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94阅读
  • 29回复

[小说]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3-03-20
10章 炙热的爱
       整个暑假,袁建峰都待在西港袁村,一边帮着父母亲干着农活,一边帮妹妹辅导功课,奶奶那边吃的水和烧的柴也被袁建峰包了,虽然叔叔袁水生家里也有堂弟妹,但婶婶却是个厉害的主,袁建峰对待奶奶谭秀芝始终都很孝顺,也不计较婶婶的那些小事情,这也和袁路生、谭小红的平时教育分不开。袁路生这个暑假盯着袁建峰很紧,袁建峰再也没有机会去徐湾村那边找徐雪琴,只能央求早点开学,直到高考结束。
       两个月的暑假很快就过去了,经过整个暑假的消磨,之前很多新闻都像过眼云烟一样消散,徐雪琴高二果然没有再来永昌二中报道,她以前的那个座位上,现在坐着其他女同学。袁建峰知道,在明年高考结束之前,他都不可能有机会再见到徐雪琴这个昔日的初恋情人,因此他把全部的精力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袁路生看到儿子袁建峰的状态越来越好,心里非常欣慰,也感叹张校长的做法,不仅保护了学校的声誉,而且让自己的儿子得到了磨练和成长,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高二的上学期期末考试,袁建峰果然状态神勇,他不仅重新夺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他只比永昌一中的第一名低两分张校长在永昌县教育局开会,受到了教育局长的大力称赞,说他继承了江西共大优良刻苦的传统,以最少的投入资源,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这让一同开会的永昌一中虞校长倍感压力,甚至在会上开玩笑说,张校长这是从他虞校长的虎口夺食,才挖到的人才。张校长当即笑着回复虞校长,袁建峰是土生土长的永昌二中人,他的村庄就在学校旁边,他的父亲是永昌二中的老师,荣誉当然属于永昌二中。从县教育局回到新妙湖畔的校园,张校长第一次感觉到他们这所农村高级中学,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他要把这种重视当成压力和动力,传达给他的所有学生们,希望这些刻苦学习的学生们在来年的高考中,让永昌二中的学子们取得新的突破。
       1983年的7月,袁建峰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高考,他们这些农村里学子,经过永昌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全都在永昌县城永昌一中高考。袁路生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高考休息环境,特意找到他都昌师范的同学,安排在一中旁边老同学的家里寄宿。其实袁建峰心里明白,他日夜思念的徐雪琴,也在这波涛汹涌的高考大军之中,他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好好考,然后他们俩就可以轰轰烈烈地重新谈一次恋爱。袁建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两天半的高考很快就过去了,这次高考发挥非常稳定,袁建峰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7月下旬,高考成绩成绩出来了,袁建峰以579分的高分名列永昌二中理科第一名,而且全县排名第三,张校长评估了这个成绩,他觉得重点大学板上钉钉的,最终袁路生为了稳妥起见,并且考虑到儿子袁建峰自己想当老师的意愿,最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之前,他还保持低调,每天帮着父母亲干点农活打发无聊的时间。直到8月12日那天上午,袁建峰终于从永昌二中传达室领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切都尘埃落定,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寻找自己失落了一年多的爱情,他要去徐湾村找心爱的徐雪琴。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美丽的新妙湖畔一片郁郁葱葱,芦花飞扬,湖面碧波荡漾,灰青色的永昌二中教学楼是那么的亲切,稻田里的早稻在半个月前已收割完毕,幼小的晚稻禾苗也才刚刚种下,水田里的稻苗像是一排排诗行写在一块块水田里,令人无比陶醉。虽然立秋刚过,这个时候的天气还非常炎热,袁建峰收拾了一下自己,穿上平时很少穿的白色短袖衬衣,带着一顶崭新的草帽,手里拎着刚刚在新妙街上买的一些礼品还有一个西瓜,然后沿着新妙湖畔的田埂,一路往北,他要去徐湾村找回他那尘封了许久的爱情。
       袁建峰走到昔日的徐湾初级中学大门口,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这里应该是初三年级正在暑期补课,妹妹袁建英也在其中。今天他来这里,没有再打着看妹妹的幌子,而是光明正大地跟父母亲提了要去徐湾村找徐雪琴,已经十八岁的他很正式地跟父亲讲,他这辈子只娶徐雪琴一人。父亲袁路生也不可置否,或许是知子莫若父吧,袁路生应该是很了解儿子的这个性格,去年强迫他跟徐雪琴分手,那也是考虑到高考迫在眉睫,现在高考已经结束了,儿子也考上心仪的大学,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因此开明的袁路生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
       当袁建峰拎着礼品西瓜,精神抖擞地走进往徐雪琴家方向的那个小巷时,他刻意在巷口南头停留了一下,因为这条巷子也是他那次刻意“偶遇”徐雪琴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于他和徐雪琴有着特别的意义,那条青石板小路还是那么沧桑,巷子两边长满青苔爬山虎的土坯瓦房也没有什么变化,他此刻似乎看到徐雪琴正微笑,站在巷子的北头等着满头大汗的他。袁建峰激动地往北走,很快就到了徐雪琴的院子门口,徐雪琴的院子里晾满了好的湿麻,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正在屋里前厅凳子上麻,袁建峰大方地走进去,他一眼认出这是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连忙走上前问:“阿姨,徐雪琴在家吗?”
        中年妇女抬起头,看了看戴着草帽精神抖擞的袁建峰:“徐雪琴不在家,你是?”
     “阿姨,我是徐雪琴的同学袁建峰,徐雪琴有跟你提过吗?”
     “你是袁建峰?那个害我家徐雪琴转学的小子?”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想起来眼前这个家伙了。
     “阿姨,我现在已经考上大学了,今天过来一是来赔礼道歉,二是我要跟徐雪琴继续谈恋爱,以后我要非她不娶,请阿姨放心。”袁建峰今天有些激动,虽然一年多没有见到徐雪琴,但他经常在梦里见到她,如今站在徐雪琴的家里,为了能和徐雪琴在一起,他再也不会害怕任何阻力。
     “我们徐雪琴命不好,没有考上大学,怕是配不上你这个大学生,她现在又在永昌一中补习!”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明白了袁建峰的来意,刚才生气的神态也收敛多了,有些叹气。
        袁建峰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前厅的桌子上,很肯定地说:“阿姨,我可以等她,不管她以后读什么样的大学,或者不读大学,我都会娶她的,去年都是我的原因,害得她转学到永昌一中去,以后我会对她负责到底。”
     “建峰,难为你了,去年雪琴背了那么不堪的名声,转学到永昌一中读书,心里压力很大,成绩也上不去,这次高考才考了405分,这女崽俚很固执地要去补习。”
     “阿姨,不要担心,徐雪琴的基础很好,只要好好复习,明年肯定可以考上,后面我也会经常帮助她,让她尽快提高学习成绩,相信再努力一年,明年肯定可以考上大学。”
       余翠兰起身倒了一杯凉开水递给袁建峰:“今天是周六,她晚上要跟她父亲的中巴车回来,明天她会在家里待一天,你坐下来说。”
     “那我在这里等她,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她了。”袁建峰非常期待重新见到自己昔日的恋人。
       余翠兰看到袁建峰的态度很坚决,也不好多说什么,她收起麻机,把地上的湿麻和乱蓬蓬的麻皮收拾了一下,对袁建峰说:“那好,中午在家里吃饭,她弟弟下半年也在永昌一中念高二,你下午可以在他弟弟房间休息一下。”说完,指了指旁边那个开了门的房间,就去厨房做饭。
       余翠兰是那种话语不多的人,和袁建峰的母亲一样,也没有读过书,但心地善良,去年徐雪琴被迫转学,她也默默地接受了,没有像一般农村里泼辣的妇女一样,会跑到男方家去大吵大闹。更何况她女儿已经和袁建峰这小子谈过恋爱,以后肯定要嫁人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还能嫁给袁建峰这小子。今天看到袁建峰这么有诚意上门来,她平静地接受了袁建峰这个“未来的女婿”,她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徐雪琴明年能不能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配得上已经是大学生的袁建峰了,这只能看女儿徐雪琴的造化。因此,作为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也不好过多地干涉女儿的事情,只能等女儿晚上回来跟袁建峰慢慢谈。
      袁建峰主动跟着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也来到厨房,一屁股坐到灶台跟前烧起火来,他一边烧火,一边把第一次来徐雪琴家里的事情,很大方地讲给了余翠兰听,也讲到那一次他就坐在这里烧火,徐雪琴在灶台上煮腊肉粉皮的事情。余翠兰这才踏实一些,原来女儿徐雪琴之前对她这个做母亲的隐瞒了很多事情,或者女儿徐雪琴跟袁建峰谈恋爱,也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了解了很久才开始谈的。她现在觉得袁建峰确实是个很好的小伙子,相信去年女儿徐雪琴没有看错人。
       袁建峰下午在徐雪琴弟弟的房间一直睡到天快要黑了,这一觉他感觉非常踏实,这一年来的努力,一半是为了努力考上大学,一半也是为了今天能与徐雪琴重逢,现在他马上就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昔日恋人了。
       傍晚七点左右,天已经黑了,掌灯时分,徐雪琴的母亲余翠兰已经做好了一桌子的饭菜,摆在前厅的四方桌子上等他们回来。果然徐雪琴和姐姐徐雪芳、父亲徐汉生一前一后走进家门。袁建峰连忙从前厅沙发上站起来,喊了一声:“雪琴。”
        一身学生打扮的短袖长裤、剪短了头发的徐雪琴蓦然看到袁建峰在自家前厅里,她有些吃惊,又有些淡定:“你怎么来了?”
        后面姐姐徐雪芳也走进来,立即认出袁建峰:“大才子来我们家了。”
        徐汉生也认出这个让自己女儿转学的小子,刚要开口说两句,就看到余翠兰一边朝自己使眼色,一边又对女儿徐雪琴说:“雪琴,建峰今天在我们家等了你一整天,好好招呼人家,他是来找你的。”徐汉生才止住了。
      “雪琴,我今天把我们的情况都跟你母亲讲过了,我今天来是为了兑现去年我对你的承诺,以后我不管你考没考上大学,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袁建峰当徐雪琴的家人都在场,终于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真害臊,大才子不要这么直白,把我妹妹吓到,我们去收拾一下,一会儿吃完饭再慢慢聊。”徐雪芳性格很开朗,她早就盼着妹妹能和这个家伙重新开始,没想到这天就来了。
        徐汉生这个暴脾气的退役军人明白了袁建峰的来意,又看到小伙子斯斯文文,很有礼貌,心情顿时好了很多,连忙说:“建峰来了,坐下来吃饭,慢慢聊。”转身又对余翠兰说:“你去前面小卖铺拿几瓶啤酒来,我跟建峰喝一点。”
       徐雪琴被姐姐徐雪芳拉到厨房,窃窃私语了一番,随便洗了洗脸上的汗珠。不一会儿,一家人终于坐下来吃饭。
       徐汉生拿出两个空碗,倒了两碗啤酒,递给袁建峰一碗,袁建峰从来没有喝过酒,正要推辞,徐雪芳做作着鬼脸说:“大才子,这酒一定要喝,你要好好敬一敬我爸,这样才有登门赔罪的样子。”袁建峰听罢,笑了笑,顿时胆子也大起来,也学着电影里的情节,端起盛满啤酒的碗,敬了敬徐汉生,一口把碗里的啤酒喝完。
       余翠兰给袁建峰夹了点菜,并招呼他先吃点饭菜,再慢慢喝。徐汉生这个铁血汉子,自从去年那一次袁路生和袁建峰父子带着礼品登门谢罪,徐汉生把他们拒之门外,并把礼品全都扔进徐湾河里时,就被村里一些长辈训过好几顿,也渐渐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
       当年袁路生以前在东星小学共事的那位徐校长,就是徐湾村人,他当时退休在家,听到村里人议论袁路生的儿子袁建峰,与徐汉生的小女儿徐雪琴早恋,被徐汉生轰出家门的事情。这位徐校长很早就器重袁路生的为人,立即拄着拐杖,从徐湾村南走到村北徐汉生的家里,把徐汉生说了一顿汉生啊,人家袁路生是很受人尊重的老师,以前和我在东星小学共事多年,我很了解他,他为人真诚,家风正派,也在我们村里的徐湾中学教过书,他儿子读书又那么优秀,你女儿以后跟他儿子不吃亏。你现在把路堵死了,你女儿徐雪琴以后怎么办?
       几句话把这个鲁莽的汉子给点醒了,而今年徐雪琴高考失利,更让他内疚,所以徐雪琴提出来要补习一年,他毫不犹豫地支持。这次袁建峰重新登门请罪,他没有理由拒绝这么优秀的小伙子。所以今晚非常高兴,徐汉生热情地招呼袁建峰喝酒吃菜。
       借着酒劲上头,袁建峰边吃边把自己这次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喜讯,告诉了徐雪琴他们全家人,然后又向徐雪琴的父母亲保证,无论以后徐雪琴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他都会负责到底,今后一定要把徐雪琴娶回家。徐汉生听完,心里对去年拒绝袁路生上门赔罪感觉有些愧疚,又连续和袁建峰碰杯,没过多久,余翠兰买来的六瓶啤酒都被徐汉生和袁建峰喝光了。袁建峰有些喝多了的样子,胡乱又吃了几口菜,就呼呼地瘫坐在饭桌跟前。
       徐雪琴一言不发地坐在袁建峰旁边吃晚饭,看到袁建峰喝醉了瘫坐在饭桌前,连忙站起来,扶起他走进弟弟的房间,弟弟也在永昌一中补课,今天没有跟车回来,今晚就把袁建峰安排在弟弟的房间睡下。
       徐雪芳这时候对着有些微醉的父亲徐汉生调侃道:“爸,你看妹妹,给你找来这么一位有才华的女婿,你去年还把人家的礼品扔到徐湾河里,把妹妹骂成那样,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徐汉生微微一笑,对着大女儿说:“你什么时候也给我找一个这样的女婿来,我就心满意足
     “我看人家李望山老师也不错,虽然家里穷了点,但有正经工作,我们雪芳要好好跟人家处一处。余翠兰一边收拾桌子上的碗筷,一边冲着徐汉生说。
     “我可没有妹妹那本事,要让爸爸失望了,你看袁建峰,现在是名牌大学生,李望山只是个永昌师范毕业的老师,差得远呢。”徐雪芳怼了一下微醉的父亲,帮母亲收拾好碗筷,往厨房走去。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折磨,徐雪琴这一年来成熟了许多,但整个人也有些自我消沉,毕竟遇到这么大的事情,让她这样一个女孩子来承担,确实有些沉重。她知道这一年来,袁建峰没法跟她一起分担,所以只能靠自己了。高考那三天,徐雪琴远远地就看到了袁建峰走进永昌一中的大门参加考试,但她刻意回避,她不想在高考这样最为关键的时刻去打扰他,让他分心。现在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袁建峰考了永昌二中第一名、全县第三的消息,她早就从以前的同学口中得知,只是自己才考了405分,连最差的九江师专都差不少分数,未免自惭形秽,感觉自己配不上他。看到他刚才和父亲喝酒碰杯时讲的那些话,又让徐雪琴有些感动,看来这书呆子确实没有忘记他去年对自己的承诺,但现实的鸿沟目前还无法逾越,只能依靠自己,好好复读这一年,明年考上大学,她才真正有机会和他在一起。
       徐雪琴把袁建峰扶到弟弟的床上,安顿好之后,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前厅帮着母亲收拾碗筷。姐姐徐雪芳看出了妹妹的心思,安慰道:“雪琴,你也不要担心,姐姐看得很准,这小子是个重情的种,你好好把握住。他晚饭没有吃什么东西,后半夜他应该要醒酒,给他准备点吃的和凉开水,让他感动去,明天你陪他好好聊一聊,洗碗筷这些活不用你干了,你从学校回来也累了一天,早点洗澡休息,半夜他起来你还得给他拿吃的。”
       “........”
       果然到了凌晨5点左右,外面已经有些蒙蒙亮,袁建峰酒醒了,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漆黑的房间让他定了定神,才想起这是徐雪琴的家里,他轻手轻脚来到前厅,找到桌子上的凉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咕噜咕噜喝起来,喝完水之后,又摸到桌子上放着两根黄瓜。他蓦然想起去年夏天,他和徐雪琴偷偷地谈恋爱的时候,经常跑到学校的自留地里摘黄瓜吃,徐雪琴知道他喜欢吃黄瓜的,想到徐雪琴这么体贴,没有忘记这些琐碎的小事情,他一边坐在桌子跟前吃着黄瓜,一边沉浸在以前的点点滴滴里。
       徐雪琴昨晚也很早就睡了,到半夜就醒了,她知道袁建峰半夜要起来,所以她后半夜睡得很浅,等隔壁房间的袁建峰醒来时再起身。果然这个时候,她迷迷糊糊听到前厅那熟悉的啃黄瓜的声音,她知道袁建峰醒过来了。徐雪琴和姐姐徐雪芳睡西侧北厢房里,她看到姐姐睡得正香,轻手轻脚起身,理了理衣服,静静地来到袁建峰的身旁,听到东侧南厢房里父亲的鼾声正浓,她伸出右手抚摸着袁建峰的脊背,轻声说:“书呆子,我们出去吧。”
       袁建峰知道是徐雪琴,这抚摸的动作依然是那么熟悉,他轻轻地应了一下,站起来跟着徐雪琴,开门走了出去。徐雪琴合上了大门后,刚刚转身,袁建峰立即抱住徐雪琴,什么话也没有讲,徐雪琴此刻像受了莫大委屈的公主,终于找到了可以倚靠的肩膀,幸福的泪水刹那间顺着鼻梁流到袁建峰的衣服上。良久,徐雪琴轻声说,我们去徐湾河边走一走吧,袁建峰点了点头。天色已经慢慢亮起来了,外面几乎没有人,夏天的清晨格外令人向往,袁建峰拉着徐雪琴的手,并肩沿着村里的青石板小道,一路往南,迎着清爽的晓风,来到徐湾河畔那一排盛装的柳树下,诉说着这一年多来的思念。这种思念,就在这徐湾河畔,慢慢变成一种炙热的爱,随着眼前徐湾河向南流去的潺潺河水,一直流淌进入那美丽的新妙湖里,成为甜蜜的记忆。
       从徐湾村回来之后,在8月的月底剩下的几天里,袁建峰和他们班上七八个考上大学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巡回之旅,就是这七八个同学中间,挨个相互登门拜访游玩,再聊一聊在永昌二中一块读书的往事,也聊一聊以后的人生规划和志向。他们七八个人从永昌二中校园开始,第一站就是西港袁村袁建峰的家,几位远道而来的同学,看到袁建峰清贫的家,都在感叹袁路生老师的朴实、平凡和伟大,能培养出袁建峰这么优秀的人才来。接着他们几个沿着新妙湖周边的田埂和山路步行,到左蠡乡、马鞍乡、苏山乡、徐湾乡等周边几个乡镇,挨家都走一走,把这幸福的时刻写进他们的青春年华里。
       在徐湾乡街上的卢华平家停留时,两个女同学突然提起,徐雪琴现在怎么样了?卢华平虽然和徐雪琴是一个乡的,但他并不清楚这些事。几个人的目光瞬时都移向袁建峰,袁建峰笑了笑说:“保密。”
       几个同学都会心一笑:
     “你小子当年顶风作案,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啊!”
     “张校长都拿你没办法。”
     “那次大会上做的书面检讨是不是太假了?”
     “现在看来你和徐雪琴后面的故事还有很长的续集,以后结婚时一定要把我们这些同学都喊上。”
     “现在应该把你和徐雪琴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了。”
       袁建峰顿了顿,这才把他如何开始和徐雪琴谈恋爱的故事公开,从那天他借故前往徐湾村那条小巷子制造偶遇开始,在新妙湖畔的那片小树林里、在晚自习后的延时学习,在每周三晚上看电影的时候,在学校南边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下,直到前几天的徐湾河畔,袁建峰全都如实交代了他和徐雪琴的交往过程。临了袁建峰还感慨说,大学毕业以后,他要回到新妙湖畔,回到永昌二中教书。几个同学都有些不可置信,问他为什么?他说,为了对徐雪琴的承诺。
       这年的九月,袁建峰离开新妙湖畔,从九江坐火车去往北京读书。面对外面广阔的世界,袁建峰,这个从江西新妙湖畔走出来的年轻人,依然有着对爱情坚贞的信念和执着,在学习之余,他把他对徐雪琴无限的思念,全都写成书信,邮寄回永昌一中来,徐雪琴也在这一封封书信里面,获得了爱情的营养和精神的支柱,成为她学习动力的源泉——这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相爱的方式。
       一年的补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徐雪琴在1984年的高考成绩达到了460分,虽然没有达到一般本科分数线,但专科线是没有问题,袁建峰让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九江师专,因为袁建峰早就打定主意了,他将来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一定会回到永昌这片土地来当一名老师,徐雪琴读了九江师专以后,两人可以在一起当老师教书育人。
       果然在1984年的8月底,徐雪琴在袁建峰的陪同下,前往永昌一中,终于在永昌一中的传达室,领取了九江师专的录取通知书。那天袁建峰拉着徐雪琴的手,在永昌一中校园内故地重游,他仔细端详着这所失之交臂的学校,而脑海里永昌二中那让他第一次获得、又短暂失去了的爱情,也终于在永昌一中找回来了。因此他在这一刻改变了主意,他对徐雪琴说:“雪琴,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就留在永昌一中当老师吧!”
     “为什么?”
     “为了感谢永昌一中重新让我收获了爱情!”
     “......
[ 此帖被醉解兰舟在2023-04-28 23:47重新编辑 ]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3-03-20
11章 袁建英与永昌二中
       当袁建峰以尖子生的身份,从永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时,正在徐湾初级中学进行初三暑假补课的袁建英,也成为徐湾初级中学重点关注的对象。两年前,她的哥哥袁建峰就是以全校排名第一的中考成绩,从这所农村初级中学毕业的,虽然考上了永昌一中重点班,而最终选择在永昌二中读书,却掩盖不了袁建峰尖子生的特质。可以说袁建峰考上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这里也有徐湾初级中学培养的功劳,顺其自然,他的妹妹袁建英在日后,同样有可能为他们这所农村初级中学争光。
       但是袁建英其实并不像老师们期待的那样,她一直以来都中规中矩,成绩始终在中上游的水平,从来没有取得过哥哥袁建峰那样的传奇成绩,这多少有些让徐湾中学的老师们失望了。她似乎更多是遗传了母亲谭小红的基因,连相貌都和母亲谭小红有些相似。袁建英的成绩在她们初三班上,只有中上游的水平。父亲袁路生早就注意到女儿袁建英不温不火的成绩,说不上有多差,但也不是很拔尖。看着女儿刻苦学习的尽头,并不亚于儿子,但成绩却差了一大截,常年在教育工作岗位的袁路生,其实心里是有自己的认知,他觉得读书的天性确实比勤奋更为重要。儿子袁建峰之所以能应届就考上名牌大学,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女儿袁建英的成绩拔高是比较有限的,这也决定了袁路生对待女儿的教育,只能是“顺其自然,勤能补拙”。
       1984年的暑假,当哥哥袁建峰陪着徐雪琴在永昌一中的传达室领取到徐雪琴九江师专的录取通知书时,在那半个多月之前,袁建英已经收到了永昌二中的录取通知书,按照当年的中考成绩,袁建英勉强达到永昌二中在当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名额。袁路生做了一辈子唯一一件违心的事情,那就是他找到张校长,希望张校长能开个后门,把袁建英安排在永昌二中的重点班里读高中。
       张校长二话没说,立即表示同意,并且亲自和袁建英谈了谈,张校长用她哥哥袁建峰的例子,勉力希望袁建英认真读书,以她哥哥为榜样,在高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继续为永昌二中争光,也为他们老袁家续写传奇。
       16岁的袁建英有些惶恐,她了解自己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达到哥哥袁建峰那样的高度,这次能考上永昌二中,也是踩到普通高中的尾巴上,面对张校长的殷勤勉励,她只能站在父亲袁路生身后点头应付,剩下的事情,都由父亲和张校长他们安排。
      1984年9月,袁建英也走进了永昌二中的学校大门,成为1984级高一(2)班的学生,她的中考成绩,在这个校重点班70多个人里面,属于倒数第十名,这给了袁建英非常大的压力。袁建英给自己定下了比较可行的学习目标,那就是面对未来的三年高中,她要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的成绩努力跟上班级中上游,期待三年之后能榜上有名,如果能考上九江师专,她也能够接受。到时候她如果从九江师专毕业,完全可以回到永昌二中这边来教书,当一名老师,陪伴在父亲袁路生的身边——这也是父亲的意思。
       哥哥袁建峰也比较关心妹妹的学习成绩,回到北京以后,除了提起笔给徐雪琴写信以外,最多的就是给妹妹袁建英写信,经常把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告诉妹妹,并鼓励她要“知耻而后勇”,刚刚读高一,成绩排名在全班倒数,这个事情不要当成负担,而是第一要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而是要努力打好基础,稳步提高自己成绩,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一些进步。坚持这两点,到高考时,肯定可以考上大学。
       袁建英很认真地看着哥哥的来信,根据哥哥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情况,她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次考试成绩要提高一个小目标。加上父亲袁路生的教师宿舍,也给袁建英提供了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袁建英是有理想的,读书也足够刻苦,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但她完美地继承了母亲谭小红的勤奋和善良,这在她的高中时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高中的学习永远是那么枯燥乏味,从早到晚的学习,足以摧垮那些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也足以锤炼那些勇于上进的学生,这就是高中阶段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袁建英吃苦耐劳的精神,足以弥补她自身学习天赋的不足。每天早晨早起晨读,袁建英从来不会睡懒觉,听到学校广播室的音乐声,就立刻爬起来洗漱完,然后匆忙赶回教室里早读,经过白天一整天的课堂,晚自习结束以后,她还会在父亲的教师宿舍里再学习一个多小时,才会熄灯睡觉。
       袁建英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还可以,但物理和化学课学习起来相当吃力,成绩平平。高一下学期结束时,袁建英在她那个重点班级的排位也达到30多位的中游水平,比一年钱的中考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年暑假前,对于袁建英的文理科分科,袁路生和袁建峰有了比较大的争执。袁路生认为,女儿袁建英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决定了她达不到儿子袁建峰的高度,应当尊重袁建英自己的选择,那就是去读文科,以后有机会考上江西师大或者九江师专的中文系,毕业以后回永昌当老师。
       已经读了两年大学的袁建峰,则有更开阔地视野,他认为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妹妹袁建英的物理和化学,在他这个哥哥看来,成绩并不算很差,基础还是有的,只要在接下来的高二高三,再一步一个脚印,高考稳扎稳打,应该可以考上比较理想的大学。永昌二中的文科班,每年都考不了几个大学生,希望妹妹慎重选择。
袁建英自己也经过比较激烈的思想斗争,出于对物理化学的恐惧,最终选择了自己比较能接受的历史和政治,决定报名上文科班,她的目标就是九江师专中文系,这个目标并不算太高,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她不像哥哥袁建峰那样有远大的理想,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这新妙湖畔当一名老师。这个理由最终也说服了哥哥袁建峰,而父亲袁路生自始至终都支持她。
       1987年7月份的高考,尽管袁建英非常努力,但仍然以五分之差,与九江师专失之交臂,但这并没有让19岁的袁建英气馁,虽然这次高考落榜了,但袁建英自己也看到了,从高二以来的成绩,一直是稳步上升的,即便是高考,她们文科班确实也没有考上几个大学生,相信自己再补习一年,考上大学是十拿九稳的。袁路生支持女儿的选择,为袁建英继续高三复读做好了安排,再辛苦一年,期待明年的高考捷报。
       这一年7月,袁建峰也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学校根据他个人“放弃留在大城市,回到家乡报效家乡”的意愿,分配在袁建峰的原籍——永昌县城永昌一中,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实现了他当年的夙愿,也兑现了他对徐雪琴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江西共大——永昌二中的这种奉献精神和信守诺言,在袁建峰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以后袁建峰也将利用永昌一中这个平台,把这种宝贵的精神,继续传承给他未来的学生们——这也是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给予他们的力量源泉。
       徐雪琴这时候也从九江师专数学系毕业,也分配在永昌一中做了一名数学老师。他们俩经过5年多的自由恋爱,也源于袁建峰的执着和徐雪琴的纯情,两人终于走到一起,就等工作稳定之后,再走进婚姻的殿堂,修成正果。
       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徐雪琴已经从青涩的少女时代,蜕变成时尚的青年女教师,浑身都散发出青春的美丽。袁建峰和徐雪琴两人经常手腕着手,出现在永昌一中的校园内,成为永昌这所最好的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对袁建峰这位北师大中文系的高材生,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他极有眼光和能力,刚刚毕业就处上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学习和爱情两不误,大学一毕业就实现了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袁建峰都报以微笑,不再多做解释。在袁建峰看来,他和徐雪琴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是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和考验,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得偿所愿,实属来之不易,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任,是不可能的。他和徐雪琴之间的这种爱情,值得他们用一生来呵护。
      几位从永昌二中调入永昌一中的青年老师们,他们都是当年袁建峰登台检讨的见证者,每次看到袁建峰这个昔日的学生,现在和他们是同事,除了送上真诚的祝福,也会时不时地拿这个开玩笑,让他们的心思几乎又回到了新妙湖畔的永昌二中校园。
       这年的国庆节,袁建峰带着徐雪琴第一次光明正大地回到西港袁村,袁路生和谭小红为此准备了隆重的礼遇,来迎接徐雪琴这位准儿媳的过门,袁路生和谭小红把自己家里的一些老亲戚,还有学校的张校长和几位袁建峰徐雪琴的二中老师,都请过来,做了一顿丰盛的上门酒席。袁建峰的奶奶谭秀芝已经79岁高龄,拄着拐杖,迈着小脚,一步一步从老屋走过来,看着大孙子和准孙媳妇这么好的成就,老人家非常欣慰,高兴得几乎合不拢嘴。
      在酒席上,张校长看着袁建峰和徐雪琴走到一起,想起当年的事情,不禁哈哈大笑,真是数年光阴,恍如一梦啊。张校长端起了酒杯,他既代表学校,也代表他本人,郑重地向徐雪琴道歉,说当年那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学校校风校纪要顾,老师和同学们的感受也要考虑。当然他也解释了当年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开除袁建峰和徐雪琴,只能想出让徐雪琴转学到一中去的办法,这样对大家都好。袁建峰和徐雪琴主动端起了酒杯,对张校长呕心沥血的栽培和成全,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希望永昌二中今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这次张校长喝得很开心,他最好的学生袁建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等酒席散去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张校长喝得有些不省人事,在袁路生和袁建峰父子俩的搀扶下,才离开西港袁村,回到永昌二中。而这一切,也被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再一次见证。
       袁建英第一次见到自己漂亮的嫂子,姑嫂二人一见如故,关系非常融洽。酒席过后,她们俩个聊了很久,袁建英把明年高考考上九江师专,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讲给徐雪琴听。徐雪琴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也要有充分的自信,只要肯努力,就会有回报,明年一定可以考上大学的。徐雪琴还把当年袁建峰多次打着送妹妹去徐湾初中上学的幌子,实际上是去徐湾村找她的故事,讲给袁建英听。袁建英突然想起那个下雨天,哥哥把她送到校门口不再进去时的眼神,总感觉怪怪的,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袁建英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袁建峰也陪着徐雪琴站在旁边,一个劲地傻笑,什么也不解释,仿佛告诉全家人,徐雪琴是唯一让他值得珍惜和深爱的恋人。
       第二年的正月初,袁建峰和徐雪琴在亲朋好友们的见证下,按照当地的习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正式步入婚姻殿堂。那天一大早袁建峰穿着一身崭新的西服,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从西港袁村出发,特意拐到徐湾河上那座熟悉的麻石桥,前往永昌二中的校门口停留了一下,对着学校大门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再回来沿着徐湾河一路向北的徐湾河堤,去往徐湾村,迎接追寻了六年的新娘徐雪琴,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
       当袁建峰和他的一群接亲的朋友们走进熟悉的徐湾村时,整个徐湾村都沸腾起来了,当年徐汉生把袁家父子驱逐到门外、将他们带来的礼品扔到徐湾河里的场景,依然是村里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更让他们啧啧称奇的是,现在袁家小子不仅功成名就,而且与徐汉生的女儿徐雪琴,再续前缘,终成眷属。徐汉生和余翠兰这一天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对袁建峰这个高材生女婿,是相当满意的。徐雪芳早在两年前,就和永昌二中的李望山老师结为夫妻,这个性格开朗又有主见的漂亮班车女售票员,顶住了世俗的压力,拒绝了无数条件很好的小伙子,几经波折,毅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李望山。妹妹徐雪琴出嫁这一天,徐雪芳和李望山夫妻俩,带着一岁的儿子李晓波,一大早就赶到娘家帮忙。
       徐雪琴这天在姐姐和伴娘们的妆扮下,穿上鲜艳耀眼的红色结婚衣裳,打扮得光彩夺目、美丽动人。徐雪琴的脸上,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整整六年时间的爱情长跑,她也从一位情窦初开的青春少女,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名牌大学生袁建峰的妻子,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但又是那么的亲切和真实。姐姐徐雪芳把红盖头盖在徐雪琴的头上,扶着她迈出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娘家门槛,把徐雪琴的手交到袁建峰的手上,徐雪琴激动得哭了起来,幸福的泪水再次喷涌而出,连红盖头都被打湿了。袁建峰一边低声安慰,一边紧紧拥抱着徐雪琴,走过那条长满了青苔的小巷,走过徐湾初级中学的大门,再沿着徐湾河堤,一路往南,走向他们梦萦魂绕的新妙湖畔,也走向幸福的新时代......
       在全家人的关怀下,1988年高考,袁建英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九江师专中文系,成为袁家又一位大学生。当袁建英从永昌二中领回九江师专的录取通知书时,袁路生和谭小红老夫妻俩激动得热泪盈眶,特意买了一挂长长的鞭炮,在自家门口放了起来,整个西港袁村的村民们都自发过来祝福。如果说五年前儿子袁建峰一鸣惊人,考上重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他不仅是家族里的第一位名牌大学生,而且是整个西港袁村第一位大学生,足以让人羡慕仰望;而今天女儿袁建英虽然只是考上了九江师专,她却是整个西港袁村第一位女大学生,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袁路生似乎也感觉一双儿女在数年之间,不知不觉中替自己完成了读大学的历史使命,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谭小红也感到非常欣慰,这个从来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女人,居然生了两位引以为傲的大学生,她当年执意嫁给袁路生时,是从来没有想过的。谭小红当年只是抱着嫁鸡随鸡的态度,想跟袁路生过着清贫而踏实的日子,现在她终于收获了太多的惊喜和幸福。她觉得她也应该感谢婆婆谭秀芝——这位自己娘家的远房姑姑。二十多年的婆媳相处,谭秀芝和谭小红非常融洽,名义是婆媳,实则亲如母女。这种朴实厚重的优秀家风,也影响到了袁建峰和袁建英兄妹,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金秋九月,袁建英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西港袁村,离开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的新妙湖畔,来到一百公里之外的九江市,进入九江师专读书。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的袁建英,再也不用像高中时期那样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大学里完全可以凭借兴趣和爱好,学到大量有用的知识。她知道,她肩负着回到新妙湖畔继续教书育人的责任,这些知识将使她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虽然九江师专比较简陋,但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一直不错,图书馆成了她时常光顾的地方,她在各种各样的藏书里遨游,浸润在这文学的殿堂里,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再到外国文学......
       三年的九江师专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1991年7月,袁建英在九江师专顺利毕业,她怀着满腔的激情和丰富的学识,放弃了去永昌县城的永昌一中和哥哥一起工作的机会,毅然申请回到永昌二中教书——这也是渐渐老去的父亲袁路生的愿望。袁建英知道,她的这个选择,将要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根植在新妙湖畔。用她刚刚学到的文化知识,耕耘曾经的江西共大永昌分校——永昌二中这块贫瘠的土地。她也憧憬着用自己的力量,为这里的父老乡亲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希望为这里的农家子弟都有美好的前程,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和袁建英一同分配在新妙湖畔的永昌二中教书的,还有她的九江师专同学刘春远。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来自永昌本地新妙湖畔的另一个邻乡,他在师专和袁建英是同班同学,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和爱慕,他们没有哥哥袁建峰与嫂子徐雪琴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选择了平凡朴实和同甘共苦——两人商量好了毕业之后,一起耕耘新妙湖畔这块土地。又过了两年袁建英与刘春远结为伉俪,陪伴在袁路生的身边,延续着袁家在新妙湖畔的传奇。
       袁建英不仅继承了父亲袁路生毕生的教育事业,也实现了哥哥袁建峰曾经想回到永昌二中教书的愿望,成为袁建峰每次回西港袁村时,必须再次回到母校永昌二中校园看看的借口。就像当年他借口送妹妹袁建英去徐湾初级中学上学一样,或许在袁建峰的心里面,新妙湖畔的母校永昌二中也和少女时代的徐雪琴同样重要,令他眷恋和向往。袁建峰每次匆匆往来永昌二中,只为再看一看灰青陈旧的教学楼、满是泥土和杂草的操场、学校食堂门口单薄的水泥路,学校南边新妙湖畔小树林,徐湾河上的麻石桥,还有临湖岸边那亲手参与栽种的一排排苍老的柳树和日渐荒芜的学校自留农田。袁建峰每次回来,都会在永昌二中的校园里,静静地转上一边,看着眼前的校园,回想着以前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让他久久难以忘怀。

[ 此帖被醉解兰舟在2023-04-28 23:50重新编辑 ]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3-03-20
12章 最后的新妙湖高级中学
       1999年9月,因永昌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处永昌县城的原永昌师范学校——这所一直以培养本县中小学教师为目的师范类中等教育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上级指示,永昌师范学校原地改制为新的永昌二中。在此之前,永昌县农村的优质高中生源,均被永昌一中等地处永昌县城或交通要道上的其他镇级高级中学所招揽,而新妙湖畔的原永昌二中因区域偏僻、办学艰难、优质教师资源均往县城流动,导致教育质量滑坡,生源也日渐凋零,一片萧条。
       此时的老永昌二中,也在永昌师范学校改制为新永昌二中的同一时间,被改名为新妙湖高级中学,以示区别永昌县城新的永昌二中,虽然新妙湖高级中学仍然面向全县招生,但学校综合实力已大不如前,再也没有当年袁建峰在读高中时期的那种辉煌成就,每年的高考成绩也不尽人意,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越来也少。
       父亲袁路生也在改制为新妙湖高中的当年届满,从原永昌二中退休,他回到西港袁村和母亲谭小红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他经历了新妙湖畔的这片热土的许多经历和传奇故事:
        从1965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昌分校成立后,一直到1980年改制为永昌二中之前,永昌共大为永昌县广大农村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工农学员和基层技术人员,他们不仅学到了谋生的技能,而且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从1980年共大改制为永昌二中后,直到1999年退休,父亲袁路生见证了这所曾经充满活力的农村高级中学的辉煌时期,从这里走出来过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九江师专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他们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把新妙湖畔的江西共大的精神洒向四面八方;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永昌二中这所根植于偏僻农村的高级中学日趋衰落的时代背景。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到1999年时,袁建峰已经是永昌一中的教研室主任,徐雪琴也成为永昌一中的骨干数学老师,全家落户在永昌县城.只有寒暑假日,已为人父母的袁建峰和徐雪琴才有机会带着9岁的袁晓雪,回到新妙湖畔的西港袁村看望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
       1999年9月4日,永昌县政府一纸红头文件,永昌师范学校和老永昌二中同日更名摘牌,袁建峰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他作为老永昌二中的毕业生、永昌一中的教师骨干,受永昌县教育局的邀请,一同坐车抵达新妙湖畔的老永昌二中校园。故地重游,袁建峰无限感慨,还是那个熟悉的操场上,袁建峰所坐的这个全校师生大会主席台,也正是当年母校为了维护永昌二中自己的声誉,因他在学校和徐雪琴暗中谈恋爱,而要求袁建峰上台做书面检讨的地方。十七年后的今天,物是人非,面对台下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袁建峰再次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应邀代表老永昌二中的校友,也进行了慷慨陈词的发言,此时的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书面演讲稿,向他昔日的校园大声宣讲着:
“尊敬的徐校长、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袁建峰,是我们老永昌二中1983届的毕业生,我们也是永昌二中成立后的第二届高中毕业生,那一年高考  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咱们永昌,现在在永昌一中担任教导主任,今天我是以我们老永昌二中校友的身份,和各位在坐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一些交流。
       记得我们刚刚走进永昌二中的校园时,我们学校具有非常浓厚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氛围,学校里到处都是散发着半耕半读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事迹,我们来自永昌县各乡镇的广大农村,都是农家子弟,我们的基础都不好。
       那时候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三四十公里以外的大港、中馆、狮山、周溪等地方的同学,他们每个月才能回趟家。每次从家里回学校的时候,都是自己用扁担挑着大米、衣服、书籍,以及每个月要吃的标准四大不坏的“美味菜肴”:萝卜丝、腌菜、辣椒酱和霉豆腐,从各自遥远的农村,走在我们永昌县乡下的田埂上、山道边、水库旁,再沿着徐湾河畔一路走来。跋山涉岭,迎风披月,渴了就近陌生的村旁水井喝口水;过李家排、新妙农场,累了歇,歇了走。步行三四十公里,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新妙湖畔的招呼站虽然可望见永昌二中那模糊的影子,但换了换酸疼的肩膀上的重担,心里清楚还有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二天,脚腿酸胀得非常厉害,几乎走不路。他们为了什么?为了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
       值得我们澎湃激扬的是:每天早晨起床时,校园广播里常播放着“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感觉有了自己的奋力打拼,将来就会有鲜花、掌声和美酒馈赠我们,歌声一直激励我们笃行奋进!是啊,“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这首当年风行一时、激情传唱的李光羲老师的《祝酒歌》,确实让我们永昌二中读书学习的愿望和劲头倍增。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是这样,早晨5点多就起床,靠着昏暗的煤油灯光,背英语单词,朗读语文课文,上午一直到傍晚,几乎都沉浸在教室里的书山苦海里,傍晚吃完晚饭后,就回到教室,继续点上煤油灯,一直学习到晚上12点——我们迎着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青春岁月。我们的起点都不高,靠的就是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才一路走过来。
       我们不仅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在生活中,我们同样能吃苦。我们学校门外新妙湖畔的围堰上有上百亩学校自留田地,这些田地,当年就是靠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耕作,我们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也收获了粮食和蔬菜,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我们继承了江西共大的优良传统,才一路走过来。
       我们1983年那一届高考创造了老永昌二中辉煌的历史,那一年高考我们永昌二中考上大学的人数达到93人,超过了湖口、彭泽、星子三县考上大学人数的总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也不胜枚举。那个时候,我们的条件都很差,比你们现在的条件还要差很多;学生们来我们这里上高中的质量也很一般,最好的生源都被永昌一中挖走,这和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当年我们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呢?关键还是靠人,靠我们同学们自己,靠江西共大遗留下来的那种刻苦学习精神,只要这种精神在,我们一定可以有更多的人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我们以前可以,你们在坐的各位同学也一定可以做到,走出新妙湖畔,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
       因此,今天虽然我们学校的名称改了,但我们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刻苦学习精神不能改,老永昌二中的传奇也一定会在新的新妙湖高级中学再次重现辉煌。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十几年前的老校友,给各位同学的建议就是:发扬共大精神,刻苦学习,超越自我,一定要为崭新的新妙湖高级中学争光,再创新的辉煌,为这片热土自豪,不辜负青春年华。
       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回报以热烈的掌声,那天袁建峰也很激动,他想起十七年前的那次上台作书面检讨,也是面对相似的场面,真可谓是沧海桑田啊。散会之后,袁建峰去了妹妹袁建英的宿舍兼办公室看望妹妹,才三十岁出头的袁建英现在已经是很成熟的中学老师了。对于袁建峰刚才在会上的讲话,妹妹却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妹妹袁建英只是九江师专毕业的大专生,比较于袁建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要差很多,但对于新的新妙湖高中,袁建英仍然有更为深刻的看法。
       她皱起眉毛对袁建峰讲:“哥,现在的老二中,形势真的没有办法跟我们那时候比,虽然我们有共大刻苦的精神,但是我们的资源确实劣势非常明显,中考之后,成绩好的,基本都是往你们县城的一中跑,还有现在的新二中,以及三汊港高中和前几年刚刚建立的慈济中学,留给我们老二中的生源成绩普遍都不理想,要让他们取得好成绩,光吃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多的综合资源,这一点我们做不到。”
      “你们今年高考成绩怎么下滑得那么厉害?总共考上大学的才二三十个人,我们好多高中同学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袁建峰有些疑惑不解。
      “大的环境如此,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都被你们永昌一中挖走;好一点的骨干老师,也都调到县城里去了,能留给我们的资源,就这么一点点,学生们还是跟以前一样能吃苦,但成绩确实很难大幅度提高,基础比较差。”袁建英有些愤愤不平地对哥哥讲。
      “也难怪,我们永昌一中这几年的高三补习班人数增长迅猛,现在比高三应届生都要多,几乎都是从各乡镇来县城补习的落榜高中生,他们中间有很多就是老二中过来的,补习的成绩也有很多不错的。”袁建峰也知道形势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他在大学里早就学过“马太效应”,知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道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大趋势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
      “我们今年刚刚招收的高一学生,几乎清一色都是你们永昌一中和县城的新二中淘汰不要的,中考成绩最高的学生,比你们一中重点班的最后一名还要差不少分数,三年后谁知道能考成什么样子?”袁建英不无担心地说,这次永昌县政府将“永昌二中”这个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校名,转给了县城师范学校改制的新高中,给老永昌二中重新起了新的名字“新妙湖高级中学”,她对这个举动表达了比较悲观的看法。站在她的角度上看,新妙湖高级中学未来无法扭转学校整体成果下滑的大趋势,这将进一步导致新妙湖畔这所高中走向衰败,乃至没落的可能,所以必须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来拯救这所曾经辉煌过的母校。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这么下去,我们老二中的颓势很难改变,”听到妹妹袁建英的话,袁建峰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担忧:“我这次回去后,整理一下我们一中教学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你们,看看到时候有没有效果。”
      “也只能如此了,除非县教育局能分给我们一些优质老师和学生,我们在教学上再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提高。”袁建英也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她明白趋势的力量,但还是牢骚般地和即将离开的哥哥讲了一下。
       ”......”
       袁建英在送走了父亲袁建峰之后,她这个新妙湖高级中学的高三(3)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高三年级组组长,叹了口气,拿起自己的讲义,走进了高三(3)班的教室,向学生讲述这年的高考真题试卷,分析着答案,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袁建英又念起了那年的高考真题古诗赏析,她在课堂上,用清脆而诚挚的感情诵读着1999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上的古诗:宋代诗人萧德的《登岳阳楼》: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面对诗人萧德藻的抒情感慨,袁建英虽然信手拈来地跟学生们讲解这首旷野豁达之作的含义和解题答案,却似乎也在感叹自己不能像那大鹏一样,插翅飞向广阔无垠的天空,只能困守在这日渐萧条的新妙湖畔,履行着着自己的使命。数年来她自己居住在这荒野偏僻的校园,无法像诗人萧德藻一样可以乘着扁舟浪迹江湖。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虽然一直激励着自己坚守的信心,却似乎看不见尽头。她不羡慕那奇绝的景色,只希望这新妙湖高中,能重新焕发出崭新的未来。
        在袁建英看来,她的教学方式与哥哥袁建峰在永昌一中的教学方式并无二致,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他们的悟性,和学习的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她这个老师很难通过上课解惑来解决这些一系列问题,除了极少数具有天赋的学生外,绝大多数普通的学生难以有大的突破和提高。
       这次学校更名,除了学校大门马赛克瓷砖墙上已经换成金色的“新妙湖高中”之外,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学校大门南面的新妙湖畔,那一排排老校长张校长和父亲袁路生,还有哥哥袁建峰他们,在十几年前一起种下的那一批柳树,现在已经很苍老了;围堰旁边那一片学生们休息学习的小松树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郁郁成荫;而学校所属的上百亩农田,已经不需要学生们去耕种了,全都承包给附近的老乡。袁建英和爱人刘春远,带着才几岁的表弟,和其他驻校老师一样,每当晚饭过后,都会来到这片柳树丛中散步、聊天和思考,守护着这一片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直到皎洁的残月挂在天边,才携手归去,成为那个时候学生们脑海里的又一道风景线。
       袁建峰回到永昌一中之后,果然组织了永昌一中各科学术带头老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梳理出一整套各科教学的工作经验和教授方法,邮寄给了妹妹袁建英。袁建英也很慷慨地把这些教学精华拿出来,在新妙湖高中的教师内部交流上学习,但最终在落实时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收效甚微。这一次袁建峰终于认识到现实,他的母校新妙湖高级中学,这所具有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血脉、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的老永昌二中,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这个趋势,他个人是无法逆转的,只能顺应时势了。
       又一年的金秋九月,袁建英已经年届不惑,她依旧坚守在新妙湖高中的高三(3)班语文教师岗位上,望着教室里坐着才40几个学生,她再一次感觉到了焦虑和不安,她清楚地记得两个月前,高二(3)放暑假时,他们班上还有60多个同学,点完名之后,才知道有十几个同学已经不会再回到新妙湖高中的教室里了。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他们大部分都转学到永昌一中和新的永昌二中,他们之中不乏有很多成绩还不错的;还有一小部分成绩很差,直接辍学去外面打工。袁建英只能无可奈何地拿起粉笔,继续坚持着她心中的那份执念,或者为了自从祖父那一代以来的那种沉甸甸的家族使命吧。
        又经历了四年的艰难守候之后,袁建英终于见证了新妙湖高级中学的落幕,这所经历了无数磨难和辉煌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昌二中——新妙湖高级中学,终于迎来了她的最后时刻。2012年6月,永昌县政府出于统筹教育的考虑,地处新妙湖畔的新妙湖高级中学,已经圆满地结束了她的历史使命,永远成为过去。学校整体关停撤销,学校的教职工均通过选招考试,重新竞聘到永昌一中、新永昌二中、鄱阳湖中学、慈济中学、三汊港中学等其他学校,原来所属招聘区域的学生也分流到其他学校。新妙湖高级中学曾经的故事和荣誉,永远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只剩下那孤零零的空旷校园,和教学楼上依稀模糊的各种标语,似乎还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历史和辉煌。这个时候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也孤零零地停留在那寂静的湖堰和抛荒的田地间,驻足在那自远而来的徐湾河口,只剩下学校南门口那一排排在风中凌乱的老柳树还在陪伴着他们。
       袁建英和爱人刘春远双双经过努力参加招聘考试,幸运地考上了地处永昌县城新永昌二中的教学岗位,从此他们也离开了这美丽的新妙湖畔,进入永昌县城重新开始新的征程。只有学校附近的西港袁村,退休在家的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偶尔会来这空旷的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看到这荒废的校园里,在那参天的大树上,很多鸟儿在那里鸣唱,它们似乎在欢迎老朋友的故地重游,似乎也在期待这片荒废的故园涅槃重生。
[ 此帖被醉解兰舟在2023-04-28 23:54重新编辑 ]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23-03-20
13章 袁晓雪的成长
       结婚之后的袁建峰和徐雪琴,挤在永昌一中的简易单人宿舍里,生活条件很差。夫妻二人商量过,先在这间单身宿舍过渡一下,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再来筹备后面的住房问题。永昌一中正在建设教师家属楼,袁建峰作为引进的名牌大学生,也幸运地有资格分配一套集资房。只要在当年底凑够三千元,便可以在第二年下半年拿到房子的钥匙。现在开始攒上一些工资,再请两边家里凑一些,差不多是够的。考虑到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俩都决定晚一年再要小孩,希望未来的孩子能出生在属于自己的楼房里。有了明确的目标,袁建峰和徐雪琴也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永昌一中的教学当中来,迅速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老师,获得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徐雪琴算好了时间,迟至结婚后的第二年开春才怀孕,袁建峰忙前顾后,终于体会到了即将为人父的喜悦和责任。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闻讯后,在一个天气很好的周末,带了一些自己家里养的鸡蛋和母鸡、蔬菜等物品,从徐湾街上搭乘亲家公徐汉生的班车,来到永昌县城的永昌一中教师单身宿舍,看望儿子和儿媳妇。袁路生和谭小红第一次来到儿子袁建峰的教师单身宿舍,才看到这里的条件其实非常简陋:推门而入,一张布帘将单身宿舍分隔为二,布帘里面是一张简单的木床和衣柜;布帘外面是一张四方小木桌和几把小椅子,以及靠门边放置的碗柜和书架,吃饭、批改作业、看书,都在这张小桌子上;单身宿舍门外的走道里,靠墙放置的这个小小的蜂窝煤炉子,就是小两口做饭的地方。
      “建峰,看来你们一中老师的居住条件也不怎么好,集资房尽快拿到钥匙,生了小孩,这么一间小宿舍是不够住的。”袁路生看了看这里的环境,摇了摇头,坐在小桌子旁边的小椅子上,有些叹气。
      “我们还算凑巧,分到了单身宿舍,后面来的几个年轻老师,听说还在排队等学校分宿舍呢,听说今年下半年可以拿到集资房的钥匙,等我们搬到自己的集资房了,后面的年轻老师才能住到我们这样的单身宿舍来。”袁建峰有些无奈地回答父亲。
      “我们永昌经济不好,这么多年连县城的老师们条件都不好,更何况我们二中这样的农村中学。”
      “下半年等雪琴生了小孩,我过来照顾,住的地方都没有,我看还不如回乡下去住。”谭小红站在桌子跟前收拾带来的母鸡准备煲汤,一边给儿子袁建峰出主意。
      “妈,我们算好了时间,差不多房子先拿到钥匙,我们简单收拾一下就搬过去住,我的预产期快要到过年,我们这套房子有三个房间,到时候你们来县城有地方住。”徐雪琴也在旁边安抚两位老人。
     “等小孩稍微大一点,你和建峰都要上班教书,可以考虑把小孩放到乡下去让你妈照看,放暑假了再带到县城来,这样不耽误。”袁路生想得还是比较远。
      “爸、妈,到时候再看吧,我们先做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去我们正在盖的集资房那边看看去,听我们学校基建处的同事说,差不多最快还有半年就可以拿到钥匙。”袁建峰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建峰他妈,你快去做饭,吃完饭,我们去县城买点东西,下午还要搭车赶回去。”
      “.......”
        这年的八月底,袁建峰领到了学校分给他的集资房钥匙,这套集资房就在学校旁边新建的家属大院里,一套三楼的72平米三房一厅,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阳台,袁建峰和徐雪琴完成了他们多年来的夙愿,那就是要在城里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而这一天在翘首以待中终于带来了。袁建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房子的简单装修、家具添置、晾置放风,赶在徐雪琴预产期前一个月,搬进去住。
       转眼1989年的元旦刚过,徐雪琴经过十月怀胎,在永昌人民医院竟然诞下了一对龙凤胎,这让父亲袁建峰和母亲徐雪琴均毫无思想准备。这个男婴就是哥哥袁晓山和父亲袁建峰小时候非常像;而女婴则是袁晓雪自己,天生就像母亲徐雪琴一样是个美人坯子。袁建峰和徐雪琴看着一双襁褓中的儿女,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女双全,发愁的则是两个婴儿,他和妻子都要给学生上课,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照看徐雪琴修完产假,在家庭内部协商之后,儿子袁晓山被留在父母亲身边,丈母娘余翠兰过来帮忙照顾,老丈人徐汉生开班车休班后,也可以经常过来看望;女儿袁晓雪则被父亲和母亲接回西港袁村生活,直到女儿袁晓雪年满三周岁时,才被袁建峰接回县城上幼儿园。
       正是这一无意的安排,让女儿袁晓雪对西港袁村的农村生活,有着与儿子袁晓山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向往。在西港袁村,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的孙女袁晓雪,祖母谭秀芝已经年过八旬,也时常当谭小红在田地间忙碌的时候,帮忙照顾着年幼的袁晓雪。后来祖母谭秀芝去世,谭小红经常带着袁晓雪在田畈地里干活,摘豆角、捉蟋蟀、掰黄瓜、啃西红柿,这些农活袁晓雪很早就跟着母亲谭小红学会了。父亲袁路生有时候也带着袁晓雪在永昌二中校园内玩耍,带她走过袁建峰和徐雪琴曾经读过书的教室、教师宿舍、操场、食堂——袁路生和谭小红所做的这一切,让袁晓雪自幼就有了根在新妙湖畔的意识,女儿袁晓雪也比儿子袁晓山有了更丰富的农村童年。
       直到1992年暑假即将结束,袁晓雪已经年满三周岁,到了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年纪,袁建峰和徐雪琴才把女儿袁晓雪接回永昌县城,准备跟儿子袁晓山一起到幼儿园学习。从那以后他们就在永昌一中旁边的焦子巷东侧、永昌一中教师家属大院的楼房里成长这里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整个楼里都是永昌一中的老师们,氛围和睦。教师家属大院和永昌一中的大操场围墙之间,只隔了这个名叫焦子巷的南北走向的小巷子——也就是袁建峰中考后的那个暑假,独自一个人来到永昌县城逛完永昌一中之后,从这条小巷去往南山和鄱阳湖的那条焦子巷。
      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自己在这座具有浓厚的读书氛围的教师家属大院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环境相当在袁晓山和袁晓雪兄妹俩再大一些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袁建峰和徐雪琴带着年幼的袁晓山和袁晓雪一家四口,经常踏着落日的余晖,漫步在南山大坝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向西看一看大坝远处的永昌码头上繁忙的轮船和永昌造船厂的水上生产车间,和大坝西侧脚下那一座座堆积如山的鄱阳湖黄沙堆场,再一路往南来到南山大坝的南头,在南山脚下逡巡徘徊,有时候也会穿过破旧的自来水公司大院,来到鄱阳湖边,看一看湖中的印山,和隔湖相望的吴城松门山,袁建峰经常跟袁晓山和袁晓雪兄妹讲,吴城松门山的南边,就是我们的省城南昌。
       袁建峰甚至还跟徐雪琴开玩笑说:“如果当年我没有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书,而是去南昌的江西大学读书,那我应该会从永昌码头坐船,经过鄱阳湖往西,从赣江口到达南昌港,有可能会在南昌工作,到时候想办法把你也调到南昌工作,生活可能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徐雪琴却笑着问:“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难道就不可以在南昌工作吗?”
       袁建峰很平静地说:“当年我想都没有想过要去外地工作,因为你要留在永昌,所以我也只想回到永昌一中来教书。”
       有时候时间充裕,袁建峰徐雪琴他们一家人也会登上南山山顶上的爱乡亭里,瞭望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再看一看遥远的庐山和云气之间的长江给一双儿女们讲述着外面的世界。
       在秋冬之际,徐雪琴也经常来到永昌码头这边来买鱼,这些渔民们每天下午快要落日的时候,都会靠岸,把当天刚刚从鄱阳湖里打的野生鄱阳湖鱼拿到永昌码头的岸边,摆在地摊上卖,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自己从小就经常吃到这种味道肥美的鄱阳湖湖鲜。徐雪琴也经常带着他们俩去西街里吃着永昌当地特有的永昌米粑、清汤粉皮、铁锅煎粑和爆炒炒粉。父亲袁路生和母亲谭小红也隔山差五地在周末,坐车来到县城的家里,带一堆自己家里的食物,他们在农村里买土猪肉腌制成的永昌腊肉、自家养的土鸡和鸡蛋、新妙湖里的鱼虾,以及新妙湖畔采摘的野生芦蒿等,这些美味后来成为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时常回忆的家乡味道,念念不忘。
       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都在永昌一中北面一公里之外的幼儿园和永昌实验小学里度过了他们年幸福的小学时光,兄妹俩在这里茁壮地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袁建峰和徐雪琴平时教育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要继承父亲袁路生那种诚实宽厚的家风。袁建峰也常常给兄妹俩讲述以前发生在新妙湖畔的故事,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许许多多的亲身经历,还有那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
       在下雨天袁建峰送袁晓雪兄妹俩上学时,一路上还给他们讲着自己小时候要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红泥巴路赶往新妙湖畔的农村小学上学而现在袁晓雪和袁晓山完全可以优雅从容地穿过这繁华的永昌县城大街小巷,走县城里的水泥道路去上学和放学要求他们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生活条件
      1998年夏天的特大洪水,让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第一见识到了洪涝灾害。那年的7月份,高考刚刚结束,波涛汹涌的洪水漫过永昌县城南边那高矗的南山大坝,灌进低洼的永昌县城西南城区一带,永昌一中南边的操场和家属大院全都泡在水里,连两米多高的围墙几乎都要漫过围墙压顶了,袁建峰和徐雪琴每天都翻过学校临时搭建在围墙上、横在焦子巷上空的临时竹笆板栈道,在永昌一中操场东南侧那堵围墙压顶的临时平台处,坐着学校借用的接驳小船,划着水一路抵达学校操场上的主席台,才能去学校补课或出去买菜。而那个暑假,在10岁的女儿袁晓雪记忆里,她只坐过两回那艘接驳的小船,后来由于学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禁止小孩乘坐,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家里面,背一背古诗,看一看童话故事,和儿子袁晓山玩点小游戏,来打发那个无聊的夏天。
       儿子袁晓山完全遗传了袁建峰学霸的基因,在小学五年里,几乎都是全年级的前几名,很少有滑坡的情况——当然他父亲袁建峰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滑坡是一个意外。儿子袁晓山小学毕业后,很顺利地考进永昌县城最好的初级中学永昌东湖初级中学——滨临与鄱阳湖一坝之隔的东湖,从此儿子袁晓山每天都自己骑着自行车,从沿湖路往返于相隔2公里的东湖中学和永昌一中的教师家属大院,风里来雨里去。袁建峰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除第一次送他去学校之外,之后都让袁晓山自己上学放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偶尔袁晓山有些抱怨,袁建峰都会给他讲起,袁建峰自己读初中时,曾经往返于新妙湖畔的西港袁村和徐湾河畔的徐湾初级中学,住在幽暗的大通铺阁楼里。冬天漏着风雪,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夏天则闷热异常、蚊子遍地、臭气熏天;吃着干萝卜丝和腌菜、辣椒酱、豆腐乳这些毫无营养的干菜;晚上点着煤油灯上自习——这种学习环境一共坚持了三年。

        女儿袁晓雪小学毕业时,则没有儿子袁晓山那样好的成绩,由于成绩处于中游,最终选择在家门口的永昌一中初中部,这个初中部有很多同学也是一中老师们的子女,以及一中周边的学生。在家门口上学,袁晓雪虽然比袁晓山少了很多上学放学的麻烦,但成绩却始终不见起色,不像袁晓山在东湖中学里始终拔尖,为人所瞩目。袁晓雪在永昌一中平凡地度过了连续六年的中学时代,直到高中毕业,也开始了与袁晓山截然不同的两种未来。
         初一那年的暑假,袁建峰和徐雪琴,带着袁晓雪和哥哥兄妹俩,一家人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徐湾村,去看望岳丈岳母,在徐家湾住了一个多礼拜。那次是有两个原因,一是那个暑假,岳丈徐汉生开车时出了车祸,被撞断了左腿,在乡下的家里调养,需要徐雪琴和徐雪芳轮流去照顾一段时间;二是袁建峰也想带着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来到曾经的徐湾初级中学,这所父亲袁路生曾经教过书、袁建峰曾经在这里读过书的简陋农村初级中学,故地重游,让袁晓雪他们这一代感同身受曾经艰难困苦的环境。
       徐湾初级中学已经放暑假了,学校里没有什么人,袁建峰凭着记忆,在学校敞开的门卫室旁边,在一堆村民中间,发现了那个有些疯癫的门卫大爷徐苏久,这位徐苏久大爷看起来除了眉发皆白,精神还比较矍铄。村民们也陆续认出了袁建峰,原来就是村里徐汉生大名鼎鼎的小女婿,徐雪琴的老公。袁建峰热情地给他们每人递了一支烟,简单聊了起来,原来这位徐苏久大爷已经八十多了,无儿无女,这学校里的房子和大院,以前就是他们家的祖业,解放时被充公,变成了徐湾初级中学,政府看到他无依无靠,就让他一直在学校看着大门,也有照顾养老的意思。天生忠厚的父亲,在临了拿出一百元钱递到徐苏久大爷的手中,给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尊老课。
       袁建峰带着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走进了破旧的徐湾初级中学,在杂草丛生的土质篮球操场上、在破败的学校食堂里、在袁建峰自己曾经住过的那个阴暗大阁楼上、低矮联排的教室、长满野草的水井旁,袁建峰都一一儿女耐心地讲解他自己曾经在这所学校里求学的故事,讲述以前他自己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学校现在仍然有那么多学生和袁建峰以前一样,仍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读书求学。儿子袁晓山和女儿袁晓雪都无不为之震撼,这给他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着他们在县城那么好的学习环境下,要更加刻苦地读书学知识,后来兄妹俩都各自立下了: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眼前这种贫穷落后面貌的志向。袁晓雪后来承认,她就是十二岁的那一个暑假,父亲袁建峰在徐湾初级中学现场说法的教育,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要报效这片热土的种子。
        回到外婆家,已经是中午吃午饭的时间,岳母余翠兰和大姨姐徐雪芳已经做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连襟李望山扶着岳丈徐汉生坐到桌子跟前,准备开始吃饭了。
       性格爽直的徐雪芳帮他们几个倒完酒,开着玩笑对外甥和外甥女说:“晓山、晓雪:当年你们的父亲袁建峰,第一次来我们家里吃饭时,和外公才喝了那么一点点啤酒,就醉倒了,所以喝酒要从娃娃抓起,晓山已经12岁了,今天也要喝一点酒,以后去追你未来的媳妇,没有酒量是不行的。
       徐雪芳给外公斟完一碗啤酒之后,也给外甥袁晓山斟了一碗啤酒。袁建峰和徐雪琴同时笑起来,也没有再像在县城时那样管得那么严,默认了徐雪芳的要求。儿子袁晓山第一次在外公家喝啤酒情景也让袁建峰和徐雪琴似乎又看到了十几年前,袁建峰来外公家第一次喝酒的场景,不禁感叹着时光的飞逝
       女儿袁晓雪不仅继承了徐雪琴的美丽和善解人意,也继承了她的聪明和学习成绩,不像儿子袁晓山那样,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学霸,虽然袁晓雪小学时的成绩也还可以,但到初中以后,袁晓雪的成绩渐渐有些退步,徐雪琴也感觉到了女儿这一点确实很像自己以前的那种情况。她和袁建峰商量过,针对女儿袁晓雪的培养,没有继续强力高压,而是因势利导,对袁晓雪未来的定位,也不再像儿子袁晓山作为学霸那样要求,而是尽量培养女儿袁晓雪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成绩稳定,逐步向上,尽自己的能力,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  


[ 此帖被醉解兰舟在2023-04-29 00:41重新编辑 ]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23-03-20
前   言

          上世纪60年代初,江西省鄱阳湖北支湖的新妙湖大坝修筑完成,从此一座美丽的新妙湖由此诞生了,袁路生这位农村的赤脚老师,曾经参与了这座规模宏伟的人工大坝修筑。袁路生老师通过个人的努力,带领全家人走过了60-70年代那个艰难的岁月。在后来的教书经历中,机缘巧合,调入新妙湖畔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永昌分校,并经历了1980年江西共大永昌分校改制为永昌二中,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袁路生老师的儿子袁建峰学习成绩优秀,成为永昌二中的尖子生,他在学校期间,与同班同学徐雪琴相互爱慕,相互成长,但因谈恋爱被校方发现而受到处罚。后来袁建峰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而徐雪琴也在补习一年之后考入九江师专。两人毕业后都回到了永昌一中教书育人,修成正果。
而到了1999年,袁建峰的妹妹袁建英彼时也在永昌二中教书,她接过了父亲袁路生和哥哥袁建峰的嘱托,陪伴着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见证了老永昌二中改名为新妙湖高中,以及之后新妙湖高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导致的不可逆转的衰败与消亡。
       进入新世纪之后,袁建峰的女儿袁晓雪,自幼对新妙湖畔和农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后来袁晓雪从江西农业大学——这所以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总校毕业,学成归来。在袁建峰以及老永昌二中校友们的支持下,接过关停空置的新妙湖高级中学的校舍,开创新时代的现代农业庄园——永昌共大农庄,让荒废了的新妙湖高中校舍,涅槃重生,重新焕发生机。

发帖
700
积分
12696
贡献值
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23-03-20
本小说已申请通过中国作协著作权登记,醉解兰舟拥有本小说著作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挪用,不足之处,请指出。

发帖
931
积分
4504
贡献值
2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23-03-20
这篇小说首发我已全部读过。情节描写是我当年记忆中的年代,学校也是我曾经的学校,对我来说很是历史感和时代感

发帖
6316
积分
35564
贡献值
1129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23-03-20
一口气读完,非常感谢楼主老师精彩分享

发帖
139753
积分
1017286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23-03-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982
积分
83084
贡献值
3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79小时
注册时间: 2022-04-05
我的老家
狮山乡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23-03-21
好文采
一气读完
佳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