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年,从说好话开始。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过年,包括但不限于腊月三十这一天,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过年。最重要的,是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月二十四的大清早,凤年嫂把未成年的几个子女都叫起来,带到猪栏屋,也就是乡下的茅房,取两根禾秆团成一个禾秆巴,用禾秆巴挨个将孩子们的嘴擦了,并告诫孩子们,过年的时候,要说吉祥的好话,不能说歹话孬话,骂人更是绝不允许。
这,叫禾秆巴挸嘴。
挸,擦的意思,专用于擦屁股。方言叫“挸屎股”。禾秆巴挸嘴,等于是把嘴当屁股擦了一回,没脏的,干净了,说出来的全是好话了。
吃过早饭,凤年嫂动手掸扬尘。
扬尘,原指飞扬起来的灰尘。灰尘不仅积在房梁上,也沾在蜘蛛网上垂下来。平日里,凤年嫂只是扫扫地,一年下来,房屋高处积了厚厚的灰尘,沾上灰尘的蜘蛛网,有的如小指样粗。
一上午的工夫,凤年嫂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看不见一根蜘蛛网。
掸扬尘,是打扫卫生,也是为了恭送司明菩萨上天说好话。
司明菩萨,是灶神的别称,掌管明察一个家庭之责,相当于上天安排在每户人家的巡视员。这一年,这户人家做了多少好事歹事,小年这天,司明菩萨上天禀告,上天据此确定是否赐予这户人家新一年的好运气。
希望神明上天说好话,自家人更是要。
说好话,首先是讳不吉利的话,于是将许多词语避讳了。
消过年猪。放红。猪红。圆宝。承福。硬头。赚头。这些词您懂不?都是猪身上长的。还不知道?问家里的老人家。
贴在门口的春联,写的全是大吉大利的好话。
捧一个装有猪承福(没消过年猪的没有猪承福,就用一条上好的硬厢肉)、鸡、鱼、酒、饭,还有专供素食神明的豆腐小木盆去老厅(祖厅)祭祖,叫款(音同还)福。年夜饭,叫年福饭。吃年夜饭,叫款年。称呼菜肴,须用吉利词。猪肉之外,鸡脚吉称“拿钱手”,归外出赚钱人或家主享用。
鱼嘴哈一哈,吃了会掌家。鱼尾摆一摆,吃了会生崽。
过年好吃的吃不完,叫年年有余。为了这个年年有余,弄菜必须多弄点。碗啊碟啊什么的破了碎了,叫碎碎(岁岁)平安!
围着岁火叫守岁,一夜不睡,叫守囵岁。困了,上床睡一觉,叫去享福。
正月初一拜年,句句都是好话。
嘎嘎,拜年啰!
好喔好喔!屋里坐下得,喝茶!今年行(亨)时哈,赚大钱啰!
嬷嬷,拜年!
好喔好喔!屋里坐下得,喝茶!今年行(亨)时!考好大学哈!
大伯伯,拜年!
好喔好喔!屋里坐下得,喝茶!今年行(亨)时哈,说老婆拜堂,生崽过年!
大姆妈,拜年!
好喔好喔!屋里坐下得,喝茶!喂呀,里是恁只崽吧!长得真好!真精神!
同年爷,拜年!
好喔好喔!来得就是年!屋里坐下得,喝茶!今年生崽过年!
……
正月十五晚上,取带青叶的樟树枝,放火上烧得“滋滋”响,像火烧虫蚁发出的馨。人们边烧边说:“滋”得风调雨又顺,“滋”得一年无害虫。(都昌文学 徐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