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淡若秋水在2008-12-9 14:51:00的发言: 长久以来未看到如此精妙绝伦关于怎样讲作文的文章,我反复细读,深深钦佩李先生文学修养的功底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作文的高明之处。
李先生深刻地剖析了老师和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在《跳出应试教育的篱笆》一节中,提出时下学生与老师为了应付考试高分,以范文作底稍作改动就成一文做出了指正。提出写作是将对事物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知识,再孕育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是一段求知汲取精华的过程,它本身是艰辛的。而学生为了目的就摒弃了过程,那么,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生命,他萌动的创造力想像力就活生生地扼杀掉了。
在《练就一双慧眼》一节中,先生精确地点出学生的作文离不开“观察”,是既要用眼睛看又要用脑思考,那就是学生在作文时,不能脱离生活,虚编假造就写不出好的东西,读来就语言贫乏,内容苍白。我小时的作文课就是如此,今天品味先生的作文课,深知我中毒甚多。
先生在《利用好你的储仓》和《莫为旧的教育模式而殉葬》两节中,强调了写好作文就离不开阅读与欣赏,那就要广泛大量的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很多名著历千年而不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吸取文学的精华进入记忆的储仓,指出港台作品风靡大陆并非文学含金量高。对此要求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品味,而老师不能把学生的精力全部用于课本,应倡导学生开阔视野,广听视博。
先生呼吁教育的改革就是培养学生的真正素质,而教育涵盖的范围太广,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否,更关系到一个人精神的贫瘠与否。先生用此文探讨为师者之道,呼吁从应试教育的框条里真正的改革到素质教育的广阔境界中。在此,感谢李先生把丰富的知识和理论传授大家,惠及我们的未来,更希望为师者感同身受并受益非浅,在教学中润泽学生。
我想淡若清秋先生的言语,已是从密斯特李的行文所深深镌刻于摩崖的拓印中而得到的体悟
下面我谈一孔之见,如能让来者循孔而见摩崖者,幸甚!
学习与创作(也即行文)是两个过程,李老师重点谈了学习,而把创作的阐述留在了他的课堂。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就是熟练的过程,靠什么来熟练,眼、耳、口、心、手。
看的多,
听的多,
读的多,
记的多,
还要写的多。
这样才能如密斯特李言,方能有仓储,才是有效的仓储。
何谓有效的仓储?就是要对你所涉及的学习点滴(看到的事物和书籍、听到的风土和人情、读到的美文和找到的韵律、记下的片言只字和整段整篇的文章及典故、写过的作文)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归纳,提炼自己的视点(此时仅仅是是View-视点,而不是Viewpoint-观点)。
在你若干个视点中,找到适合你身份、见解和深度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时从原有的仓储中拿出你要用到、适合用的素材(字、词、短语、句子、或者是典故)自然组合成自己的文字,按照行文的方法(注意:这里必须要用到的行文方法就是我们老师经常讲的文法和语法以及段落篇章的构成)去构架(我喜欢用架构这个词来表达,比构成和组成的说法有作文者自己的创造性)自己的段落和篇幅,符合阅读和欣赏的习惯。
于成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整篇内容表现自己的行文风格,在整体中凸显著文者的与众不同。
这便是我的做法。
==========================
说点题外话
我们的学生或者后来者,智力和认知水平都在不断进步,眼界也大为广阔,所以不能一味说自己的行为和作文方法有先进之处,我们仅仅是抛砖引玉,后来者某种程度上都是非凡的天使。
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
我那个时候念书,老师强调记忆,这个好处不言而喻,可是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自己能用的词,往往仅仅是华丽的外表,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搞得自己也是很苦恼,原来根据阅历和对社会问题及人文认识的深入,那些字词或是短语,甚至是整段的内容都可以有不同的解构和演绎。到头来才发现言为心声,说那句话的人,写那篇文章的人自己对寰宇的理解,必须通过读懂作者本人才能够得到正确的解读。
如果是为了学习提高的话,只要不断按照教纲和考纲修正自己,反复记忆和操练,逐步提高理解考题(文题)本身所要传达的题旨。懂得磨刀霍霍,就会牛羊献宰!
祝,你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