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2阅读
  • 3回复

[原创]高塘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98
积分
141969
贡献值
-42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7-09

再造高塘

六月中旬,在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张一瑛老先生的热切鼓动下,要我帮忙联系大港高塘方面,研究会要组织一次去高塘的采风活动,时间定在七月一日这一天。为了配合都昌的大旅游开发,决定在鄱湖论坛出一期高塘专辑,隆重推介高塘。初闻此讯,深为高塘欣慰。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找到大港中心小学的领导石先生,请他帮忙与山里联系采风事宜。两天后,石先生来电告诉我,山里的事情一切安排妥当了,我深以为喜,连连谢过。之后,赶紧赴张公处告之。张先生遂将人员与行程安排,详细地向我作了介绍,并要求我一路兼作向导和解说员。我婉言谢之,张公不许,因我已有过一次高塘之行了,不由默然。

七月一日这天,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我们一行十人,分乘两辆小汽车开始了这次的采风活动。汽车一路风驰电掣,于上午八点十几分钟,便来到了位于大港水库的,赴高塘的渡轮码头。码头前不见渡轮的影子,岸边散落着等渡的人们。听山民介绍,因是梅雨季节,山里道路毁损严重,车子是不能进山的,迫于此,我们一行只好弃车进山了。而这一次的行动,便也就成了去高塘真正的踩风了。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终于听到了哒哒的马达声,在伸入库中的山咀处,渡轮缓缓驶了过来。不多时,靠上了码头,大家弃车登船,唱着山青青水清清的歌儿上了渡船,开始了向高塘寻幽的旅程。

 

 

路线错误

梅子黄时雨亦晴,偶得奇景赖天成。我们一行搭乘大港水库库区内的渡轮,兴致盎然地站在船舷欣赏两岸风景,但见两岸松青竹翠,云绕青山之侧,峰出云岫之上,真一幅水墨丹青图画。看库水悠悠,风吹过碧波荡漾,绽放涟漪不由心旷神怡。正当我沉醉在遐思中时,渡船已靠上了码头。同伴唤我下船,我这才回过神来,觉得自己真的有点醉了,醉在这一路的山水中了。

下船了,便开始我们几近二十公里的山道旅行了。雨中的山道油滑而又软绵有弹性,起初登程,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行将千米左右拐过一道山咀,山咀上的半坡处有一天然巨型树根,造型奇特,形似恐龙。我赶忙摆弄相机,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并给它取名为根生恐龙。

拍完了恐龙我们继续上路,大家一边聊着,一边赶路。不时跳越沟坎,淌过溪流,沐天霖小雨,兴致勃勃地向高塘而去。行至半途遇一岔道,张公问我,明然,我们该往哪条路走呢?因我前次进山是以车代步,所以只能凭着模糊的概念辨路,再加上以事隔三五年了,概念不清,我含糊地说走左边那条道。大家便按照我指明的方向继续前进。

我走在队伍的前面,走着走着,感觉上愈发不对。心里便忐忑起来了,路是不是走错了?幸好发现前方不远的路边棉田地里有农人劳作,我紧跑过去问询他们,问后才知道果然走错了路。于是,我招呼大家赶快回头,重新回到岔路口上右边的那条道。我打趣地说,同志们,真是对不起,本人犯了一个指导性的路线错误,好在及时发现了错误,希望大家积极的开展批评教育,今天可是七一呢,怎么能犯这个错误呢?该打。同伴们听了亦附和着笑起来,七嘴八舌的数落起来了,你这个向导是怎么当的?回家陪孩子去!

谈笑间走上了正途……

 

 

观音寺

观音寺座落在去高塘的路旁,一座危崖边的巨型大石上,石因寺名而叫观音石。临涧的石壁上曲生一棵虬结的,叫不出名的老树,也不知它已生长了多少年了。似一条欲腾空的飞龙,昂首向天,啸傲九天而去。真乃高塘一绝景也。

现在的观音寺,红墙碧瓦,宽敞明亮。是前年下半年重建的,只是已不复当年的模样。记得我首游高塘时,那时的观音寺是个小型的八斗拱檐式的塔状小寺。东西南北各开一扇大门洞,不用寺门。寺中央是长明灯座,座上长明灯经年不息,春夏秋冬四季,无论刮东西南北风,怎么也吹不灭长明灯,在当地引为奇事,神谈。

原来四面寺门洞开,空气从四门进入,四个方面的气压均衡,气流从四面进入寺中各自遭到对方同等压力的对抗,无形中在寺的中央形成了一块相对静止的气流区,气流缓慢,所以才出现了长明灯风吹不灭的奇观。如今老寺毁了,只是再也不能重见狂风中灯影闪烁,长明不灭的绝世盛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9 21:48:48编辑过]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698
积分
141969
贡献值
-42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7-09

   

 

在高塘山里有五个待开发的溶洞,它们分别是龙洞,鼹子洞(蝙蝠洞),箕口洞,野猫洞和雷公洞。由于天气及时间的关系,我们一行只来得及寻访了龙洞和箕口洞这两个溶洞。

出高塘村口向南行,进入大山,沿着曲曲的山间小道,鄱过两座陡峭的岩壁,一路有惊无险地来到了龙洞所在的涧底入口处。站在涧底,透过林叶看头上星星点点射来丝丝亮光,涧内阴凉温嫩,溪水潺潺,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我们溯溪而上,踩着溪流至涧底,一只洞口高约三米,宽近两米的岩洞张开热情的怀抱,欢迎我们的到来,大家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

来在洞口,左边的峭壁上三道小型瀑布飞流而下,虽不具雄浑壮阔的气势,却也有如闺中少女,娴淑而娇美,自有一番柔情风韵。三瀑注入一潭,潭不深大,水溢潭外成哗哗溪流,一路唱着欢歌出涧而去。大家稍事休息过后,在向导的引领下开始了龙洞寻幽。我们大家便依次鱼贯入洞,初入洞时,人尚可直立行走,待进入十余米后,便得弯腰前行,洞中有溪流出,时有蝙蝠在头上飞过,让人有些悸怕。借着微弱的电光,见洞壁上零散的挂着石钟乳,造型各异。待进到洞中二十几米处,洞内愈来愈黑,通道也愈来愈窄,每次仅只能容一人匍匐通过。由于出发时考虑不够仔细,末能带足照明工具,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照明,可惜亮度终是不够,大家在里面瞎碰,而终于未能深入便退了出来,大家扼腕叹息。龙洞寻幽未果,心有不甘。待回到山腰时,几名老者与体力不济者在林中歇息,我与其它几位同伴拉着向导奔箕口洞而去。穿过一片松林,蹈过一片竹海,来到了一片茅的世界。遍布山岭的芭茅,摇着白色的絮花,那是多么壮观的一种气势。风过处,茅摇花舞,让人沉醉。

去箕口洞,我们必须钻过这片茅海。为了使自己不受到芭茅的伤害,彼得先生用伞开道,在茅中撑出一条通道前进。而我们几个没伞的人只得放下袖子笼住手,双臂护住脸部,弓腰倒退着前行,真正成了用屁股开道的人。好不容易钻过茅海,在临近箕口洞的拐弯处,但听“扑”的一声,原来是彼得先生摔倒了,可把我们都吓坏了。还好,幸得先生机警,抓住了身边的小树才不至掉下崖去,不过却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越过石崖,我们来到了箕口洞。原来洞似农家常用的簸箕,不深但口面大,洞中宽敞明亮,是一座僧道两家修行的绝妙洞府。洞口的古滕粗壮茂盛,滕身足有尺余,滕上结满了皂夹样的果实。向导说,这叫马卵子,我亦甚觉新奇。洞内虽没有什么钟乳石之类的玩艺,但自有一番大气,让人神怡,心生留恋之意。

坐在洞口,听山间溪水潺潺,松涛阵阵,百鸟欢唱,怡然自得,亦不觉大有远离尘世之喧嚣的感慨,说不定什么时候,真的邀友来此住上几日,过几天清静的桃源生活呢!

 

产子岭?
斩子岭

 

出高塘村南有一处山岭,岭上有两块形似人体的巨石相依在一起,人们呼之为夫妻石。而这个山岭有两个名字,其一叫产子岭,其二叫斩子岭。到底前一个名字正确还是后一个名字符实,让我们心生疑惑。于是,便找来了当地的长老,听他向我们讲述这山岭名字的由来。

原来这道山岭的名字得来,有一个传奇的故事。老者缓缓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当年,朱重八与汉王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十八个春秋,其间,朱元璋兵败鄱阳,退走高塘,才得以获得喘息之机。恰逢在此山岭驻扎,身边爱妾产下一子,朱明王心中甚喜,想今又得一虎儿矣。遂大声说,它日统一天下,便封孤儿为高塘王。说完仰天长笑。笑声未落,有人来报,报,报主公,汉军己到高塘山口。军情危急。恰在此时一阵狂风刮过,吹倒旗杆,朱明王脸色大变,心想,难道是天亡我大明吗?既然是天亡我也,他看看怀中的孩子,我还留他何用?朱重八传下将令,重树大旗,狠下心肠,亲斩犊子祭帅旗。随后亲率将士迎敌。

众将士见主公斩子祭旗,心中大为悲痛,个个竭力死战,奋勇杀敌。终于大败汉军,打得陈友谅落荒而逃,差一点做了俘虏。

因了这么一个故事,高塘王生在此岭亦亡于此岭,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呼此岭为产子岭,亦也称之为斩子岭。鄙人未去查过明史,只觉得这大概是一种传说吧?当然亦有它的神秘所在,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考证。就象那夫妻石是否也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发帖
138946
积分
10151872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7-10
政府应该早点开发大港,让这美丽的处女地早日与人们见面.

发帖
12419
积分
71876
贡献值
50
都币
137
在线时长: 5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7-10
有好地方都应该开发
包括我家旁边的好地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