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出生于1929年,生活的沧桑和贫病交加使母亲年幼就失去了双亲。母亲从小无亲无靠,孤立无助,八岁就做了童养媳,过早的品味到人生的艰辛,是一位从苦难中艰难地走出的顽强的母亲。
母亲生有五个儿女,大姐生于1949年,我生于1962年,大妹生于1964年,二妹生于1967年,小妹生于1972年。在农业大集体年代,家庭的口粮和温饱是靠家里的劳动力赚取工分来获得。由于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只身担当家庭的劳动力,义无反顾地挑起农业生产的重担,与村里的男人一样参加队里的劳动。母亲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生产队的插秧割禾、挑草头、挑土筑堤、挑粪施肥、种菜、砍柴等样样农活都去做,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母亲头顶烈日,不顾水田蒸汽和脚下蚂蟥叮咬,坚持参加“双抢”劳动,常常汗水浸透了衣襟,为的是赚取工分。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就喂鸡养猪,织衣纳鞋,操持家务,竭尽全力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在物质贫乏、生活艰苦的年代,母亲在生活中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她亲手熬制麦芽糯米糖、打糍粑、炒爆米和花生蚕豆、做农家果子、泡制大蒜、做豆腐、做豆芽菜和腐乳以及腌制咸菜,其香甜可口的美味,陪伴我们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和刻骨铭心的记忆。母亲节俭朴实,精打细算,从不铺张浪费,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衣服,许多衣服都打过了多次补丁。母亲总是跟我们说:“米多柴多,没有生活的日子多”,要我们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母亲自己舍不得穿,却尽可能让我们穿载整齐,母亲自己舍不得用,却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我们身上。
1978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师范大学。当我怀揣着父母的期盼踏上求学的征途时,家里的母亲却在出卖力气,挣一点微薄的工钱供应我上学。母亲的身体不好,有时一天下来双脚都肿了,第二天还是照样参加队里的劳动,从不耽搁。就这样在母亲的坚持下,我完成了学业并在她的期盼中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圆了她的一个梦。八十年代初,为了改善住房条件,母亲和父亲节衣缩食,举债建起了砖瓦房。那砖瓦房的一砖一瓦,都有母亲肩挑背扛的痕迹,都是母亲的心血和汗水的见证。当年母亲虽已六十多岁,但仍不怕苦,不怕累,为建房竭尽全力。
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磨练,使母亲具有独立顽强的生活能力。1988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和我一起生活。晚年的母亲怕给子女添麻烦,害怕自己成为子女的累赘,仍坚持自己照顾自己。母亲本来是应该安享晚年的,但无情的病魔却折磨着她,年逾八十高龄的她强忍意外骨折的剧烈疼痛,以坚韧顽强的毅力操持家务,洗衣弄饭样样都做。母亲特别关心孙子的成长,经常鼓励孙子要好好读书,踏实工作。
2014年12月6日18时,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母亲是带着对子女们的无限牵挂,带着对深爱着她的亲人们的深切留念,在我们的陪伴下静静的闭上了双眼。那一天,冬雨滂沱,寒风呼啸,苍天落泪,大地含悲。我们为失去慈祥善良的母亲心如刀割,声泪俱下,抱头痛哭。母亲就这样匆匆地走了,我们再也得不到母爱了,再也看不到母亲那慈祥的笑脸,再也摸不到母亲那温暖的双手了,唯有跪拜遗像前,悲痛泪千行。
敬爱的母亲啊,我们将以您为榜样,时刻铭记您的教诲,秉承您的高尚品德,继承和发扬您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我们将按照您的遗愿办好您所嘱托的事情,以实际行动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愿母亲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安息吧,我们敬爱而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