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3阅读
  • 5回复

[散文]江湾访贤(代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145
积分
64568
贡献值
2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2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8
                                         江 湾 访 贤
                                ----作者  高伟俊(文\图)


   丁酉年的初春一天,我们从清晨五点半开车从都昌县城出发,一路顺风而行,终于在上午九点半钟达到了江西婺源县的江湾风景区。我们一行九人在风景区前的街市上吃了早餐,就顺着景区大门进入了江湾古村。
进入景区,我看到一条弯弯的小河水汇聚成的一塘水面,水面铺就一条弯曲的石板桥;桥不长,桥对面就是一座亭子。再望前看,前面广场上树立一座牌坊门,上书隶书字体的“西安门”三个绿色大字。在“西安门”前站着两排老妇女,有的妇女手跨一只竹篮,里面装有用油菜花编织成的花冠,有的直接把那些花冠绕在手臂上。当我们走进她们时,她们就招呼着想让我们购买。我很纳闷:这里的居民商业意识真是太强了,连这里的老太太都想通过卖油菜花冠来赚钱。
但是,当我看到有几位其它的女游客竟然从她们手中买了几串花冠,戴在各自的头上时,我感觉她们身上顿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青春气息,那是春季一种蓬勃生机的气息,也是早春风寒中一丝丝的暖意。我想:哪怕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点缀物,在这个美好的春季也仿佛可以化平淡为稀奇!春季的植物,当它装饰人类的身体时,它们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审美气息;而这,也是我来到江湾这个著名的古村时感受到的一种特有的早春气息。
  是啊!当我真正进入江湾古村后,我才正式感受到这里的居民那心灵手巧、聪慧过人的一面。
  其实,走过一座刻有“江湾”两字的高大威严的石碑牌坊,我们才算进入到江湾村的中心街道了。与其它古镇一样,这里街道两边也林立着各色小店铺,但大多是以出售手工制品为主,其中以出售各类木雕品的店铺为主。我站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店门面前,看着店铺里摆满了像“观音菩萨”“弥勒佛”“佛珠”“十二生肖”之类的木雕时,我对这里的木雕工匠们表示十分的敬意。这些木雕物,有大有小,小的如鸡蛋,大的可以占据店铺五分之一的面积。这些木雕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甚是喜爱,但我中意的价格不菲,我只能够观赏。根据店主人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些菩萨或动物类的木雕全是用这附近山上的古樟树木头随形而雕刻成的。当我走进一家专门出售樟树木头箱子的专卖店时,我感觉到一股股樟树香味扑面而来,那是一股清幽而古朴的香味,让人禁不住陶醉其中。这些大小不一的樟树箱子应该是女人们的喜爱之物,她们用之存放自己心爱的物品;在雨季,可以做到既不发霉 ,又能够长时间存放。我也真想购买一只,想把自己在此旅游的照片都清洗出来后存放在它的里面,让它们永远存放着,收藏起我来此一游的许多美好记忆!
  江湾人除了制作各类木雕外,还善于雕刻石砚。这里的石砚称为“歙砚”,我在江湾一家专门出售“歙砚”的店铺中停留了好久。安静地仔细观赏着摆设在店铺四周的那些千姿百态的“歙砚”,有时,当我用手指轻轻触摸着这些名贵砚台时,我的内心竟然涌起一股想用毛笔在宣纸上宣泄文字的冲动。
  在中国文人的案头,除了笔、墨、纸之外,就是砚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房四宝”。宋代苏易简写了一本《文房四谱》,其中说道:“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以终身具者,唯砚而已。”这句古话说得太有道理了。笔墨纸砚当中,只有一方石头雕成的砚可以伴随一个文人笔耕终身。而笔墨纸虽然也是文人必不可少,却是随时可以更换的物品。据说歙砚开采的历史产生在大唐开元年间,它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生而玉德”的优点,按照天然纹样可以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这里的歙砚还是地方官上送历代皇家的贡品。传说南唐第二任皇帝李景和后主李煜都曾经使用这里上贡来的歙砚写词作画呢。
  真正的名贵歙砚是用婺源深山的龙尾石制成的,而这种石头开采不易,开采人甚至为之丧命,所以龙尾砚更加来之不易,历代文人对之也倍加钟爱。传说宋代大文豪苏轼还曾用家中一把宝剑,与朝中大臣张近换过一方龙尾砚,为此还写了一首古诗纪念此事。大诗人黄庭坚曾经被贬谪安徽宣城,因距离歙州较近,亲自到龙尾砚的产地考察,并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也写成了一首《砚山行》的古诗。
  我站在出售歙砚的店铺中,指着一方最大的砚台问店主人,是不是这方砚台的价格最贵?淳朴的店主人连忙摇头道:不是这方砚台,最贵的要值几万元!我不禁一惊,一枚小小的砚台,价格竟然惊人,也难怪“歙砚”名不虚传!
在江湾的街市上,我看到了众多民间雕刻高手。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妙笔生花的双手,在那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木头或石头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简直让人不禁暗暗惊叹:江湾,真是一座不一般的古镇!


2.
  婺源的江湾村,地处河谷,三山环抱,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而梨园河由东向西,呈S形从谷地中穿行而过,所以我们在景区入口处看到的那条小河就是梨园河。
  江湾位于婺源县城东20公里,也是一块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灵山、攸山和后龙山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怀中的婴儿,而呈太极图”S”形的梨园河从村旁蜿蜒而过,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哺育着江湾人。最早这个地方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云湾。它最初建于唐朝初年,至今已经历了1300多个春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自从萧江氏迁入此地后,子孙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村中大族,这一村庄也随之改姓为江,于是“云湾”改称“江湾”。
在进入江湾正式街道前方,有一块空阔的广场,在那广场靠近“西安门”不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宏伟庄严的宗祠,它就是江湾著名的“萧江宗祠”。这座宏大的宗祠是为纪念江湾的始祖江敌而建造的。当我一看到这个宗祠的名称,我就感觉十分疑惑:既然此祠堂是为了纪念这里江氏的始祖,为何取名为“萧江宗祠”呢?带着这个疑惑,一直到我返家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祠堂始祖的来历真的不简单。
  原来这个江氏族人的始祖江敌原本是楚汉时期萧何的后代。在楚汉战争中,因为萧何定立反楚大计,月下追韩信,最终把刘邦扶上了皇位。在刘邦论功行赏时,萧何位次第一,当上了西汉第一任宰相。之后他的后代萧衍于天监元年(502)登基当上了皇帝,称高祖武帝,创立了梁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专的帝王。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酷爱读书,对文学颇有研究,汇集成《文选》30卷,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昭明太子萧统的后嗣萧瑀,也就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因他性情耿直,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管至尚书左仆射(宰相),封宋国公。此后,他家中在唐朝还有七人相继出任宰相职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有的,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
当唐僖宗在位的第二年,爆发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此后,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当时国内藩镇争斗不已,朝廷内部勾心斗角,危机四伏。时任唐僖宗宰相的萧遘(萧瑀的曾孙)因为政变而被杀。当时,在唐广明年间,当黄巢起义军进犯歙州之时,萧遘的次子萧祯奏请驻兵歙州防守,为歙州安全立夏汗马功劳,被唐僖宗封为柱国上将军、领江南节度使。9世纪末10世纪初,藩镇军事首领朱温拥兵自重,谋划纂唐取而代之。萧祯与李唐宗室图谋振兴唐室曾起兵北上,但此时唐朝气数已尽,萧祯的努力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引起了朱温的嫉恨,最终萧祯选择了渡江避难,指江为姓,隐居在赐地歙县篁墩,这样萧氏在歙州安了家。这就是”萧江“氏的起始,萧祯即为萧江氏一世祖。萧祯生有三子,遵父之命全改萧姓为江。长子江董,迁入婺源皋径,曾任婺源主薄一职,为婺源萧江氏始迁先祖。到了北宋元丰二年(1079),八世祖江敌迁居江湾,江敌即为江湾萧江代世迁祖,亦为萧江氏。
  萧江氏定居江湾后保留着崇文兴学的遗风。《萧江全谱·祠规》中说”子孙幼冲时......必慎择严师、贤友教之正学,造就其才,光显门户。“族中子弟天资颖异,富者,自行择师造就;贫者,祠正副于祭内量贴灯油。四季会考,敦请科第者主其事,以次给赏纸笔,以示劝勉。其费皆动支祠银。”正式因为有这样严格的族规,所以自唐以来这里就文风鼎盛、群贤锺起。自宋至清,从江湾走出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其中由科举或推荐等步入仕途出任七品以上的仕宦多达25人,这些学士名流中著书立说者19人,传世著作多达92部,其中15部161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因此江湾也有婺源“书乡”代表的美誉。


 3.
  我们这次江湾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观了江湾一位著名人士的故居----江永故居。
当我们走到江湾古镇的主街道中央时,沿着当地导游的指示,朝北一条小巷靠近“东和门”的地方走去,不到五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座徽式堂屋,门楣青石板上书几个遒劲的大字“江永纪念馆”。进入馆内,才知道这是一幢三开间两厅堂的建筑物。里面楼阁十分宽敞,据说可以跑马,专门辟出厅堂作为江永讲学堂,清代总督阮天曾题木质牌匾“受经堂”悬于堂中。旧居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所见的是江湾镇政府重金购买下德庆堂这一清代建筑物作为江永纪念馆的。江永纪念馆分为中堂、受经堂,弄丸斋、堂前四个部分,客厅就是“受经堂”,弄丸斋就是他的书房。
我在江永纪念馆仔细查看了他的事迹,知道江永是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他的后人将江永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相提并论,可见江永是一位当地多么了不起的名人。
江永虽出身寒儒世家,但天资聪颖,受到的启蒙教育很早,6岁时便能写数千言日记。他还有超常的记忆力,少年时读书过目成诵,很快在江湾,甚至在婺源,江永成为当时公认的奇才。江永21岁考取秀才,但他与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一样,终身不仕,多方举荐都力辞不就。27岁便开始以执教为业。他曾教出了乾嘉时期一批著名学者如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和清代状元金榜、著名经学家程瑶田等高足。他的弟子又各以其所学传播四方,从此形成了导源于江永,以江、戴为核心的乾嘉学派。
  纪念馆内摆满了江永的著作和他弟子戴震的书籍,面对这样一位天才型的学者,我默默无言,只能够瞻仰其背影,仰止其学术。
  当我在不经意间走入一狭小的房间正厅时,我竟然看到了江永那瘦削的面容和他那似乎在微笑着的眼神,那是一幅挂在弄丸堂里江永的塑像图。塑像图上方有一块黑黝黝的木质匾额,上书三个黝黑的大字“弄丸堂”。一位著名的奇才人物为什么竟然给自己的书斋取这样一个奇特的名字?原来江永把宇宙万物比作为一个“丸”,而“弄丸”就是研究探索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于是他就为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弄丸斋”,自号“弄丸主人”。在探索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江永探索它们,竟然如玩弄一只丸子一样,这是何等的自信!江永博学多闻,无书不读,而且读书后注意深思,擅长比对校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治学必读著作,他一生著书41种270余卷,其中就有27部186卷被收入《四库全书》,这是何等丰厚的精神财富,这是何等惊人的学术著作!我仰望着这位笑意盈盈的老学者,我惊呼:天才式的人物该是多么伟大啊!
关于江永治学的故事在当地被广泛流传。他虽是一代积学宿儒,但他却十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他曾问疑惑于学生戴震,至今还成为一段师生之间切磋学问的佳话。江永做学问很注重学以致用。婺源民间还流传他辨别象胆的故事。同时他还有一颗拳拳之心,用他的学问造福家乡。在清代雍正年间,江永设计了水利工程“平度堰”,工程设计合理,利于通舟放排和灌溉农田,成为婺源四大古代建筑之一。因为它被设在汪口村头,故又名“汪口碣”,有江湾“都江堰”之称。现在大坝依然完好无缺地横卧在河流中,成为当地一大景观,也继续造福江湾的黎民百姓。
  当走出江永纪念馆时,我有些恋恋不舍,在纪念馆的大门口,我还请人特地为我拍下了一张照片。回眸那青灰色的纪念馆,我的脑海里又闪现出那一副青色瘦削的面容,那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面容......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145
积分
64568
贡献值
2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2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3-28
 文化视角下的婺源之行,愿给大家带去更加丰富和愉悦的体验!

发帖
29935
积分
120323
贡献值
25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04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3-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7758
积分
30922
贡献值
827
都币
87
在线时长: 98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7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3-29
江湾江姓,不是正统江姓。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3698
积分
17850
贡献值
3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3-15
我的老家
左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7-03-29
感怀深切,整体好味。
1条评分积分+28
天使安琪 积分 +28 感谢支持与鼓励! 2017-03-30

发帖
29935
积分
120323
贡献值
25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04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04-1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