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那么,王阳明家人或后人究竟有没有修过家谱呢?至少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至于其同族人是否修过族谱的问题,据笔者分析,其直系家族即后来迁居到山阴的一支估计没有修过,而留在余姚的其叔祖父、叔父辈这支是否修过则不好说。因为目前所知的《四明上菁李家塔王氏宗谱》是王阳明曾叔祖父王世昌的父亲王豪一支的谱系,而真正接近于王阳明直接谱系的《姚江秘图山派王氏宗谱》,因至今没有找到,所以对王阳明一支修谱情况的所有推测,都显得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够。
而要回答王阳明一支为何没有修谱的疑问,则或许要从王家的过早衰微以及户籍关系等原因中去寻找答案。阳明虽然十岁就随父迁居山阴,但余姚户籍并未改变,后来其子孙们也似乎一直保留着余姚户籍[13]。户籍不改,山阴一支修谱就名不正言不顺。若要与余姚同族人一起来续修姚江秘图王氏之系谱,估计又难以得到余姚秘图王氏传人的响应和支持。要知道,续修家谱或族谱这样的大事,若得不到余姚同族人在人力、财力和观念上的全力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余姚同族人对王阳明死后葬于会稽而不归葬余姚,以及王正亿被托养给阳明弟子而不是余姚的叔侄兄弟等等做法,也可能是心存不满的,所以王阳明后人即使想续修家谱或族谱,也不会得到余姚同族人的大力支持。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种推测,王阳明一支未修谱的更直接原因,可能主要还在于其后人没有修谱的需要和动力。
对谱牒学颇有研究的罗钦顺,曾对世族的形成和维持作过深入探讨。他在《上模曾氏重修族谱序》说:
语世族之盛,大率有三:源流深长,枝叶蕃衍一也;簪组蝉联,墙屋华润二也;才贤辈出,猷为克敏三也。三者之中,才贤为之本,苟有其人,则所以维持之者有其方,光大之者有其实,其实为家乡之所推重,岂直蕃衍、富贵云乎哉!(《整庵存稿》卷九,《四库全书》第1261册,页129—130)
认为世族存在有三个原因:一是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二是出仕不断、经济富裕,三是人才众多、立志奋勉。其中第三条是根本,也是人们衡量某一世族社会声望的依据。所以世家大族要在政治上保持崇高的社会地位,除了通过修谱、墓祭、庙祀等途径来维系宗族群体的认同外,还必须依靠自己的文化优势,通过大兴族学、书院等来加强文化教育,猎取科举制下的功名。换言之,是否读书中举、入仕为官以及修谱庙祀,乃是宗族跻身望族之列或维持社会地位的必备条件。只要“三世无读书,三世无仕宦,三世不修谱,则为下流人”[14]。
王阳明的家族,虽其长期“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结德累仁者数世,而至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阳明全集,第927页),到了阳明时,更是达到了功名之顶峰,但其后遂一路滑坡除了靠阳明来世袭封爵外,族中再无科第入仕者,更无在学术文化上有建树者。就如同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那些别视为“旧族”、“名族”、“巨族”的著姓望族一样,“富贵之家,远者三十年而一变,近者十年而变,或者七年而一变”,(温璜:《温宝忠先生遗稿》卷六《居家偶像》)阳明家族亦是倏兴倏衰,连续数代人才不兴而于功名无涉,很快使这个功盖一世的名族走向了沉寂,归有光所谓“今世谱学龙废,虽当世大官,或三四世子孙不知书,迷其所处,往往有之,以谱之亡也”(《震川先生集》卷二《华亭蔡氏新谱序》) ,以及王士性所谓“缙绅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广志绎》卷四)的论断,的确在王阳明家族身上得到了验证。
其实,不修谱与家族衰微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是王家无人修谱的重要原因,反之又可以说,王家无人修谱也是造成其家族过早衰微的原因之一。罗钦顺在《雷冈康氏族谱序》中曾强调指出:
子张子有云:“子孙才,大于文行,诚能汲汲焉用力于此,将所以大其族者,不亦有余地乎?莫非文也。而谱牒亦其一事,凡族之谱牒,非有才子孙出,盖亦莫能修之。谱牒不修,则本源弗明、昭穆弗辨,仁孝之道、雍穆之风鲜不微矣。前代虽有显者,其亦不复接于耳目,又安知践修之责之在于我,求其能免于卑陋而聿进于高明,岂不难哉!故善观人之家族者,即其谱牒之废举,而其昌大与否亦自可见。(《整庵存稿》卷九,页127)
在罗钦顺看来,修谱可以保族,观察一个家族的谱牒之废举即可知其昌大与否。是故“世久而族蕃,谱不可无作也。谱作而源委明,昭穆辨,戚疏之分著,显晦之迹彰。一展阅间,必将惕然有动乎其中者。仁让之行、诗书之业,相与敦其所未厚,廓其所未宏,则于前为有光,于后为可大,此谱之所系未可轻视也。故凡有志于尊祖厚族以大其家者,未尝不以谱牒为重”(《整庵存稿》卷九《龙陂谢氏族谱序》,页126)。总之,看一个家族是否昌大,只要看其谱牒之废举即可。而修谱之成败,又主要看其族人的才干和贤德。只要有了人才,谱就能修成,族亦能昌盛。换言之,若某一大族,只有“功德有可称”的前人,而无“承其后者”(《整庵存稿》卷九《义城黄氏重修族谱序》,页129)的继承者,那么修谱盛族就只能是良好愿望而已。王阳明的后人,才能大都平平,贤德更是差劲,不仅再无登进士者,而且也少有“汲汲焉用力于文行”者。故此笔者认为,如果说王阳明不修家谱,是因为戎马倥偬、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其后人未修家谱,则主要是因为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15]。此外,明中后期开始的一些名宗大族对修谱不够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罗钦顺对不重视修谱的严厉批评,就反映了当时世风奢靡,无“本于尊祖睦族之心”,而置“维持久远无穷之计”(《整庵存稿》卷九,页123)于不顾的严重之程度,他说:
有作于前,有续于后,斯其族为有人矣。世之名宗大族承休席宠,岂无才且智者,杰出乎其间?然所致美以夸耀一时,不过服食舆马宫室玩好而已,至伦谊所系如谱牒之类,求其有能究心焉者,指其可多屈乎?(《整庵存稿》卷九《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序》,页121)
阳明后人,先是为争夺家庭财产闹得不可开交,后又为世袭爵位弄得分崩离析;他们大都想着如何分享王华、王阳明所创立的家业,而根本无心“维持久远无穷之计”,因此像修家谱、族谱这类无利可图、劳神费力之事,就自然少有人去关心实施了。王阳明去世得早,修谱盛族原本是其后人的应尽责任,然因其后人不争气,不仅家谱未修成,甚至连有直系关系的族谱都可能没留下来。这就是笔者对王阳明家事、家族、家谱的总体看法,是否得当,还有待进一步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