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姊妹墩的传说(二)
不知是哪个朝,哪个代,在很久很久以前,都昌有个真命天子诞生了,他叫罗隐,人称“罗隐先生”。 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宫殿在新庙湖,京城是天造地就,四面高山围成圆形。他小时候,听信母亲谗言,未曾登基便要杀上边叔婆,天帝震怒,命天兵抽出他的龙筋帝骨。 朝庭派兵打断了后河颈,断了龙脉,砍掉南山竹,毁了他的长城干将,火烧凤凰寨,将皇娘烧死。 罗隐先生与人王斗法,饿死在徽州。 这些故事在民间的传说中非常生动具体。 天帝和朝庭也有疏漏之处。 在罗隐下世之时,天帝派了七匹汗血宝马一同下凡,助罗隐称帝。 宝马只是马驹,将军骑上去,才会迎风长大。天帝把宝马放在七姊妹墩上,那时七姊妹墩叫七星墩,墩座落在鄱阳湖的西湖之上,面积有二十余亩,象一个船形的勺子,与北斗七星相应。 墩上古木参天,松罗遍地,白鹤歇在树干,水鸟在草地呜叫,墩上有一座道观,道观嵯峨雄伟,观内有七位道姑,道姑仙风道骨法力深厚,道观前有七匹雕塑的红色宝驹,遍体深红,神态各异,与真马惟妙惟肖。 天帝要道姑守住这七匹宝马。 宝马头向南方与鄱阳的长山相望,每到小麦,水稻收割季节,长山百姓耕地内的麦子,稻子总有几匹红色小马在田间奔跑,样子象红羊,乱啃乱吃农民的粮食,年年如此,有时去赶它,跑着跑着就不见了,农民们感到非常奇怪,有个老农,想了个办法,偷偷在田间撒了许多矮红丝线,以侦察红马的踪迹。 又一天,红马又来了,许多农民,并请了几个猎户,带着毒药钢刀,追赶红马,沿着红线的散落,找到七星墩上红马突然不见了,到处寻找,结果发现在道观前的泥马身上,挂着红线,原来是泥马成精,偷吃长山的麦子稻谷。 猎户心狠,便将毒药连同水银朱砂,塞入马嘴,又在马口前方,用钢刀挖了一条深沟,阻止宝马前行,挖沟时,岩石流血,挖着挖着突然天雷滚滚,暴雨倾盆,几个猎户当场被雷击毙,道观前的宝马,遭雨淋洗,一时溶化为泥,自此长山的麦稻再也没有红马乱吃的现象。 同时,那时在土塘也有个怪现象,就是农民在自己的田里经常发现许多马粪马尿。 原来是宝马头朝南方,尾在北方,故吃在长山,拉在土塘,自宝马化成泥土后,土塘农民的田间便再也没有马粪马尿了。红马泥化后, 不久七位道姑也羽化飞升, 道观无人管理,就颓废不堪,有次附近的渔船,半夜经过七星墩时,似乎听见墩上有咿咿呀呀的纺纱之声,有个大胆的农妇,感到纺纱之苦,就将棉条放到墩上,第二天再到墩上,棉条纺成了棉线,以后经常有人这样做,只要烧上纸,燃上香,态度虔诚,请仙女纺纱,往往真的有效果,大家都认为是七位仙女帮她们纺纱,故逐渐将七星墩称作七姊妹墩,慢慢原来的名称也就被遗忘了。 有一年,有一个外乡秀才,名叫寒波(民间称寒婆婆,系寒波之误)因屡试不第,就做点棉花生意,小小本钱,贩的棉花也不多,人缘好,能占点小便宜,听说这一奇事,就将一担棉花弄成棉条,多买了些香纸,将棉条放在七姊妹墩上,第二天一担棉条纺成了棉纱,棉纱纤细,韧性强度好,穿在身上,薄如蝉翅。 他心想,如将这些绵纱运到京城织成布料,售给高官贵妇,定能卖上个好价钱。 他一时贪心,将棉纱寄放在朋友家,又到邻村,走家串户,收购棉花,正值冬末,突然雨雪封门,他身边的钱用光了,只好躲在一个无人居住的破茅屋中,又冷又饿,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向人换米,有了米,没有柴,他裸着身子到门外捡柴,一来煮饭,二来取暖。 他浑身抖嗦,不一会就冻僵在田埂上,当夜北风又大,天气特别冷。 第二天人们发现他赤身露体,冻死在雪地里,都认识他,纷纷你也挑土,我也挑土,有的人用衣襟包土,就地将尸体掩埋,谁知天也可怜他,土坟竟自然长高,小土坡一下子成了三丈多高的土坟。 这个坟坡至今还在从西湖渡到三汊港的小路边。 寒波是正月二十日死的,所以我们这里又有正月二十日寒波捡柴的传说, 如果他捡到了柴,就会连接下四十天乌江雨。 寒波捡柴要特定的天气,天晴怕羞不敢捡,下雨雨淋不能捡。 只能阴阴暗暗的天气,他才会捡着柴,故真正下四十天的乌江雨也是很少的。至于,七姊妹墩仙女纺纱的事,自寒波死后,再也没有发生过。 注:罗隐先生在民间传说中,口口相传,称乐意先生,整理者搜集多家多地的传说,实为罗隐先生之误,故采用多家传说。 洪承松、余传凤等人口述 吴先龙整理 2009.9.12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4-05-19 17: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