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4阅读
  • 1回复

鄱湖艺人俞圣记与他的“微缩”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97
积分
49627
贡献值
45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9-1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水车、风扇车、木油榨、石磨、独轮车、犁、耙、等,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手工农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被机械化的工具所替代。在都昌三汊港镇,有一位名叫俞圣记的七旬老木匠,从1998年开始,尝试用红梨木和樟木等木材,手工制作微缩版农具,还原他记忆中的农耕器具。鄱湖之都摄制组慕名来到了俞圣记家,亲眼所见这些惟妙惟肖的微缩版传统农具,仿佛到了一所“乡愁记忆馆”。



俞圣记家住都昌县三汊港镇。今年72岁的他,身体非常硬朗。空余时间,不是摆弄木料,就是磨刀锉锯,家中客厅里的八仙桌、太师椅、茶几、六边花几以及其他木制品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

“我是一个木匠,没有金钱留给后辈,但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手艺,给后辈留一份记忆。”面对到访的我们,俞圣记打开了记忆的匣子,“我16岁当木匠学徒。四年后,学成出师。”俞圣记顺利进入三汊港农机厂做了一名模工。当时生产农业机器配件前,要用木头制作出模型,俗称“木模”,然后比照“木模”加工农机配件。俞圣记告诉我们,制作“木模”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活,一旦“木模”做走了样,加工出来的农机配件就成了废品。


正是在农机厂做“木模”的经历,培养出了俞圣记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风格。 1998年,俞圣记从三汊港农机厂退休,业余做点桌椅等家具或农具。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他动手用木头制作一些农具的模型。


现在,农村已逐渐步入了现代化生活,一些农具逐渐消失。打水有了抽水泵、碾米有了机器、织布机更是早就被社会淘汰……或许我们的下一代根本就看不到古老农具的样子。可是,我觉得一件件农具,凝聚了祖先的智慧,于是我想把这些即将消失的农具做成模型,让子孙后代记住它们的样子。”俞圣记说,他最开始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农具模型,比如禾斛(装稻谷的一种农具)。大概从2010年开始,制作一些复杂的农具。


采访中,俞圣记的儿子也告诉我们,父亲已经制作出6套近300件五花八门的农具模型,有纺织用的、碾磨用的、榨油用的、抽水用的、运输用的……这些农具模型都是用刨子、锉刀、凿子、锯子一点点雕琢拼制出来的,几乎都是榫卯结构,只用了几颗小钉子。父亲自己留了一套,其余送给兄弟姐妹5个留作纪念。


俞圣记告诉我们,都昌县文化馆等多次派人到他家参观,打算收购一套农具模型。“如果时机成熟,我还想办一次农具模型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凝聚了祖先智慧的农具。”俞圣记说,木帆船、等许多农具,都还没来得及制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努力把这些农具模型一一制作出来。


采访中,俞圣记老人,将他自己保存的一件件农具模型搬了出来,这些模型摆满了客厅的大大小小桌子。更令人惊叹的是,无论随便摆弄哪一件模型,当场都能动起来。


农具水车是古人利用智慧,采取水流的力量转动木轮,木轮带动木头捶打槽子里的农作物,达到去壳、打碎的加工效果。俞圣记在“复活”这件农具时,不仅使它能随意拆卸,更让人叫绝的,是用水驱动木轮后,4个木头锤子能上下动个不停,可以说是“活”模型。


俞圣记告诉我们,在这套农具模型中,最难做的是独轮车和手动水车,因为它们的零配件小,而独轮车车轮上的轮毂是弧形的,小木条弯不好就会断,加工起来难度特别大。


我们在现场看到,实际长度大约4米的手动水车,俞圣记将它制作成长约40厘米的模型,模型上最小的零件是连接“龙骨”的小木头栓,长度仅有3毫米。上百根小木头栓子,要一根根地把水车龙骨连接起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俞圣记花费了近10天的时间,才将这个水车模型制作完成,每天基本工作8个小时。每件微缩具物都活灵活现展示在我们眼前,都倾注了俞师傅的辛勤智慧,让我们叹为观止,同时也希望这项民俗技艺得到传承。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09
积分
8668
贡献值
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1-0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2-06
若干年后肯定很值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