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
都昌民协:田畈人
先秦时的韩非子写过一篇《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一个呆板至极,愚蠢透顶的人。 而在都昌方言中,“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原意均为不能更改的意思,但却被借喻为默守陈规,不善变通。 一尺十寸,这是数学度量衡的定论,是一成不变的,一尺少于或多于十寸都是错误的。都昌方言巧妙借用这个数学长度定论,来形容为人老实拘谨,照章办事,不偏不倚,也带有遵纪守法的意思。 至当不易是一句成语,都昌语音听起来似乎是“至当不一”,实为至当不易。至:极,表示程度;当为应当,恰当;易是改变,变通。原意形容极为恰当,不可更变。出自明·李贽《焚书·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故汲长孺谓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而论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谓至当不易之定论。但是,都昌方言使用“至当不易”一词,却大大偏离了该词的原意,反过来指做人呆板,不会随机应变,颇有郑人买履的意味。 “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虽为同义词,但在实际口语运用时却大为不同,前者略带褒义,后者稍带贬义。 一尺十寸多用于自我表白,表面是自谦,实为自我褒奖。如:我这人从来是一尺十寸,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至当不易多用于教训或指责他人。如,父亲对儿子说:做事情要灵活机动,不要至当不易。又如:顾客对店主说:这件衣服好贵,你不要至当不易,踩到石头不移脚,便宜一点嘛!再如:他那个人做事向来至当不易,完全不晓得见机行事。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2-04-02 11: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