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词汇看过来 李志强 一个个词汇,就我而言,就是一张张个性的面容,后面还连着一个个独立的心脏,它们眉清目秀,轮廓分明显现着自已的存在。可现实中,人们无意,更多的是有意让一些词汇的面孔重叠起来,从而使词意词义变得模糊不清。 1,善良与软弱
善良,发自一个人的品格,指人温厚,和善,心地好,没有恶意。而软弱,表达的是人的性格,指人衰弱无力,不坚强。
现在很多很多的人,错把软弱说善良。明明是嫉妒之气萦绕,明明是怨恨之心不息,只是因为软弱,没有让嫉妒之气外泄,没有让怨恨之心转化为行动。还说什么“人善受人欺”,其实人家欺的是软弱,而不是善良,真正的善良既“温”且“厚”,能溶化冷酷,能承受并消化邪恶,她有着广阔无边的力量。
2,高度与角度
生活中,人们特喜欢拿角度说事,无论谈及哪方面的高低优劣,无处不在都有“角度”论者的声音,“那只是审美观不同”,好像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角度,便可消解世上的一切高度。
的确,角度可以呈360度无限展开,但它必须建立在同一个层面上,没有层面的角度可以说不成角度。人是站着活的动物,有层面就自然有高低上下之分。对人而言,角度往往需要一点高度才显些意义。
3,智慧与聪明
智慧和聪明,被人们当成俩个极易混淆的孪生兄弟,其实他们重量相差悬殊,说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也不为过。
“聪明者,闻见明辨”( 参《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也就是指听觉和视觉灵敏,后引深为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智慧,用佛家的话来,智慧(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智,了解一切事理叫慧。智慧包涵着发现,包涵着创新,包涵着规整。
聪明与智慧的不同,在于前者看到事物的表意,能清楚眼前,后者达到事物内涵,可预见未来;前者多是就生存能力而言,后者可表述生活境界。其实,我们的祖先造就他们之时,将其意思通过字形已然清晰表达了出来:智者,知日也,慧在心上,聪明是因耳目灵敏而明察。
4,宽容与麻木
宽容是个绝对的好词,引得世人特别钟爱且使用频频,因为用这个词很能让自己受益,无论针对第三人还是对方,责其不宽容,无形中表明自己是个宽容之人,既可作矛,又可作盾。
真正的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质和胸襟,坚强和力量。心里装满宽容,可以融化人内心的冰点。正像弘一大师所言: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既是“宽容”,就有宽度与容量的限定。“宽容”再宽,也有适用前提与范围,挪用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自己的观点,“于个人利害,人应少斤斤计较,以宽容待人,释己心怀。但,当人间道德公理遭受邪恶践踏时,若还一味的宽容,就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私,就是正义良知的丧失”──这就叫麻木。
5,好人与好事
对于“好人”,人们一向存有误区,一则以为做好事的就是好人,二则把对自己好的人认定为好人。
好人,用马瑞辰的解释是,“好人,犹言美人”,指品德好行为端的人。
好人喜欢做好事,但,做好事的,不等于就是好人。因为现在世面上有些做好事的,并不真正的心地柔软心怀慈悲,只不过是要给脸上贴金,要借做好事谋取私利。
对自己好的人,只能归于私个情感好,与对方品德好没有对应关系。清朝未年,人称“辫帅”的张勋,得势之时,拿出公款给乡亲每家盖了一栋瓦房,并一下子在家乡提拔了47人在自己的辖区担任县级以上的干部。就家乡而言,他是做了好事,但这样因私废公,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好人。
[ 此帖被咸济在2014-06-21 17: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