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7阅读
  • 12回复

[湖风杂志]诗史千秋:从浣花溪到西田畈的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098
积分
408369
贡献值
29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6
诗史千秋:从浣花溪到西田畈的文化传承
杜振助


  赣北都昌县的版图上,有个“西田”的地,叫“西田庄”是对杜姓村子而言,叫“西田畈”是对包括多个村子整个垅畈而言。西田地处和合乡东北面,新中国以来,有过一连串带有西田的名称:西田中心小学,西田大队,西田供销社,西田附中等。
  西田庄是一个群聚十几个杜姓村子的大地名,杜姓多村分属和合乡的田畈、义公两个村委会,逾3000多人口。
  关于杜姓的由来,《杜氏宗谱》记载了一段“唐修文馆太学士杜审言奉诏命向高宗皇帝进呈修谱表”的史实。
华夏杜姓  帝尧之后

  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皇帝诏曰:在朝文武百官必当备述祖宗源流始末以进朕,得以观我朝人物之盛。”是年九月二十五日,修文馆太学士杜审言奉诏命进呈修谱表。上言伏惟皇帝陛下:
  臣系承伊祁圣人之后,历代绳绳相继。在周食采于杜阳,故封唐杜氏。至成王削唐封杜,以祀尧后,子孙遂以杜为姓。在汉杜延年拜谏议大夫,拥诏立宣,图形麒麟阁。在晋杜预为驸马,封镇南大将军。当朝杜如晦参谋帷幄,剖决如流,累朝文职。臣职守修文馆,躬逢盛事,备述祖宗源流端委,谨以家谱随呈。上进。
  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其进呈给唐高宗的修谱表是说,杜姓为帝尧之后,始姓伊祁氏。帝尧禅位于舜,舜封尧子丹朱于陶唐,故在虞谓陶唐氏。在夏受封御龙氏商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之东),为豕韦氏殷末,豕韦国其唐改封杜以祀尧后,故在周为唐杜氏。周成王八年(1097年)以唐国故地封给其弟叔虞,迁其民于雍州京兆杜城(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东南端)去前面的号,独封杜氏。尧后从迁京兆杜城后始以杜为姓。即是杜姓承继“京兆杜氏”来历。汉代谏议大夫杜延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皆为杜氏先祖。
都昌杜氏  杜甫后裔

  都昌杜氏为杜甫的后代,历代子孙无不以此为荣。
  杜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晋驸马当阳侯杜预十三叶孙。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兵犯长安,唐玄宗仓惶西逃,杜跟着进了四川,在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严武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或“浣花草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杜甫的曾孙杜策举进士,领教江右之南康(今江西星子县改庐山市)。因杜甫居四川成都浣花溪草堂,故旧谱将杜策入赣称之为“浣花之迁”,杜策即为江西杜氏始祖。
  杜氏家训十条慎封赠严行检敦俭朴崇孝悌戒夜宴重冠礼严婚娶慎裘祭慎交游遵教训。嘱曰:凡我子孙,诚能佩服以前条教,庶读书者,不失为醇儒,耕商者,亦得为良善,慎费弁(biàn音边)髦我训,慎勿迂阔我言。于以共成礼让之俗,大振唐杜之风,保族宜家,以自乐利于盛世,不亦美乎。
  江右(江西)杜氏以杜策为第一世,历代杜氏子孙皆以先祖杜甫为楷模,传承忧国忧民的思想,弘扬好学上进的精神。
  江右杜氏第七世杜严,为北宋进士,任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县令。其子杜达德生活在宋仁宗时期,时有参知政事范仲淹,以杜达德有孟轲、扬雄之风,举荐给仁宗,特授将士郎之职。
  江右杜氏第十三世杜安华出仕大名路(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复补南康(今庐山市)照磨(正八品官员)。其弟杜云华为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庚辰科进士,补授会昌(今赣南会昌县)丞。
  杜云华是个读书人,说到他真的非同小可,这就涉及发生在宋末元初两年间,发生在赣北地区两场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0-07-08 23:28重新编辑 ]
3条评分积分+160
丶梦断楼兰 积分 +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5-07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5-06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0-05-06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7098
积分
408369
贡献值
29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0-07-08
主贴文章已编入都昌县民间文艺杂志《湖风·和合卷》。

发帖
4878
积分
100986
贡献值
33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1-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0-05-0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36
积分
30589
贡献值
203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0-05-07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圣著千秋,草堂留后世。

发帖
72
积分
-37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小时
注册时间: 2020-01-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5-06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32140
积分
831693
贡献值
2308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7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5-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40027
积分
10184470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8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5-06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810
积分
1033
贡献值
4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1-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5-06
都昌杜氏为杜甫的后代,历代子孙无不以此为荣。

发帖
7912
积分
25228
贡献值
98
都币
0
在线时长: 41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5-06
都昌相当一部分带(垄、畈)的地名;个人认为(文章内容较长的文字采用绿色字体比黑色,更加保护眼睛)

发帖
7098
积分
408369
贡献值
29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7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5-06
浣花诗史  千年传承

  都昌杜氏承继先祖杜甫诗史之风,贤才辈出,代不乏人。
  明嘉靖《都昌县志》载:杜元吉,举人。家二都西田,出仕潮州府海阳(今广东潮州市潮安区)令,种柳御患,邑人大悦。称曰:杜公柳。明万历甲辰版《杜氏宗谱》:元吉,字佑之,号小冈。生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以《易经》中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乡试第43名。乃仕广东省潮洲府海阳县令。种柳御水患,邑人深赖之,称曰:杜公柳。佑之公殁而不朽,则“杜公柳”存焉。
  江右杜氏第二十八世杜君伯,清康熙丁丑岁(1697年)进士,己卯岁乡饮正宾,选儒学训导,例赠修职郎(正八品)。余者如郡禀生、郡增生、邑庠生等秀才类人才,枚不胜举。
  笔者是都昌县和合乡西田畈人,为先祖诗圣杜甫第37代孙,虽然冥顽愚鲁,却不敢数典而忘先祖。冥冥之中,我从小喜欢文字,高中毕业后就好“舞文弄墨”之事,18岁时便在《江西日报》见诸铅字。几十年来,热衷于爬格子,不断在诸多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999年6月,作为全省唯一村官作者,应邀出席《江西日报·田野风》专版创刊300期座谈会。2003年被《浔阳晚报》聘为特约记者,2005年加入九江市作家协会,2008年加入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参与《都昌县志》与《都昌交通志》的编写,主编《都昌县扶贫年鉴》与都昌县《为了母亲的微笑》一书。2009年担任重修江右《杜氏宗谱》主编。2017年担任都昌民协主席,又任第八届九江民协常务理事。2019年主编《九江民间故事·都昌县卷》。为都昌县民间文艺杂志《湖风》主编。
弘扬家风  奋发有为

  从杜甫避走三川,卜居茅屋,到杜策官迁江右,领教南康;从杜云华徙居左蠡,赈粥施茶,到杜万一“僭号”抗元,慷慨赴难,杜可用立国万乘,英勇就义;从杜元吉出仕潮州,种柳御患,到数千都昌杜氏子孙锐于进取,建设家园。历史长河穿越了1300多年。
  此时此刻,笔者不由得感慨万千: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起源,也是爱国思想的根。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为人之子,为国之民,同理同义,家训家规不可逾越,祖德家风乃需弘扬。乃诗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圣著千秋,草堂留后世。
  仙井英烈去,左蠡觅旧迹。西田传家风,铭记浣花溪。
  草堂诗史,杜氏家风,将激励杜氏子孙同心同德,奋发向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