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009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4-11-25
- 在线时间1289小时
-
- 发帖8723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积分1177983
- 贡献值11180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7235
- 积分
- 1177983
- 贡献值
- 11180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红色家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近年来,我守着一份情操,揣着满腔热情,搜集并书写的都昌红色历史的文章总在百篇以上,成为都昌党史学习教育本土教材的有益补充。有的烈士红色人生的材料能查阅到的会多些,更多的烈士只在《都昌革命烈士英名录》中,留下了寥寥数语的基本信息记载。对于着笔书写的革命烈士,我会尽可能遍搜党史相关资料,遍访烈士的村中人、家中人、身后人,还原烈士不平凡的红色人生,乃至烈士的后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烈士的家乡现在建设得怎么样,以此弘扬烈士精神,告慰烈士英灵。 2022年6月刘肩三故里汪墩后垅村召开“红十军与都昌”座谈会 在撰写都昌红色历史文的过程中,我觉得“红十军与都昌”的历史,值得大力挖掘和宣传。我在2021年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宣讲活动中,每次都会将“红十军与都昌”的红色历史作为宣讲内容的一部分。事实上,我已完成的百余篇红色书写中,就有不少是与红十军的壮阔历史相关的,比如关于曾任红十军旅政委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的刘肩三烈士红色故事等篇什。我在2022年8月前曾分别参加过县政协文史选题会、刘同颜先生主持的“红十军与都昌研讨会”,更强化了我在挖掘和宣传“红十军与都昌”这个红色历史资料方面的发力。把“红十军与都昌”纳入我的“传家训扬新风”系列,权当是红色家训的一种赓续。陆续刊发的“红十军与都昌”小系列,篇与篇之间在脉络的承接上不一定很清晰有序,待后收入我的专著时再予疏理。今天首发《军长周建屏的三进都昌》。本文作者2022年7月赴横峰县葛源镇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采访 我们先来缅怀作为红十军“一军之长”的周建屏的红色人生。 周建屏军长 周建屏(1892—1938年),原名宗尧,曾用名子炎,江西金溪县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周建屏的父亲周义忠是个有识之士,在云南省宣威县做地方小官。他给长子取名宗尧,字兴唐,就是寄寓儿子能效宗历史上的尧,将社稷复兴到唐朝时的兴盛。周宗尧18岁时报名参加云南新军,改名“建屏”,取“建立牢固的南疆屏障”之意。周建屏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在云南新军十九镇当兵。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参加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以及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斗争。1926年经周恩来推荐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入朱德军官教导团。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被派往闽浙赣苏区担任军事指挥,与方志敏、邵式平等人合作,打下景德镇等多处要地,屡次击败国民革命军。1930年9月,周建屏所部被扩编为红十军,担任军长。1933年初红十军被调往中央苏区,整编成为红十一军,周建屏继续担任军长。1933年10月,红军整编后,担任红十九师师长,后又调任独立红24师师长。长征开始后率部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年轻时的周建屏 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抢救,次年伤愈后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建屏参加洛川会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后,任第115师第343旅副旅长,率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率部挺进五台山至河北阜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2014年9月1日,周建屏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343旅部分将领在山西前线的合影,左起:萧华,周建屏,陈士榘,杨得志。 戎马倥偬的周建屏首次踏上作为赣东北苏区一部分的都昌这片红色热土,是在1929年秋,是年他37岁,正英姿焕发。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都昌县委党史办编著的《中国共产党都昌党史(第一卷)》在“组建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一节,如此记载周建屏以省特派员身份在都昌指挥革命武装建立的情形:9月上旬,省特派员周建屏路经都昌,与都昌县委书记刘梦松取得了联系,在刘梦松公开工作的单位县建设局宿舍住宿了一晚。当晚周建屏与刘梦松商谈建立革命武装的问题,拟在都湖鄱彭四县交界的武山地区创建游击区,与弋横苏区相呼应。在交谈中,刘梦松提出了夺取国民党汪家墩靖卫团12支枪,并进一步攻打都昌县城的意见,得到了周建屏的肯定和赞同。周建屏还要刘梦松陪同他到县城各个城门和国民党县政府、县自卫大队和县监狱周围仔细察看了一番。随后,周建屏在汪墩王滚垅村谭洪进家召开都(昌)湖(口)两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到会的有都昌刘梦松、吴士衡(团县委书记)、刘述尧(县委组织部长);湖口方面的有县委书记谭和、陈元绍(团县委书记)、周赓年(负责军事)等人。会上决定:第一,为了配合赣东北苏区的武装斗争,扩大根据地,在都昌、湖口建立一支强大的红色游击队;第二,行动的计划是首先在都昌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汪家墩靖卫团的枪支,再攻打县城,袭击国民党县政府的自卫中队,打开监狱救出被捕同志,然后转移到湖口活动;第三,为了便于今后斗争,决定都昌方面负责秘密支援,不出面,湖口方面负责组织群众公开参加实际斗争。会后周建屏同志又到汪墩街上仔细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汪墩夺枪和攻打县城进一步作了细致周详的部署。决定夺枪后立即奔袭都昌县城,由高致鹤和吴士衡等同志分别把守县城东门和北门,暴动队伍一到,即锉开城门迎接,城郊由家住北山刘家山村的刘书钟同志组织群众响应。这时,江西省委派朱某与刘述舜(都昌后垅村人)来都昌,在茅垅至善小学与谭和见面。朱某对周建屏的部署非常赞成,当即开会商定,由桑菊生去汪墩进一步侦察敌情,并通知打入靖卫团内部的共产党员刘书谅作好内应,及时送出情报。9月15日晚,周赓年率领15人的队伍从春桥头(都昌县春桥乡境内)出发,会同都昌的群众共约 100余人把汪墩街上靖卫团的驻地包围了。这时刘书谅送出情报:靖卫团队部只有1人站岗,其余的都上街赌钱去了。周赓年和刘皋(都昌人)立即领人冲进去,缴获了11支枪,只有哨兵带1支枪逃跑了。后因时间不够,天色快亮,周赓年便没有按原计划攻打县城,带队主动撤回茅垅,向湖口转移。随即在湖口城山乡的横山密庙成立了赣东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大队(简称一大),下设3个分队,每个分队15人,连同工勤人员共60余人,有长 枪22支、短枪5支,配以土 铳、梭镖、大刀。队长为周赓年,指导员汪笃辉。赣东北特委先后从景德镇调来余海楼、孙懋(均都昌人)、小周(抚州人)等7人担任队副教官和号兵等。1930年初“一大”发展到180余人枪,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红色武装活跃在都昌、湖口两县的土地上。 乐平市界首村红十军烈士纪念碑 周建屏在都昌汪家墩指挥夺取靖卫团11支枪的战斗,充分展示了他深入一线、工作细致、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良好素养。赣东北工农红军第一游击大队在战火中淬炼,经受血与火的考验,1930年7月下旬,由都昌汪墩老屋刘村人刘龙嗣率领十余人激战突围,在乐平汇入了刚刚组建的红十军。红十军宣告光荣诞生是1930年7月22日,在江西乐平县界首村举行了建军典礼,军长周建屏、政委邵式平。周建屏第二次征战于都昌,发生在1930年8月红十军第一次出击赣北之时。都昌党史资料如此记载:周建屏对都昌的情况很清楚,一年前他同都昌和湖口的县委领导共同策划了汪家墩夺枪,事前他还专门到都昌县城去了一趟,与中共都昌县委书记刘梦松一道察看了县城的地形和防守情况。所以,他认为攻打都昌县城与党中央“夺取九江,截断长江”的战略意图关联性不大,便命令部队通过都昌的马涧桥、蔡岭直插湖口。8月30日,红十军撤出鄱阳进入都昌,次日在马涧桥与都昌县国民党保安队孙光林部相遇,随即展开了一场激战。孙光林部埋伏在马涧桥附近,当红十军一部通过马涧桥后,孙光林以为红十军已经全部走过去了,即从后面进行偷袭。谁知红十军的后续队伍听到枪声,迅即赶来,前面的红军队伍又回头开火,在两面夹击下,孙光林部溃不成军,被红军活捉了20余人,孙光林把指挥旗绑在树上,自己则仓惶逃走了。红十军在周建屏带领下进驻徐家埠。刘肩三率十九团奔袭20余里,在汪墩排门村烧毁了刘士毅的房屋,处决了刘书会等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筹集了大笔军款。这时,周建屏带领红十军进入湖口县境内。 乐平界首操场红十军成立处 周建屏带领红十军在湖口取得江桥大捷,审时度势,于1930年9月5日夜率领红十军经都昌张家岭、大港和鄱阳肖家岭回师景德镇,返回赣东北根据地。 周建屏浴血奋战,第三次驰骋都昌,是1930年10月带领红十军第二次出击赣北时。10月10日,红十军挺进都昌,驻扎在大港、蔡家岭、张家岭一带。邵式平与周建屏等军部领导在蔡家岭街王成松家召开会议,制订了一个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即由周建屏率领四、七旅潜入鄱阳、彭泽边界,伺机袭击彭泽县城,占领马当,以达到“截断长江交通”之目的;邵式平率领红一旅和特务团在都昌、湖口 交界的蔡家岭、张家岭、西洋桥一线,佯攻湖口县城,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湖口,掩护周建屏攻打彭泽县城。周建屏率领红十军四、七旅由都昌大港移至鄱阳县肖家岭和彭泽县的唐家洲一带,于10月16日顺利攻下了彭泽县城。红十军乘势攻下安徽秋浦县后,跳出国民党军包围圈,回师景德镇。 周建屏三进都昌,展示了他在战场上是条顶天立地的硬汉的一面。“无情未必真豪杰”,在男女之情上他也有大丈夫的侠骨柔情的一面。周建屏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告别新婚妻子龚文卿,南下广东。潮汕失败,辗转进入弋横苏区。1931年春,周建屏与龚文卿已是失去联系三年多了,在战友的再三劝说下,经过苏维埃政府批准,周建屏军长同葛源农民刘金秀结了婚。 1932年5月,龚文卿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南昌进入赣东北根据地。周建屏见到阔别五年的妻子,惊喜交集。娶了后妻又找到了前妻,怎么办?有人提出,特殊情况,就和合在一起过吧!周建屏听了,严肃地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省苏维埃政府的委员,只有带头遵守婚姻法的义务,没有超越政府法令的特权!”周建屏找来刘金秀,耐心地给她宣讲了苏维埃婚姻法有关一夫一妻的规定,说明领导者必须带头遵纪守法的道理。刘金秀很识大体,不用周建屏委婉劝导,便双双到苏维埃政府离了婚。 1933年,周建屏奉命调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他与革命伴侣龚文卿又一次分别。此后,周建屏在粤赣山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又到硝烟弥漫的滹沱河畔抗日杀敌,再也不让别人对他提及婚事。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临终前,他还惦记着身在白区、生死不明的妻子,他对守候在身边的战友邵式平、胡德兰等同志说:“全国革命胜利后,你们回到老家去,请代我向苏区人民问好,如果找到了文卿,就说我一直想念她。” 都昌中学生清明南山缅怀先烈 周建屏在太行山下去世,终年47岁,离他第一次踏上都昌热土整整过去了十年。周建屏数十年的戎马生涯里,“三进都昌”留下了闪光的一页,鄱阳湖畔传颂着英雄的故事……来源:汪国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