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
编者按:
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创新基地。近年来,该校坚持改革开放,与国际教育接轨,在世界科学研究和地学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刚刚闭幕的第 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中,中国地质大学代表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地学教育机构的目光。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处长杜杨松和国际合作处处长史晓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地质科学家进步明显
主持人:请你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参加第 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情况。
杜杨松:中国地质大学这次有 40余人参加了本届大会,代表团以殷鸿福院士为团长,吴淦国校长为副团长。参加本届国际地质大会是以科学家为主体,以学术为主要内容。总体来说,本届地质大会上,中国地质学家进步明显。
主持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史晓颖:首先,比较直观的,中国代表团的展板都是宽幅彩色打印,报告都采用多媒体形式,与国际接轨。英语也很好。从科学技术的手段和学术反映形式上,比过去进步很大。
其二,从地学报告内容上看,中国地学研究的实力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我们拿出来的研究成果大多为区域性的、中国境内的问题,而国外地学家提出的是全球性重大科学问题,我们与国际差距很明显。这次中国科学家提交的论文涉及全球性重大科学问题较多,多数都是有国际项目合作支持,有多国科学家参与,打破了原来相对封闭的局面。
其三,此次中国地质大学参会人数较多,总共 40余人。这说明大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意识比较强,也说明了我们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高。
总的来说,中国地质大学参与交流的学科分布比较广,不局限于过去传统地质的强项,现在也包括如材料、宝石等扩展的新兴学科内容,进步是十分明显的。
地质教育与学术交流大丰收
主持人:作为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此次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必然会关注地质教育方面的内容,这方面有哪些收获?
史晓颖:这次地质大会上,有关地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多,讨论活跃,有些话题很有意思,比如,经济全球化与地质专业学生教育的设想等方面,对我们的启示也很多。
中国的高校很多,对地学教育比较重视,早在 1996年在北京举行的第 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地学教育就是一个讨论的重点话题。
中国地质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地学教育,也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按照温家宝总理指示,努力把中国地质大学建设成为“地球科学类世界一流大学”。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国外地球科学和地学教育的新进展。
会间,中国地质大学代表团参观了佛罗伦萨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实验室等,可以看出该校地质系还是很有实力的。双方交流还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包括科研合作和地学教育合作两方面,就有关留学生交流和教员互访、学术交流以及科技合作等方面起草了协议。
但这种校际之间的科技合作交流还是要靠科学家来实现,通过项目联系,因此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期。中国地质大学领导很重视学术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合作,陆续与国内外很多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外聘了国外知名的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的戴维斯教授在地大任教已有两年,最近又聘请了国际大师许靖华为地大的正式教授。
杜杨松:这次两校合作也取得了一项实质性进展,就是佛罗伦萨大学把一套完整意大利岩石露头资料,包括所有工作路线、经纬度等地质图件,整个的研究成果都提供给了中国地质大学,可以看到,意大利近年来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科学,学术价值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史晓颖:在这方面,我们的缺陷是缺少研究成果的积累和共享。实际上,资料的积累和共享能很好避免重复工作和研究经费浪费,对发展中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的大地调项目,相关的图件还缺乏共享机制。这么多年来,我国做了多少地质工作?有多少工作是重复的?现在除了少量公开发表的,有很多地质资料是根本无法得到的。结果是大家不得不重复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应该讲,国家支持的地质工作成果,要实现资料共享。
杜杨松:目前国家正在开展六大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就有信息数据的共享,包括图书的共享、实验条件的共享等。但这个工作要加强。
通过与意大利的地质工作成果和资料共享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在资料共享方面,在系统性方面,比人家还有很大差距。
主持人:除了与佛罗伦萨大学的交流外,中国地质大学在大会上还有哪些学术交流?
杜杨松:中国地质大学为本届大会准备了一套《地球科学》(英文版)专辑,在大会上很快被抢光,带去的宣传材料供不应求。说明中国地质大学很受国际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史晓颖:这实际上体现出国家的经济发展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本届大会上,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在内的中国科学家体现出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研究水准,底气十足。如果没有经济实力做后盾,就谈不上国际科研合作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