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41阅读
  • 8回复

梦里青春——琐忆阳峰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095
积分
1177679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梦里青春
——琐忆阳峰中学
詹冬华

大畈村祖祠
   我家住在阳峰乡竹林大畈村,濒临鄱阳湖,地处大沙乡与三汊港镇之间,但行政区划归阳峰乡。别人问我老家是哪里的,我都要多说几句,告诉人家,大畈村原归大沙乡,靠近三汉港,后划归阳峰乡。因为一说到阳峰,大家都会想到阳峰乡政府以及往北的广大山区,而很少会想到鄱阳湖边上的竹林大队也归阳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从竹林小学毕业后,便去很远的阳峰中学读书了。按当时的规定,各乡镇的小学生毕业后只能到乡镇所属中学就读。第一次离开温馨的老家,要到完全陌生的远处去读书,这是我要经受的人生第一次考验。但没想到的是,正是在阳峰中学的读书经历,装饰了我往后多年的梦。在梦里,我经常回到阳峰中学,那样的青春洋溢,那样的奋发昂扬。

   远山坳口
   1988年9月1日,父亲挑着行李,送我去阳峰中学报名。同村还有好几个同学,都到那里去读书。身边有伴,心里不慌。阳峰中学确实很远,七八里地全靠脚量。到了学校,我们找到所分配的寝室,将行李(一只大木箱子、被褥)放好,安顿好我之后,父亲就回家了。我们住的是集体宿舍,一间瓦屋,进深四五米,长约30米,好几个班的人都住在这里。我们睡的是通铺,分上下两层,大概5米间隔就有一个大木桩,用于固定并分隔通铺,有木质踏脚,可以上下。一个班级大概就给了10米的通铺,分下来每人只有6寸宽的地方。一个人是无法住的,我们只能几人合住一个被窝。住在上铺的,空气稍微好点,但上下麻烦。住下铺的,进出虽然方便,但上面的床板漏灰,更是苦不堪言。我们用蛇皮袋钉在头顶上的床板反面,算是一个庇护。寝室阴暗潮湿,大家都挤在一起,时间一长,皮肤就遭殃了。不是这里痒,就是那里疼。有的是红点点,有的是水泡泡,也叫不上什么名。那个时候,我先后得过好几种皮肤病,痒了就找医生开点药,抹一抹,慢慢也就习惯了。记得有一次,我腰上长了一小片粟米粒样的东西,又痒又痛,而且向周边延展,医生说是龙船疮,如果围成一圈,就有性命之忧了。医生开了一种药片,捣碎涂抹在上面,也不见效。母亲打听到村里有位老婆婆会移龙船疮,就半信半疑,决定去试试。婆婆用毛笔将患处圈起来,再在木质鼓皮上画出同样的线圈,拿出几张烧纸卷起来点着,在患处照了照,再放在鼓皮上照。口中念念有词,整个过程就结束了。神奇的是,过了一天后,腰上的疮渐渐不疼了,慢慢就好了,此后再也没有患过。
   卫生条件不好,这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感情融洽,好似兄弟。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们就轮流讲故事,特别是讲鬼故事,既想听,又怕听,最后搞得睡不着觉。第一次来到这个寝室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窗户往外远处有两座山靠着,中间有个很大的拗口。有人说,那下面就是山里王家。那个时候,正播放电视剧《西游记》,我对里面的白骨精那一集很是上心,看上去总觉得那座山很阴气。白天还好一点,到了晚上,一想到电视里面的妖精画面,就自然与远处的山口联系在一起了,总觉得窗外有只利爪随时会伸进来,怕了就干脆蒙着头睡。过了一两年,我随父亲推车到杭桥乡去卖包菜,经过铸犁山村,那里也有一个很相似的山口,有人说翻过那座山,就是阳峰乡的山里王家,我幡然有所悟。
   瞥遇彗星
   我们平常住在学校,周末可以回家。一周5天共15餐饭,以吃干菜为主,一般是干萝卜丝、干盐菜、干豆角等。母亲担心菜会馊,多放油盐。我们都有一个小木箱,米、菜等各种食物都放在箱子里,时间长了,实际上菜还是会变味,关键是自己要学会适应。好在学校的制度比较变通,允许大家星期三回去一趟,拿菜或者换衣服等。初一的班主任是杨家楼老师,杨老师和善仁慈,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若是想回家,跟他请假总会得到批准。但有一次,情形大不相同。记不得是星期几,但一定不是星期三。傍晚的时候,同村的几个人来邀我晚自习后回家,说是村里面有人盖房上梁,放录像庆贺。我一听有录像看,便魂不守舍了。当晚下自习后就跟着大部队回家了。果不其然,录像里放的是我们喜欢的武打片——《十八铜人阵》,看得很过瘾。第二天凌晨4点,伙伴们就来喊我去上学了,我们要赶在早操前到校。大家一起飞跑,也挺有意思的。那天早上比较冷,地上的霜踩得吱吱响,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只管沿大路跑,大概到了付家山附近的阳峰食品公司,突然听到头顶上空嗖的一声响,随即眼前一片白亮,周边的山也照亮了,道路村庄顿时显形。我回过头一看,只见一团蓝白色的火球拖着一条白尾巴往西南边天空去了,有点像放烟花,但亮度速度要大得多,而且是横穿天空,整个过程大概两秒左右,转瞬就没有了。我们都怔住了,这时有人反应过来:
  “扫帚星”!
  “真是啊,天哪,我们看到扫帚星了,要死,要死!
  “这次偷回家没有请假,回去肯定要受罚!
  “赶紧跑吧!
   大家一想,越发觉得害怕,后面几乎是飞奔着到了学校。时间还早,五点没到。庆幸的是,我们偷回家并没有被老师发现,也没有人举报,这事就好像没有发生一样。但遇见“扫帚星”是真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祸事要发生。
   松鹤精神
   有了这次奇遇,我的胆子越发大了,多次随同学下晚自习后外出看电视。记得寝室旁边有一条大路直通口头詹家,大路与学校之间有一条大水沟,好在寝室旁边地势较高,胆大的可以从上面“飞跃”下去,借势正好落在大路上。但回来时就麻烦了,从外边大路上无论如何是跳不上寝室旁边的高岸的。那个时候,我们只想着出去看电视,口头詹家的电视中正播放电视剧《流氓大亨》《台湾黑猫旅社》,我在白天看得真切,如果发挥得好,是可以跃过沟去的。有一次试了一下,成功了,跟随同学去了,但人太多,挤不进去,只看了几个片段。回来时从大路往上跳,结果落在水沟中,鞋裤沾满了泥水。有了这次丧气的经历,后面就再也没有去了。
因为离家远,想家之情油然而生。每次周末放学回家后,想到又要去学校,心里总是不太情愿。记得有一次,因为什么事,周日没有按时去学校,但又无法向老师请假。第二天周一,我担心老师责罚,还是赖在家里不愿走,甚至产生了轻度的厌学情绪。爷爷看出我的情况,就下决心送我去学校。那时爷爷已经有74岁高龄,他觉得事态严重,说陪我一起去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有爷爷陪着,我心里稍微有点底。记得刚出村口时,爷爷对我说了一句话,“冬华,男子要有志于四方”,路上爷爷还买了一根甘蔗,让我边走边吃。到学校时,上午的课还没有结束,爷爷将我送到教室门口,向老师说明了一下情况,老师让我进教室坐定后,爷爷就独自拄着拐棍回家了,那可是七八里路啊,我当时心里特别不忍。印象中,那天上午是江亲庆老师的英语课,江老师个子高,人很帅,也很和善,讲课时总带笑容。从江老师这里,我初次接触英语,觉得很有意思,那时老师要求将英语课文背下来。周末回家后,有时陪同母亲到地里做农活,我就将英语课文背给母亲听,她虽然听不懂,但觉得儿子很棒,我也觉得很受鼓舞。那时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家长的期许与老师的鼓励。幸好爷爷当时及时发现我的厌学情绪,并果断采取措施,亲自送我到学校。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产生过类似的厌学感觉,对学习始终充满了热情。那个学期期末考试,我拿了班级的第四名。爷爷知道后非常高兴,将家里厅堂上的四个大字“紫微驾临”换成了“松鹤精神”。记得那天,我县文化名流付旦初先生、胡景新先生到家中做客,与爷爷诗书唱和。我刚拿到成绩单,爷爷问考试情况,听说我考了班级第四,来家里做客的两位爷爷都交口称赞,对爷爷说,“好啊,你孙子将来发旺大。”我那时年龄小,喜欢听别人赞美,对别人的夸赞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一定能读书走出来,甚至出人头地。现在想想,表扬或赞美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真的很重要。赞美就像生活中的糖与油,很甜很润,给人以温暖和能量。但要适量,有些人可能受不了过多的糖。批评像是生活中的盐与姜,有点咸有点辣,给人力量,让人清醒。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着老家堂前爷爷手书的“松鹤精神”四个大字,并未真正理解爷爷的用意,只觉得可能是“松鹤延年”之类的寓意。现在回想起来,慢慢明白了。爷爷给我取名“冬华”,字“家松”, “华”者, “花也”。“冬华”亦即冬天的花——梅花,松梅皆不畏霜雪,凌寒独妍。如果真正具备这种体性,发奋努力,假以时日,或能鹤鸣九皋,一鸣惊人。说也奇怪,自从爷爷手书“松鹤精神”并张贴在堂上之后,我的成绩就一直往上走,从初中开始,后面读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各阶段,都是一次性考上的,没有补习再战,非常顺利。它就像一张灵符一样,冥冥之中为我助力打气。
   雪堵烟囱
   我们在学校寄宿,吃饭就比不得在家里自由,想吃啥就吃啥。好在大家都一样,习惯了就好。我们那时都统一用大茶缸子炖饭,我们方言习惯叫“端得”。自己在“端得”里放好米,用绳子将组里同学的三五只“端得”拴在一块,放在一个2米见方的大笼屉里,就不用管事了。我们放好“端得”回教室上课后,食堂的大厨就将七八个大笼屉抬进厨房,放在一个超大的锅上,由大厨统一往每只“端得”里放水,笼屉一层一层叠放,下面的锅里开水翻滚,上面盖上大木盖。这样蒸三四个小时,全校将近1000只“端得”中的米饭就蒸好了。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从教室里蜂拥而出,跑到食堂外面,但到了才发现,我们还是来晚了。食堂外面的石墩上面早就摆好了笼屉,前面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了。值日老师在旁边看着,学生依次到笼屉旁找自己组里的“端得”,在长期的训练中,我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扫一下就知道眼前的笼屉中有没有。但也有些人眼神不好或者故意不好,将别人的“端得”成串地拿走,搞得后面的人找不到,饿肚子甚至哭鼻子。有些人家里比较殷实,为了改善伙食,自己在“端得”里预先放好腊肉,等到饭蒸熟了,腊肉也好了,像一朵鸡冠花一样插在饭面上,很羨煞旁人。有些人受不了这种刺激,直接用“钳子功”取出丢入口中。
   那个时候的米,里面有些糠屑或黑米头,饭熟后,这些糠渣会浮在面上,我们都要将面上一层饭皮掠去,倒在学校的洗碗槽中,最后由食堂管理人员收集起来喂猪。当时学校养了好几头猪,主要的饲料来自学生的剩饭。有一次早读时,我们清清楚楚听到食堂附近传来阵阵猪叫声,我们一致认为是学校在杀过年猪,心想着是不是可以吃上一两块肉。到了排队取饭时,发现平时敞开着的食堂大门紧闭着,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后来与其他学校的同学说起此事,他们说他们班上曾经吃过学校发的猪肉炖海带,也有猪肠、猪血炖盐菜之类的,每班两大盆,一人一小碗。我们就有点遗憾了,三年中未能在班上与同学一起吃过一次肉,哪怕是喝一口汤也好。要知道,那些肥猪都是用我们的剩饭喂出来的啊!梦想破灭后,有些同学就不高兴了,不再愿意配合学校将剩饭规规矩矩地放在指定的饭槽里,到处乱丢,甚至有人将沙子放在碗里,饭与沙子混合,猪就没法吃了。
   那时,附近的村庄有不少家庭主妇将烧好了的菜挑到学校去卖,在学生寝室外面的墙下摆了一排,有各种炒菜、汤等,都是新鲜的,比我们箱子里的干菜要好吃多了。这些菜都是一瓢一瓢地卖,每瓢一毛或五分钱不等。有些人狡猾,从这头尝到那头,根本就不打算买,等尝了个遍,饭基本上吃完了。我那时吃饭比较挑,没有好菜吃不下饭。当时家里几乎每个人都来给我送过菜,而且大家都看到了。一般家人送来的菜都是不错的,要么有肉,要么是鱼。临到吃饭时,同学都来看我吃什么好菜,你一叉我一叉,一大碗好菜很快就被吃掉了。记得有一次上晚自习,还未到下自习的时候,突然听到学校打钟,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一会儿就听到瓢子敲碗的声音,有消息灵通的人说,学校食堂晚上给老师加餐,米粉炖肉。我们口水都出来了,心想当老师真好,早上可以吃油条、包子加稀饭,晚上还加餐吃米粉肉,一定要认真读书,将来当上老师,也可以吃上这么好的东西了。
   学校食堂大锅炖饭,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好像是一个星期四的晚上,天很冷,我们正在上自习,忽然听到有人喊,“下雪了!”随后就听到教室屋顶瓦片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个别人的书上还落了几粒雪子,确认是下雪无疑了,我们欢呼雀跃,等下课铃一响,我们就冲出教室,在外面跳跃奔跑,有人喊:“真是天助啊!”我搞不懂,为什么下雪是“天助”?反正下雪就是一件好事,至少它预示着什么好事。第二天一早起来,外面白茫茫一大片,我们依旧到教室早读。临到要吃饭了,喜讯果然传来,早饭吃不了了,大雪将学校食堂的烟囱堵了,饭根本蒸不熟,经学校研究决定,自今天起放学,什么时候返校另行通知。提前放假,还没有明确的期限。这真的是比学校发肉给我们吃还要大的喜讯,难怪有人说是天助。那天早上,我们饿着肚子,高兴地打点行装,三五成群大踏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远山上的雪,不禁想起毛主席的词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迎面碰上昨晚回家加衣服拿菜的同学,好像是付家山的人,穿了一双高筒靴,裤腿扎在靴子里,靴口还用绳子捆绑了一匝。他不紧不慢地来到学校,有人得意地嘲笑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接告诉他:“老人家,不用来,仍然回去吧!”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无所思,一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样子。那个时候的快乐就这么简单,或者吃了一口好东西,或者多放了一天假,都可以让我们高兴好几天。打那以后,我才知道大雪不仅可以把树压弯,还可以将烟囱给堵了,让屋里大锅上的笼屉里没有热气,最终蒸不熟饭。不过,我们并不关心原因,我们只在乎结果,那就是大家可以提前回家了。哈哈!
   后山草垛
   阳峰中学依山而建,房舍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学校左右不到1公里都是山,后面也是山,一直往后延绵十几公里,附近的主峰叫神仙垴。阳峰中学就坐落在神仙垴最南端的山麓。紧贴着学校有一条马路,西南口接通257县道,往东北通向口头詹家、胡家湾,胡家湾再往东北1里路多点,是楼厦沈家村,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是这个村里的人,我亲爱的姨奶奶也住在这里。前面往南四五公里是狭长的田地或港沟,沿路密布着各姓村庄。那时还没有搞搬迁,村庄皆坐落在各自的山窝或港湾里,大路两边很空旷,站在学校高处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反过来也一样。我从家里回学校时,站在港西湾附近的三汊港桥上,可以直接看到远处的阳峰中学,像一座庙宇一样,静静地矗立在高山下面。长大以后,有时候在梦里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境,感觉像是从阳峰中学后山往上爬,山特别高,风景也很奇伟。学校的后山是我们的天然乐园。
   每天吃过晚饭后到上自习的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就是我们出去“放风”的大好时机。我一般带一本历史书、政治书或者英语书,直接从教室旁边的田间小路奔往后山。说是山,其实也不高,但范围很大。山脊上被我们踩出了一条条光鲜的小路,就像女人头上分梳出来的发际线一样。我喜欢往浓密的“头发”里面钻,这里看看,那里闻闻,直到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才停下来,或是一棵大树下,或是一丛草垛旁,或是某个窝窝里。将书打开,翻到昨天折过的那一页,开始读书。这个地方专属于我,反正也没有人听到,就干脆放开喉咙读。现在还依稀记得,当时在哪个地方读到了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那一段,又大概在哪个地方读到了英国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事情。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有些厌倦了,我就走出小树林,沿着山路边走边读,转弯时突然迎面走来一个女生,好像也是拿着书来读的,晚霞落在她身上脸上,灿然若仙。她看见我,似乎有些害羞,低着头快步走过去了。我也有些猝不及防,突然像寒蝉一样哑了声。虽然只看了她一眼,但眉眼衣着就如“印印泥”一样烙在脑子里了。我估计她走远了,才又开始大声读。但读着读着,慢慢的没有心思了,好像被刚才的那位女同学电了一下,没了定力,开始浮想联翩。
   当然,也不是每次上后山都认真读书,有时候也搞搞“副业”什么的。后山到处都是松树,树上常年有白色的油脂流出来,我将油脂掰下来,放在口袋里。山上还有一种小食物,叫“苦竹得”,其实不是竹子,而是一种类似于板栗的小坚果,桃形,但只有指甲盖大小,我们也摘下来带回教室,晚上有大用。夜幕降临时,我们陆续回到教室里,开始晚自习了。那时学校经常停电,我们都自己制作了小煤油灯,照亮一方小书桌。这种煤油灯现在估计绝迹了,但制作很简单,用一只空的墨水瓶子做灯身,再找一根用完了的锡制牙膏瓶,将瓶身剪开后刮净里面的牙膏残余,卷成一根灯管。牙膏瓶上端的圆锥形头子正好用作灯头。找一根粗棉线或者鞋带,从灯管中穿过,灯芯就有了。再在墨水瓶盖子上打个洞,将灯芯管直接套上去,添入煤油,就可以用了。全班几十盏小煤油灯一齐亮着,教室里真是“灯火通明”。摘了松树油脂与“苦竹得”,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来。先用圆规叉着一小团油脂,放在煤油灯上点着,特别的亮;真正好玩的是烤“苦竹得”,同样用圆规叉着烧,苦竹一开始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儿,突然从苦竹的一侧射出很长的火焰,随即冒出一缕青烟,苦竹也裂开了,透出一种特殊的香气。我剥开尝了一尝,味道还可以,只是混着一股煤油的气味,咽不下去。上自习在灯上玩火,虽然算不得大事,但也怕老师发现。所以我们一般支开一本书放在灯前,挡住光线。但有时候没弄好,突然看见眼前的书页上黑了一大块,原来是射出的火焰将书烧着了,火焰在书上幽然地跳舞。我吓得半死,赶紧合上书,用手直接拍打,火虽然扑灭了,但书还是被烧了一个大洞,后悔得不行。经过这样的教训,后面就不敢再玩了。
   移动商店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基本上是用胃来理解人生的,所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要看某样东西值多少钱,我们一般将它换算成可以值多少斤猪肉,能买多少斤大米。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过节,一般是难得吃上大鱼大肉的。平时要是有机会吃肉,那是非常幸福的事。如果有块肉不小心掉地上了,我们会立马捡起来,吹一下,接着吃。大概是我读小学的时候,生产队里的小牛犊子走路时不甚自己摔死了,队里将牛肉给每家分了几斤。那时乡下不作兴吃牛肉,一般也不会将田地里的主要劳动力杀掉,吃肉,所以对牛肉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总觉得很膻,没有猪肉好吃。但牛死了,牛肉总不能白白浪费掉。奶奶下厨做红烧牛肉,只放了一些盐和辣椒,牛肉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滑嫩爽口,出乎其料地好吃,那味道至今还能回忆起来。长大后,吃过很多次牛肉,但从未遇到过那次所体验的可口味道。
   上初中以后,离家很远,平日里吃的,零食之类的东西难得一见,嘴巴里淡得很,要是看到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吃,口水就控制不住。在离学校大概还有一公里远的地方,是阳峰乡政府所在地,那里的路边拐角处有一家商店,窗口里面的柜台里摆了各种零食,金橘、蜜枣、冰糖、麻花、油果等,什么都有。但我们学生没有什么钱,基本上买不起。只有一样,我们倒是可以买一点,可以吃上一段时间,但又不算太贵。那就是葵花籽。那时候的葵花籽,不知道是怎么弄的,壳子是灰白色的,估计是用某种东西漂白了再下锅炒,再加入各种调料,甜的、咸的、鲜的,什么味道都有。我们对这种味道没有抵抗力,经过这里时,总要花两毛钱买上一小筒,放在口袋里,边走边吃。因为吃一粒少一粒,而外壳的味道又丰富,我总舍不得马上磕破,等到外壳没有什么味道了,再咬破壳子吃里面的葵花籽仁。但是,一袋葵花籽根本顶不了多长时间,第二天就没有了。那时学校里面有外面的人来卖零食,其中有一位好像是三汊港那边的人,高个,清瘦的脸颊,笑容可掬,声音比较有亲和力。骑一辆自行车,车的后座上装了一个中等大的箱子,里面什么零食都有。什么果丹皮、酸梅粉、鱼皮花生、山楂片等等,全是我们平时家里吃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分装成小包,1包一两毛钱不等,其中的酸梅粉不知道什么东西做的,用一个微型塑料勺挑着吃,又酸又甜,那种感觉恰似鬼子进村,瞬间抢占并征服你所有的味蕾。好吃的葵花籽也有,但他的包装更小,半个巴掌大的油纸袋装满1袋,要卖2毛钱。估计他也是从商店批发来,然后用这些油纸袋分装,卖给我们这些馋嘴的学生。一到下课,大家就围着这个箱子,买这买那。我个子小,根本看不到箱子里面的东西,只能看到别人买什么,也跟着说买那个。后来买的次数多了,才知道叫什么,就可以直接说买什么了。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移动的商店。它滋润了我们的味觉,陪伴了我们的少年青春。多年后,我又在三汉港中学见到那个移动商店老板的身影。
   闻鸡起舞
   到了初三上学期,我开始有些焦虑了。总是一个人跑到后山,看着远处,怅然若失。心里想着,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中考了,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自己的家境不好,将来该怎么办呢?当时的初中生可以考中专、师范、高中。中专是最厉害的人考的,读完直接可以工作;师范读完之后可以当小学老师;高中的级别虽然低一点,但读完后可以考大学。爷爷总是告诉我说,今后一定要考高中读大学。他是以自己的经历,爷爷私塾出身,做过小学、中学的教员,他希望孙子比他更有出息。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能考上师范也可以,但最好是能考上县里面的重点高中,如果去不了县城,那就上三汉港中学读普通高中。
   农历九月份的某一天上午,当时罗老师正在给我们上语文课,我坐在前面第一排,斜对着教室门口。忽然可见一个熟悉的面孔从教室外面闪过去,走到教室前面的墙角去了。我一看,那不是我的二弟吗?他怎么来了?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没有心思听课。下课后,我出去寻找,果然是我的二弟,还在读五年级,孤身一人跑这么远找我。他看着我,脸上有些木然,眼神没有光,像是被什么事罩住了,说:“哥,俺们的爷爷昨天夜里死了。”“啊?……”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惊愕。爷爷病了许久,我们一直在担心,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现在真的来了,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与老师请过假后,我与弟弟一同返家,全然没有放假回家时的快乐。心里忧伤又有些害怕。大概在家里待了一周左右,我送走了爷爷。之后很长时间,我每次回家都幻想爷爷没有走,还在家里坐着。但每次回家,爷爷的书房都是空空的。爷爷不能看到我考大学了,好在奶奶还在。
   此后,我比以前更加努力了,自己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考上好的高中,将来读大学,为爷爷为家里争口气。我当时在初三(2)班,江民潮老师是班主任,教我们数学。当时江老师快60岁了,估计带完我们这一届就要退休了。江老师是墩上江家人,瘦高个子,戴着很厚的眼镜,有点像账房先生。上数学课经常带着一块很大的木质三角板。江老师对我们要求比较严,课上得非常好,有时讲课忘记了时间,口里的唾沫来不及吞掉,会堆在嘴角。江老师当然忘不了经常给我们加油打气,其实我们是响鼓不用重槌,老师不说也会很努力。当时班上有几个同学成绩很好,杨家山的杨宜鹏、卢家的卢玉红、付家山的付国华、墩上江家的江玉宝、口头王家的王映芳等,加上我。到了后面的冲刺阶段,我们几个人似乎有些暗暗较劲,学习特别刻苦。不仅下了晚自习后还要继续奋战,而且起得特别早。大家并没有约,好像有点比赛的意思,看谁起得更早。有一天凌晨,不知道几点钟,我从寝室偷偷起来,洗漱完毕,摸黑到班上。发现班上竟然有灯光,天哪,我以为我很早,还有更早的。我没有手表,问了一下那位来得早的同学,是凌晨四点,在老家差不多是鸡叫过后。天哪,我真是闻鸡起舞啊!我不禁有些小骄傲了。那年期末考试,我原定计划考入班上前三,但最终只排在第五,江老师让我们几个人帮他誊抄全班的成绩单,我预先看到结果,当时真的无法接受,泪流满面。江老师发现了,问我什么原因,我告诉他实情。他颇为感慨,有一次母亲来校,江老师还将这个细节告诉了母亲,并大加赞赏。说我有很强的上进心,好好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考上大学。等到另一年中考,我并没有考得很好,成绩刚上普通高中线,468分,最后收到了三汉港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三汉港中学与阳峰中学的地理地形比较相似,后面也有山,而且前面靠近鄱阳湖。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到高中读书没有阳峰中学那么有趣了,三年之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相比阳峰中学来说,高中的学习情景在日后的梦中出现得不多。
   寻访旧迹
   高中三年毕业后,我考上了九江师专中文系。全村的人都来庆贺。大学三年毕业后,我回到母校三汊港中学教书,但我不想这辈子就这样。那三年的时间里,我白天工作,晚上复习考研,2000年考上了江西师大文学院的研究生。2003年硕士毕业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一种闯劲,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考试,最后竟然还考上了。2006年,博士毕业后,我与妻子回到江西师大任教,一直到现在。虽然一直在外求学漂泊,但梦里常回到初中的阳峰中学,有时候梦境中会掺入现在的一些工作生活信息。梦里面,阳峰中学的教学楼更高更雄伟,后面的山也更险峻,学校前的马路两边油菜花盛开,通向某个神秘而又温情的地方。
   前几年的正月某一天,我与博士同学柳春蕊突发奇想,一同去阳峰中学的后山寻访旧迹。柳教授是阳峰的名人,竟然也是阳峰中学毕业的。我们到了后山,发现原来的路没有了,隐隐约约有一条小路,两边长满了茅草。山脊上的大路也变窄了,勉强还可以上去,但满眼漫芜一片,没有人迹。看样子,要想找到原来读书的草垛是不太可能了。我听说这些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山上植被茂密,时常有野猪出没。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没有在山上逗留太久,从小路逶迤而下,到了阳峰中学的旁边高岸。与读书时不一样,阳峰中学已经在四周砌了高墙,估计是方便管理。可想而知,学生要想出门到后山走走,是完全不可能的了。那天正处寒假,学校没有人。我们想进到校园看看,想走正门,又怕锁着白跑一趟。所以当时决定,从高岸上跳进校园。从上面往下目测,大概有两米左右的高度,要是在小时候,这个高度眼都不会眨一下,直接往下跳。但年纪大了以后,胆量不够。尤其担心万一没有跳好,两位北大博士摔死或摔伤在阳峰中学,恐怕是要上都昌头条了。我们在跳之前犹豫了好一阵,最终还是柳教授勇猛,直接就跳了,我也跟着跳下去了,当时震得双脚与肚子有点不舒服,缓一缓就没事了。下去后,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发现原来住的宿舍没有了,食堂也换了。校内建起了很多高楼,许多旧迹不复存在了。稍微看了一下,我们就出校门走了。
   回头想一想,也难怪。从我1991年初中毕业到现在,已经过去30年了。这么长的岁月,还有什么不会变。阳峰中学的同学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楼舍也焕然一新,甚至连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理念也与30年前大不相同。很想再回去看看母校,做一回学生,坐在当年的教室里(或者那个地基上的新教学楼),听老师讲课。旁边或许还有与我当年一样大的同学,与我这个老学长坐在一起听课,不知道会不会感到诧异。(本文来源:根脉阳峰)



5条评分积分+216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9-18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9-17
快乐生活罗 积分 +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9-17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9-17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9-17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87095
积分
1177679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17


詹冬华,男,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2003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师大首批青年英才培育资助计划”人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教师,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艺批评、中国诗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著作3部《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不惑卮言:文艺理论与艺术批评论稿》、《杨晦评传》,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课题1项。著述逾百万字。

发帖
25680
积分
30555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1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342
积分
150520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9-1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1299
积分
279624
贡献值
992
都币
1
在线时长: 1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9-1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683
积分
24677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9-17
本文作者算是生在书香门第。在都昌县,三汊港中学似乎有点灵气,人才辈出。

发帖
138938
积分
1015178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9-1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2284
积分
453359
贡献值
788
都币
12
在线时长: 6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9-18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926
积分
4499
贡献值
2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9-18
一个文学博士,满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道理,只有满满的回忆与深深的寻梦情怀。看场合说话,这才是博士的可贵之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