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青,人称“王油茶”。自2013年起,就和油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馆小河村带领村民闯出一条发展油茶产业的致富之路,2022年1月入选九江市第九批“双百双千”人才工程。
小山村孕育“油茶梦”
王和青出生于中馆镇小河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1990年起,就在中馆镇小河村委会工作。从小在农村
生活的他,一直以来,渴望着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正是这股热情,驱动着他找寻产业致富的“良方”。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油茶产业,在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充分的准备之后,他说干就干,投资38万余元,依托江西省林科院油茶种植服务技术,引进长林系列油茶穂条,采用芽苗砧劈接法嫁接育苗,成功培育年可达140万株苗木基地。如今,该基地已成为
都昌油茶苗木供应的主要基地,并覆盖至鄱阳、彭泽、湖口等邻县。
吃水不忘挖井人
苗木基地的成功,让王和青尝到了甜头,看到油茶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一心想改变乡村穷苦面貌的他,也在想着是不是能够带领村民一起发展油茶产业。但在当时,油茶由于生长周期长,并不被村民看好。在王和青的多番宣传和耐心讲解下,村民们也逐步看到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潜力。2014年,王和青以育苗基地为依托,成立
都昌县昌盛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利用荒地荒坡发展油茶产业980亩,油茶产业规模在全县位居前列。
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主动创新思路,积极推进“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
模式,为贫困户预先提供油茶苗木13000余株,并免费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待产生收益后,再按市场价收回苗木成本。在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坂上村已发展油茶产业270亩,18户已脱贫村民采取土地、资金入股或劳务输出等方式加入合作社,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脱贫路上践初心
啃下扶贫硬骨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作为一名村“两委”干部,王和青积极学习充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2016年通过“一村一名
大学生工程”,取得江西农大本科学历。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他担负脱贫攻坚重任,充分发挥好自身文化水平的优势,主动当起村扶贫专干,下功夫钻研业务,认真做好登记造册、信息更新、资料归档等各项工作。
“我们的宗旨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老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老百姓的事绝对无小事,只要老百姓有困难和问题,我们当干部的就要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这是王和青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出于对土地的热爱,为了让更多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王和青积极动员群众加入他的合作社,并通过提供茶苗、技术等扶持,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真正通过产业带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今后,我们将继续挖穷根、找门路,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实现持续增收,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
幸福感。”王和青说。
惟有实干担当,才能不负时代。如今,王和青依然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征途上来回奔波着,他的“油茶梦”也正慢慢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