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精油的真假
1读:读懂精油本身的产品说明很重要。通常,纯的精油会标注“100%或Pure Essential Oil”字样,且用深色的瓶子盛装。如果产品标识的是:“Aromatherapy Oil”、“Environ mentalOil”或“Fragrant Oil”等,大部分为掺合油或合成油,其中精油的含量可能只有2%或3%左右。这种油多数价格便宜,用于按摩时不再需要用媒介油稀释。但这种油不适合用来香熏或泡浴,因为其成分不纯,在气味方面会大打折扣,精油本身的功效也会受到影响。精油通常会保存到深色密封小玻璃瓶里,有特殊的耐强酸,强碱的瓶盖,防止日光及氧气渗入,这样精油才不易挥发、变质。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下(保存在常温下),通常可以保存两年,品质好的精油可保存4-5年。精油的保质期跟精油的品种有着密切联系。当然,也有些精油,比如薰衣草(以及调配的复方精油)在你开瓶之后,最好尽快(半年之内)用完。日光、高光、高热、潮湿等都会破坏精油的成分,与氧气及日光的接触都会降低精油的持久性。精油通常保存在深色的小滴瓶里。总之精油要保存在深色的玻璃瓶、阴凉、干燥,密封、避光。
2看:(1)透明度:纯精油是装在深色玻璃瓶中的,可透过玻璃观察其状态,不会有浑浊感,颜色呈现透明无色,例如:迷迭香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等;部分精油呈现淡黄色,例如:百里香精油、香水树精油、生姜精油等;也有些精油有特殊的颜色,例如德国洋甘菊精油,深蓝色粘稠的液体;茉莉精油,红棕色粘稠液体;少数精油有黏稠不透明现象,如檀香、岩兰、乳香等。(2)试:A纸试:我们可以将精油滴1滴在面巾纸或白纸上,观察精油的状态。隔天再看,精油挥发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痕迹,反之,质地不纯的精油则会留下油渍印,70%的精油都能呈现这种状态。一些含有铁质的精油(乳香、没药、檀香木等)可能会留下淡淡黄棕色,某些柑橘类精油会留下淡黄色痕迹。B水试:将精油滴入热水中,纯精油会散成微粒状,干涸后不会有黑色黏稠物。或将几滴精油滴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一些水,摇晃,然后等几分钟,如果混合物沉淀后是奶白色或呈浑浊状,那么该油极有可能加入酒精或掺入其他的成分。同样,在未加入水时,该精油已经是浑浊,那么,该精油同样是次品。具体来看又有区分。一般草类分子最轻,如薰衣草、迷迭香、茶树、柠檬香茅等滴入清水中后快速扩散,水面会呈现浮油状态。木类的精油分子较大较重,如台湾红桧、扁柏、雪松等。树脂类分子最重,如乳香、檀香、安息香、没药等滴入清水中,可整滴完整地沉到杯底,且不易溶于水,水面水下会分成两种轻油与重油的分子,虽不溶,但味道浓郁。而花类中比较特殊的洋甘菊,也是比水重的分子,不溶于水,与树脂类相似,会整滴直入杯底,看得出晶莹剔透的墨绿色精油珠。点熏几次后,香薰灯如果留下油腻的残留物(不同于水垢),说明此精油用植物油或矿物油稀释过。如果残留下结晶体,则很可能是用乙醇稀释过。C手试:由于植物精油的分子十分细小,可迅速地渗透入皮肤。品质越精纯的精油,渗透力越强。将测试的精油(测试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单方精油时请先稀释后再在手背按摩)轻擦在手背或手腕内侧,再用指尖稍微按摩几下。品质好的精油会在瞬间被吸收,而且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亮晶晶的油脂成分。如果按摩较长时间后仍不能完全吸收,或在皮肤上留下亮晶晶的油脂成分,则说明精油不纯。3、闻:不能把鼻子凑近小滴瓶的瓶口去闻精油的味道,因为用鼻子凑近瓶口,你鼻子上的油脂可能会沾在瓶口,时间长了,可能会污染瓶中的精油。想要确实体会精油香味的细微差异,可利用精油试闻纸或是表面积较大的广口瓶。纯的植物芳香精油散发出天然清香味,有别于化学合成香水、香料或香精。多数纯精油味道柔和醇正,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自然植物的味道(虽然气味不一定好闻),除了甜橙精油、柠檬精油、佛手柑精油等柑橘类精油会有非常清新的味道,很容易让人接受并喜欢;部分纯精油的味道不会很香、不是很好闻。原因是纯精油是高浓度,是原植物至少浓缩了70倍以上的味道,但是闻起来不会刺鼻,也不会感觉到头痛与不舒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芳香精油都使用了化学合成材料或用溶剂加以稀释,这类产品品质极差。最重要一点,劣质精油或添加了化学香精的精油,味儿则会比较刺鼻,容易引起头痛、头晕。然而在芳香疗法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使用高品质的天然芳香精油,高纯度的精油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不然,用了反而有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