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读明然《梦幻都昌,水墨芗溪》札记
文/余航宇
捧明然先生的新作《梦幻都昌,水墨芗溪》,随手翻阅,感觉如一阵阵清风徐来,把我带进了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因沈从文,世人知道了边城;因鲁迅,从而知道了绍兴;我想,今天的我们,会因为明然而知道了都昌,知道了芗溪。 今年,恰逢明然先生创作十周年之际。这十年的风雨,十年的跋涉,明然先生孜孜以求,顶住各种压力,创造出来的奇迹令人扼腕:创作出三百余万字的作品,先后出版有《心路弯弯》、《蠡水深处》、《芗草青青》,以明然三部曲为代表的八部作品,独立创办了两份期刊:《鄱阳湖文学》《散文中国》,期刊面世几年来,坚持如期出版,这在中国文坛刮起了一股明然清风,可喜可贺,这是都昌的骄傲,必将载入文化史册。
在文学圈,明然先生被称作是高产的作家,因此,在当地文学界泛滥起了一种声音,“多则是滥,少则是多”。以前,我也认为此话是对的,但经过这些年在文学道路上的摸索,我现在可是不敢苟同了。文字如活水,应该是越写越有,常写常新。虚心竹有低头叶,文章不写半句空。我细读明然先生的这部作品,其中,一篇、一篇的味道都有所不同,或清新或深邃,或典雅或直白,人生世态千百味,满腔情怀赋诗书。作品的内涵,正从深处向着更深处迈进。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闰秀,或富华名媛或纤巧素丽,我欣欣然沉醉于其中的一次次嬗变。
拜读手中的这本新作《梦幻都昌,水墨芗溪》,我的心灵便不知不觉跟随着文字一起去旅行,去寻找我的梦里故乡。我跟明然先生是同乡,对其间的山山水水,一起共鸣、一起重构,故乡不仅是故乡,更是精神寄寓的家园。我与明然先生多有交往,每次的交集,均受益匪浅。受到启迪的不仅有先生的学识,更受其执著精神的影响,它挤压出了我怀里的小来,让我不敢以小打小闹的做作来自诩为文人,因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梦幻都昌,水墨芗溪》一书,既表达了明然先生对家乡的一腔深情,其更以文学的手法对故乡进行精神重构,让我们体味到独具风味的水乡风情。
对待文字的执着,对待家乡的深情,正是作为一个在文学旅途的行者,给明然先生提供创作动能的源泉。在明然的心中,鄱阳湖如梦似幻,令其魂牵梦萦,这正是其灵感的来源,创作的根源。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位我崇拜的才子徐志摩,他最初的文思恰恰来自异国他乡的康桥,是留学英国的岁月,浪漫的康桥激发了他暗潮涌动的才情。康桥的宁静成就了远去的徐志摩,鄱阳湖的浩瀚则造就了当代的明然。
文学是没有藩篱的,有的只是人为的藩篱。文学,总是愿意为热爱它的人们尽情地敞开它的大门的。明然先生,十年前因在网上撰写博客的机缘,迈进了文学这扇门,在梦幻般的鄱阳湖里尽情遐想,从此痴迷其中,笔耕不辍,给我们烹制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上下千年,湖天饕餮,让我们品尝到了鄱阳湖与都昌厚重的文化味道。
真正的文化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大众的,它应拥有广泛的认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须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应该相信,有了明然先生在这一块创造并打下的深厚基础,鄱阳湖文学蓄势待发,作为占有鄱阳湖的三分之一水域的都昌,文化都昌是值得冀望的。
《梦幻都昌,水墨芗溪》,不仅寄托着明然先生与你我的乡愁,更寄托着我们鄱阳湖人的乡愁,寄寓着大众的乡愁。这乡愁里不仅仅有都昌、有芗溪,更含有你我对江南水乡那一缕缕深深的情愫与心生向往的落寞与惆怅!留住乡愁,就是留住心中的那一份纯洁与美好,将梦想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