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7阅读
  • 6回复

说不尽的矶山岛(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18
积分
7226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5-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45

       按语:东晋名将陶侃(259-334)就是从矶山岛上走入仕途的。他的故居就在矶山村民委员会辖地——陶园水库内,他的母亲就葬在西河村民委员会辖地龙口湾的牛眠嘴,陶母是中国四大贤母之一。陶侃靠母亲种桑麻绩线换钱供他读书。在母亲的教育和培养下,走入了仕途。入仕后曾多次接受母训,改过而知新。陶公彪炳史册的一生值得都昌人民世代敬仰。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都昌有陶公庙46座。现今保存较完整的陶公庙有北庙、西河陶公庙、蔡岭镇东平陶公庙和大树八屋王村的陶侃纪念堂。陶母的育儿箴言,也是当前各级监察和纪检部门教育干部的金律良言。她的许多故事流传至今,以后我们不定期刊载。

从矶山岛走上仕途的陶侃

在都昌造船总厂的龙口湾下首有一牛眠嘴,那里有中国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湛氏之墓。牛眠嘴下首的山嘴,在湖边有一巨石如台,就是都昌八景之一的“陶侯钓矶。”据清同治版《都昌县志》第十六卷古迹篇载:“钓鱼台,即钓矶山。以其临湖有巨石如台,昔陶公钓尝坐此,后人因指为钓鱼台。”再走过狮子山,在大矶山东麓的陶园冲,又称陶桓冲,就是陶侃与母亲湛氏的住地。

陶侃(259-334),字士行。其祖父陶同(180-249),生陶丹(213-264),初征为东吴牙将,东吴赤乌年间为太子舍人。刘凤元年(252),吴会稽王孙亮登基后,封陶丹为扬武将军加柴桑侯,陶丹官迁柴桑。元兴元年(264),司马氏攻掠吴地柴桑,按晋《迁徙令》陶丹被迫徙居德化(今九江县),并失去了俸禄。一个官宦之家在失去俸禄之后,是何等的困苦?故陶丹在贫病交加中去世。陶侃母子失去了丹公,孤儿寡母生活更加艰难。陶母草草葬夫于鹤问湖仙居乡兴良社。母子守孝三年后,约于宝鼎三年(268),母湛氏(239-307)携侃儿欲回娘家新淦,从德化逆水而上进入新彭蠡泽。当陶侃母子行至松门石镜时,见松樟叠翠,饶水浪翻鱼跃,两岸农户、渔舍依水而立,是一处渔米之乡。遂徙居于鄡阳县望仙之陶园冲,筑卜于金线吊葫芦。即今都昌镇矶山村民委员会辖地陶园水库内。(一九五八年建陶园水库时清理出三处宅居地遗址,约600平方米)。

[attachment=869523]

关于陶侃是哪里人氏?学者有多种说法,曰“祖籍鄱阳郡,徙居庐江浔阳”;曰“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阳”。

据陶维墀《长沙桓公陶侃系年谱》载,陶侃六世祖陶敦,于永建元年(126)参与了弹劾中常侍程璜事件,涉案多人遭帝呵斥。敦公为避祸而合族定居丹阳(今南京当涂间),故陶侃祖籍丹阳。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领浔阳、鄡阳、鄱阳等八县。敦公四世孙陶同(180-249)避三国鼎立之乱,随溧阳侯陶谦徙居潥阳,汉末(约219年前后)陶同又避乱居江右。吴景帝孙休永安二年(259)陶侃诞生于柴桑,这时柴桑隶属于鄱阳郡,故许多典籍称陶侃系鄱阳郡人。晋惠帝永安元年(304),析鄱阳郡置浔阳郡,鄡阳归属。因此鄡阳县在九十四年的行政建置中,形成了鄱阳郡,领鄡阳、浔阳郡,鄡阳归属。故陶侃在《辞位归国表》中称“臣父母旧葬今在浔阳”。所以,陶侃是鄡阳(都昌)人是不争的事实。

陶侃母子徙居地是都昌镇的大矶山东麓陶园冲,而不是十里陶家冲,经考证,举四例典籍记载可以作证:

首先,是陶侃母子徙居矶山有《异苑》为证;最早记录陶侃事迹的书籍是南朝宋刘敬叔(?—约468)著《异苑》,书载:“钓矶山在椒邱(今康山)下流二百六里,陶侃少贫孤常坐此石而钓,累年不移,其石(被)膝磨有痕在钓矶。”《异苑》是刘敬叔走遍名山大川搜寻名人事迹的杂记,在当时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籍,而刘敬叔的殁年离陶侃的殁年只有134年,可见《异苑》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这说明陶侃与母亲湛氏在矶山“子钓鱼、母种麻、绩纱、织布”度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其二、地势地貌依据;据晋孙放《庐山赋目》曰:“浔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南北朝时期,婴子口以下都是平敞之原或是“低丘起伏不断,丘间平地狭窄”之地。谭其骧的《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演变图中也标明,婴子口以下即今土目、马鞍等地更是“峰隥险峻,人迹罕及。”那时的陶家冲离新彭蠡泽大约有四十多里。陶侃母子不可能弃舟船徒步去荒无人烟的陶家冲。

《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一文记载,“鄱阳湖在上更新世纪,因普遍陆升而呈现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地貌景观。”“所以早在西汉时代就在平原中部、今鄱阳湖中心地区设置鄡阳县,属豫章郡管辖。”《太平寰宇记》载;鄡阳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宋永初二年(421年)废。”县治设置在四望山,即今都昌县周溪泗山。那时,赣江及饶、抚、信、潦水不在今潴溪河口汇流,而是在鄡阳县城西即今周溪泗望山西汇合,又流经西北进入松门石镜港道,即在今都昌县城西汇合修水而注入长江。故《水经·赣江注》中有赣江“总纳十川,同溱一渎”之句。说明鄱阳湖在先秦至两晋时期,南支和北支都是鄡阳平原,而在今潴溪河口以下,都是丘陵地区。靠近今都昌县城这边的赣江,汇流修水通过矶山与松门之间的峡窄而湍急的河面,顷注而进入长江,故而有谢灵运的“攀岩照古镜,牵叶入松门”之句。谢灵运(385-433)是宋永初一年(420年)沉鄡阳的见证人,在他的《入彭蠡湖》和《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中,有“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螟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诗意说明从石壁精舍出山谷到停泊舟楫的地方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在石壁精舍与松门一带,即今大矶山与松门山之间曾经是“荷花迭映,蒲稗相依;林壑敛螟色,云霞收夕霏”的河网交错,稻粟飘香。那时的赣江即今的饶河两岸,全是农舍和村庄,故有“披拂趋南径,入舟阳已微;林壑敛螟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之句。陶母选择落籍的就是这“渔歌唱晚”、“稻粟飘香”的生态环境。

其三、陶姓族人是什么时候居住在十里陶家冲?据都昌《陶氏宗谱原委序》中记载;“曰延寿,袭爵降为吴昌侯,督南康(南北朝时始设星子镇,隶属德化县)考军事。宋元嘉二年(425)改封吴昌公。”这里指的是陶侃五世孙陶延寿(约生于370年)袭爵吴昌公,约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徙居星子镇对面一水之隔的陶家冲。陶延寿后裔不知去向,其世系无从考究。说明陶氏是从“沉鄡阳”以后居住在陶家冲。清道光癸未版《都昌县志》卷九寓贤记载;“晋陶潜初讳渊明,字元亮。太尉侃曾孙。”“初隐邑西大矶山,见宋祖王业渐隆乃改名潜。遯于庐山栗里,终身不应征,命世号靖节先生。”陶延寿与陶渊明是同辈、同一时代的人,陶渊明虽“始家宜丰”,但入仕途后,都在今九江等地任职,是以祖居地即今十里陶家冲和矶山陶园冲为落脚地也在情理之中。都昌《陶氏宗谱》世系篇载,从陶侃以下三十八个世系中的后裔都在外地做官或徙居外地。直至南宋乾道年间,有陶渊明次子陶俟三十四世孙陶严华(1143-1200)居住在陶家冲。陶严华三代以后的子孙又分徙彭泽、桑洛洲、白阳湖、昌邑、鄱阳等地。陶姓在南宋以前居住在十里陶家冲找不到文字资料。

其四,从陶胡两姓的故事来看,那都是后事。据都昌《胡氏宗谱》记载,胡氏都昌开基祖胡受一(1312—?)、胡受二(1318—?),于元至正年间由星子长岭避难徙居都昌县白凤乡土目大族陶姓。

而陶渊明三十八世孙陶琳(1237-1315),于宋末元初先于胡姓,由鄱阳茭塘迁株塘复迁都昌秆林,即今之陶家冲。《胡氏宗谱》还记载,受一、受二的母亲系长江陶氏,故称陶氏为外婆家。2018年大湖圈村立的《十里陶家冲陶胡缘记》记载:“元:胡真四,娶长江陶氏,生受一、受二,胡氏宗谱首,土目谆叙堂敦吉序;战乱,受二偕兄始迁都昌土目,二为陶氏馆甥。”故土目胡姓铭记祖训;“世不欺陶。”说明陶胡两姓居住在都昌土目(陶家冲)时离陶侃已有一千多年,所以不能作为陶侃母子居住在十里陶家冲的依据。

陶侃少时孝廉远播,以致鄱阳贤士范逵(鄱阳县车门人。晋时鄱阳县下段的今双港、车门、珠湖、莲湖均隶属鄡阳县管辖。)造访庐江太守张夔,路过大矶山,陶母截发易酒待宾,使范逵“乐饮极欢。”后范逵向张夔推荐陶侃,夔召侃为鄱阳督邮,继尔为浔阳渔梁吏(即在长江及彭蠡泽湖课收缴渔税的小官),寻辟为南蛮长吏。后领枞阳令(长江北岸,今安徽省南部)“有贤名”迁主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晋皇室发生“八王之乱”,永兴二年(305)陈敏叛晋作乱,荆州刺史刘弘表奏举陶侃为江夏太守。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陶母逝世。当年陶侃在陶园冲卜居期间,真正访到了一处牛眠地,即谢灵运筑精舍上首有一大山湾,湾内有山嘴,形如卧牛眠栏,此嘴称牛岗嘴。山嘴中央即一穴牛眠地,陶侃将母葬于此地。同时向九江德化,临江新淦、临川、鄱阳发出四柩衣冠棺,陶母葬牛岗嘴即今都昌镇西河村民委员会辖地。

陶侃仕晋室有功,后“位极人臣”督荆、江、梁、雍、淮、广、益、宁八州军事,封长沙公,殁葬长沙,享年75岁高寿。

来源于《鄱都文史》(都昌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供稿)

3条评分积分+15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09:52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前天 22:56
都昌平安幸福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前天 16:20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118
积分
7226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5-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5:49

发帖
1118
积分
7226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5-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5:51

发帖
87095
积分
1177679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6: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38938
积分
1015178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前天 22:5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52
积分
71414
贡献值
2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09:31
此文有误即是明朝初期受二与其叔真四一同逃到土目陶家员外家,其叔走了,受二留在此地,长大后娶员外之女为妻,后生子叫福明,再后来发展十八屋胡家。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昨天 09:5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