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4-11-23
- 在线时间3697小时
-
- 发帖3099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789860
- 贡献值22236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0990
- 积分
- 789860
- 贡献值
- 22236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一起讲(29):和合南溪大屋村的故事 故事原地:和合乡南溪大屋村故事讲述:曹冬发 文字整理:徐红生 我们都昌县和合乡南溪村土地岭曹家起根发脉的祖宗是长泗公。长泗公的长,是长子长孙的长,不说长长短短的长。长泗公出生在长岭,今天属于北炎那一方。 从长泗公再往上追根溯源,是因为唐朝的时候黄巢起义造反,我们都昌龟山曹氏起根发脉的老祖宗曹荐公,带着一家人避战乱,从安徽宣州南陵鹿岭迁到九江彭泽悬鱼洞前面。谱上记载,那个地方林深岭窄谷狭,躲战乱是好地方,但世道太平了住那里很不方便,于是,荐公的儿子贺公,就迁到了都昌龟山。我们都昌的曹姓叫龟山曹氏就是这么来的。 贺公五世孙文秀公,从龟山迁到了长岭。生了四个儿子:高、言、京、亨。曹言公的次子是泳之公,我们的长泗公是曹泳之的九世孙。长泗公在元朝至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321年,从北炎迁到和合。最初住在小埠岗山脚下,叫老屋场,再迁到土地岭有个神奇的故事。 长泗公生于1307年,1321年迁到小埠岗山脚下,虚岁才一十五岁,从几十里外的老家北炎迁到和合。古时候,当真是男到十五达父志,女到十五管家娘。 长泗公在小埠岗住了好多年,生儿育女已经是一大家人了。老祖宗勤快,种田地之外,还养猪娘卖猪崽积攒钱财置世业。 忽然有一天,马上就了产崽的猪娘,打翻了栏槅门,跑了,不见了,这在当时肯定是个大事。猪娘就要下崽,两个月后猪崽长大了卖出去,就是一大笔钱。这个时候跑到外面,要是被豺狼吃了,猪娘猪崽加起来,损失就太大了。 一家人四处寻猪娘。第一天在近处没寻到猪娘,第二天往远处寻,寻到了。猪娘跑到三里多路外,也就是现在的大屋村的座山,在座山的一棵大樟树下。猪娘太平无事,还生下了一窝太平无事的小猪崽,一十好几只。常言道:种湖田养猪娘,都是靠运气。种湖边的田,田脚阔,不用肥料,没有虫,还产量高,但就怕大水淹。运气好的这一年水势小,洪水恰好淹到这块田的脚下,收获满满。运气不好,禾刚扬花就全淹了,颗粒无收,费了气力不算连种子都亏了。养猪娘也靠运气。运气好时,一窝下十五六只猪崽,养两个月份能换回一大笔钱。运气不好时,一窝就下一两只猪崽。如果真是下了一只两只猪崽,主人就不要了,花不来。猪四狗三,猪娘怀猪崽的这四个月,就白养了,用的还是好饲料,折本加八。 长泗公找到猪娘和一窝猪崽,既高兴又苦恼。高兴的不仅是找到了猪娘,更因为猪娘这一窝下了一十好几只猪崽,和之前少的时候不止翻倍。这头猪娘养了两年,前面没有一窝超过十只猪崽,老祖宗正说供这个猪娘花不来,这一窝的猪崽再和之前一样少,就把猪娘剪了,育肥卖剪仔猪婆肉。这个猪娘像是听懂了老祖宗的话,不想被剪被杀,跑到这个地方下了一大窝猪崽。老祖宗苦恼的是,刚刚下崽的猪娘不敢移动,这里荒郊野外的,离老屋场那边家里三里多路,一桶滚猪食拎过来都凉了。 无奈之下,老祖宗就着大樟树下的猪窝搭起了茅棚,茅棚里搭起了临时锅灶,安排家里人在这里照看大猪小猪。 本来,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又和猪住一块,肯定让人不舒服,但结果是,家里安排那个儿子媳妇来茅棚里管猪,那个儿子媳妇都感觉特别开心。打个比方说,在老屋场的家里有点咳嗽,一到大屋里这边咳嗽就好了。小猪长到一个月之后,完全可以连猪娘一块赶回老屋场,但一家人都不愿意。到猪崽满了双月被捉走了,猪娘又怀了崽,家里人故意把猪娘放在野地里,看猪娘是选择老屋场那边还是大屋里这边,结果猪娘选择了大屋里。 老祖宗一家人都相信大屋里是块风水宝地,就搭起烟舍安排儿子媳妇在这边住。老屋场那边正屋洒屋好好的,也留了人住。一大家人分在两边住着住着,没过几年,全部住到大屋里这边来了。没有人喜欢老屋场那边。大屋场确实是好风水,长泗公一家人丁兴旺。到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之前,长泗公快六十岁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将子孙分居,分成七个村庄。大沙有三个屋场,义公有曹太湾里,白都里那里有个白土曹家,土地岭当地留了两支。后来从这七个村庄,又迁出了许多村庄。据说长泗公的儿子和孙子辈里,还有迁到远处去的。因为信息难沟通,就失去了联系。明朝瓦屑坝移民,也迁了好多人走。抱鸡婆山那里,有一个玉兰塔/坦(音),原来是玉字派的玉兰公一支的屋场,人都在明朝迁走了,不知道迁哪里去了。 最开始那头猪娘做窝的那块地方,我们叫樟树下。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那里有我们土地岭曹家的总祠堂,叫樟树厅,每年正月初一都在那里拜谱年。听老辈人说,樟树厅更早叫猪婆厅。因为这个名字不雅致容易被人笑话,就改称樟树厅。(百说百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