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39阅读
  • 15回复

十月——走进都昌杨家山老宅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953
积分
96222
贡献值
2012
都币
16
在线时长: 1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十月——走进都昌杨家山老宅院

                                                                                         /柳儿(内容来自:柳絮漫漫网友)
      秋天的风儿总是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轻微的拂过脸颊。握一把泥土的清香,尝一尝乡野的味儿,这算是休闲吧。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童年的记忆是那些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是公园里的摩天轮,是老人棍子上那红彤彤、酸溜溜的冰糖葫芦。而那些山间的涓涓细流、金黄的稻田,原野上的放牛娃,却始终成为了一种遗憾,没能在儿时最珍贵的记忆里留下点痕迹。时光荏苒,流淌在岁月河流里的失落如今只能一点一滴的慢慢找寻……


(看这群稚嫩而天真的孩子们,在镜头下依然还是那样的淳朴与可爱。追忆似水年华,一不小心丢失的童真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无法抵挡来自于大自然的魅力,这一片的金黄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摇曳着它迷人而修长的身段,它在秋风中轻声召唤,它在秋风里舞动着丰收的节拍。它满载喜悦的心情浸染了整个秋季。沿着这条乡间小路不断地在追寻,我幻想着儿时的自己。扎着两只羊角辫,蹲在田埂边乐此不疲的倒腾着手里的那点泥巴。而远处父亲那蹒跚的背影却始终在一条条金黄的稻穗中若隐若现。那刻,父亲滴落的汗水却落在了我心里。




       我是嗅着淡淡的桂香而来,在遗落的凡尘世俗里找寻你的踪迹。轻轻推开那扇古老的窗,是谁在夜半孤灯写清愁?是谁在斜倚门框望夫归?是徽州女人和名满天下的徽商一起走过的历史尘烟,是令人千古吟叹的贞节牌坊,埋葬了那一段段女人的青春。



     而牌坊文化是一种沉重的文化。这种貌似神威却让人敬畏有加的荣耀,一直在滔滔诉说着,一个个可泣可叹的历史故事。古代牌坊,俗称牌楼。以石制为主要表现形式,仿木制结构。起初仅有单排立柱,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四柱、六柱、八柱,是一种门洞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即将走进的——都昌县大港镇杨家山村落,至今还保留着徽派建筑风格中的牌楼建筑。作为杨家村的一个地标,其实不论是哪一座牌坊它都有着独特的建筑意义,寄托着人们的丰富情感和内心意念或颂扬、或敬慕、或表彰、或纪念、或祝福、或夸耀……


   我记得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每个大家族都建本族的祠堂。驱车穿过杨家山的牌楼,不远处沿着小路我们就能看到杨家村的宗氏祠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这大概就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而今出现在我面前的这座杨氏祠堂,显然褪去了岁月残留的痕迹。崭新的白砖红瓦仿佛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年轮。旧时的封建思想仿若早已被遗落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逐渐被替代、被改变、被革新。随着老杨的脚步绕过祠堂,金秋丹桂开,哪得桂香扑鼻来。门庭满院的桂香扑鼻而来,我是醉了,醉在了这粉墙黛瓦中的世外桃源里。据老杨介绍,他家的这座老宅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至今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实属难得。推开这座老宅院的大门,我仿若时空穿梭回到了古徽商时期,看到了徽州女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宅小窗马头墙”这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原因是当地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只有妇孺老人,高墙小窗既是为了防盗贼,亦是为了防止留待家中的妻妾红杏出墙。


      走进堂屋内,抬眼望去就能看到一个口子。用我们今天的话可能叫天窗,但在古时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天井。老杨指着天井告诉我:它是古代建筑宅院中不可缺的部分,三间屋天井设在厅前,四和屋天井设在中间。天井的设计反映了古时商人传统的聚财观念。按风水理论,水为财之源。经商之人,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使屋上的雨水不流向屋外,而是顺着水枧纳入天井之中,名曰“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说起老杨,倒是一个颇为幽默风趣之人,注重养生。他告诉我,他热爱生活,平日里就喜欢养花种树。说罢,于是他领着我们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来到后山。那片属于他的一亩三分田,他的小天地。我几近是一路闻着那阵淡淡桂花清香而去的,金黄的稻穗中远远矗立着一片园林。而这阵淡淡桂香正是来自于这片——桂花园。这是老杨为它而取的名字。在这15寸的桂花园内,硕大一颗的桂花树是我们平日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难以看到的。每一颗都有着10年以上的年轮,老杨说这片田曾经是荒芜一片,妻子本想用来种些农作物。这倒是惹了老杨爱花惜花的情愫了,妻子拗不过最终让他有了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话至此时,老杨燃了根烟。这是我见到老杨为止,他燃起的第一支烟。烟雾缭绕中夹杂着是他对这片园子的情感和不舍,每一颗他亲手种下的花苗,都承载着他的辛勤耕耘。我不禁感慨:每一颗桂树的成长都标志着至少10个年轮的记忆,当有人买走那颗树后,另一颗下种又在经历10个年头的风风雨雨,周而复始。而我们的人生究竟能有多少个10年呢?



     老杨用他的热情款待了我们,在宅院的后厨里我见到了正在为我们准备午餐而忙碌的嫂子。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农村妇女,打着炉灶,生着柴火,持着锅铲……就这样默默的忙碌着。嫂子的淳朴、勤劳让我感动,她似乎在延续着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她将一盘盘乡村美食、美味佳肴端至我们前面,我无一不感叹这该是个怎样勤劳的女人?直到我们端起饭碗享受美味时,我也没能看到嫂子的身影。于是,我跑到后厨却发现她依然还在默默忙碌的收拾。轻声喊了一句:“嫂子,别忙乎了,跟我们一起吃饭吧。”可嫂子却只轻声热忱的回了句:“你们吃吧,好吃你们就多吃一点。”此时,我的心里再一次浮现出旧时封建时代家中来访宾客,女人不能上桌吃饭的传统习俗。
     相识相逢相知的时间总是乐的那么快,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而老杨的这一席不仅仅让我品尝到的是来自于乡野的美味佳肴和独特风情,它更是让我看到了一座在村子里已有400余年历史,至今还能保存的完好的老宅子。它撩起了我对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好奇与探访,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要感谢老杨和嫂子的热情款待,同时也感谢同行的摄友们,感谢摄友卢工、躲着玩、陶艺、雅静所提供的照片,让我为这段难得的宴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9758
积分
10172870
贡献值
33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76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8
大港山里有这么的好去处,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发帖
2653
积分
17153
贡献值
52
都币
0
在线时长: 8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8-16
我的老家
苏山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10-18
不错,有机会一定去。

发帖
1298
积分
92038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90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3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10-18
支持在线精神!

发帖
9789
积分
155713
贡献值
329
都币
25
在线时长: 8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3-10-18
  风景不错        喜欢楼主的摩托车   要骑着兜风肯定好爽  哈哈

发帖
757
积分
44077
贡献值
4
都币
0
在线时长: 21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05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10-18
能保存得这么完好,难得,

发帖
37765
积分
7129525
贡献值
803
都币
753
在线时长: 65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2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10-18
一定要去看看!

发帖
20648
积分
585907
贡献值
474
都币
102
在线时长: 18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10-18
支持在线分享!
发帖
1658
积分
1633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9-28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10-20
都昌杨家山老宅院
发帖
1658
积分
1633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9-28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10-20
记忆中北山夏家山塘东的老院子多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