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4-11-23
- 在线时间1289小时
-
- 发帖8709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177679
- 贡献值11178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7095
- 积分
- 1177679
- 贡献值
- 11178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题记】2021年8月,我的“传家训扬新风”系列曾以《“神针魏”魏稼与他的医学世家》为题,分上、中、下三篇叙写了都昌阳峰乡黄梅村委会魏家山人魏稼(1933——2020)作为江西“针灸泰斗”的人生经历,对其堂伯父魏荷生(1915——1988)作为魏稼的医学引路人的人生轨迹也有追寻。2024年5月4日,我在都昌县城山水清华小区采访了都昌一代名医魏荷生的幼弟、91岁高龄的魏华生(耀宏)老先生。现以“口述实录”的方式,将魏华生老人讲述的大哥魏荷生早年大医精诚的人生故事存录下来,以此纪念一代名医魏荷生诞辰109周年,亦为都昌弘扬中医文化、挖掘名医史料奉献一份心力。魏荷生 画像 名医魏荷生是我的大哥,生于1915年,1988年去世,享寿73岁。我兄弟四人,老大荷生、老二梅生、老三稊生,我是老四,叫华生,派名耀宏。我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兄弟姊妹七人中我排行老小。我出生于1934年4月,今年91岁了,比大哥荷生小19岁,明年就是大哥诞辰120周年了。 先来说说我们的父亲。父亲必大,派名显杨,字椒蕃。魏姓从二十二世到三十一世的世派是“俊杰应显耀,学富继先贤”。据考证,我们芭蕉山魏家村是南宋末年的云峰公由盐田畈迁居四都黄梅岭下老屋场,清代乾隆年间迁至现在居所。我父亲兄弟五个,都以树名入名,依序叫显杨、显柳、显松、显柏、显桂。我父亲魏显杨老大,著名针灸大家、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魏稼是老二显柳的孙子,我比魏稼还小一岁,是他的堂叔。村中入村门楼 (摄于2021年) 我祖父在家务农,家境一般。长子显杨读私塾,天赋很好,清朝末期考取过廪生(一说举人),也就是补了米的秀才。在我家老宅上厅香案上,曾摆着父亲蓄着长辫子,戴着瓜皮帽的一幅瓷画像,一直到前三年父亲遗像都在,可能是三年前被古董贩子图谋盗走了,非常可惜。这张相原照片肯定是辛亥革命前拍的,父亲其实是个拥护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人,表明满清遗少形象的辫子后来早剪掉了。中了秀才的父亲本来可以在官衙谋得一官半职,听说是母亲不让父亲外出为官。父亲在都昌县城靠给人写状纸、打官司为生。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腐败的旧社会,父亲有正义感,同情可怜人,口碑很好,是乡绅一类的知名人士。父亲去世时我才五六岁,记得给父亲办丧事,魏家村家中搭了“号堂”,民国年间的旧县政府派人参加吊唁仪式。 父亲没学过医,大哥荷生成为一代名医不是来自祖传,是拜师学的。后来父亲带着老大荷生到三汊港港头行医,老二梅生同去开中药铺。抗日战争爆发,一天日本鬼子开着划艇,通过鄱阳湖水路入侵三汊港。日寇烧杀抢掠,将港头原本兴盛的店铺烧了不少,我家药铺也着火被烧,药木柜成为灰烬,装中药的圆瓷瓶滚落一地。这个时候父亲已过世,大哥带着二弟为避战乱,回到村上芭蕉山下魏家村继续行医。远眺芭蕉山 大哥20多岁就以好医术和好医德闻名乡间。我来讲讲解放前找我大哥看病的车马临门场景。我记得六月大热天,天未亮我家的院门外就排起了看病的长队。天亮打开院落门,一群找大哥看病的人就拥了进来,挤满大厅。有抬来轿子接大哥上户看病的,大哥见了木轿会很生气,觉得由人抬着出门太声张了,对他的人品是种羞辱,非要将轿子打发回去才肯答应动身。有骑马过来接的。当年村前的畈头上有棵大樟树,树下常有做善事的老人摆个茶摊,免费为来往黄梅岭的过往行人歇歇脚、提供茶水,所以叫“茶亭树”。有次大哥骑着接他出诊的马,他戴着礼帽没抬头注意,竟撞上了大樟树的枝桠上,头上起了个小包。有的病人家怕大哥太忙,请不动他,就请能说会道的人上门,将病情说得如何的重、将与魏家转弯抹角的关系说得如何的亲,请大哥出诊。有的推着土车来接,背后接绑着靠档,底部垫着被子。那时乡下的土路高低不平,用车推人,还没徒步快,大哥总不坐推车。大哥出诊,很多的日子可说是披星戴月,从清早出家门,到断黑进家门。为了能挨饿扛得久一点,他早晨炒饭偏硬、偏焦,好让吃下去的东西在肚子发胀,延误用餐时肚子发空耐饥饿些。有时在这个村看了一家病人,邻村的病患听说魏大夫来了,急着追过来就场看病;如果赶到魏大夫前脚刚离开,病人还会由家人陪着追到下一个村庄去找魏大夫看病。本文作者(左一)在采访魏华生夫妇 大哥不只医术好,医德也好,真正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讲一个我亲自见过的事例。我们芭蕉山魏家在黄梅岭南边山脚下,黄梅岭北边山脚下有个宋姓村庄,现在归土塘镇管辖。1949年前,都昌还没解放时,宋家有个30多岁的男子,面黄肌瘦,肚子鼓胀,现在看来可能是患上了肝腹水或脾脏肿大,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有一天,被病魔折磨得要死的男子来到我家找大哥看病,并怀着绝望问自己的病可有救。大哥一番望闻问切后,说你的病可能有救,我来开三副中药你服下,看效果如何?男子深陷的眼窝里露出一份求生的心愿来,他接过我大哥开出的药剂单,又犯上难了,胆小轻声地问这三服药到药铺拣药可要几多钱?大哥听出眼前这位穿着破烂的男子心中有难处,肯定是家贫到无钱拣药了,他当场安慰了病人,而且拿了拣药的钱给姓宋的这个病人去港头的药店抓药。 男子吃过我大哥的三剂中药,肚子的鼓胀明显好转。接下来,又来大哥这边开单拣药,每次都是大哥将药钱放在病人的衣兜里,让这个几乎是靠讨饭生存的乡亲能吃上中药。三个月下来,这位宋家村男子的病全治好了,也恢复了劳动能力,可下地干农活了。年底的一天,男子拿着自己家里纺织的粗糙的半机“家机布”来感谢大哥的救命之恩,说是家里仅有一块旱地,是自己种的棉花、自己纺织的土布。大哥怎么也不肯收,来人放下半匹土布就走,大哥第二天嘱咐我三哥将土布送回宋家。过了三天,男子又夹来那半机“家机布”,说魏先生如果不收下,大恩不谢,他会日夜不酣。大哥恳切地对这位纯朴的老乡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我家里尽管人多,但也不靠你半机布裁衣,这半机布却是你家的半边家当,穿了你送的布,那也叫造恶!你把身体养好,劳动兴家,等田地产出多了,家境变好了,再来谢我们不迟!”魏家硬是劝回男子将土布带了回去。魏荷生手抄《饶河曲本》 大哥一生行医,医德高尚,就像他的名字“荷生”,他具有荷花一样的高洁品行。 来源:文/图 汪国山九江都昌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