专家。张福泽于1962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结束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宇航工程力学系的学习;2001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席专家。        
张福泽院士 (网络照)

   张福泽院士2008年在老师高镇同80华诞时,动情地写道:“高先生在我事业上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这样说——我滑跑起飞时,他助推;我巡航拼搏时,他加油;我胜利返航时,他喝彩。” 张福泽院士对高镇同先生关爱他的一些细节没齿难忘。他讲述:  
   1976年10月的一天,我吃完早饭,从南苑出发,去挤公共汽车往北航奔,到高先生家已是十点半了。一进门,我很吃惊,怎么这么有名望的教授,与老父老母和一个小侄挤住在约16平方米的一间房子里!高先生见我来访,急忙找一个小凳子很客气地叫我坐下。坐下后,我开门见山地说明请教的问题,即是飞机结构定寿的疲劳分散系数取值问题。高先生说完一些鼓励话后,便转到我请教的疲劳分散系数话题上来(这是高先生一贯处事处人的哲学——先鼓励,后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接着他就从疲劳分散系数的作用意义、定义、公式和取值等方面向我传授。我正听着入神,这时已是12点了,为了不影响他们全家吃中午饭,我说,高先生今天就到此吧,我回去学习后,有不明白的地方再来请教。临走时,高先生还把他写论文和相关资料给我带上。我走出高先生家门,直奔学校招待食堂。我排队买完饭菜后,刚坐下准备吃时,突然发现高先生提一个饭盒向我走来,我急忙起身说,高先生您也在这儿买饭吗?“不,我送一个菜!我们家人多,房间小无法留你吃饭,这个招待食堂要是来晚了,就没菜了,我怕你买到菜,给你做了一个菜送来!”高先生答。高先生走后,我边吃边想,这位在航空领域最有名气的疲劳专家、教授,怎么想得这么细,对我这个无名小卒怎么这么体贴!在后来数十年相处中,我解开了这个谜,他对有求于他的人总是如此。从此,我与高先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凡是我在飞机延寿中,遇到的难题都要请教他而从他那里,基本上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他一时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研究后再回答。就这样,我们在高先生指导下,完成了两个机群飞机的延寿课题,取得数百架飞机的效益。从我事业成长过程来说,这个阶段是我“滑跑起飞”阶段,高先生为了使我起飞得更快,飞得更高,他使足力气助推我!我在任空军可靠性办公室总工程师期间,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和矛盾,都是在高先生的支持和指导得到顺利解决,可以说他是我们的“参谋长”。
张福泽为恩师高镇同题词祝寿

   我于1993年患了青光眼疾,这是我家族遗传病,我的二哥因患此病,已双目失明。为此大家都为我着急、担心,尤其高先生更是如此。当高先生知道我已住院手术成功后,他非常高兴,为我治好眼疾而祝贺。为了保护我的眼睛,还专门买了一副水晶石的墨镜送给我。这副眼镜我当成老师对学生真爱的珍品,收藏着。
   闫楚良:得意门生才识圆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闫楚良,1947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飞机结构可靠性专家,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闫楚良在北航跟随高镇同先生读了7年书,硕士3年,博士4年。1994年,闫楚良46岁,已是工学硕士、副研究员,获得部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就有10余项了。就在那一年,他又报考了高镇同的博士生,成为高先生的亲传弟子。当时许多人,包括他的爱人,都觉得他已过不惑之年,已经“功成名就”,对他的这一决定都感到不理解。但闫楚良一直记得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一个比喻: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外部分便是未知世界,知识越丰富,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大,他画的圆也就越大。闫楚良认为,这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才识如圆,学无止境”,要画出大一点的一个圆,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就要不断地善自己,求解新的未知数。他要追随高镇同先生开始画一个又一大的圆。  
   闫楚良与高镇同相识在1975年,那时他刚刚从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当时,“疲劳强度”在我国还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闫楚良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一个学习班,第一堂课就由高镇同先生讲授。闫楚良后来回忆听高先生的第一堂课时觉得“对我来说,听高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高先生的一堂课,让我追求了数十年,奋斗了数十年,探索了数十年”。  

   闫楚良在庆贺高镇同先生80岁寿诞时如此讲述先生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高先生那时一家三代只有一间房子,我都是晚上11点以后到办公室去找他。深夜,办公室显得很空寂,中间一张大乒乓球台子,高先生伏在上面,头埋在小山似的书籍资料里面。每次去都是这么一幅场景,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后来我才知道,高先生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在这个时期、这个乒乓球台子上完成的。”  
   1994年,闫楚良46岁,已是工学硕士、副研究员,获得部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就有10余项了。就在那一年,他又报考了高镇同的博士生,成为高先生的亲传弟子。当时许多人,包括闫楚良的爱人都觉得他已过不惑之年,已经“功成名就”,对他的这一决定都感到不理解。但闫楚良的哲思理念是“才识如圆,学无此境”,要画出大一点的一个圆,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就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求解新的未知数。他要追随高镇同先生开始画一个又一大的圆。1999年年初,71岁的高镇同院士匆匆结束他在美国的考察,提前返回北京,参加闫楚良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他如此道出蕴含其间的师生情:“这对我很有意义,因为闫楚良是我最得意的学生。”闫楚良的博士论文以卓越的表现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载荷谱编制还处在手工单参数统计处理阶段,而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始借助计算机了,可这在国际上属于保密范畴,很难找到相关资料。高镇同鼓励闫楚良选择攻克这一难题。经过20多年的不懈攻关,闫楚良团队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提出高置信度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闫楚良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老师的高镇同欣喜之余,吟诗一首道贺:“疑团困扰二十年,数据采集亿万千。一旦思维灵感至,拨云见日现蓝天。”闫楚良在北航创建中值载谱荷理论,为飞机定寿延寿提供更准确的尺度,在赞誉和祝贺声中,他诚恳地说:“如果没有高先生的指点,我很难站在现在这个高度,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闫楚良称赞高镇同先生是“科学家的榜样”。他深有感触地说:“向先生求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先生的‘中华学子生于盛世,犹如乘风破浪行舟,驰骋江海。上报国家,下辅黎庶,岂不绚丽一生。’的人生哲学,‘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治学之道和‘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探讨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育人之道都将让我受益终生。”
   谭建荣:电大求师夯根基  

   2007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谭建荣,是高镇同的一名特殊学生。只有初中毕业的谭建荣1979年收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镇同的《材料力学》授课而走上科研道路,最终跻身院士行列。    
谭建荣院士 (网络图)

   谭建荣1954年10月生于浙江湖州市,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初中毕业,当时全国的城镇初中、高中毕业生大都到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谭建荣虽然没有下乡当知青,但也失去升学的机会,进入湖州机床厂当工人。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地全国各地的分校开始招生时,成为电大首届学生的谭建荣才有了难得的升学机会,三年时间同时修完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两个专业的课程,1982年毕业后升任湖州机床厂技术员。1985年考上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进浙江大学机械系工作,1989年就读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1992年获博士学位后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5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并晋升浙江大学机械系副主任,1996年晋升机械系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任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任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院士,2023年任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1978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国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这种新型高等教育新生事物在当年大学办学规模不足,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之时,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满足了社会上年轻人求知若渴当天之骄子的欲望。高镇同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批聘任的授课教师,主讲“材料力学”。“大先生”高镇同在电大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上课,从不马虎,而是因人施教备好教案,上好每一堂课。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这门课程也因此成为全国范围内基础力学类课程远程教学的先驱和示范,广获好评。当年在湖州机床厂的一线工人谭建荣已25岁了,好学上进的他报考了电大,他后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感叹:“电大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后的学习机会了。”谭建荣从那台仅有的10多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上,一节不落地收看了高镇同教授的课。
都昌一中弘扬高镇同院士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现场

   2012年7月,谭建荣与老师高镇同两位院士有过一次见面的机会归认师门。谭建荣当面感谢高老师30余年前的电大材料力学课,为自己以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学术研容奠定了扎实基础。高镇同为自己学生的成就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曾经在电大任教付出的艰辛劳动泽及后学感到欣慰。
   高镇同院士曾言“我的奋斗目标是:努力使学生超过自己”。“一门六院士”,让大先生高镇同这位永不知疲倦的园丁精心培育的百花园里,春光烂漫、姹紫嫣红……


来源: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3条评分积分+6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4-11-3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4-11-3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4-11-30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28342
积分
33230
贡献值
2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2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1-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8
积分
7270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24-11-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1-30
德高望重,民族栋梁!

发帖
19493
积分
152911
贡献值
35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4-11-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1513
积分
811744
贡献值
226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4-11-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725
积分
24729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4-11-30
国内多数科学家的成功根源在一定程度上遗传了其祖辈具备较高智商和出色学习能力的天赋,再加上祖辈为后代提供的物质基础。

发帖
976
积分
950
贡献值
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4-11-30
写出来这种文章的也是天才。看过的都是蠢才

发帖
1952
积分
12966
贡献值
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2-14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4-11-30
          

发帖
6316
积分
35564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4-11-30
感谢分享

发帖
143
积分
1411
贡献值
1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3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4-1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4-11-30
和都昌有毛线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