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把端午过,年年都有端阳来。虽然今年闰了一个四月,但好象一点也没有延迟端午节来临的迹象,端午节依然象一位著名而又守时的歌星款款而来,为我们带来节日欢快的旋律和乐章,又象一个闻名遐尔的表演团给我们送来隆重而又快乐无比的精神食粮;在端午节同时带给我们精神快乐和津津美食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小时候端午节的快乐时光。
记忆中的少年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的前一天,四处都会传来孩子们的欢叫声,孩子们喊上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去拔菖蒲,割艾叶,为端午节当天的悬挂做好准备,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母亲们则把已经采摘好的粽叶拿出来洗刷干净浸泡在水里,端出糯米用菜油拌好,偶有条件的时候还会在糯米旁边预备一些五花肉或者蜜枣,开始包扎过节的粽子了。好奇的童心也常常促使我靠在旁边兴致勃勃的观看,有时候还要上前鼓捣几下,当然都是以悻悻然的失败而告终,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要学问呢。而母亲神情自然,十分细心,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或者三角的形状。只见母亲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熟练地操作着,不一会一只象模象样的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还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母亲包粽子是个能手,没多久就包了几十个粽子,用干棕叶丝整齐地串吊着;包扎粽子分四大步骤:第一:选择好大小,宽窄合适的粽叶,第二: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第三:把五花肉或者蜜枣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第四:用晒干了的棕叶丝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得好不好,最后一道工序很重要,角包的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对粽子的外形起到关键的作用。端午节那天,母亲早早的起床,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连带着还会煮一些蒜头﹑鸡蛋,煮了大约1小时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捞出了,而端午节那天我们小孩也会起床较早,干劲十足的把前一天割好的艾叶在各扇门眉上插好,把拔来的菖蒲在艾叶上挂好,据说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就开始津津有味的品尝刚出锅不久,香喷喷、甜丝丝的粽子,蒜头和鸡蛋了,真香!真好吃!端午节过的可真有意思啊!
端午节的习俗除了食粽还有赛龙舟,但是我们村那里没有大湖没有大河,自然就不会举行什么龙舟比赛了,要想看赛龙舟只有早作准备,邀上一群伙伴在大人的带领下搭乘客车,或者大人们不辞辛苦的骑着自行车载上我们到二十公里开外的鄱阳县漳田渡去看赛龙舟。漳田渡的龙舟赛虽不算规模宏大但还是比较精彩,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外村人也能看到比赛他们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开赛。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并不一定能看见划船手和龙舟,往往总是远远的就看见黑压压的人群,在湖两岸排成了很长很长的人墙,传入耳朵的也是人声鼎沸的嘈杂声,那场面真的是蔚为壮观。10点以后划手们出场了,一个个都非常强壮,龙舟聚齐了,龙舟长而细窄,颜色各不相同,有鲜艳的红色、明亮的黄色、黯淡的黑色和清爽的蓝色,据当地的大人们说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漆来定的,并且不同龙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由于湖面也不是很大,龙舟最多时也只有四至五条,有时候可能是缺少人手还没有那么多。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他们把龙舟在湖中一字排开,参赛划手们各自入座后,随着岸上裁判员的一声“1——2——3!出发!” 和同时敲响的锣声,顿时鼓声大作。几十个水手都手拿船桨,用尽全力奋勇向前划去,“一、二、嘿呦,一、二、嘿呦”,12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划一地划着,擂鼓的水手气势昂扬,用力的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加油,加油!”,岸边的啦啦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和助威声,使水手们愈发使劲的划船,观众的喊声和划手们的呼声汇成一片,响彻云霄。起初的时候龙舟都是越划越快,渐渐地﹑渐渐地有的龙舟现出体力不足,慢慢的落后而被其他龙舟超过。啊!离终点只有30米了,一条黄色的龙舟遥遥领先,另一条蓝色的龙舟紧追不舍,两条龙舟不相上下。只有20米了,10米了,只剩5米了!哦!蓝色的龙舟领先了。随着终点裁判的一声锣响,蓝色的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整个赛龙舟的场面是那么壮观、那么激烈。比赛结束了,伙伴们兴高彩烈,有说有笑的一同回家去。
虽然长大后没有再去漳田渡看过龙舟赛,也不知道漳田渡现在还会不会举行龙舟赛,不过漳田渡的龙舟赛是我见到的独一无二的,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但愿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一直成为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就让那争先恐后的场面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一直激励着人们, 激励着祖国的后人强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