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25阅读
  • 5回复

虽上岸难舍渔火江风 盼登舟再现鱼虾满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788
积分
819856
贡献值
228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1-15
    2020年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启了禁渔保育,次年1月1日升级为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及重要支流全面禁渔,为期暂定10年。受政策影响,沿岸逾23万渔民需「洗脚上岸」讨生活,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并划拨资金进行安置。时过两年,大部分渔民都已寻得新生计,但半生渔火江风,已融入骨血。对他们而言,「海人无家海里住」更象是一种情结和态度。他们期盼10年禁渔期满后,能重登渔舟,撑篙撒网……

    ◆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逍 江西报道

◆ 80后退捕渔民曹金亮自主创建贝壳工艺品加工厂。香港文汇报记者王逍 摄

    江西省都昌县周溪镇的曹金亮,和当地许多「洗脚上岸」渔民一样,始终放不下鄱阳湖。每当忙完工厂活计,总会不自觉散步岸边。「钓到什么了?」他边向垂钓者询问,边打量鱼篓。里面是一条五斤多重的白鱼,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好兆头。我们过年要吃白鱼的,讲究『白鱼过年,撒手赚钱』。」近两年,他时常怀念渔船上用鄱阳湖水煮的湖鱼。「加点盐,啧,特鲜美。胶原蛋白多,尤其冬天的鱼冻,厚得划都划不破。逢年过节,家家都要吃好多种鱼,清蒸、红烧、油炸……」曹金亮眷恋过往生活 眼里闪出了光。
    2019年初,官方出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2020年底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渔民退捕,暂定10年禁捕。涉及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在江西,则涉48个市县、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152公里长江干流和整个鄱阳湖区。需退捕渔船2.14万艘,安置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82万人,占长江全流域25%和37%。

◆2020年4月,都昌矶山附近水域挖掘机在拆解退捕回收的渔船。香港文汇报特约通讯员傅建斌 摄
    曾一度彷徨如今成功办厂
    早在2018年,当地便传出鄱阳湖将禁捕的消息。起初大家都认为是传言,笃定政府不会让渔民没饭吃,但传得多了心中便渐渐没了底。2019年初,江西鄱阳湖率先宣布禁捕,渔民抵触情绪颇大。镇村干部需拿着文件,硬着头皮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宣讲政策,承诺发放回收渔具资金及临时生活补助、对接社保及职业技能培训。
    曹金亮也知道,作为内地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当时已陷入资源越捕越少、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但都昌县拥鄱阳湖1/3水域、1/3湿地、1/4湖岸线、9/10岛屿,绝大部分渔民文化程度低、创业门路少。捕鱼超过20年的曹金亮也曾彷徨。性子较急的他还是硬着头皮从堂外公处学来珠贝加工手艺,又在深圳表哥处获得外贸渠道,并用国家回收渔具和过渡性补贴的7万多元(人民币 下同)在家里办起珠贝作坊。起初,他连产品参数都看不懂,随着不断学习胆子逐渐大了,也敢主动寻找外地客户和外贸渠道,并把厂子搬到了珠贝孵化产业园。
    曹金亮工厂内,马达响个不停,曾同为渔民的工人们忙着切割贝壳,或将之打磨成纽扣半成品,或植入珠蚌体内,或制成马赛克背景墙。「贝壳不值钱,但经过加工就可以赚钱。这些纽扣也许会被用在外国高定衣服上。」他说,一枚淡水贝壳纽扣半成品售价约8分钱,一枚进口贝壳纽扣半成品售价1元以上,一名工人可日产2万多枚,收入可观。但碍于缺乏设计人才,目前只能进行粗加工,无法获得更多利润。

◆退捕前鄱阳湖沿岸渔民在晾晒鱼干。香港文汇报特约通讯员傅建斌 摄
    村官盼关注老渔民
    庐山市南康镇大塘村是鄱阳湖沿岸典型的渔业村。支书张秋林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该村378户计1,515口人,其中渔业覆盖人口1,214人。2020年大塘村和周边的蓼池村兴办水上渡运公司,将之作为集体经济增收和解决部分退捕渔民再就业的门路。截至2021年9月底,全村303人转业务工,涉装修、建筑、船舶运输业、浮吊过驳、渔家乐餐饮、水产贩运等行业。但他认为,在2013年换发捕捞证期间,村中多名老渔户因年满60岁失去从业资格,早前退捕安置并未惠及此群体,只能靠积蓄和子女赡养维持生计。此外,渔民上岸后探索抱团发展的集体经济,仍面临缺乏财力与技术支持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体恤民情,出台政策促渔民转产转业做到可持续。
    珍稀鱼种喜重现
    长江禁捕方案实施以来,共退捕上岸渔民超过23万名,中央及地方补偿补助资金近260亿元。得到休养生息的长江流域生态也趋于改善,珍稀的铜鱼、胭脂鱼重新出现在鄱阳湖,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微笑天使」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趋向稳定。
    鄱阳湖渔获5年减近两成
    去年10月19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共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进入10年禁渔期以来,全面完成了退捕任务,建档立卡核定的11.1万艘渔船和23.1万名渔民全部上岸,中央与地方落实补偿补助资金总计259亿元。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在2020年底曾表示,按计划在2021年底前对禁捕区内剩余的1,599艘、3,072人完成退捕。
    江西省原副省长、水文生态学者胡振鹏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表示,「由于长时间滥捕及采砂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鱼类资源面临枯竭。以20年来鄱阳湖天然水产捕捞量为例,1998年为7.2万吨,1999—2002年年均3.9万吨,2003—2007年年均3.3万吨,2008—2015年年均2.6万吨,2016—2019年年均2.2万吨。约5年左右,天然水产品捕捞量便减少18%。鱼获呈现年龄低幼化、个体小型化、质量低劣化。」他认为,长江十年禁渔决策十分及时、英明与必要。
    专家建议加强常规监测
    据江西禁捕办通报,2020年鄱阳湖共监测到鱼类63种,渔获个体大小与2019年无异。但2021年便监测到近70种鱼类,其中包括近十年来未监测到鳤、铜鱼、胭脂鱼等珍稀鱼类。湖口八里江段还监测到大量长吻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稳定向好,南昌城区扬子洲水域甚至已有10余头长江江豚长期嬉戏。
    胡振鹏建议,鄱阳湖需建立鱼类资源常规监测机制,每年在若干断面进行科学监测,每5年一次普查,为10年禁渔期结束后的有序捕捞提供科学依据。

◆曹金亮(左)与曹文平(右)在曾捕鱼的地方回忆往事。香港文汇报记者王逍 摄


    特稿
    忧儿孙不上船
    当地政府在禁渔后统一回购的渔船,除部分被集中处理外,其余传统渔船被封存在村口留作纪念,这也成为了「洗脚上岸」的渔民们最难以割舍的「牵绊」。
    曹金亮一家七口人,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均在当地读中学。因工厂较忙,年近七旬的父母应曹金亮夫妇要求,进城照看孙儿辈生活起居。但从小就在渔船上生活的曹金亮和父辈们,总是会时不时回去看看。对他们而言,渔船是「乡愁」。
    「渔民的孩子七八岁就要上船帮忙,男孩学打鱼,女孩学织网。父母没有精力管我们,我们长大成人后就重复他们的生活。经常半个月都吃住在船上。」曹金亮说,父辈甚至更年长的渔民以前在岸上没房,对鄱阳湖很有感情。老人们即便生点小病,只要一上船便又会「活」了过来。
    「老头儿最近总跟我念叨,湖里的鱼应该很大了,很想去捕鱼。我就逗他,那是犯法的呀。老头儿就连说,只是说说而已。」
    在曹金亮看来,好友曹文平是他颇为羡慕的对象。上岸后的曹文平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承包了300亩水域养殖小龙虾、800亩水域养鱼。还拉了一帮亲友成立捕捞队,时不时去外地帮其他养殖户捕鱼,生活方式与当渔民时没有太大改变。尽管曹金亮现在的工厂有12名员工,年产值约200万元,利润20多万元,也能给工人开起3千至5千元的工资。但能够继续捕鱼是包括曹金亮在内大多数受访者的期盼。曹金亮打心里希望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也担心,一旦孩子对现时生活的安逸产生依赖,未来可能会不再愿上船。
    微观点
    稳住上岸渔民收入 才算保住长江生态
    长江流域10年禁捕,所涉面积之广时间之长绝无仅有,显示出长江生态恢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仍需正视的是,虽中央与地方均投入巨额资金、出台扶持政策,但沿岸逾23万渔民会面临一定时间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的实际问题。如曹金亮的员工,年收入约3.6万至6万元,这也是受访者希望重上渔船的重要原因。也意味禁捕期后,大批渔民重操旧业甚至报复性捕捞是大概率事件,长江流域生态届时或将重临压力。
    生态资源关乎后代福祉,治理理所应当。但渔民退捕工作完成,不意味任务结束。老渔户因年迈丧失捕鱼证被此轮退捕政策忽视,该群体涵盖多少人?多少人又生活贫困?若同为上岸渔民的子女只能从事底层职业,养家糊口尚且乏力,又何谈赡养?这些老人会否进而成为「小康社会」边缘人群?以上均需职能部门做到胸中有度,心里有数。
    不如以退捕为契机,主动出击,巩固并增加上岸渔民收入,降低沿岸民众对捕鱼创收的依赖。各地政府间更应就长江生态现有管理机制构架,从长施策,久久为功,助岸上渔民深扎根,令返渔者摆脱「捕多赚多」的惯性思维,将捕捞获利与生态恢复责任挂钩,方可使长江生态资源和商业捕捞保持良好平衡,也才能做到岸上江中双向可持续性发展。
2条评分积分+30
涛心依旧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2-01-15
鄱阳湖 积分 +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2-01-15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9784
积分
10176396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8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1-1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51817
积分
63232
贡献值
248
都币
10
在线时长: 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2-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1-1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285
积分
389
贡献值
4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19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01-15
    

发帖
7795
积分
24959
贡献值
97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2-01-15
贝壳产品行情时好时差,过去三十多年来,不少搞珍珠养殖、做贝壳生意的老板,因为盲目扩张、对行情过于乐观而跌倒。

发帖
1176
积分
39781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2-01-15
周溪梅沙村的贴子,顶起,哈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