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85阅读
  • 28回复

[湖风杂志]田畈故园丁香花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0985
积分
1236060
贡献值
113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7-06
— 本帖被 鄱阳湖 从 今日都昌 移动到本区(2020-07-10) —
   翻检我手机上保存的照片,清晰地载录着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整整一年来,我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杜杨松的三次直接交往。

   初识杜教授,是2018年7月14日下午,在北京港中旅维景国际大酒店,“都昌北京商会都昌文化教育界精英交流会暨蔡元培夫人黄仲玉女士140周年纪念筹备会”召开。这是一次都昌骄子在北京的聚会,我有幸前往聆听,并做些前期的对接工作。杜杨松教授在会上发言,对开展纪念蔡夫人黄仲玉(都昌县城金街岭人)活动,提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第二次与杜教授见面,是在2018年8月10日,其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来都昌,在和合乡滨湖小学已是第二年,杜教授和学校的团委领导来到都昌,看望支教队的大学生,并现场为支教工作捐款1万元。作为关注家乡发展的京城教授,杜教授还为都昌的乡镇干部作了一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报告,关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那次我陪杜教授回了他的老家和合乡田畈村,看望他的兄嫂,并前往当地的田畈小学,杜教授表达了捐资奖教奖学的意愿。第三次见面就是这一次的2019年的6月28日,杜教授前来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昌县田畈支教点暨田畈小学丁香奖学金设立仪式。我在其间做了一些联络工作,得到杜教授的热诚称道。

   对于中国一些大学的两字式简称,似乎人们口头上流传有“天大”“地大”“人大”的说法,分别指的是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有北京、武汉两所)、中国人民大学,杜教授2008年7月就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曾任“地大”科技处、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以及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在中国地质界岩浆岩专业颇有声望。中国的教授职称等级通常有七级,正教授岗位分一到四级,副教授五至七级。院士通常是一级教授,杜教授所处的二级,已是教授当中很高的等级了。我觉得与之相匹的还有他的“德高”,这从他对家乡教育的一往情深可识得。杜教授首期捐出12万元,设立田畈小学“丁香奖学金”,对家乡的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每年予以奖励。奖学金以“丁香”命名,杜教授的旨意之一是纪念他的已经故去的慈爱的母亲,母亲叫詹丁香。都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樊珈妤在仪式上致辞时,进一步解读“丁香”之意——丁香花之花语寓意着高洁、勤奋与谦逊。

   生于1957年的杜教授现在已经功成了,我想,杜教授为家乡的教育慷慨解囊,从工资积蓄中捐出12万元设立奖学金,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故乡情结呢?我揣想这一定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在活动仪式结束后,我对杜教授作了短暂的采访。我想用我显得笨拙的文字,载录了杜教授年少时在家乡的求学经历。这种留存,于他本人,是对人生特殊阶段的一次回望,甚或置于他的家族历史去打量,也会成为一段珍贵的资料;于这个时代,是一种“以人证史”的回眸。其间对细节的凝望有多精微,历史的温润度就有多动人。杜教授是1977年我国在中断了十余年之后,恢复高考招生考试第一年参加高考,他的求学经历已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是那个年代的农家子弟,沐改革开放春风,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生动注脚。

   1957年8月,杜杨松出生在都昌和合田畈的磨盘洲杜家,父亲杜泽党和母亲詹丁香是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民,但父母的勤劳、正直、质朴、坚韧,给杜杨松以无言的身教。1964年9月到1970年1月,杜杨松在西田小学完成了小学学业。那时的西田小学原址在一个叫猪屎塘的旁边,是当今的田畈小学的前身。当年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同时升入初中。这样带来和合农中的初一学生爆满。校长经请示上级后,想了个办法,让五年级、六年级两个年级升上初一的学生来一次入学考试,择优选取18名学生直接安排插入初二年级就读。小学五年级的杜杨松跻身前18名,与初二年级的小哥哥排排坐了。直到现在,田畈人还津津乐道杜教授当年“连跳两级”的佳话。更令人称羡的是,在初二强化训练三个月后,班上举行数学测试,前6名竟都是“跳级生”,这其中自然有杜杨松。

   1973年6月,杜杨松从和合农中高中毕业,唯一的出路是回家务农,杜杨松断断续续地跟了当地的师傅学过三年桶匠。桶匠的活有别于木匠,主要从事的是圆柱体的木制器,比如尿桶、薪桶、水桶、饭甑等。那时上户做工挣钱生产队是严管的,杜杨松更多的是在队上挣工分。不满20岁身体羸弱的他,一天下来的底分是8分,相当于一个女劳力。那个年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成为金科玉律,杜杨松随着村上的大人,村里村外的推车挑土筑圩堤。以至现在年过六旬的杜教授,回忆起迈进南京大学之前的不少关乎人生命运的重要节点,都是“坝上”作了生存环境的铺垫。1977年10月底,杜杨松在和合丈家垅水库挑土筑坝,他的高中的班主任吕敬前老师派学生找到杜杨松,告诉了打倒“四人帮”后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好消息。吕敬前老师是大沙人,在邻近的和合中学任教多年,江西师大数学系毕业的名师。吕敬前当然知道杜杨松的书性好,是块读书的好料,他让杜杨松当即就收拾被卷盖,随着传话的同门师弟直奔和合中学,参加复习赶考。

         杜教授故园背影
   杜杨松提着简之又简的行李,从圩堤走进了校园,同被恩师召来复习的,还有詹和生、杜传发、詹美礼同学,他们在学校搭着通铺落宿。家贫的杜杨松在食堂用膳的饭菜票,都是吕老师买的。20多天复习下来,正式报考开始了。杜杨松的父母为了儿子当年能求考上,能跳出农门就是祖上积大德了,力主他报中专。人生命运抉择的关键时,能遇到贵人相助,实在是此生之幸。吕敬前老师就是杜杨松生命的“贵人”,吕老师相信杜杨松的实力,不但坚持要他报考大学,而且还要填报全中国一流的大学。吕老师甚至说出狠话来,如果杜杨松决意要报考中专,那么老师对他将“恩断义绝”。杜家人考虑到半年之后全国将要举行第二次高考,万一没考上大学,也有来年再考的机会,于是就同意了杜杨松遵照吕老师的执意报考大学,而且就填报了恩师为他圈定的赫赫有名的南京大学。

   1977年冬天,杜杨松迈进了设在都昌县城的高考考场,第一堂考政治,还算顺手。第二堂考语文,杜杨松至今记得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他奋笔疾书,将笔端“难忘的时刻”定格在他广播里叫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消息时的“难忘”,从“个人”扬眉吐气写到“国家”拨乱反正,紧扣主题,阐发开去。第三堂考数学,那年的数学卷难度大,本是杜杨松的强项科目的数学也是考得垂头丧气。有个10余分的大题目,在考场解题思路郁结难畅,一出考场思路豁然开朗,令他特别扼腕痛惜。杜杨松估摸自己的数学成绩也只在70分上下。专门来县城为自己的学生高考“督战”的吕老师,怕影响学生情绪,也不好多问。他中午到其它考点打听了一下,连都昌中学一位教数学的老师参加当年高考,预判能得40分以上已是数学科的好成绩了。吕老师神采飞扬地鼓励估分70分左右的杜杨松乘胜挥笔,拿下最后一门物理化学合卷。没有多少人能终生记得自己的高考各科分数,对自己当年高考成绩不会有明确得分的印记了,可杜杨松清楚地记得40多年前的高考各科分数:政治75分、语文72分、数学68分、物理化学(120分满卷)26分,总分241分。由于理化科得分太低,拉分厉害,高考总分得分率不到6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在和合乡滨湖村支教

   杜杨松高考过后的心情有点灰败,以为落榜无疑,只等来年夏季再考。他仍旧去上坝挑土,是冬,转场到了县城近郊的矶山圩堤。某一晚上,劳累下来精疲力尽地与大哥杜水松同盖一床被子。躺下后,大哥悄悄告诉杜杨松说,今天他在县城见到了在县中教书的和合老乡詹美秀老师,詹老师说县招办公布的高考上榜名单上有你的名字。第二天,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杜杨松不敢去张扬录取的喜悦,仍埋头做坝。第三天上午,杜杨松接到让他下午去参加高考体检的通知。当时是寒冬,从矶山圩堤步行到县城往返不远,途中要经过一片沼泽地,需要打赤脚涉水而过。三哥杜青松怕弟弟受寒冻着影响体检,自己打着赤脚,趟过刺骨的水域,背起杜杨松到对岸。

   1978年的春节杜杨松是在煎熬中度过的。上了分数线的同学一个个在年前接到了各自的录取通知书,他高考分数在当地最高,全家人望眼欲穿盼着通知书飞来。到了年后的正月初三,杜杨松有点心灰意冷地到同学家看打扑克,这个同学告诉,说他的通知书在年前也是到了的,只是夹在公社的报纸堆里无人打理,一直束之高阁。今天大队支书在公社办公室发觉后已送至杜家去了。杜杨松拔脚往家中赶,在家中的木柜上找到了父母刚刚接到的来自江西省高招办的一封信,打开便是他的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当时喜不自禁,燃起爆竹庆贺,随即给吕敬前等恩师报喜请酒。时至今日,杜杨松和当年一起复习赶考的同学,每年都会与吕老师欢畅相聚,感恩老师的提携。

   1978年的元宵节过后,父亲送杜杨松经县城至九江而后坐船赴南京上学。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有570万人走进考场,仅录取了30万人,杜杨松被难得地录取到名牌大学。临走的那天早晨,又出现了贫寒人家暖心的一幕:做裁缝的二哥杜海松,送来3元4毛钱给弟弟带上,这是他昨晚收到的两天做户工的工钱。二哥脱下着在身上的一件蓝色的的确卡布料的裤子,膝盖和屁股部位已有补丁了,蓝色也被洗成了灰白,这已是杜家最好的衣服了。二哥让杜杨松换上自己的裤子,好见了大学同学体面些。大哥、三哥也送来搪瓷脸盆等必备生活用品。杜杨松是带着全家人的深情寄托,含泪踏上通往大学校园之路的。自此之后,杜杨松乘着励志的翅膀,翱翔于理想的蓝天。

   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咏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们了解了杜教授年少时在家乡走过的这段求学路,就更能理解他倾情家乡的这份助教爱。杜教授在第二天离开都昌回北京前,还专门给我发来奖学金的专项账户存折图片,他的那种为人的纯粹,做事的笃诚,令人心生敬意。京城播来爱心种,田畈丁香次第开。大学教授杜杨松把他心中的一份挚念,留在了家乡的小学校园……

   文\图: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0-07-10 11:34重新编辑 ]
5条评分积分+336
好好活着 积分 +6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精彩!! 2019-07-06
虎卧泰山 积分 +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07-06
好好活着 积分 +6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07-06
田畈人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19-07-06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07-06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9753
积分
1017286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7-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041
积分
406937
贡献值
2945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7-06
纠正一下,文中所说的“猪屎塘”,其实是株树塘,即该池塘中间有个土墩,我们叫洲,村名磨盘洲既源于此,塘洲中间原来有一颗株树,故名株树塘。

发帖
7041
积分
406937
贡献值
2945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7-06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10971
积分
9081
贡献值
2056
都币
156
在线时长: 81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3-08
我的老家
和合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9-07-06
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540
积分
45477
贡献值
20
都币
0
在线时长: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7-0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07-06
杜教授质朴,情深,荣耀!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82
积分
18474
贡献值
15
都币
6
在线时长: 1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09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07-06
杜教授,都昌的才子。19人考1人上大学,当时的南京大学比现在的排位还高。
发帖
58
积分
28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07-06
感恩父母回报家乡为你点赞!!!

发帖
1134
积分
430108
贡献值
11
都币
4
在线时长: 3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6-1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07-06
做人低调,做事低调,专业知识做的高。自家人必须点赞。PS,话说朱总理在位曾力邀入仕均婉拒。

发帖
5224
积分
56449
贡献值
35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0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4-1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07-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