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0阅读
  • 6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家风之191丨三汊港镇堂下山方村:这方水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7151
积分
1177811
贡献值
11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21

【家训家规】尚世希贤,克继愈兴。中和恒守,乐利昌平。正道光裕,大义昭明。经传祖训,书振家声。文思炳发,理学纯清。功崇良佐,才选奇英。时逢隆盛,会庆顺成。显谟永赞,泰运常亨。
        都昌方姓
    天下方姓溯源,主要有两支。第一支方雷氏,系神农氏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今河南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方雷后裔繁衍成两姓,一姓方,一姓雷。方氏郡望河南,承袭“河南世家”。第二支出自姬姓,周宣王之叔父字方叔,系周朝元老大臣,封国于(方)洛,方叔氏后裔称为方氏。都昌方姓据统计有13个村庄,其中除鸣山乡丁峰村委会方家与土塘镇潭湖村委会方家山为方叔之后裔外,其余11村皆为方雷之后裔。
    对于大多数都昌方姓人家,其寻根之地叫“紫荆山”,在今苏山尖山附近(一说今春桥乡官桥村委会所辖)。方雷的一百一十七世孙方汉英(799—?)发迹于安徽铜陵,由选贡任南昌军厅(同知衔),致仕后云游,慕紫荆山之形胜,遂于唐懿宋大中年初落藉于此。另一说是方汉英知南康军,秩满正逢黄巢起事,他的家乡桐庐当时为“贼区”,时年八十的汉英公便渡彭蠡湖(鄱阳湖)在紫荆山避乱而居。都昌方姓村庄历史最为悠久的是春桥乡官桥村委会海泗方村,肇村始祖是方汉英四世孙方遄(约生于公元890年),于后唐明宗天成年间由紫荆山徙迁而至。关于方遄的外迁,有故事流传下来。

深秋田畴
     说方汉英有两儿子,名益龙、益虎,益龙生方徽和方嵩,徽公首迁官桥相士垅。斯地山青水秀,堪为财旺人旺之福地。徽公连生五子,建祠立村。毗邻方姓原已有他姓望族,便对人丁渐旺的方姓人家起了戒防之心,遂生排外之意。他姓主事者甚不主正,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方姓祠堂一夜拆毁,一应的砖木石砾全抛弃于一口深塘之中而淹没,并在清理平整后的原基上,撒播上已催胚的小麦。麦秧眼见着在充沛雨水的滋润下,日日蓬勃出绿意来。方家人受此无端挤压,也知势弱,不好硬拼,于是告于官府。县老爷在方家人的翘首以盼中,某天坐着轿子姗姗而来。在争执之地落轿,但见眼前是原著他姓人家手指所向的绿油油的麦苗,说此地有麦十垧,处处皆为吾家田。在信口雌黄面前,官老爷但见方家的申辩理直气壮地渲泄在脸上。县老爷原是在彭蠡之滨断过湖洲之争的,他心生一计,移植来断讼湖域的老办法,半日后施之于此讼:哪方敢赤脚穿烧红的铁靴穿行于麦垄,这方田垄便是谁家的。只见方姓一后生在对方面面相觑之时,从容祼足而入炽红铁靴。尽管在数步之内悲壮地倒毙于田垅,但已然以大无畏之果敢证其产属。县官当即断下这方流血的麦地是方家之产。方家在原址扩拓了一倍的地域,重又建起巍峨的祖祠。
  且说徽公经此一悟,便有了村居散衍之心。他将五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商议,除了留下他守着祖祠,五子皆外迁。迁得近的便是二儿子方遄,其余四子分迁外地,成为如今湖口、彭泽、鄱阳诸县不少方姓人家的祖先。
  第二支迁来都昌的方氏尊周大夫方叔为一世祖。方叔七十六世孙方北山(约生于1070年),曾授建阳府太守,宋高宗时归鄱邑之吴江。有名士之称的方北山其七世孙方茂山,于明洪武年间由鄱阳吴江冷水坊,迁居都昌二十都丁峰山,形成今天的鸣山乡丁峰方村。方茂山十世孙方哲盛(1761-1807),于清嘉庆年间由丁峰山迁十七都潭湖,形成今天的土塘镇方家山村。

池塘
   村居方位
    三汊港镇聚居了都昌方姓半数以上的人口,其迁徙的时间坐标指向了宋元之交,地域坐标由紫荆山指向龙城畈,今属三汊港镇亮星村委会辖地。三汊港方姓南宋共同的祖先是方汉英的十六世孙方镛(1238-1304),方镛的五世孙方仲荣发龙城畈周边方姓六族,包括程家舍、亭宇、上方、禾场坂、骆亭、堂下山、石门楼、方家垅、塘边、咀上诸村庄,而堂下山方村的祖先方尚朴(1493-1572)是方镛的十一世孙,于明嘉靖年间由龙城畈徙居山下,现有村民1100余人。

亮星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
   堂下山方村始终是三汊港集镇的一个地理标识。上世纪六十年代都昌和景德镇公路开通,当地人有个顺口溜:“汽车嘟嘟叫,到得大沙桥;汽车拐个弯,到得堂下山。”现在新修的都中公路在村东延伸而过,而三周公路连接都中公路的十字路口,就在堂下山方家的田头。若将目光收回到堂下山方家的村居,其中的聚焦点无疑是村中祖堂。堂下山方村祖堂冠名“元老第”,始建于清嘉庆辛酉年(1801),新建于2007年。关于老祖祠的阔敞,堂下山方村老辈传下来,用“100根屋脚”来描述。

村域上的三汊港集镇
   “元老第”祠后至今仍保存有堂下山方家祖婆之墓茔。墓碑字迹经岁月风雨而变得漫漶难辨,此墓碑重立于清道光年间,若按照建村历史来论,墓存应逾400春秋了。三汊港镇退休教师方仁和先生爱好摄影,是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在2017年底曾撰文《村中有座太婆坟》,并配发照片发表。文中回忆在他童年时代关于“太婆坟”带给他的记忆。祖婆墓地拾级而上,还有青石铺展开一个大平台,成为孩童们的乐园。西边原是偌大的一片晒场,是大人们忙农活的打麦场、晒棉场,亦是孩子们放飞童趣的欢场。后来,西边的晒场上渐渐兴建起一幢幢楼房。新修的祖祠气派,新护的祖茔肃穆,堂下山方村人将敬祖崇宗、慎终追远常存心间,弘承祖德,长发其祥。

府前金街
   堂下山方村的村居由“元老第”生发开去,在日新月异的三汊港集镇延展开来。随着村上人口的衍盛和集镇建设的拓展,在与港东、岭东相接的沿街,在新兴的府前金街商贸聚居地,遍布着安居乐业的堂下山方村人。

2020年7月洪水中的村庄
   “堂下山”发脉于山,其实也连系着水。400多年前立村时,为防鄱阳湖水患,先民们就在村西南筑起连环堰,有部分村民在1954年洪水侵袭下而迁至左桥石门楼方村;1998年又是一场洪水肆虐,石头塘、冯家颈新村便是此时移民建镇而形成。2020年庚子年,村民在战“疫”之后来战洪,洪水汹涌再淹地势村中低洼处农户的房宅,冲在抢险一线的镇村干部,让受灾的村民体察到了精神的圩堤永不溃决。

2020年7月水淹三汊港街情景
    凡人方志
     三汊港的码头在出行倚仗水运的古代,曾是都昌中心腹地的一方商埠重镇。堂下山方村得地利之先,从商者盛,发家者众。单论民国末期,村上就有十三间油榨坊。老字号“永春福”五代和睦相处不分家,三汊港镇老初中的校舍就是用了“永春福”的宅院而办的。

村域上的三汊港集镇
    堂下山人会读书,似乎得了族传。唐宋之际,福建莆田的“六桂联芳”者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子皆为进士,其中四子叫方处朴,字伯惇。安徽桐城方氏文风衍长,数百年不衰,“桐城方氏易学学派”“桐城派”博大精深。文坛大家梁实秋、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皆将桐城方氏与曲阜孔氏相提并论,评述其为“中国文化世家的一个绝唱”。堂下山方村文运昌盛,现今的博士名录就载有方平安、方成效、方玉霞、方亚林、方正松等骄子。
   一代代的堂下山人,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着时代背景下或绚丽、或落寞的世情大戏。在此,不妨多花些笔墨,为一个平凡的堂下山方村人,记留下一曲异国恋情的绝唱。这个叫“角佬”的村人故事,在方仁和先生动情的讲述里,令人惊叹,唏嘘不已。
   角佬年轻时投身军营,担任过国民党驻缅甸远征军飞行教官,机械修理更成绝活。角佬恋乡,没有随溃败的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而是在1949年10月后被遣返家乡。在“文革”中难免遭受冲击,心力交瘁,遍体鳞伤。身体干不了重活的角佬,在生产队里放牛,挣些工分糊口。放牛翁角佬有一次在外人面前露了一回绝活。某天,在山坡放牛的角佬听着坡下马路上正爬坡的一辆货车的马达声,便对放牛的同伴说那车子快要熄火。话刚落音,货车果然趴在半坡上一动也不动了。司机在满身油污、汗流浃背地忙活上个小时后,货车连轻微的哒哒声都发不出来,依然纹丝不动地停滞在原处。好心的角佬走上前去,接过司机手上的扳手鼓捣了五分钟,再让司机掏匙打火,这货车竟“嘟嘟”的发动起来,奔驶如初。司机对眼前这个放牛老头连声道谢,他当然不知道这位有些邋遢的老人曾是修战机的好手。

守护相助(方仁和摄)
   角佬孤身一人未曾成家,在村上过着极为困窘的生活。让人称奇的不仅是他的机械修理绝技,他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可以令作家将其作为人物原型改编成跌宕的剧情。角佬在年轻时一表人材,饱读诗书,抗日战争初期被上峰派往探侦日本方面的军事情报。在伺机与日本商人酒井三郎的接洽中,与商人的掌上明珠酒井静子坠入爱河。出双入对的歌厅酒吧,既是角佬探听情报的台面,也是假戏真做、山盟海誓的情场。角佬与静子的爱情沸汤止熄于时代的釜鼎。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日商的酒井三郎夫妇在回日本之际,决意要携爱女回国。可静子誓死不从,她要留在中国笃守她的情郎的归来,共度今生。再后来,角佬以溃败之卒的身份回到家乡堂下山方家,静子被中国政府安排到景德镇一高校任教。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角佬在收到静子寄来的布鞋后,泪流满面吟诗:锦履双双远寄将,线头犹带口脂香。若是阿静亲手制,教人一步一思量。
   二十多年的泪眼相守中,角佬与静子彼此皆未与人组合成家庭,当年的盟誓值得用一生去践。静子也曾寄来书笺欲执子之手,可角佬家徒四壁,怎会让心爱之人随他低至尘埃,便断然回绝,甚或以死相拒抗,其间的情长与气短,足可成为这部爱情剧的点睛演绎。1970年代初,角佬在家乡堂下山村孤独病逝,他的静子的人生结局如何呢?剧情在伤感中耐人寻味……
     端午方俗  
     若要问在堂下山方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哪一天?答曰:农历五月初一。这一天的祥顺和排场,不亚于五月初五端午节。从待客的隆重和相聚的氛围来论,也不逊于过大年。
   这又是一个源于祖先的故事。说三汊港周边方姓村庄的先祖生育五个儿子,各自分枝,繁衍成五个村庄。五兄弟皆孝亲敬老,到了传统佳节端午节,为人父母者不知到哪个儿子家过节而有些犯难。崇尚中庸之道的父亲提议,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每天到一个儿子家欢聚过节。堂下山的祖人似是抽到了头号序阄,所以排在了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孝敬节日里的父母。为讨大人欢心,堂下山先祖将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在五月初一一并遍请至家,陪着父母过节。其他村庄后来将这方民俗失传了,而堂下山方家五月初一盛宴宾客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方仁和所摄民俗作品  
      早先的堂下山人欢度五月初一,当然不只是亲友间餐桌上的饕餮,更有端午节里有的划龙船欢腾。村落本就濒鄱阳湖,传说中有一年龙船竟被划活了,翘起的龙首张开嘴巴,将岸边的垂柳叶子吃个精光,添了洪荒之力似的,甩了一群“水上漂”后生,竟自遨游至湖中,通江达海地远潜了。村人来年五月初一便约定划旱船,地点自然是选定在了有100根柱子落地的阔大祖厅里。推王八车、打蚌壳精,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欢畅。不只是当天来做客的亲友开了眼界,更有方圆十余里的比邻,扶老携幼的亦来体验一番这乡间的娱乐盛宴。这简直可谓是天下同乐的一天,平日里讨饭的乞丐、求施的弱者,也闻鼓而聚,望彩而来,意外的揽入怀中的受助钱物,这分慰藉让这闹腾中有了人性的暖意。
   方仁和先生如此回忆早先的村中过农历五月初一的情景:“为了陪父母过好这一年的这一天,勤劳的堂下山人早早的就开始忙碌。要磨好麦粉,要洗好做粑、蒸粑、装粑的用具,要提前几天拿一包糖到众亲戚家去诚请。到了那一天,先要用咸鸡蛋、鸭蛋和做好的麦粑招待亲朋好友,中午要用丰盛的酒菜款待大家,临回程每家亲戚还要带几十个粑走。要是亲戚有因特殊原因没来的,那就还要带点剩菜回去,在家聊补一餐。送走亲戚以后,村民有了点空闲,便会你问我、我问你——今天来了多少亲戚呀,吃了几桌呀?亲朋多的人就会自豪地说——今天吃了五六桌,白酒喝了几瓶,啤酒喝了几扎,谁谁谁当时就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如今很多的村民都在外务工和生活,自然农历五月初一没有了先前的热闹。但乡愁就是凝望故乡时天空的一朵云,回家相聚时的一盅茶,互敬时的一杯酒,祈福时的一句话。堂下山方村的这方民俗,恒久氤氲于村人的心头。

祖祠(元老第)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来源:文/图  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都昌在线相关阅读请点击:
都昌:村中有座太婆坟
2条评分积分+120
田畈人 积分 +8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021-01-21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1-01-21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38946
积分
10151872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1-21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138946
积分
10151872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1-21
都昌在线资深网友“大方玩童”方仁和老师就是三汊港镇堂下山方村的


发帖
30996
积分
790308
贡献值
2224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01-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004
积分
405767
贡献值
29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1-01-2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发帖
5341
积分
224046
贡献值
151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7-13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01-21
感谢汪部长辛苦撰文,系统地介绍本村的人文历史。

发帖
3846
积分
23993
贡献值
26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07
我的老家
大沙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1-01-21
方世玉可是你们同宗?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