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朱元璋之孙,朱标之子登上皇位。。后世人称之谓建文帝。
心忌各叔伯大爷争夺皇位。有一天,这个忧心忡忡的年轻人问他的侍读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将来怎么办?
黄子澄回答道,诸王的护卫兵,仅足自守,倘若有变朝廷大军兵临其下,谁能抵挡。听了黄子澄的话,其心稍安。
当建文帝登基之后,先引太祖遗诏,不允许诸王入京奔丧,而后召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商议削藩。
齐泰虽为兵部尚书,不过是上传下达,被隔绝于权力分配的体制之外。此时见有机会闹事,惟恐事情闹得不大,于是急忙建议。先削势力最强盛的燕王。但黄子澄的脑袋较为明白。当即反对,建义吃柿子先挑软的。先从燕王的同母胞弟周王下手,以便剪除燕王羽翼。
于是就有了周王的儿子出面首告,说他爹“谋不轨”。这个儿子为什么要首告他的父亲。建文帝拒绝回答这么白痴的问题。
早有檄文传于李景隆,兵发开封,出其不意将周王及其子女嫔妃押送到京。建文帝实在玩不了这样的游戏,明明周王无罪,却非要说他有罪,心慈下不了手。因为朱氏的基因链传到了建文帝这里,叔伯就是“傍枝斜干””了,此时不铲,万一哪天周王这支基因突然冒出一根粗壮的枝干来,那可就轮刑朱允炆的基因链要被铲除了。
于是废周王为庶民。将这枝斜干从基因链上砍掉。
第二个被砍的是岷王,同样废为庶民。
第三个是湘王,这湘王脾气火爆,干脆带着全家跳进火坑自己烧死了。
接下来是齐王,废为庶民。代王废水庶民。
眼看从皇族中清理出来的无产阶级队伍越来越大,就在这节骨眼上燕王反了。
燕王为什么要反?
这话就问得没水平了,燕王为什么不反?
建文帝和燕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建文帝要清理基因链条,保持由他而始的纯粹血统。而燕王却是这根原始基因链上最粗壮的一根斜枝。摆明了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绝对是你死我活不可调和。
明白人不是没有。前军都督府断事高巍曾上书。建议建文帝不要硬来,硬来的对撞性太强烈。搞到最后定然是鱼死网破。不如效法西汉景帝时代的推恩令。把现有蕃王的地盘切割成小块,分给藩王的子孙灬,使其势力越分越小。则诸王不削自弱。但这条计策未被采用,为什么呢?
替建文帝身边的那些人想想吧。因为朱元璋用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将在这起利益分配之中一无所获。既然一无所获,还不如推倒眼前这个盘子,一切重来。
孟子曰,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群体的意志始终主导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当大家都
希望一个共同的目的的时候,你不可能得到别的。
但不下手又不行。”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